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道名稱:條口
穴道名稱:條口
穴道國際代碼:ST38
穴道英文名稱:Tiaokou
穴道位置:小腿前外側,外膝眼(犢鼻)下8寸
別名:前承山
穴名介紹:
胃經氣血在此形成風氣。條,木之條也,風也。口,氣血出入的門戶也。條口穴名意指本穴氣血物質以風的形式而運行。本穴物質為上巨虛穴傳來的天之下部水濕雲氣,其量及範圍皆大,經本穴的狹小通道下行時是快速的通行之狀,如風之運行,故名。
針刺方法:
直刺1~1.5寸
解剖位置:
在脛骨前肌中;有脛前動、靜脈;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及隱神經的皮支,深層當腓深神經。
主治症狀或疾病:
本穴道可以改善52種症狀或疾病,在此隨機顯示50種。
相關標籤:
穴道配伍:
條口穴配肩髃穴、肩髎穴治肩臂痛。
條口穴配肩髃穴,肩髎穴治肩臂痛,條口穴配足三里穴,承山穴,承筋穴,有清熱涼血的作用,足下熱,不能久立,條口穴配肩穴,承山穴,有舒筋活絡的作用,肩周炎,刺灸法治法,寒則補而灸之,濕,熱則瀉針出氣,針刺法直刺0,5~0,9寸,深刺可透承山,局部酸脹沉重,可擴散至小腿足背,艾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溫灸5~20分鐘。
條口穴配肩髃穴,肩髎穴治肩臂痛,條口穴配足三里穴,承山穴,承筋穴,有清熱涼血的作用,足下熱,不能久立,條口穴配肩穴,承山穴,有舒筋活絡的作用,肩周炎,刺灸法治法,寒則補而灸之,濕,熱則瀉針出氣,針刺法直刺0,5~0,9寸,深刺可透承山,局部酸脹沉重,可擴散至小腿足背,艾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溫灸5~20分鐘。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5分鐘,艾炷灸3-7壯
英文穴道介紹:
ST 38 Tiao Kou Lines Opening
英文相關介紹:
2 cun below ST 37 midway between ST 35 and ST 41.Vasculature: The anterior tibial artery and vein.Innervation: Superficially, the lateral sural cutaneous nerve and the cutaneous branch of the saphenous nerve; deeper, the deep peroneal nerve.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