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本草新編》~ 十劑論 (1)

回本書目錄

十劑論 (1)

1. 十劑論

有方則必有劑,劑因方而制也。劑不同,有宣劑、有通劑、補劑、瀉劑、輕劑、重劑、滑劑、澀劑、燥劑、濕劑,劑各有義,知其義可以用藥。倘不知十劑之義而妄用藥,是猶棄繩墨而取曲直,越規矩而為方圓也。雖上智之士,每能變通於規矩繩墨之外,然亦必先經而後權,先常而後變。

白話文:

制定藥方,必定有對應的藥劑,藥劑是根據藥方而配製的。不同的藥劑有不同的功能,比如:宣通藥劑、瀉藥劑、補益藥劑、輕劑、重劑、潤滑藥劑、收斂藥劑、燥熱藥劑、濕潤藥劑。每種藥劑都有其特定的意義,只有瞭解它們的意義,才能正確使用藥物。如果不懂得十種藥劑的意義而胡亂用藥,就像丟棄準繩和墨線而憑感覺裁剪,超越規矩而畫方圓一樣。即使是高明的醫生,也總能靈活運用規矩繩墨之外的方法,但他們也必須先遵循規則,然後再變通,先熟悉常規,然後再創新。

苟昧常求變,必詭異而不可為法,離經用權,必錯亂而不可為型。深知十劑之義,則經權常變,折衷至當,又何有難治之病哉。此十劑之必宜論也。

白話文:

如果一味地追求創新,必然會出現怪異而無法成為法則,脫離經典使用權宜之計,勢必會混亂而無法成為定型。深入理解十劑的意義,那麼經典與權宜之計可以經常變化,折衷得當,還有什麼難以治療的疾病呢?這就是十劑必須論述的原因。

一論宣劑。岐伯夫子曰:宣可去壅。又曰: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皆宣之之謂也。夫氣鬱則不能上通於咽喉頭目口舌之間,血鬱則不能上通於胸腹脾胃經絡之內,故上而或噦、或咳、或嗽、或嘔之症生,中而或痞、或滿、或塞、或痛、或飽、或脹之症起,下而或腫、或瀉、或利、或結、或畜、或黃之症出,設非宣劑以揚其氣,則氣壅塞而不舒。設非宣劑以散其血,則血凝滯而不走。

白話文:

論述發散藥劑

岐伯先生說:發散可以消除壅塞。又說:木行鬱結,用發散藥將其宣達;火行鬱結,用發散藥將其發泄;土行鬱結,用發散藥將其奪出;金行鬱結,用發散藥將其泄散;水行鬱結,用發散藥將其折除。這些都是發散的作用。

如果氣鬱結,就會影響氣向上通達喉嚨、頭目、口舌之間;如果血鬱結,就會影響血向上通達胸腹、脾胃、經絡之中。因此,上焦就會出現打嗝、咳嗽、噁心、嘔吐等症狀;中焦就會出現胸悶、腹脹、便祕、疼痛、飽脹等症狀;下焦就會出現水腫、腹瀉、大便溏薄、大便不通、腹中有包塊、大便發黃等症狀。如果不使用發散藥劑來提升氣機,那麼氣就會鬱結不暢。如果不使用發散藥劑來散開氣血,那麼氣血就會凝滯不動。

必宣之而木鬱可條達矣,必宣之而火鬱可啟發矣,必宣之而金鬱可疏泄矣,必宣之而水鬱可曲折矣,必宣之而土鬱可殺奪矣。

白話文:

如果針對鬱結於木的現象宣泄其氣機,鬱結就能得到疏通;如果針對鬱結於火的現象宣泄其氣機,鬱結就能得到疏散;如果針對鬱結於金的現象宣泄其氣機,鬱結就能得到疏散;如果針對鬱結於水的現象宣泄其氣機,鬱結就能得到調理;如果針對鬱結於土的現象宣泄其氣機,鬱結就能得到抑制。

或問吾子發明宣劑,幾無剩義,醫理無盡,不識更可發明乎?曰:鬱症不止五也,而宣郁之法亦不止二。有郁之於內者,有郁之於外者,有郁之於不內不外者。鬱於內者,七情之傷也;鬱於外者,六淫之傷也;鬱於不內不外者,跌撲墜墮之傷也。治七情之傷者,開其結;治六淫之傷者,散其邪;治跌撲墜墮之傷者,活其瘀,皆所以佐宣之之義也。([批]宣揚氣血之外,又舉三法以盡宣變。

白話文:

有人問我,你已經發明宣揚氣血的方法,幾乎沒有什麼遺漏了。醫學道理無窮無盡,難道你還能發明更多的方法嗎?

