麻黃止煩下氣湯

MA HUANG ZHI FAN XIA Q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胃經 15%
心經 14%
脾經 11%
肝經 11%
腎經 7%
膀胱經 4%
三焦經 4%
大腸經 4%
小腸經 3%
膽經 2%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腎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麻黃止煩下氣湯

麻黃止煩下氣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麻黃、梔子、茯苓、黃芩、白朮、石膏、桂枝、芒硝、生地黃、大棗、雞蛋、甘草、赤小豆。具有清熱瀉火、滋陰養血、益氣養血、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等功效。主治心臟因勞累而發熱,喜歡笑而且沒有節制,自我感覺良好,四肢感到燥熱。

麻黃,性辛溫

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發汗解表:麻黃的主要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 利水消腫:可治療風寒表實證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 止咳平喘:外邪侵襲、肺氣不暢所致之喉癢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緊迫、胸悶、氣喘等症 散風寒: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

桂枝,性溫味辛

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發汗解表: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 祛風除濕: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溫經:治療寒凝血瘀證,如月經不調、痛經、血瘀等。 散風寒: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 通經絡:治療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如頭痛、胸痛、腹痛、腰痛等。 活絡止痛: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 止嘔:治療嘔吐、噁心等症狀。 活血化瘀:治療血瘀引起的疼痛,如痛經、產後惡露不盡等。 提振胸陽:治療心陽不足引起的胸悶、氣短、乏力等症狀。

甘草,性味甘平

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清熱解毒: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等。 補氣:治療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等。 瀉火:治療熱毒發熱、口渴等。 止咳化痰:治療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等。 潤肺:治療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生津止渴:治療口渴、口乾舌燥等。 補血:治療貧血癥狀。 活絡止痛: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

大棗,性溫味甘

安神助眠、理氣行氣、止瀉、調經、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益氣補血、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安神助眠:緩解因氣滯導致的各種不適症狀。 理氣行氣:改善腸道菌羣,促進腸道消化吸收,增強腸道功能,達到止瀉效果。 止瀉:改善氣血不足、肝鬱脾虛等症; 調經:可止咳化痰,緩解咳嗽症狀。 止咳化痰:可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貧血癥狀; 活血化瘀:可補中益氣、健脾胃,改善氣血不足、脾胃虛弱等症狀; 益氣補血:可補血養肝,促進肝臟新陳代謝,提高解毒能力; 補血養肝:可健運脾胃,改善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大便溏薄等症狀。 健脾胃:改善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大便溏薄等症狀。

白朮,性味甘平

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補氣、健脾: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等症狀。 利水滲濕:治療水腫、黃疸等症狀。 固表止汗:治療自汗、盜汗等症狀。 生津止渴:治療口渴、口乾舌燥等症狀。 安胎:治療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狀。 健脾胃:治療食少、腹脹、泄瀉等症狀。 祛風除濕:治療風濕痹痛、關節炎等症狀。

茯苓,性平,味甘淡

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利水消腫: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 利水滲濕: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 清熱利尿: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 祛風除濕: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 安胎: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 健脾胃: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補血: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黃芩,性味苦、寒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清熱燥濕: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 瀉火解毒: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涼血止血: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除熱安胎: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清熱瀉下: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排膿消腫: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清熱解毒: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降氣: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利尿: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芒硝,性寒味苦鹹

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清熱利尿: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腎臟疾病、發熱、口渴、喉痛、便祕、腸道實熱積滯、大便燥結、瘰瘡、乳腺增生、甲狀腺腫等症狀。 瀉火: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腎臟疾病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麻黄、栀子、茯苓、黄芩、白朮、石膏、桂枝、芒硝、生地黄、大枣、鸡蛋、甘草、赤小豆组成。麻黄、桂枝、石膏、芒硝发汗解表,清热泻火;栀子、黄芩、白朮清热利湿;生地黄、大枣、鸡蛋、甘草养阴生津。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暑,利水消肿之功。

注意事项

本方宜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孕妇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

相同名稱方劑


麻黃止煩下氣湯, 出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組成:麻黃(去節)3兩,梔子仁3兩,茯苓3兩,子芩3兩,白朮3兩,石膏8兩(碎,綿裹),桂心2兩,芒消3兩,生地黃(切)1升,大棗30枚,雞子2枚,甘草1兩(炙),赤小豆2合。 主治:心勞實熱,好笑無度,自喜,四肢煩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