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中醫古典籍記載「五淋」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五淋是中醫古代疾病,是指泌尿系統感染的總稱。五淋的症狀包括尿頻、尿急、尿痛、尿血、尿混濁等。五淋的病因多為外感風寒、濕熱之邪侵襲,或飲食不節、房事不節,或情志不遂,導致膀胱氣化不利,水液代謝失常,而引起泌尿系統感染。

五淋的治療以清熱利濕、通淋散結為主。常用中藥有金錢草、蒲公英、車前草、益母草、澤瀉、白茅根等。五淋的預防包括注意個人衛生,避免不潔性交,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飲酒,保持心情舒暢。

五淋是中醫古代疾病,雖然現在醫學已經很發達,但五淋仍然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如果出現尿頻、尿急、尿痛、尿血、尿混濁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

列缺

列缺

  • 1.《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列缺,通任脈,別走陽明。針一分,向下。在腕側,以手交叉取食指盡處,兩筋骨罅中。治傷寒,發熱無汗,氣喘寒熱,諸嗽有痰,心滿腹脹,食噎,遊走氣,七癥八瘕,腸風,臟毒,小便五淋,半身不遂,腕勞臂痛,痎瘧,婦人血氣不和,胎衣不下,小兒脫肛。

內關

內關

  • 1.《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內關,通陰維,別走少陽,在掌後去腕二寸,兩筋中,仰手取之。治傷寒發熱,胸滿腹脹,心痛,腸鳴冷痛,脾黃,癖塊,瀉利,食積,咳嗽哮喘,腸風痔漏,五淋。

太衝

太衝

  • 1.《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太衝,為輸土。在足大趾本節後二寸骨罅間,動脈中,系太衝脈。治腹中諸疾,胸脅支滿,面黃肌瘦,腰脊跗腫,足膝冷痛,大便閉澀,卒疝,噁心,發熱發寒,遺精,五淋,婦人月水不通,漏下,賁中疼,陰挺出,馬刀腋腫。
  • 2.《針灸大成》:「**七疝大敦與太衝,五淋血海通男婦。大便虛秘補支溝,瀉足三里效可擬。**
  • 3.《針灸逢源》:「腳若轉筋眼發花。然谷承山法自古。兩足難移先懸鐘。條口後針能步履。膝下痠麻補太谿。僕參內庭盤跟楚(腳盤痛刺內庭腳跟痛刺僕參)腳連脅腋痛難當。環跳陽陵泉內杵。冷風濕痹針環跳。陽陵三里燒針尾(用燔針。知痛即止。)七疝大敦與太衝。男婦五淋血海通。大便虛秘補支溝。
  • 4.《針灸集成》:「五淋、復溜、絕骨、太衝、氣海、中極百壯。曲骨在橫骨上毛際陷中七壯至七七壯。
  • 5.《勉學堂針灸集成》:「_五淋_,復溜、絕骨、太衝、氣海、中極百壯,曲骨(在橫骨上毛際陷中)七壯至七七壯。

大都

大都

  • 1.《針灸聚英》:「委中穴主腰疼痛。足膝腫時尋至陰。乾溼風毒並滯氣。玄機如此更尤深。氣攻腰痛不能立。橫骨大都宜救急。流血攻註解若遲。變為風證從此得。氣海偏能治五淋。若補三里效如神。冷熱兩般皆治得。便濁痼疾可除根。期門穴主傷寒患。七日過經尤未汗。但於乳下雙肋間。刺入四分人力健。

太乙

太乙

  • 1.《針灸聚英》:「委中穴主腰疼痛。足膝腫時尋至陰。乾溼風毒並滯氣。玄機如此更尤深。氣攻腰痛不能立。橫骨大都宜救急。流血攻註解若遲。變為風證從此得。氣海偏能治五淋。若補三里效如神。冷熱兩般皆治得。便濁痼疾可除根。期門穴主傷寒患。七日過經尤未汗。但於乳下雙肋間。刺入四分人力健。
  • 2.《針方六集》:「氣海專能治五淋,更針三里隨呼吸。