我說,鬱症不只五種,宣發鬱滯的方法也不只兩種。有鬱結在內部的,有鬱結在外部的,還有鬱結在不內不外的。鬱結在內部的,是情緒傷痛引起的;鬱結在外部的,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邪造成的;鬱結在不內不外的,是跌打損傷引起的。

治療情緒傷痛,要疏通它的結滯;治療外邪造成的鬱滯,要祛散外邪;治療跌打損傷造成的鬱滯,要活血化瘀。這些方法都是輔助宣發鬱滯的意義所在。

(批註:宣揚氣血之外,又舉出三種方法,以窮盡宣發鬱滯的變化。)

或疑宣劑止開鬱解鬱,遂足盡宣之之義乎。夫宣不止開鬱解鬱也。邪在上者,可宣而出之;邪在中者,可宣而和之;邪在下者,可宣而泄之;邪在內者,可宣而散之。邪在外者,可宣而表之也。宣之義大矣哉。

白話文: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宣劑只具有疏通氣滯、消散鬱結的作用,這樣就足以概括「宣」的作用了嗎?「宣」的作用不僅僅是疏通氣滯、消散鬱結。對於在上面的邪氣,可以通過「宣」將其疏通出去;對於在中間的邪氣,可以通過「宣」將其調和;對於在下面的邪氣,可以通過「宣」將其宣洩出去;對於在內的邪氣,可以通過「宣」將其分散;對於在外面的邪氣,可以通過「宣」將其發散到體表。「宣」的作用實在是廣泛而重要。

或疑宣劑止散邪而已乎,抑不止散邪而已乎。夫宣之義,原無盡也。可宣而宣之,不必問其邪;宜宣而宣之,不必問其鬱。總不可先執宣邪之意,以試吾宣之之湯,並不可先執宣郁之心,以試吾宣之之藥也。

白話文:

有人懷疑,宣散劑只是用來散邪氣而已嗎?抑或不只如此呢?「宣」的意思,本來就沒有界限。應該宣散的就要宣散,不必探究是否是邪氣;適宜宣散的就要宣散,不必探究是否是鬱結。總之,不能先認定宣散邪氣,就用宣散的湯劑來嘗試;也不能先認定宣散鬱結,就用宣散的藥物來嘗試。

二論通劑。岐伯夫子曰:通可去滯。蓋留而不行,必通而行之。是通劑者,因不通而通之也。通不同,或通皮膚,或通經絡,或通表裡,或通上下,或通前後,或通臟腑,或通氣血。既知通之異,而後可以用通之法。

白話文:

論通劑

岐伯大師說:通暢可以去除停滯。停滯不流,必須通暢它。所謂通劑,就是因為不通而使用的方法。

通暢的方法不同,有些通暢肌膚,有些通暢經絡,有些通暢表裡,有些通暢上下,有些通暢前後,有些通暢臟腑,有些通暢氣血。瞭解了通暢的不同方法,才能靈活運用通劑。

通營衛之氣,即所以通皮膚也;通筋骨之氣,即所以通經絡也;通內外之氣,即所以通表裡也;通肺腎之氣,即所以通上下也;通膀胱之氣,即所以通前後也;通脾胃之氣,即所以通臟腑也;通陰陽之氣,即所以通氣血也。雖因不通而通之,亦因其可通而通之耳。([批]通之義如許,明其義,何患閉症之不通哉。

白話文:

讓營衛之氣暢通,也就是讓皮膚暢通;讓筋骨之氣暢通,也就是讓經絡暢通;讓內外之氣暢通,也就是讓表裡暢通;讓肺腎之氣暢通,也就是讓上下暢通;讓膀胱之氣暢通,也就是讓前後暢通;讓脾胃之氣暢通,也就是讓臟腑暢通;讓陰陽之氣暢通,也就是讓氣血暢通。雖然是因為不通而使得它通暢,但也因為它可以通暢而讓它通暢。

