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疇

《經脈圖考》~ 卷四 (8)

回本書目錄

卷四 (8)

1. 皮毛肌肉部

皮毛:西方生燥,在體為皮毛。肺者,氣之本,其華在毛,其充在皮。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臟象)。審平之紀,其養皮毛(運氣)。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臟象)。皮者脈之部也。

白話文:

皮毛:

西方屬燥,在人體表現為皮毛。肺是氣息的根本,它的精華體現在毛髮上,它的充盈體現在皮膚上。肺和皮膚相合,滋養毛髮。

運氣:

觀察氣血運行是否平衡,從而保養皮毛。肺和大腸相合,大腸對應皮膚。腎和三焦、膀胱相合,三焦、膀胱對應腠理和汗毛。

臟象:

肺通過百脈將精氣輸送至皮毛。皮膚是脈絡的部位。

發:腎者主蟄,封藏之本,其華在發。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臟象)。皮膚堅而毛髮長(經絡)。

肌: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臟象)。

肉:脾之合肉也。中央生濕,在體為肉(臟象)。備化之紀,其養肉(運氣)。脾合胃,胃者,肉其應(臟象)。肉為牆(經絡)。

白話文:

肉:脾臟喜愛與肉相合。脾臟位於腹部中央,容易產生濕氣,在人體中表現為肉(臟器)。脾臟有化生萬物的功能,它滋養肉(運行氣血)。脾臟與胃臟相合,胃臟與肉相應(臟器)。肉是氣血通行的道路(經絡)。

2. 筋骨血脈部

筋爪:東方生風,在體為筋(臟象)。敷和之紀,其養筋(運氣)。足厥陰絡諸筋。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肝者,罷極之本,其華在爪,其充在筋。肝合膽,膽者,筋其應(臟象)。筋為剛(經絡)。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疾病)。

白話文:

筋爪

東方五行屬木,屬風,在人體內應於筋。筋脈運行和諧,滋養著筋。足厥陰經的經絡與所有的筋脈相連。肝臟與筋相合,爪甲為筋華。肝臟是疲勞極點的根源,爪甲是它的華彩,筋脈是它的充實。肝臟與膽相合,膽與筋相應。筋脈具有剛強的特性。筋脈會聚於生殖器,脈絡會貫通到舌根。

骨:北方生寒,在體為骨。腎者主蟄,封藏之本,其充在骨。腎之合骨也(臟象)。骨為幹(經絡)。靜順之紀,其養在骨髓(運氣)。骨者髓之府(疾病)。

白話文:

骨骼:北方的寒冷天氣會產生寒氣,在人體中會形成骨骼。腎臟負責封藏和貯存陽氣,其精氣會充盈在骨骼中。腎臟與骨骼相配對(臟象)。骨骼是身體的支柱(經絡)。骨骼喜歡安靜順利,它的營養儲存在骨髓中(運氣)。骨骼是骨髓的儲藏庫(疾病)。

血脈:心者生之本,其充在血脈,心之合脈也。南方生熱,在體為脈(臟象)。脈者,血之府也(脈色)。升明之紀,其養血(運氣)。心合小腸,小腸者,脈其應(臟象)。血者,神氣也(經絡)。脈氣流經(臟象)。

白話文:

脈絡:心臟是生命的根源,它的充實體現於脈絡中,而脈絡又與心臟相通。南方屬火,在人體中對應於脈絡(臟象)。脈絡是血液的貯藏處(脈色)。心氣升發,滋養血液(運氣)。心臟與小腸相配,小腸是小腸脈絡相應的臟象(臟象)。血是精神和氣的物質基礎(經絡)。脈氣在各臟象中流動(臟象)。

3. 臟腑部

肺:審平從革,堅成之紀,其臟肺(運氣)。手太陰經屬肺。手陽明之脈絡肺。手少陰脈之直者上肺。足少陰脈之直者入肺中。足厥陰脈之支者上注肺。諸氣者皆屬於肺(經絡)。肺者氣之本。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臟象)。五臟之應天者肺,肺者五臟六腑之蓋也(經絡)。

