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疇

《經脈圖考》~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督脈循行主病歌

督起少腹骨中央(少腹,胞宮之所居;骨,橫骨中央,下近外之中央也),入系廷孔絡陰器(廷孔,言中正之直孔,即溺孔也。女人孔在前陰中橫骨之下孔上際。謂之端乃督脈外起之所。此雖言女子,然男子溺孔亦在橫骨下中央,循宗筋而出莖端也。

白話文:

別絡從溺孔的末端開始,沿著順序向後分行,會合於後方繞行臀部(篡是指兩條經脈爭行的部位,即前後兩條陰脈之間;會合是指沿著陰器向後,再次會合在篡間,分為兩條,繞行篡後的臀部),與巨陽絡(太陽經中的中絡)和少陰經(腎經)相並行,到達股部(內後側),穿過脊椎連接到腎經,與大腸經一起向鼻內眥發出,向上額交會,通過巔部,進入腦間,(又分出別絡)下至項部,沿著肩部(肩胛內側),仍與脊椎並行。 別絡自溺孔之端,循順分行向後也),合篡至後別繞臀(篡謂兩便爭行之所,即前後二陰之間;合者循陰器向後復合篡間,分而為二,繞行篡後之臀也),與巨陽絡(太陽中絡)少陰比(合少陰腎脈,並行)至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行,相隨大腸起(目)內眥,上額交巔絡腦間,(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仍俠脊。

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循男莖(絡督之別絡,並足太陽經上頭下項,俠脊抵腰中,復絡於腎;若直行者,自尻上循脊裡上頭,由鼻而至人中也;莖,男子陰莖),下篡亦與女子類。

白話文:

這條經絡從小腹部貫穿肚臍,再貫穿心臟,進入喉嚨,擴展到脣部(上脣還能蓋過下脣),上面連接兩眼下方正中的部位,這條經絡與任脈並行,也與沖脈相同,三條經絡基本上都從同一個地方開始(督脈、沖脈和任脈都起於會陰的中下方,一處分出三條分支,名稱不同但本質相同)。《靈樞》《素問》的記載常常錯綜複雜(《五音五味篇》說:沖脈和任脈都起於胞宮,向上沿著後背行走;這是說沖脈和任脈沿後背行走,所以經書中也有說沖脈和任脈是督脈的說法。古代的圖經中將任脈沿後背行走稱為督脈,從小腹直接向上走的稱為任脈,也稱為督脈。 又從少腹貫臍中,(央)貫心入喉頤唇宮(上頤還唇),上系兩目下中央,此為並任(並任脈而行)亦同沖,大抵三脈同道起(督衝任皆起於會陰之中下,一原而三岐,異名而同體),靈素言之每錯綜(《五音五味篇》曰:衝任脈皆起胞中,上循背裡;是又言衝任行背,故經亦有謂衝任脈為督脈者。古圖經有以任脈循背謂之督,自少腹直上者謂之任,亦謂之督。

今人大率以行身背者為督,行身前者為任,俠臍膀左右上行者為沖。然循任督二經所行穴道,一在身前,一在身後,而衝脈居中,本無穴道,伴行足少陰腎經穴道,似當以此說為正),督病少腹(上)衝心痛,不得前後(二便不通)沖疝攻(此督脈為病,而兼於衝任二脈之症),其在女子為不孕(沖為血海,任主胞脈),嗌乾(脈衝咽喉)遺溺及痔癃(絡陰器,合篡間,此督脈為病同於衝脈,考)督脈生病治督脈,骨上臍下可收功(骨上,橫骨上毛際下曲骨穴;臍下,謂臍下一寸陰交穴;皆任脈之穴,其治而言督,何也。

白話文:

現在大多數人都認為「行於身體後方」的是督脈,「行於身體前方」的是任脈,「位於臍旁兩側,向上行」的是衝脈。然而,根據任督二脈所經過的穴位,一條在身前,一條在身後,而衝脈位於中間,本來就沒有固定的穴位。它伴隨著足少陰腎經的穴位而行,所以這個說法更確切。