(批註:) 通暢的意思就像許志林解釋的這樣,明白通暢的道理,怎麼用擔心閉塞的症狀不通暢呢。

或問子論通劑,暢哉言之矣。然而通之意則出,通之藥未明也。曰:通之藥又何不可示也。通營衛,則用麻黃桂枝;通筋骨,則用木瓜、仙靈脾;通內外,則用柴胡薄荷;通肺腎,則用蘇葉、防己;通膀胱,則用肉桂茯苓;通脾胃,則用通草大黃;通陰陽,則用附子、蔥、姜。雖所通之藥不止於此,然亦可因此而悟之矣。

白話文:

有人問我關於通劑的理論,您講得真是太好了。但是,通的意思是可以理解,但是所用的通劑藥物卻不明確。

我說:通劑的藥物怎麼可以不告訴你呢?通調營衛,就用麻黃、桂枝;通暢筋骨,就用木瓜、仙靈脾;通調內外,就用柴胡、薄荷;通暢肺腎,就用蘇葉、防己;通調膀胱,就用肉桂、茯苓;通調脾胃,就用通草、大黃;通調陰陽,就用附子、蔥、姜。

雖然通劑的藥物不止這些,但是你可以藉此去理解它。

或疑通劑藥甚多,子何僅舉數種以了義,將使人執此數味以概通之劑乎。不知通不同,而通劑之藥,又何可盡同乎。雖然通藥不可盡用通也。用通於補之中,用通於塞之內,而後不通者可通,將通者即通,已通者悉通也。然則用通之劑,全在善用通也。善用通,而吾所舉之藥已用之而有餘,又何不可概通之劑哉。

白話文:

有些人質疑治療不通暢的藥物很多,你為什麼只舉出幾種,難道要讓人只用這幾味藥來治療所有不通暢的狀況嗎?

其實不通暢的類型不同,適用的藥物也不盡相同。不過,治療不通暢的藥物也並非完全無法通用的。如果將治療不通暢的藥物用於補虛的裡面,或用於治療塞住的裡面,那麼不通暢的症狀便可能會暢通,將要暢通的症狀就會暢通,已經暢通的症狀也會更加暢通。

因此,使用治療不通暢的藥物時,關鍵在於善用。善用這些藥物,我們所舉出的藥物就足以應用,又何必一定要拘泥於特定的幾種藥物來治療所有不通暢的狀況呢?

或疑通劑之妙,用之如神,但我何以用通劑之妙,使之有如神之功乎。嗟呼!通之法可以言,而通之竅不可言也。不可言而言之,亦惟有辨虛實耳。虛之中用通劑,不妨少而輕;實之中用通劑,不妨多而重。雖不能建奇功,亦庶幾可無過矣。([批]辨虛實以用通,通人之論。)

白話文:

有人認為通劑的妙用猶如神助,但我如何才能運用通劑的妙用,讓它發揮出神效呢?唉呀!通的原則可以講出來,但通的竅門卻不可言說。既然不可言說,只能辨別虛實。虛證中使用通劑,劑量少而輕即可;實證中使用通劑,劑量多而重也不妨。雖然不能立下奇功,但至少能避免過錯。(批註:辨別虛實而使用通劑,是通達之人的見解。)

三論補劑。岐伯夫子曰:補可去弱,然而補之法亦不一也。補其氣以生陽焉,補其血以生陰焉,補其味以生精焉,補其食以生形焉。陽虛補氣,則氣旺而陽亦旺;陰虛補血,則血盛而陰亦盛;精虛補味,則味足而精亦足;形虛補食,則食肥而形亦肥。雖人身之虛,不盡於四者,而四者要足以盡之也。([批]補法不盡於四者,我增一法,行吐納以生神焉。)

白話文:

談論補養三種理論。岐伯先生說:補益可以去除身體虛弱,但是補益的方法並不唯一。補充氣血可以滋生陽氣,補充血液可以滋生陰氣,補充營養精華可以滋生精液,補充食物可以滋生形體。陽氣虛弱就補充氣血,那麼氣血旺盛,陽氣也會旺盛;陰氣虛弱就補充血液,那麼血液充盈,陰氣也會充盈;精液虛弱就補充營養精華,那麼營養充足,精液也會充足;形體虛弱就補充食物,那麼身體肥壯,形體也會豐滿。雖然人體的虛弱不侷限於這四種情況,但是這四種情況已經足夠全面地概括了。 ([評註]補益的方法不限於這四種,我增加一種,即進行吐納以滋生精神。)

或問補法盡於氣血味食乎?曰:補法盡於四者,而四者之中實有變化也。補氣也,有朝夕之異,有臟腑之異,有前後之異;補血也,有老少之異,有胎產之異,有衰旺之異,有寒熱之異;補味也,有軟滑之異,有消導之異,有溫冷之異,有新久之異,有甘苦之異,有燔熬烹炙之異。補食也,有南北之異,有禽獸之異,有果木之異,有米穀菜豆之異,有魚鱉蝦蟹之異。

白話文:

有人問:「補益的方法是不是隻包括氣、血、味道和食物這四個方面?」

回答:「補益的方法的確包含這四個方面,但這四個方面之間其實有區別。」

  • **補氣:**有早上和晚上之分,有臟腑之分,有先後之分。
  • **補血:**有年齡之分,有懷孕和生產之分,有氣血虛弱和旺盛之分,有寒性體質和熱性體質之分。
  • **補味道:**有滋潤和滑利之分,有消食和通便之分,有溫和和寒涼之分,有新鮮和陳舊之分,有甘甜和苦澀之分,有經過煎煮炙烤之分。
  • **補食物:**有南北之分,有禽獸肉類之分,有果樹木瓜之分,有米穀菜豆之分,有魚蝦蟹類之分。

補各不同,而變化以為法,又何能一言盡哉,總在人臨症而善用之也。

或疑虛用補劑,是虛病宜於補也。然往往有愈補愈虛者,豈補劑之未可全恃乎。籲!虛不用補,何以起弱哉。愈補愈虛者,乃虛不受補,非虛不可補也。故補之法亦宜變。補中而少增消導之品,補內而用制伏之法,不必全補而補之,不必純補而補之,更佳也。([批]補中有消,補中有制,才非徒補。)

白話文:

有人會懷疑使用補藥是否恰當,認為虛弱的疾病應該用補藥治療。然而,通常會出現越補越虛的情況,難道是補藥不能完全依賴嗎?哎!不使用補藥來治療虛弱,怎麼能讓身體恢復健康?越補越虛的人,是因為身體虛弱不能吸收補藥,而不是虛弱不需要補藥。因此,補藥的使用方法也應該調整。在補藥中加入一些具有疏通消化功能的藥材,在內補的同時使用制約的方法,不必完全用補藥來治療,也不必單純用補藥來治療,這樣效果會更好。(評註:補藥中加入疏通功效,內補同時加入制約,纔不會徒勞無功。)

或疑補劑無多也,吾子雖多舉其補法,而終不舉其至要之劑,畢竟補劑以何方為勝?曰:補不同,烏可舉一方以概眾方乎。知用補之法,則無方不可補也。況原是補劑,又何必問何方之孰勝哉。

白話文:

有人懷疑滋補的藥方很少,您雖然舉出很多滋補的方法,但始終沒有提出最重要的方劑。那麼,到底哪個滋補方劑最好呢?我回答說:滋補的方式不同,怎麼能用一種方劑涵蓋所有方劑呢?只要瞭解運用滋補的方法,那麼無論哪個方劑都可以起到滋補作用。何況本來就是滋補的方劑,又何必詢問哪個方劑最好呢?

