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英

《四科簡效方》~ 乙集 (1)

回本書目錄

乙集 (1)

1. 癰瘍初起(焮赤腫痛為癰,陽證也)

大黃研末篩細,醋和塗之,燥即易,不過三次即消散,不復作膿。

花粉、赤豆等分研末,醋調圍之。

木芙蓉(花、葉、根皆可用,或採花浸鹽滷內,藏以待用。)杵爛(乾者研末,蜜調亦可。)圍之,中間留頭,干則頻易。初起者即消散,已成者即膿聚而潰,已潰者易斂生肌。或加赤豆末同圍,其功更大。除陰毒貼骨疽之外,無不神效。

2. 已成未成

牛皮膠(一名黃明膠)一片,水漬軟,當頭開孔貼之。未膿自消,已膿潰出。

3. 已成不潰

取白雞兩翅下第一羽各一莖,燒灰研末,水調下。雀屎取堅硬者,酒塗之即破。

蠶繭已出蛾者,燒灰酒服,用一枚出一頭,二枚出二頭。

4. 膿淨不合

先以槐枝蔥白煎湯洗,後用瓦松陰乾為末傅,或用經霜桑葉研傅,或秦艽研末糝。

濃煎棗湯洗之,再以鱉甲煅存性,研末糝。

絲瓜杵汁頻塗。

5. 癰生數處

牛糞燒灰研,雞子清或醋調塗。

6. 遍體火瘡

初起似痱,漸如水泡,熱似火燒,瘡色紫赤,不治殺人。蕓薹葉(即油菜)搗汁,調大黃芒硝、生鐵鏽等分塗。

7. 遍體浸淫

凡猝得毒氣攻身,瘡赤癢痛,上下周匝,煩悶欲死,此浸淫瘡也。起於心下者最險,不早治殺人,以雞冠血塗之,日四五次。

新羊糞絞汁塗。

胡燕窠中土研末,水和敷。

8. 身面熱瘡

榆白皮研末,油和塗。

苦參末,粟米飲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9. 身面疥瘡

樺樹皮(燒灰),枳殼(去穰,各四兩),荊芥穗(二兩),炙甘草(五錢),杏仁(水煮過,去皮,三兩),各研,和勻再研,每二錢,食遠溫酒下,瘡甚者日三服。

菖蒲煎湯洗,並研鋪席臥。

10. 遍身風癩

濃煮浮萍湯頻浴,浴須半日,俾毒氣外泄,再以苦參五兩切片,好酒三斗,漬三十日,每飲一合,日三服,常服不絕自瘥。

11. 洋黴瘡

土茯苓(一兩),生苡仁、銀花、防風木瓜木通白鮮皮(各五分),皂角子(四分),氣虛者加人參(七分),血虛者加當歸(七分),水二大碗煎飲,日三。忌飲茶,及牛、羊、雞、鵝、魚肉、燒酒、法面、房事半月,即愈。病深者月餘必愈。若誤服輕粉,以致筋骨攣痛、癱瘓不能動履者,服此亦效。

鮮生地,生苡仁(各五錢),銀花(三錢),花粉,連翹,白鮮皮,威靈仙,角刺,蟬蛻(各二錢),白芷(一錢),生甘草(錢半),生白果仁,紅棗肉(各十四枚),以鮮土茯苓四兩,水六碗煎減半,取水煎藥。毒甚者,加大黃三錢;發在頭者,加升麻五分;發在足者,加川牛膝三錢,日服一劑,以愈為度。

此病萬不可服升丹隱藥以圖速效,誠恐引毒入臟,後發莫救,惟此二方最穩最效,余詳《願體醫話》。

12. 結毒

紅棗(五斤),以杉木作柴煮之熟,去皮核,即取杉柴炭研細末,和棗肉杵勻,丸彈子大,每日任意食之,不可間斷,雖瘡毒滿身,或服過輕粉及丹石隱藥,以致穿頂穿鼻,腐爛不已,多年不愈者,服此大效,且極穩當,然愈後須再服一二月,以刈根株。忌醋辣椒(即食茱萸,一名辣茄。)及一切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