至陰

至陰

  • 1.《針灸聚英》:「委中穴主腰疼痛。足膝腫時尋至陰。乾溼風毒並滯氣。玄機如此更尤深。氣攻腰痛不能立。橫骨大都宜救急。流血攻註解若遲。變為風證從此得。氣海偏能治五淋。若補三里效如神。冷熱兩般皆治得。便濁痼疾可除根。期門穴主傷寒患。七日過經尤未汗。但於乳下雙肋間。刺入四分人力健。

委中

委中

  • 1.《針灸聚英》:「委中穴主腰疼痛。足膝腫時尋至陰。乾溼風毒並滯氣。玄機如此更尤深。氣攻腰痛不能立。橫骨大都宜救急。流血攻註解若遲。變為風證從此得。氣海偏能治五淋。若補三里效如神。冷熱兩般皆治得。便濁痼疾可除根。期門穴主傷寒患。七日過經尤未汗。但於乳下雙肋間。刺入四分人力健。

氣海

氣海

  • 1.《針灸聚英》:「委中穴主腰疼痛。足膝腫時尋至陰。乾溼風毒並滯氣。玄機如此更尤深。氣攻腰痛不能立。橫骨大都宜救急。流血攻註解若遲。變為風證從此得。氣海偏能治五淋。若補三里效如神。冷熱兩般皆治得。便濁痼疾可除根。期門穴主傷寒患。七日過經尤未汗。但於乳下雙肋間。刺入四分人力健。
  • 2.《針灸大成》:「氣海專能治五淋,更針三里隨呼吸。期門穴主傷寒患,六日過經尤未汗,
  • 3.《針灸集成》:「五淋、復溜、絕骨、太衝、氣海、中極百壯。曲骨在橫骨上毛際陷中七壯至七七壯。
  • 4.《針灸問答》:「氣海偏能治五淋,補從三里效如神,冷熱兩般皆治得,便濁痼疾可除根。
  • 5.《勉學堂針灸集成》:「_五淋_,復溜、絕骨、太衝、氣海、中極百壯,曲骨(在橫骨上毛際陷中)七壯至七七壯。
  • 6.《針方六集》:「氣海專能治五淋,更針三里隨呼吸。
  • 7.《針方六集》:「氣海血海療五淋,中脘下脘治腹堅。

期門

期門

  • 1.《針灸聚英》:「委中穴主腰疼痛。足膝腫時尋至陰。乾溼風毒並滯氣。玄機如此更尤深。氣攻腰痛不能立。橫骨大都宜救急。流血攻註解若遲。變為風證從此得。氣海偏能治五淋。若補三里效如神。冷熱兩般皆治得。便濁痼疾可除根。期門穴主傷寒患。七日過經尤未汗。但於乳下雙肋間。刺入四分人力健。
  • 2.《針灸大成》:「氣海專能治五淋,更針三里隨呼吸。期門穴主傷寒患,六日過經尤未汗,

橫骨

橫骨

  • 1.《針灸聚英》:「委中穴主腰疼痛。足膝腫時尋至陰。乾溼風毒並滯氣。玄機如此更尤深。氣攻腰痛不能立。橫骨大都宜救急。流血攻註解若遲。變為風證從此得。氣海偏能治五淋。若補三里效如神。冷熱兩般皆治得。便濁痼疾可除根。期門穴主傷寒患。七日過經尤未汗。但於乳下雙肋間。刺入四分人力健。
  • 2.《針灸大成》:「且如肓俞橫骨,瀉五淋之久積;陰郄後谿,治盜汗之多出。
  • 3.《針灸集成》:「五淋、復溜、絕骨、太衝、氣海、中極百壯。曲骨在橫骨上毛際陷中七壯至七七壯。
  • 4.《黃帝明堂灸經》:「_曲骨_,一穴,在橫骨上,中極下一寸,其毛際陷者中。灸七壯。主五淋,小便黃,水病脹滿,婦人帶下赤白,惡合陰陽,小便閉澀不通,但是虛乏冷極者,皆宜灸之。
  • 5.《勉學堂針灸集成》:「_五淋_,復溜、絕骨、太衝、氣海、中極百壯,曲骨(在橫骨上毛際陷中)七壯至七七壯。