四論瀉劑。岐伯夫子曰:泄可去閉。然而瀉之法,亦不一也。有淡以瀉之,有苦以瀉之,有滑以瀉之,有攻以瀉之,有寒以瀉之,有熱以瀉之。利小便者,淡以瀉之也;利肺氣者,苦以瀉之也;利大腸者,滑以瀉之也;逐痛祛滯者,攻以瀉之也;陷胸降火者,寒以瀉之也;消腫化血者,熱以瀉之也。雖各病之宜瀉者甚多,或於瀉之中而寓補,或於補之中而寓瀉,總不外瀉之義也。

白話文:

瀉劑種類淺談

岐伯大夫說:瀉法可以通便。然而,瀉法不只一種。有淡味瀉下法,有苦味瀉下法,有潤滑瀉下法,有峻烈瀉下法,有寒性瀉下法,也有熱性瀉下法。促進小便的,用淡味瀉劑;促進肺氣的,用苦味瀉劑;促進大腸通便的,用潤滑瀉劑;驅逐疼痛和積滯的,用峻烈瀉劑;治療胸悶和降火的,用寒性瀉劑;消腫活血的,用熱性瀉劑。雖然需要瀉下的疾病很多,但有時候瀉法中會兼顧補益,補益中也會兼顧瀉法,總而言之,都脫離不了瀉法的範疇。

或問瀉之義,古人止曰葶藶、大黃,而吾子言瀉之法有六,豈儘可用葶藶、大黃乎?曰:執葶藶、大黃以通治閉症,此誤之甚者也。吾言瀉之法有六,而瀉之藥實不止葶藶、大黃二味。

白話文:

有人問:「瀉的意義,古人只提到葶藶和大黃,而您卻說瀉的方法有六種,難道這六種都可以使用葶藶和大黃嗎?」

我回答:「把葶藶和大黃當作治療所有閉症的通用藥,這是大錯特錯的。我所說的瀉法有六種,而可以瀉的藥物絕不只有葶藶和大黃這兩味。」

所謂淡以瀉之者,用茯苓、豬苓;苦以瀉之者,用黃芩、葶藶;滑以瀉之者,用當歸滑石;攻以瀉之者,用芒硝、大黃;寒以瀉之者,用栝蔞、厚朴;熱以瀉之者,用甘遂巴豆也。夫瀉之藥不止此,廣而用之,全恃乎人之神明。([批]瀉藥原不必多。)

白話文:

所謂用淡味藥物來瀉下的,可以使用茯苓、豬苓;用苦味藥物來瀉下的,可以使用黃芩、葶藶;用滑利藥物來瀉下的,可以使用當歸、滑石;用攻下藥物來瀉下的,可以使用芒硝、大黃;用寒涼藥物來瀉下的,可以使用栝蔞、厚朴;用溫熱藥物來瀉下的,可以使用甘遂、巴豆。瀉下的藥物不僅限於這些,廣泛使用時,完全依賴醫生的判斷。([注]瀉藥不必太多。)

或疑瀉劑,所以治閉乎?抑治開乎?開閉俱可用也。不宜閉而閉之,必用瀉以啟其門,不宜開而開之,必用瀉以截其路。然而治開即所以治閉,而治閉即所以治開,正不可分之為二治也。或疑瀉劑用之多誤,易致殺人,似未可輕言瀉也。曰:治病不可輕用瀉劑,而論劑又烏可不言瀉法乎。知瀉劑而後可以治病,知瀉法而後可以用劑也。

白話文:

有人懷疑瀉藥,用來治療便祕嗎?還是用來治療腹瀉嗎?其實瀉藥既可以用來治療便祕,也可以用來治療腹瀉。如果便祕時不應該再用瀉藥,必須用瀉藥來打開門路;如果腹瀉時不應該再用瀉藥,必須用瀉藥來堵住道路。然而治療腹瀉實際上也就是在治療便祕,治療便祕實際上也就是在治療腹瀉,絕對不可以將兩者分開治療。有人懷疑瀉藥用得太多會出錯,容易導致死亡,所以好像不能輕易使用瀉藥。但實際上,治療疾病不能輕易使用瀉藥,而討論治療方法又怎麼能不提瀉法呢?瞭解瀉藥後才能治療疾病,瞭解瀉法後才能使用瀉藥。

五論輕劑。岐伯夫子曰:輕可去實。夫實者,邪氣實而非正氣實也。似乎邪氣之實,宜用重劑以祛實矣。誰知邪實者,用祛邪之藥,藥愈重而邪反易變,藥愈輕而邪反難留。人見邪實而多用桂枝,反有無汗之憂。人見邪實而多用麻黃,又有亡陽之失。不若少用二味,正氣無虧而邪又盡解,此輕劑之妙也。

