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leen-Yang deficiency

脾陽虛的原因,症狀與經絡,運用穴道及中藥加以改善!

- 最後更新:2023-01-07

脾陽虛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同名證候:
中焦虛寒證脾陽不足脾陽不振中陽不振脾虛寒證

脾陽虛起因於陽虛而生寒,故又稱脾虛寒證、中焦虛寒證。常常因為脾胃虛弱、久病內傷脾陽、過食生冷,陰寒內盛所造成。

所謂「脾主升清」,脾陽不足造成清氣不升、濁氣不降,因此最容易出現腹瀉、腹滿痛,只要遇到天氣冷,或食用寒冷食物就會發作。

由於陰寒內盛,所以得到溫暖時痛減,遇冷更嚴重。由於脾陽不足,氣不化水,下焦水邪泛濫會出現泌尿系統疾病。

脾陽虛主要的症狀是:容易疲勞倦怠、畏寒肢冷、面色虛白、食慾減退、腹冷痛而喜溫喜按喜熱飲、大便溏、完穀不化、久瀉久痢、口淡、嘔吐、容易流口水、全身浮腫、小便不利、婦女白帶量多而清稀,舌質淡胖或有齒痕、舌苔白滑,脈細遲弱

脾陽虛證常見於古代中醫疾病如「泄瀉」、「痢疾」、「脘腹痛」、「痰飲」、「水腫」、「臌脹」等疾病中。本證常與「脾氣虛證」、「脾虛濕困證」、「脾腎陽虛證」、「肺脾腎陽虛證」一起討論。

「脾氣虛證」與脾陽虛證類似,但程度上有輕重的不同,氣虛證常常不會出現寒象,陽虛證則有氣虛的表現且兼有寒象。

氣虛輕而陽虛重,氣虛者易兼寒象,但未必陽虛,陽虛者寒從內生,必兼氣之不足,故稱為陽氣虛。脾陽虛證則可因脾氣虛證的漸進發展,或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所致。

「脾虛濕困證」的特點,主要是「脾陽不足」及「水濕內盛」。脾陽虛證以陽虛則寒的寒性症狀為主,雖有時兼有水濕不化的表現,但不是主要現象。脾虛濕困證,除脾陽虛的寒證表現之外,以水濕內盛為其主要特徵。

「脾腎陽虛證」同時具有「脾陽虛」又有「腎陽不足」兩種現象。單純脾陽虛證不會出現腎陽虛症狀(例如:腰膝無力、性機能減退)。

「肺脾腎陽虛證」是由肺氣虛、脾陽虛、加之腎氣或腎陽不足而成,常見於久咳痰飲之病,具有這三種證候的症狀,咳喘日久加之痰飲壅盛,是肺脾腎陽虛證的主要表現。

以上的抽象概念,如果不容易理解的話,可以從經絡數據來理解,反而相對簡單容易,可以閱讀下面的經絡型態分析。

從經絡理解脾陽虛


https://static.cloudtcm.com/syndrome/IG%E8%84%BE%E9%99%BD%E8%99%9B2.jpg

造成脾陽虛的9種主要原因


載入中...

脾陽虛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舌邊有齒痕舌胖大舌苔淡薄白

脈相

緊脈沉脈細脈遲脈弱脈

脾陽虛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面色發白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手腳冰冷食慾不振怕冷怕冷顫抖全身性水腫嘴唇青紫腹中感到寒冷夜間頻尿/多尿經常疲勞想睡下肢水腫排尿困難頻尿腹瀉伴隨不消化食物大便溏(稀薄)嘔吐口角自動會流口水白帶喝水之後吐水背部感覺冷心悸呼吸氣短言語無力身體沉重無尿及少尿胃脘不舒服心律不整上腹胃脘痛

脾陽虛的相關證型


改善脾陽虛的常用方劑


改善脾陽虛的常用穴道


脾陽虛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脾陽虛,可以拆解成「脾虛」與「陽虛」兩種概念,現代人高機率脾經虛證,很容易出現脾虛相關症狀,但是「脾虛」不代表一定是「脾陽虛」。

若從「寒熱指數」的角度看來,當一個脾經虛證,加上少陽經、陽明經虛證,那就有很高機率是屬於「脾陽虛」證,有較高機率會是以下這種經絡型態。

脾陽虛可能經絡型態
脾陽虛可能經絡型態

從不少會員的長期觀察後也發現,冬天很容易出現這種經絡型態,伴隨容易疲勞、脾胃消化障礙、食慾減退、四肢冰冷、腹痛腹瀉、大便溏、喜熱飲、嘔吐、小便不利...等等。

除此之外,脾經實證時出現的「倒鐵三角經絡型態」,呈現體內一派陽虛經絡現象時,也容易出現脾陽虛症狀。因此脾陽虛證並不限於脾經虛證的經絡型態。列舉幾種常見型態如下:

載入中...

脾陽虛的相關典籍


  • 本文主要參考《中醫證候鑑別診斷學》所撰寫而成。
  • 《千金方.脾臟》: 「脾虛冷,右手關上脈陰虛者,足太陰經也。病若泄注,腹滿氣逆,霍亂嘔吐,黃疸,心煩不得臥,腸鳴,名曰脾虛冷也。」
  • 《濟生方.脾胃虛實論治》: 「夫脾者,……方其虛也,虛則生寒,寒則四肢不舉,食飲不化,喜噫吞酸,或食即嘔吐,或卒食不下,腹痛腸鳴,時自溏泄,四肢沉重,常多思慮,不欲聞人聲,夢見飲食不足,脈來沉細軟弱者,皆虛寒之候也。」
  • 《筆花醫鏡.脾部》: 「脾寒之症,右關必沉遲,唇舌必白,其症為嘔吐,為泄瀉,為白痢,為腹痛,為身痛,為黃疸,為濕腫,為肢冷,為厥逆。」
  • 《景岳全書·洩瀉》說:「脾弱者,因虛所以易瀉,因瀉所以愈虛。蓋關門不固,則氣隨瀉去,氣去則陽衰,陽衰則寒從中生」
  • 《千金方·冷痢》雲:「治積久冷痢,先以溫脾湯下訖,後以健脾丸補之,未有不效」
  •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
  • 《濟生方·水腫門》:「治療之法,先實脾土,脾實則能捨水,土得其致,...…腫滿自消飛方用實脾飲」
  • 《景岳全書·痰飲》:「蓋脾主濕,濕動則為痰。腎主水,水泛亦為痰。故痰之化無不在脾,而痰之本無不在腎」
  • 《丹溪心法.臌脹》:「此乃脾虛之甚飛其症狀見單腹脹大,青筋外露,小便不利,或下肢水腫,小便不利,脾胃為後天之本,升降之總樞,脾陽一虛,脾運不健,則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濁氣在上,則生腹脹,服脹之病由此而成,宜溫補脾陽,化氣行水」
  • 《臨證指南醫案》:「虛寒脹病而用溫補,閱古人調劑,必是通法。蓋通陽則濁陰不聚,守補恐中炰易鈍」
  • 《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 《素問·經脈別論》:「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
  • 《靈樞·營衛生會》:「中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乃化而為血」
  • 《素問·痿論》:「脾主身之肌肉」
  • 《素問·玉機真臟論》曰:「脾脈者,土也,孤臟以灌四傍者也」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