太淵

太淵

  • 1.《針灸聚英》:「心痛掌中熱。須當針太淵。腎復溜(經金)五淋下水氣。赤白黑黃青。腹脹腫水蠱。宜於復溜針。肝曲泉(合水)血瘕並癃閉。筋攣痛日深。咽喉臍腹脹。應驗曲泉針。

曲泉

曲泉

  • 1.《針灸聚英》:「心痛掌中熱。須當針太淵。腎復溜(經金)五淋下水氣。赤白黑黃青。腹脹腫水蠱。宜於復溜針。肝曲泉(合水)血瘕並癃閉。筋攣痛日深。咽喉臍腹脹。應驗曲泉針。

復溜

復溜

  • 1.《針灸聚英》:「心痛掌中熱。須當針太淵。腎復溜(經金)五淋下水氣。赤白黑黃青。腹脹腫水蠱。宜於復溜針。肝曲泉(合水)血瘕並癃閉。筋攣痛日深。咽喉臍腹脹。應驗曲泉針。
  • 2.《針灸逢源》:「復溜(一名伏白。一名昌陽),在足內踝後五分。除踝量上二寸前傍骨陷中是伏溜。後傍筋是交信兩穴只隔一筋。腎脈所行為經。虛則補之。(針三分灸五壯)治舌乾涎出。足痿胻寒。腹鳴水腫。五淋盜汗。齒齲脈微細。
  • 3.《針灸集成》:「五淋、復溜、絕骨、太衝、氣海、中極百壯。曲骨在橫骨上毛際陷中七壯至七七壯。
  • 4.《勉學堂針灸集成》:「_五淋_,復溜、絕骨、太衝、氣海、中極百壯,曲骨(在橫骨上毛際陷中)七壯至七七壯。
  • 5.《針方六集》:「復溜二穴,主腸澼,腰脊內痛,不得俯仰起坐,舌卷不能言,目昏,腹脹,十般水腫,足痿脛寒,胃熱,蟲動涎出,腸風血痔,腸鳴腹脹,泄利,五淋,骨蒸寒熱,盜汗不止,齲齒,脈細微欲絕。傷寒無汗,補合谷穴,泄此穴,汗立出;傷寒汗多,補此穴,瀉合谷穴,汗立止。

肓俞

肓俞

  • 1.《針灸大成》:「且如肓俞橫骨,瀉五淋之久積;陰郄後谿,治盜汗之多出。

陰郄

陰郄

  • 1.《針灸大成》:「且如肓俞橫骨,瀉五淋之久積;陰郄後谿,治盜汗之多出。

大敦

大敦

  • 1.《針灸大成》:「**七疝大敦與太衝,五淋血海通男婦。大便虛秘補支溝,瀉足三里效可擬。**
  • 2.《針灸逢源》:「腳若轉筋眼發花。然谷承山法自古。兩足難移先懸鐘。條口後針能步履。膝下痠麻補太谿。僕參內庭盤跟楚(腳盤痛刺內庭腳跟痛刺僕參)腳連脅腋痛難當。環跳陽陵泉內杵。冷風濕痹針環跳。陽陵三里燒針尾(用燔針。知痛即止。)七疝大敦與太衝。男婦五淋血海通。大便虛秘補支溝。
  • 3.《針灸逢源》:「大敦,在足大指端去爪甲後如韭葉。及三毛中肝脈所出為井。(針二分。灸三壯)治五淋七疝。腹脹遺溺。陰挺出。血崩不止。
  • 4.《經脈圖考》:「大敦:在足大指端,去爪甲如韭葉,及三毛中。一云:內側為隱白,外側為大敦。足厥陰所出為井。(凡疝氣,腹脹,足踵者,皆宜灸之,以泄肝木而脾胃之土自安。又治五淋,灸三十壯;又失尿不禁,灸七壯;小兒灸一壯。)
  • 5.《針方六集》:「大敦二穴,主屍厥狀如死人,中熱喜寐,脅脹,遺溺癃閉,五淋七疝,陰痛,腹臍中痛,陰丸偏大,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婦人血崩不止,陰挺急痛。