白話文:

肺:

審視肺臟的狀態,以「從革」為準則,即肺氣平順,組織堅固,方為正常(運化氣血)。

與肺相關的經絡:

  • 手太陰肺經:與肺臟相連通。
  • 手陽明大腸經:與肺臟相連接。
  • 手少陰心經:其直線脈絡向上通達肺臟。
  • 足少陰腎經:其直線脈絡進入肺臟。
  • 足厥陰肝經:其分支脈絡向上注入肺臟。

與肺相關的氣血:

所有的氣血都歸屬於肺經。

肺在人體中的重要性:

肺臟是氣的根本。

五行和臟腑之間的關係:

肺臟對應天(五行屬金),是五臟六腑的保護傘。

大腸:手陽明經屬大腸。手太陰之脈下絡大腸。足太陰之別者入絡腸胃(經絡),大腸者傳道之腑。

胃:足陽明經屬胃。足太陰之脈絡胃。手太陽之脈抵胃。足厥陰之脈挾胃。手太陰之脈循胃口。手太陰之筋,散貫賁。大腸小腸皆屬於胃(經絡),足太陰脈貫胃屬脾(疾病)。

白話文:

  • 胃屬於足陽明經脈。
  • 足太陰經絡與胃相連。
  • 手太陽經脈通達胃部。
  • 足厥陰經脈包絡著胃。
  • 手太陰經脈沿著胃口運行。
  • 手太陰經的經筋分散貫穿賁門。
  • 大腸和小腸都屬於胃經絡。
  • 足太陰經脈穿過胃,與脾臟有關聯(可以引起脾胃疾病)。

脾:備化卑堅,敦阜之紀,其臟脾(運氣)。足太陰經屬脾。足陽明脈之支者絡脾(經絡)。

心:升明伏明,赫曦之紀,其髒心(運氣)。手少陰經起心中,出屬心系。手太陽之脈絡心。足太陰脈之支者注心中。足少陰脈之支者絡心。足太陽之正,循膂當心入散。足少陽之正貫心。足陽明之正,上通於心。手心主之別,絡心系。督脈上貫心。諸血者皆屬於心(經絡)。足太陽背俞注於心(疾病)。

白話文:

心臟:

  • **升明伏明:**心主陽氣,白天陽氣升發,夜晚陽氣收斂。
  • **赫曦之紀:**心屬火,其光澤明亮。
  • **運氣:**心臟運行氣血。

經絡連繫:

  • 手少陰經:從心臟開始,連接心包。
  • 手太陽經:與心臟相通。
  • 足太陰經:部分支脈通達心臟。
  • 足少陰經:部分支脈連接心臟。
  • 足太陽經:主脈沿脊柱兩側,經過心臟。
  • 足少陽經:主脈貫穿心臟。
  • 足陽明經:主脈上通於心臟。
  • 手心主經:支脈連接心包。
  • 督脈:上連心臟。

血脈關係:

  • 所有血液都屬於心經。

與疾病的關係:

  • 足太陽經背部俞穴部位的疾病會影響心臟。

小腸:手太陽經屬小腸。手少陰脈之內行絡小腸。足太陰之別者,入絡腸胃(經絡)。

膀胱:足太陽經屬膀胱。足少陰脈之內行絡膀胱。三焦下腧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經絡)。三焦合入於委陽(針刺)。

白話文:

膀胱:

  • 膀胱經屬於足太陽經。
  • 足少陰腎經的絡脈會連接到膀胱。

三焦:

  • 三焦的下部腧穴(穴位)與足太陽經相應,與膀胱經相連,負責運行下焦的經絡。
  • 三焦的經氣會在委陽穴(針灸穴位)匯集。

腎:靜順涸流,流衍之紀,其臟腎(運氣)。足少陰經屬腎。足太陽脈之內行絡腎。足少陰之正,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衝脈者,十二經之海也,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經絡)。腎合三焦、膀胱(臟象)。衝脈下者注少陰之大絡(針刺)。胞絡者繫於腎(疾病)。