白話文:

論輕劑

岐伯大師說:輕劑可以用來去除邪氣。所謂「實」,是指邪氣充盈而不是正氣充盈。看起來邪氣盛實,應該用重劑來祛除。然而,如果用祛邪藥,藥物越重,邪氣反而越容易變化,藥物越輕,邪氣反而越難留存。

有人看到邪氣盛實,大量使用桂枝,結果反而造成不發汗的憂慮。還有人看到邪氣盛實,大量使用麻黃,結果又出現陽氣虛衰的後遺症。

不如少用這兩種藥物,這樣既不會虧損正氣,又能徹底化解邪氣,這就是輕劑的精妙之處。

或問輕劑所以散邪也,邪輕者藥可用輕,豈邪重者亦可用輕乎。曰:治邪之法,止問藥之當與否也。用之當則邪自出,原不在藥之輕重也。安在藥重者始能蕩邪哉。([批]祛邪不必重用祛邪之藥,極得。)

白話文:

有人問:「使用較輕的藥物就可以驅散病邪嗎?病邪較重時,也可以使用較輕的藥物嗎?」

回答:「治療疾病的方法,只在於藥物是否合適。如果用藥得當,病邪自然就會被驅散,關鍵不在於藥物的輕重。怎麼會認為只有重的藥物纔能夠清除病邪呢?」(批註:清除病邪,不一定需要使用劑量重的藥物,這句話非常精闢。)

或疑邪氣既重,何故輕劑反易去邪?蓋邪初入之身,其勢必泛而浮,乘人之虛而後深入之,故治邪宜輕不宜重也。倘治邪驟用重劑,往往變輕為重,變淺為深,不可遽愈。何若先用輕劑,以浮泛之藥少少發散,乘其不敢深入之時,易於祛除之為得乎。

白話文:

有人懷疑邪氣太重,為什麼用輕柔的藥反而更容易祛除邪氣?這是因為當邪氣剛進入身體時,它的勢頭一定會分散且浮淺,趁著人的虛弱才深入體內,所以治療邪氣應該用輕柔的方法,而不是重手法。如果用重劑猛烈治療邪氣,往往會讓輕微的變成嚴重的,讓淺表的變成深層的,難以很快痊癒。不如先用輕劑,用清淡的藥物少量發散邪氣,趁著邪氣不敢深入的時候,更容易祛除它。

或疑用輕劑以散邪,雖邪重者亦散,似乎散邪在藥味之輕,而不在藥劑之輕也。曰:藥味之輕者,藥劑亦不必重。蓋味愈輕而邪尤易散,劑愈重而邪轉難解也。

白話文:

有人認為可以使用輕量的藥劑來驅散邪氣,即使邪氣很重也能驅散。這似乎表明驅散邪氣在於藥物本身的輕量,而不是藥劑的輕量。然而正確的說法是:藥物本身的輕量時,藥劑也必定不會太重。這是因為藥物越輕,邪氣就越容易驅散;藥劑越重,邪氣反而越難解除。

六論重劑。岐伯夫子曰:重可去怯。夫怯者,正氣怯而非邪氣怯也。正氣強則邪氣自弱,正氣損則邪氣自旺。似乎扶弱者必須鋤強,補損者必須抑旺矣,然而正氣既怯,不敢與邪相鬥,攻邪而邪愈盛矣,故必先使正氣之安固,無畏乎邪之相凌相奪,而後神無震驚之恐,志有寧靜之休,此重劑所以妙也。

白話文:

高水平的中醫治療重視使用「重劑」。岐伯大師說:重劑可以去除膽怯。怯懦,指的是正氣怯弱而不是邪氣怯弱。正氣強大,邪氣自然虛弱;正氣受損,邪氣自然旺盛。似乎扶助虛弱者必須打擊強壯者,補充損失者必須抑制旺盛者。然而,正氣已經怯弱,不敢與邪氣對抗,攻擊邪氣反而會讓邪氣更加猖獗。因此,必須先讓正氣穩固,不懼怕邪氣的侵襲和奪取,然後精神才能不受驚嚇,意志才能獲得安寧,這就是重劑的妙處。