支溝

支溝

  • 1.《針灸大成》:「**七疝大敦與太衝,五淋血海通男婦。大便虛秘補支溝,瀉足三里效可擬。**
  • 2.《針灸逢源》:「腳若轉筋眼發花。然谷承山法自古。兩足難移先懸鐘。條口後針能步履。膝下痠麻補太谿。僕參內庭盤跟楚(腳盤痛刺內庭腳跟痛刺僕參)腳連脅腋痛難當。環跳陽陵泉內杵。冷風濕痹針環跳。陽陵三里燒針尾(用燔針。知痛即止。)七疝大敦與太衝。男婦五淋血海通。大便虛秘補支溝。

血海

血海

  • 1.《針灸大成》:「**七疝大敦與太衝,五淋血海通男婦。大便虛秘補支溝,瀉足三里效可擬。**
  • 2.《針灸逢源》:「腳若轉筋眼發花。然谷承山法自古。兩足難移先懸鐘。條口後針能步履。膝下痠麻補太谿。僕參內庭盤跟楚(腳盤痛刺內庭腳跟痛刺僕參)腳連脅腋痛難當。環跳陽陵泉內杵。冷風濕痹針環跳。陽陵三里燒針尾(用燔針。知痛即止。)七疝大敦與太衝。男婦五淋血海通。大便虛秘補支溝。
  • 3.《針灸問答》:「答:箕門血海上六寸,魚腹之上越筋際,三壯禁針何病醫,主治五淋鼠鼷疾。(注:箕門穴,在血海上六寸,越筋間。三壯,禁針。主治五淋,小便不利,鼠鼷腫痛等症。)
  • 4.《針方六集》:「氣海血海療五淋,中脘下脘治腹堅。

足三里

足三里

  • 1.《針灸大成》:「**七疝大敦與太衝,五淋血海通男婦。大便虛秘補支溝,瀉足三里效可擬。**

內庭

內庭

  • 1.《針灸逢源》:「腳若轉筋眼發花。然谷承山法自古。兩足難移先懸鐘。條口後針能步履。膝下痠麻補太谿。僕參內庭盤跟楚(腳盤痛刺內庭腳跟痛刺僕參)腳連脅腋痛難當。環跳陽陵泉內杵。冷風濕痹針環跳。陽陵三里燒針尾(用燔針。知痛即止。)七疝大敦與太衝。男婦五淋血海通。大便虛秘補支溝。

承山

承山

  • 1.《針灸逢源》:「腳若轉筋眼發花。然谷承山法自古。兩足難移先懸鐘。條口後針能步履。膝下痠麻補太谿。僕參內庭盤跟楚(腳盤痛刺內庭腳跟痛刺僕參)腳連脅腋痛難當。環跳陽陵泉內杵。冷風濕痹針環跳。陽陵三里燒針尾(用燔針。知痛即止。)七疝大敦與太衝。男婦五淋血海通。大便虛秘補支溝。

條口

條口

  • 1.《針灸逢源》:「腳若轉筋眼發花。然谷承山法自古。兩足難移先懸鐘。條口後針能步履。膝下痠麻補太谿。僕參內庭盤跟楚(腳盤痛刺內庭腳跟痛刺僕參)腳連脅腋痛難當。環跳陽陵泉內杵。冷風濕痹針環跳。陽陵三里燒針尾(用燔針。知痛即止。)七疝大敦與太衝。男婦五淋血海通。大便虛秘補支溝。

然谷

然谷

  • 1.《針灸逢源》:「腳若轉筋眼發花。然谷承山法自古。兩足難移先懸鐘。條口後針能步履。膝下痠麻補太谿。僕參內庭盤跟楚(腳盤痛刺內庭腳跟痛刺僕參)腳連脅腋痛難當。環跳陽陵泉內杵。冷風濕痹針環跳。陽陵三里燒針尾(用燔針。知痛即止。)七疝大敦與太衝。男婦五淋血海通。大便虛秘補支溝。