白話文:

腎臟:

  • 腎臟的運作特點是安靜、順暢、收斂和運行。
  • 足少陰經屬於腎臟。
  • 足太陽經的內行絡道連接腎臟。
  • 足少陰經的主絡道分出後,與足太陽經相合,向上到達腎臟。
  • 衝脈是十二經絡的海洋,它與足少陰經的大絡道一同發源於腎臟下方。

腎臟與其他臟腑的關係:

  • 腎臟與三焦、膀胱相配屬。
  • 衝脈向下運行,注入足少陰經的大絡道。
  • 胞絡(生殖系統)的疾病與腎臟有關。

心包絡:手厥陰經屬心包絡。手少陽脈之內行散絡心包。足少陰之別者上走心包(經絡)。

三焦:手少陽經屬三焦。手厥陰脈之內行絡三焦。三焦下腧在於足大指之前、少陽之後,出於膕中外廉,名曰委陽,是太陽絡也,手少陽經也。三焦者,足少陽、太陽之所將,太陽之別也。手太陰之脈起中焦(經絡)。

白話文:

三焦:

  • 手少陽經屬於三焦。
  • 手厥陰脈在內部與三焦相連。

三焦的下腹部穴位

  • 位於足部大拇指前,少陽經後。
  • 從小腿肚外側緣延伸出來,稱為「委陽穴」。
  • 這是太陽經的絡脈,也是手少陽經的穴位。

三焦的形成:

  • 三焦是足少陽經和太陽經的延伸。
  • 太陽經的分支,形成三焦。

手太陰經的脈絡:

  • 起於中焦(經絡)。

膽:足少陽經屬膽。足厥陰脈之內行絡膽(經絡)。

肝:敷和委和,發生之紀,其臟肝(運氣)。足厥陰經屬肝。足少陽脈之內行絡肝。足少陰脈之直者上貫肝膈。足少陽之正,別者散之上肝(經絡)。

白話文:

肝臟:能調和與安撫,主導生發之氣,其功能為運氣。

足厥陰經屬於肝臟。足少陽經的內行支絡肝臟。足少陰經的直行支貫通肝膈。足少陽經的正經別行支散佈於肝經之上。

4. 前後陰部

二陰: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臟象)。靜順之紀,其主二陰(運氣)。

陰器:足厥陰之脈過陰器。足陽明之筋聚於陰器。足太陰之筋,直者聚於陰器。足少陰之筋,並太陰而上結於陰器。足厥陰之筋結於陰器。足厥陰之別者,循脛上睪結於莖。督脈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蹺脈循陰股入陰(俱見經絡)。

白話文:

足厥陰肝經循行於生殖器,並與肝臟相連。生殖器是筋脈聚集的地方,也是太陰脾經和陽明胃經相會之處。 足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也。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疾病)。

衝脈是經脈的匯集之處,負責灌溉身體各處。陽明胃經與衝脈會合於生殖器,陰陽經絡共同會聚於氣街,其中陽明胃經對生殖器疾病起主要作用。

毛際:足厥陰之脈入毛中。足少陽脈之支者,出氣街,繞毛際,足少陽之正,入毛際,合於厥陰。(經絡。)足厥陽之正上毛際。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疾病)。

白話文:

毛際:

  • 足厥陰經脈進入眉毛。
  • 足少陽經脈的一個分支從氣街而出,繞過眉毛,而足少陽經正脈進入眉毛,與厥陰經相合。(經絡學)
  • 足厥陽經正脈向上貫穿眉毛。

任脈:

  • 起於肚臍以下,向上貫穿眉毛。(疾病學)

睪:足厥陰之別,循脛上睪(經絡)。邪在小腸者連睪系(針刺)。

臀:足太陰之脈貫臀。足太陽之筋上結於臀。督脈別繞臀(經絡)。

肛:足太陽之正,下尻五寸,別入於肛(經絡)。

尻:足少陽之筋,後者結於尻(經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