督脈病變:少腹疼痛、心痛,小便和大便不通。衝脈病變:疝氣疼痛(這是督脈病變,同時兼具衝脈和任脈的症狀)。女性表現為不孕(衝脈為血海,任脈主導胞脈)。喉嚨乾渴、遺尿或失禁,以及痔瘡和肛門膿腫(與衝脈連接陰器,貫通會陰,這是督脈病變類似於衝脈的症狀)。

治療督脈的疾病,在骨頭上方、臍下收功(骨頭上方,橫骨上毛際下方的曲骨穴;臍下,是指臍下一寸的陰交穴;這兩個穴位都屬於任脈。治療的時候說是督脈,為什麼呢?

蓋督衝任三脈同一體,督即任沖之綱領,任沖即督之別名也,故言治若此),別絡病實則脊強,虛而頭重高搖空(注見別絡之後)。

白話文:

督脈、衝脈、任脈其實是一體的,督脈是任脈和衝脈的綱領,任脈和衝脈是督脈的分支。所以,中醫治療方法也這樣(請參考其他段落的經絡治療內容)。別絡(小經脈)出現實證的話,就會導致脊椎強直;虛證的話,會出現頭重腳輕的感覺,好像在空中飄一樣。(詳見別絡的內容)

2. 督脈穴圖

(脈長四尺五寸)

3. 督脈穴歌

督脈行背之中行,二十八穴始長強,腰俞陽關入命門,懸樞脊中中樞長。筋縮至陽歸靈臺,神道身柱陶道開,大椎瘂門連風府,腦戶強間後頂排。百會前頂通囟會,上星神庭素髎對,水溝兌端在唇上,齦交上齒縫之內。

白話文:

督脈沿著背部的正中線運行,共有 28 個穴位,從長強穴開始。沿著腰俞穴、陽關穴進入命門穴,懸樞穴在脊柱中,中樞穴在脊柱長。督脈連接至陽穴,返回靈臺穴。神道穴、身柱穴、陶道穴構成了人體的管道。大椎穴、瘂門穴與風府穴相連,腦戶穴、強間穴、後頂穴沿後腦排列。百會穴位於頭頂,連接囟會穴。上星穴、神庭穴、素髎穴相對應,水溝穴、兌端穴位於嘴脣上方。齦交穴位於上排牙齒的縫隙內。

凡取脊間督脈諸穴,當於骨節突處取之,但驗於魚骨為可知也,若取於節下,必不見效。

按:督脈始於長強者,本自《靈樞·經脈篇》,曰督脈之別名長強,俠脊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難經·二十八難》曰: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裡之上,至風府入屬於腦;乃指穴而言也。前論督脈起於少腹者,是指循行而言也。

白話文:

督脈起於長強穴,這是根據《靈樞經·經脈篇》所記載的「督脈別名長強」。督脈沿著脊椎骨向上,經過項部後分散到頭部上下,在肩胛骨左右兩側分出連接太陽經的支脈,進入脊椎骨。

《難經·二十八難》說:「督脈源於命門穴,沿著脊椎骨內側向上,到風府穴後進入腦部。」這指的是穴位的分佈位置。

之前提到的督脈起於少腹,指的是督脈的循行路線。

4. 取穴分寸並別

長強:(一名氣之陰郄,一名撅骨,《靈樞》謂之窮骨,亦名尾骶。)在脊骶骨端,伏地取之。督脈之絡,別走任脈,足少陰所結。一云足少陰、少陽之會。(《千金翼》云:治赤白下痢,灸窮骨頭百壯,多多惟佳。又:下漏五痔,疳蟲食下部,刺三分,伏地取之,以大痛為度;灸亦良,日三十壯,至七日止,但不及針。又:灸尾翠骨七壯,治脫肛神良。

白話文:

長強穴:

  • 別名:氣之陰郄穴、撅骨穴、《靈樞》稱之為窮骨,又名尾骶穴。
  • 位置:位於脊椎骶骨末端,趴在地上時取穴。
  • 經絡屬性:督脈的絡穴,分流至任脈,與足少陰腎經相連。另有一種說法認為足少陰腎經和足少陽膽經在此會合。