陽陵泉

陽陵泉

  • 1.《針灸逢源》:「腳若轉筋眼發花。然谷承山法自古。兩足難移先懸鐘。條口後針能步履。膝下痠麻補太谿。僕參內庭盤跟楚(腳盤痛刺內庭腳跟痛刺僕參)腳連脅腋痛難當。環跳陽陵泉內杵。冷風濕痹針環跳。陽陵三里燒針尾(用燔針。知痛即止。)七疝大敦與太衝。男婦五淋血海通。大便虛秘補支溝。

僕參

僕參

  • 1.《針灸逢源》:「腳若轉筋眼發花。然谷承山法自古。兩足難移先懸鐘。條口後針能步履。膝下痠麻補太谿。僕參內庭盤跟楚(腳盤痛刺內庭腳跟痛刺僕參)腳連脅腋痛難當。環跳陽陵泉內杵。冷風濕痹針環跳。陽陵三里燒針尾(用燔針。知痛即止。)七疝大敦與太衝。男婦五淋血海通。大便虛秘補支溝。

環跳

環跳

  • 1.《針灸逢源》:「腳若轉筋眼發花。然谷承山法自古。兩足難移先懸鐘。條口後針能步履。膝下痠麻補太谿。僕參內庭盤跟楚(腳盤痛刺內庭腳跟痛刺僕參)腳連脅腋痛難當。環跳陽陵泉內杵。冷風濕痹針環跳。陽陵三里燒針尾(用燔針。知痛即止。)七疝大敦與太衝。男婦五淋血海通。大便虛秘補支溝。

懸鐘

懸鐘

  • 1.《針灸逢源》:「腳若轉筋眼發花。然谷承山法自古。兩足難移先懸鐘。條口後針能步履。膝下痠麻補太谿。僕參內庭盤跟楚(腳盤痛刺內庭腳跟痛刺僕參)腳連脅腋痛難當。環跳陽陵泉內杵。冷風濕痹針環跳。陽陵三里燒針尾(用燔針。知痛即止。)七疝大敦與太衝。男婦五淋血海通。大便虛秘補支溝。
  • 2.《普濟方·針灸》:「治五淋(資生經)。穴懸鐘

交信

交信

  • 1.《針灸逢源》:「復溜(一名伏白。一名昌陽),在足內踝後五分。除踝量上二寸前傍骨陷中是伏溜。後傍筋是交信兩穴只隔一筋。腎脈所行為經。虛則補之。(針三分灸五壯)治舌乾涎出。足痿胻寒。腹鳴水腫。五淋盜汗。齒齲脈微細。

氣衝

氣衝

  • 1.《針灸逢源》:「五淋,氣淋小便澀常有餘瀝,石淋莖中痛。溺如砂石(又名砂淋),血淋溺血。遇熱即發。膏淋便出如膏。勞淋勞倦即發。痛引氣衝(有補遺)。

中封

中封

  • 1.《刺灸心法要訣》:「中封主治遺精病,陰縮五淋溲便難,鼓脹癭氣隨年灸,三里合灸步履艱。

中極

中極

  • 1.《灸法秘傳》:「中極穴(臍下四寸。任脈)。凡男子奔豚搶心、遺瀝失精、五淋、七疝、小便赤澀,婦人經水不調、不受胎孕,針此穴。
  • 2.《針灸集成》:「五淋、復溜、絕骨、太衝、氣海、中極百壯。曲骨在橫骨上毛際陷中七壯至七七壯。
  • 3.《黃帝明堂灸經》:「_曲骨_,一穴,在橫骨上,中極下一寸,其毛際陷者中。灸七壯。主五淋,小便黃,水病脹滿,婦人帶下赤白,惡合陰陽,小便閉澀不通,但是虛乏冷極者,皆宜灸之。
  • 4.《勉學堂針灸集成》:「_五淋_,復溜、絕骨、太衝、氣海、中極百壯,曲骨(在橫骨上毛際陷中)七壯至七七壯。