主治:

  • 《千金翼》:「治療赤白痢疾,灸窮骨穴百次,越多越好。」
  • 下血五痔,疳蟲侵蝕下部,針刺長強穴三分,趴在地上取穴,以產生劇痛為度;灸也很好,每天灸三十壯,連續七天,但效果不如針刺。
  • 灸尾翠骨穴七壯,可有效治療脫肛。

《千金》作龜尾,即窮骨也。此穴為五痔之本。)

腰俞:(一名腰柱,一名背解,一名腰戶,一名隨室。)在二十一椎節下間宛宛中。(《千金》云:腰卒痛,去窮骨上一寸,灸七壯者,即此。)

白話文:

腰俞穴:

(又名腰柱、背解、腰戶、隨室。)位於第21椎體下方的凹陷中。(《千金方》中提到:腰痛,灸取窮骨(第21椎體)上一寸,灸7壯,即指此穴。)

陽關:在十六椎節下間,伏而取之。(《甲乙經》無此穴。)

命門:(一名屬累。)在十四椎節下間,伏而取之。一云:平臍,用線牽而取之。(《千金》云:腰痛不得動者,令病人正立,以竹杖拄地,度至臍,乃取杖度背脊,灸杖頭盡處,隨年壯良。丈夫痔漏下血,脫肛不食,長泄痢,婦人崩中出血,帶下淋濁赤白,皆灸之,此俠兩旁各一寸,橫三間寸灸之。《標幽賦》云:兼肝俞,能使瞽士視秋毫之木。)

白話文:

命門

(別名:屬累)

位置:在第十四節椎骨下方的位置,按壓時取伏位。(另一種說法:與肚臍同水平,用線測量後取穴。)

《千金》中記載:腰痛不能活動的患者,讓他站直,用竹杖拄在地上,量到肚臍的高度,再用竹杖量背脊,灸燒竹杖盡頭處,灸治次數取決於患者年齡和體質。

丈夫有痔瘡出血、肛門脫垂不進食、長期腹瀉、婦人陰道出血崩漏、白帶異常赤白等症狀,都可以灸治命門穴。取穴時,在命門穴的兩側各量一寸,橫向間隔三寸灸治。

《標幽賦》中記載:命門穴兼肝俞穴,可以讓失明的人看到細小的樹木。

懸樞:在十二椎節下間,伏而取之。

脊中:(一名神宗,一名脊俞。)在十一椎節下間,俯而取之。

中樞:在第十椎節下間,俯而取之。此穴諸書皆失之,惟《氣府論》督脈下王氏注中有此穴,及考之《氣穴論》,曰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者,其穴即此。

白話文:

中樞穴:位於第 10 胸椎下間,低下頭就能找到。這個穴位在很多醫書中都沒有記載,只有《氣府論》督脈下王氏的注釋中有提到。根據《氣穴論》,背部和心臟相應而疼痛,治療天突穴和第 10 胸椎的穴位就是這個中樞穴。

筋縮:在九椎節下間,俯而取之。

至陽:在七椎節下間,俯而取之。(刺五分,灸三壯,主治腰脊強痛,胃中寒不食,少氣,胸脅支滿,羸瘦,身黃,淫濼脛酸,四肢重痛,寒熱解㑊。)

白話文:

至陽穴:位於第八胸椎與第九胸椎之間,頭低身俯取穴。(刺入五分,灸三壯,可治療腰背劇痛、胃中寒冷不思飲食、氣短、胸脅脹滿、身體消瘦、面色發黃、陰部潮濕、小腿痠痛、四肢疼痛、寒熱交替發作。)

靈臺:在六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甲乙經》無此穴,出《氣府論注》。

神道:在五椎節下間,俯而取之。

身柱:在三椎節下間,俯而取之。(刺五分,留五呼,灸五壯。一曰灸七七壯。主治腰脊痛,癲癇,狂走,怒欲殺人,瘛瘲身熱,妄言見鬼,小兒驚癇。《神農經》云:治頦嗽可灸十四壯。)

白話文:

身柱穴:位於三椎骨的下方,低下頭可以找到它。(針刺入五分,留針時間為五次呼吸,灸五壯。另一種說法是灸七次,每七壯為一組。主治腰背疼痛、癲癇、狂奔、憤怒欲殺人、癲狂發熱、胡言亂語、見鬼,以及小兒驚風。根據《神農經》記載,灸十四壯可治療流涎。)

陶道:在大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督脈、足太陽之會。

大椎:(一名百勞。)在第一椎上陷者中,一曰平肩。手足三陽、督脈之會。(大椎為骨會,骨病者可灸之。《千金》云:凡瘧有不可瘥者,從未發時前灸大椎,至發時滿百壯,無不瘥。時傳以此治百病。《神農經》云:治小兒急慢驚風。)

白話文:

大椎(別名:百勞)

位置:位於第一胸椎上方的凹陷處,又稱平肩。

經絡: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督脈的交會點。

功用:大椎穴是骨骼交會之處,可以治療骨病。根據《千金方》記載:如果瘧疾久治不癒,可以在沒有發病的時候灸大椎穴,直到發病時灸滿一百壯,幾乎都能治癒。現在流傳的方法是,用灸大椎穴治療各種疾病。根據《神農本草經》記載:大椎穴還可以治療小兒急驚風和慢驚風。

啞門:(一名喑門,一名舌厭,一名舌橫。)在項後入髮際五分宛宛中,仰頭取之。督脈、陽維之會,入系舌本,禁灸,灸之令人啞。

白話文:

啞門穴

(也叫喑門穴、舌厭穴、舌橫穴。)位於後頸髮際高處約五分之處,略微凹陷。仰起頭觸摸即可找到。是督脈和陽維脈交會的地方,與舌根相連。禁止在此穴灸針,否則會導致失聲。

風府:(一名舌本。)在項上入髮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其肉立下。督脈、陽維之會。《熱論》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此穴刺三分,留三呼,禁灸,灸之令人喑。《席弦賦》云:風府風池尋得到,傷寒百病一時消。又云:從來風府最難尋,須用功夫度淺深,倘若膀胱氣未散,更宜三里穴中尋。)

白話文:

風府穴

(別名:舌本)

位置:在後腦勺,進入髮際線一寸處,大筋內部凹陷的地方。

特徵:說話時,穴位上的肌肉會凸起;停止說話時,肌肉會平伏。

所屬經絡:督脈、陽維脈交會於此。

《熱論》記載:巨陽穴,屬於所有陽經,其經絡與風府穴相連。

(注意事項:刺灸此穴,深度三分,留針時間三呼。禁止灸,否則會導致失聲。《席弦賦》中提到:風府、風池穴很好找,傷寒百病可消除。但是,《席弦賦》也提到:風府穴難尋,需要仔細辨認。如果膀胱氣未散,還應在三里穴尋找。)

腦戶:(一名匝風,一名會額,一名合顱。)在枕骨上,強間後一寸五分。一曰在髮際上二寸。督脈、足太陽之會。禁刺灸,刺中腦戶,入腦立死。

白話文:

腦戶:

(別名匝風、會額、合顱。)位於枕骨上方,強間穴後一寸五分處。另一種說法是在髮際上二寸處。督脈和足太陽經絡交會處。

禁忌:

禁止針灸。如果刺中腦戶,會刺入腦部,立即致命。

強間:(一名大羽。)在後頂後一寸五分。

後頂:(一名交沖。)在百會後一寸五分,枕骨上。

百會:(一名三陽五會,一名巔上,一名天滿。)在前頂後一寸五分,頂中央旋毛心,容豆許,直兩耳尖,上對是穴。督脈、足太陽之會;手足少陽、足厥陰俱會於此。(刺二分,灸五壯。《甲乙經》曰:刺二分,灸三壯。一曰灸頭頂不得過七七壯。

白話文:

百會穴:

(別名:三陽五會、巔上、天滿)