曲骨

曲骨

  • 1.《針灸集成》:「五淋、復溜、絕骨、太衝、氣海、中極百壯。曲骨在橫骨上毛際陷中七壯至七七壯。
  • 2.《黃帝明堂灸經》:「_曲骨_,一穴,在橫骨上,中極下一寸,其毛際陷者中。灸七壯。主五淋,小便黃,水病脹滿,婦人帶下赤白,惡合陰陽,小便閉澀不通,但是虛乏冷極者,皆宜灸之。
  • 3.《勉學堂針灸集成》:「_五淋_,復溜、絕骨、太衝、氣海、中極百壯,曲骨(在橫骨上毛際陷中)七壯至七七壯。

長強

長強

  • 1.《黃帝明堂灸經》:「_長強_,一穴,在腰俞下脊骸端陷者中,灸五壯。主腰脊急強不可俯仰,癲狂病,大小便難,洞泄不禁,五淋,久痔,小兒驚癇病。
  • 2.《針方六集》:「長強一穴,治九般痔瘻,臟毒,大便洞泄,小便不通,五淋,䘌食下部,頭重顫搖,腰僂脊痛,狂病,小兒囟陷,驚癇瘛瘲,嘔血,驚恐失神,瞻視不正。

腰俞

腰俞

  • 1.《黃帝明堂灸經》:「_長強_,一穴,在腰俞下脊骸端陷者中,灸五壯。主腰脊急強不可俯仰,癲狂病,大小便難,洞泄不禁,五淋,久痔,小兒驚癇病。

瘈脈

瘈脈

  • 1.《普濟方·針灸》:「在腰腧下。脊體骸端陷者中。灸五壯。主腰脊急強。不可俯仰。癲狂病。大小便難。洞泄不禁。五淋久痔。小兒驚癇病。又灸瘈脈二穴。一名資脈。在耳內雞足青脈是穴。主頭風。耳後痛。小兒驚癇瘛瘲。嘔吐泄注。驚恐失精。視瞻不明䏧曹。灸二壯。針入一分。又小兒驚癇。

箕門

箕門

  • 1.《針灸問答》:「答:箕門血海上六寸,魚腹之上越筋際,三壯禁針何病醫,主治五淋鼠鼷疾。(注:箕門穴,在血海上六寸,越筋間。三壯,禁針。主治五淋,小便不利,鼠鼷腫痛等症。)
  • 2.《針方六集》:「箕門二穴,主五淋遺溺,鼠鼷腫痛,小便不通。一方禁刺。

隱白

隱白

  • 1.《經脈圖考》:「大敦:在足大指端,去爪甲如韭葉,及三毛中。一云:內側為隱白,外側為大敦。足厥陰所出為井。(凡疝氣,腹脹,足踵者,皆宜灸之,以泄肝木而脾胃之土自安。又治五淋,灸三十壯;又失尿不禁,灸七壯;小兒灸一壯。)

石門

石門

  • 1.《針方六集》:「石門一穴,主腹痛囊縮,卒疝五淋,便黃嘔血,食穀不化,水腫膚脹。婦人惡露不止成塊,崩中漏下。

會陰

會陰

  • 1.《針方六集》:「石門一穴,主腹痛囊縮,卒疝五淋,便黃嘔血,食穀不化,水腫膚脹。婦人惡露不止成塊,崩中漏下。

鳩尾

鳩尾

  • 1.《針方六集》:「石門一穴,主腹痛囊縮,卒疝五淋,便黃嘔血,食穀不化,水腫膚脹。婦人惡露不止成塊,崩中漏下。

合谷

合谷

  • 1.《針方六集》:「復溜二穴,主腸澼,腰脊內痛,不得俯仰起坐,舌卷不能言,目昏,腹脹,十般水腫,足痿脛寒,胃熱,蟲動涎出,腸風血痔,腸鳴腹脹,泄利,五淋,骨蒸寒熱,盜汗不止,齲齒,脈細微欲絕。傷寒無汗,補合谷穴,泄此穴,汗立出;傷寒汗多,補此穴,瀉合谷穴,汗立止。

下脘

下脘

  • 1.《針方六集》:「氣海血海療五淋,中脘下脘治腹堅。

中脘

中脘

  • 1.《針方六集》:「氣海血海療五淋,中脘下脘治腹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