位置:在前額正中央髮旋處,向上後一寸五分。大小如黃豆,正好在兩耳尖的正上方。

所屬經絡:督脈、足太陽經的交會穴;手足少陽經、足厥陰經也匯聚於此。

治療方法:針刺深度二分,艾灸五壯。(《甲乙經》記載:針刺深度二分,艾灸三壯。另一種說法是,艾灸頭頂不得超過七七壯。)

主治頭風頭痛,耳聾,鼻塞鼻衄,中風言語蹇澀,口噤不開,或多悲哭,偏風半身不遂,風癇卒厥,角弓反張,吐沫心神恍惚,驚悸健忘,痎瘧,女人血風,胎前產後風疾,小兒風癇驚風,脫肛久不瘥。一曰百病皆治,宜刺此二分,得氣即瀉。若灸至百壯,停三五日後,繞四畔用三稜針出血,以井花水淋之,令氣宣通,否則恐火氣上壅,令人目暗。一曰治悲笑欲死,四肢冷氣欲絕,身口溫,可針人中三分,灸百會三壯即蘇。

白話文:

本穴主治頭部風疾、頭痛、耳聾、鼻塞、鼻出血、中風導致的言語不清、口不能張、或多悲多哭、半身不遂、風癲發作昏厥、身體抽搐並反弓、吐沫心神恍惚、驚悸健忘、瘧疾、女性血崩、孕前產後風疾、小兒風癲驚厥、脫肛久治不愈。

另有說法稱本穴可治百病,應刺入皮膚針感處,針灸氣至後立即拔針。若用艾灸施灸至一百壯,停灸三天後,在穴位周圍四處用三棱針刺出血,再用井水淋洗,讓氣血疏通,否則恐火氣上攻,導致視力模糊。

另有說法治悲痛、笑不停而瀕死、四肢冰冷氣息將絕、身體和嘴巴溫熱,可針刺人中穴三分,並艾灸百會穴三壯可甦醒。

《史記》載扁鵲治虢太子屍厥,針取三陽五會而蘇。《席弘賦》云:小兒脫肛患多時,先灸百會後尾骶。)

前頂:在囟會後一寸五分骨陷中,一云在百會前一寸。(《神農經》云:治小兒急慢驚風,可灸三壯,艾炷如小麥。)

白話文:

前頂穴:位於囟會穴後一寸五分處的凹陷中,另一說法位於百會穴前一寸。(《神農經》記載:治療小兒急慢驚風,可用艾灸三壯,艾炷大小如小麥。)

囟會:在上星後一寸陷中。(刺二分,灸五壯,一曰灸二七至七七壯。小兒八歲以前禁針,蓋其囟門未合,刺之不幸,令人夭。《千金》云:邪病鬼癲,囟上主之,一名鬼門。《神農經》云:治頭風疼痛,可灸三壯。小兒急慢驚風,灸三壯,炷如小麥。一云:頭風生白屑多睡,針之彌佳,針訖,以末鹽生麻油相和,揩髮根下,頭風永除。)

白話文:

囟會穴:位於上星穴後方一寸的凹陷處。(針刺深度二分,灸壯五次,或灸二七至七七壯。小兒八歲以前禁止針刺,因為囟門尚未閉合,針刺不慎,會導致夭折。《千金要方》中提到,邪病鬼癲是由囟會穴主導的,也稱為鬼門。《神農本草經》中記載:治療頭風疼痛,可以灸三壯。小兒急慢驚風,灸三壯,灸炷如小麥大小。另有一說:頭風導致白色皮屑多且睡眠過多,針刺治療效果很好。針刺完畢後,用細鹽和生麻油混合,塗抹於髮根處,可永久消除頭風。)

上星:(一名神堂。)在鼻直上入髮際一寸陷中,可容豆。(《千金》云:鼻中息肉,灸二百壯。一云宜三稜針出血,以瀉諸陽熱氣。)

白話文:

上星穴:又名神堂穴。位於鼻樑正上方,進入髮際一寸的凹陷處,大小約可容納一顆豆子。(《千金方》記載:鼻子內的息肉,可以用艾灸二百壯治療。另一種說法是用三稜針出血,以排出陽熱之氣。)

神庭:直鼻上入髮際五分,發高者髮際是穴,發低者加二三分。督脈、足太陽、陽明之會。禁刺,灸三壯,專理頭風。

白話文:

神庭穴:沿著鼻樑直上,進入髮際線約五分。如果是髮際線較高的,以髮際線作為穴位;如果是髮際線較低的,則往上加兩三分。屬於督脈、足太陽經和陽明經的交會穴。禁止針刺,可以用灸法,灸三壯。主治頭痛。

素髎:(一名面王。)在鼻端準頭。刺一分,禁灸。(主治鼻中息肉不消,喘息不利,多涕,喎噼,衄血。一曰:治酒酢風,用三稜針出血。)

白話文:

素髎穴:(又名面王穴。)位於鼻尖正中。刺入一分,禁止灸法。(主治鼻息肉不消、喘息不利、流鼻涕過多、流鼻水、鼻出血。又主治酒醉之後的風症,使用三稜針刺出血。)

水溝:(一名人中。)在鼻下溝中央,近鼻孔陷中。督脈、足陽明之會。(刺三分,留六呼,得氣即瀉,灸三壯至七壯,炷如小麥,然灸不及針。主治中風口噤,牙關不開,卒中惡邪鬼擊,不省人事,癲癇卒倒,消渴多飲,水氣遍身浮腫,瘟疫,口眼喎噼,俱宜刺之。若風水面腫,針此一穴,出水盡即愈。《神農經》云:小兒急慢驚風,可灸三壯,炷如小麥。)

白話文:

人中穴(又名水溝穴):位於鼻下正中央的溝線上,接近鼻孔的凹陷處。是督脈和足陽明經會合的地方。

【針灸療法】 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約六次呼吸。得氣後立即出針,灸三到七壯,每一壯大小如小麥顆粒。但是要注意灸法不如針刺有效。

【主治病症】 中風導致口不能說話,牙關緊閉;突然遭遇邪氣鬼怪侵擾,昏迷不醒;癲癇發作,突然倒地;消渴症、多飲;水腫遍及全身;瘟疫;口眼歪斜,都可以針刺此穴。

特別針對風水浮腫,針刺人中穴可以引流出水,浮腫即會痊癒。《神農經》記載:小兒急慢驚風,可以在人中穴灸三壯,每一壯大小如小麥顆粒。

兌端:在上唇端。《甲乙經》曰:手陽明脈氣所發。(刺二分,留六呼,灸三壯,炷如大麥,治齒齦痛,口瘡,臭不可近。)

白話文:

兌端:位於上嘴脣的邊緣。

《甲乙經》說:手陽明經的經氣在此發出。(針刺二分,留針六次呼吸,灸三壯,灸炷的大小如大麥,可治療牙齦疼痛、口腔潰瘍、臭氣熏天等症狀。)

齦交:(齦,音銀,齒根肉。)在唇內上齒縫中。任督二經之會。(逆刺三分,灸三壯,治鼻息,牙疳,小兒面瘡。)

白話文:

齦交:(位於上下齒根間、嘴脣內側的部位)

功效: 連接任督二經

治療方法:

  • 逆刺入針三分
  • 灸三壯
  • 治療鼻息、牙齦腫痛、小兒面部瘡瘍

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挾脊之有過者,取之所別也。(別者,別走任脈、足少陰者也。本經上頭項,走肩背,故為病如此。頭重高搖之,謂力弱不勝而顫掉也。治此者,當取所別之長強。)

白話文:

督脈分支出來的一條經絡,叫做長強,沿著背脊兩側向上延伸到頸部,分散到頭頂上,向下連結到左右肩胛骨,再分出支脈進入太陽經,貫通背脊。長強經絡氣血充足,則脊骨強健,氣血虛弱,則頭部沉重、頭部搖晃。如果背脊上還有其他病症,取長強這條支脈來治療。

(注:「別」是指長強經絡分出於任脈、足少陰經的部位。因為這條經絡本來向上通到頭頸,向下通到肩背,所以病症會這樣表現。頭部沉重、頭部搖晃,是說頭部力量虛弱,無法承受而顫抖。治療這種情況,應該取長強經絡分出的長強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