或問正氣既怯,扶怯可也,何必又用重劑,吾恐虛怯者反不能遽受也。曰:氣怯者心驚,血怯者心動。心驚必用止驚之品,心動必用安動之味。不用重藥,又何以鎮靜之乎。惟是重藥不可單用,或佐之以補氣,則鎮之而易於止驚;或佐之以補血,則靜之而易於制動也。

白話文:

有人問:正氣本來就虛怯,扶助虛怯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用重劑,恐怕虛怯的人反倒不能馬上承受。

回答說:氣虛怯的人會心驚,血虛怯的人會心動。心驚必定要使用鎮靜的藥物,心動必定要使用安定心神的藥物。如果不使用重藥,又如何將它們鎮定下來呢。

不過,重藥不能單獨使用,或輔以補氣的藥物,這樣鎮定下來就容易止驚;或輔以補血的藥物,這樣安定下來就容易制動。

或疑重劑止怯,似乎安膽氣也。曰:怯之意雖出於膽,而怯之勢實成於心,以重劑鎮心,正所以助膽也。([批]此論出奇。)

白話文:

有人懷疑使用重劑止怯的方法,認為這只是用藥物安撫膽氣而已。有人回答:膽怯的念頭固然出自膽,但怯弱的狀態實際上是由心形,用重劑鎮住心神,正是幫助膽氣壯大的方法。(批註:這種說法出人意料。)

或疑重劑去怯,怯恐不止心與膽也。天下惟腎虛之極者,必至傷肺,肺傷則不能生精,成癆怯矣。恐用重劑者,重治腎與肺也。不知怯不同,五臟七腑皆能成怯。治怯舍重劑,何以治之哉。又在人之善於變通耳。

白話文:

有人懷疑用重劑治療膽怯,擔心不僅傷心膽。事實上,最容易膽怯的人是因為腎氣極度虛弱而導致肺氣受損,肺氣受損後無法生津養精,就會導致癆病和膽怯。恐怕用重劑治療的人,是想著重治療腎和肺。殊不知膽怯症狀不一,五臟七腑都有可能導致膽怯。治療膽怯如果只用重劑,又用什麼方法治療呢?重點還是要善於靈活變通。

七論滑劑。岐伯夫子曰:滑可去著。邪留於腸胃之間,不得驟化,非滑劑又何以利達乎。然而徒滑之正無益也。有潤其氣以滑之者,有潤其血以滑之者,有潤其氣血而滑之者。物礙於上焦,欲上而不得上,吾潤其氣而咽喉自滑矣;食存於下焦,欲下而不得下,吾潤其血而肛門自滑矣;滯穢積於中焦,欲上而不得,欲下而不得,欲留中而又不得,吾潤其氣血而胸腹自滑矣。滑劑之用,又胡可少乎。

白話文:

潤滑的方法雖說只有三種,但潤滑的變化不只這三種。有些是補充水液來潤滑,有些是補充火氣來潤滑。補充水液的是補腎中的真水;補充火氣的是補腎中的真火。真水充足,大腸自然滋潤;真火充足,膀胱自然暢通,哪裡還會有不潤滑的現象呢?這就是潤滑的變通方法。([批註]又開闢了一種途徑。) ([批]瀉劑亦總不能外氣血。)

或問滑劑分上、中、下治法為得宜矣。然而用三法以治澀,而澀仍不解者,豈別有治法乎。

夫滑之法雖盡於三,而滑之變不止於三也。有補其水以滑之,有補其火以滑之。補水者,補腎中真水也;補火者,補腎中真火也。真水足而大腸自潤,真火足而膀胱自通,又何澀之不滑哉。此滑之變法也。([批]又開一法門。)

或疑補水以潤大腸,是劑之滑也,補火以通膀胱,恐非劑之滑矣。不知膀胱得火而不通者,乃膀胱之邪火也。膀胱有火則水澀,膀胱無火,水亦澀也。蓋膀胱之水,必得命門之火相通,而膀胱始有流通之樂,然則補火正所以滑水,謂非滑之之劑乎。([批]補火以滑水,實闡軒岐之秘。)

白話文:

有人認為用補水的方法來滋潤大腸,這是一種滯滑的方劑。用補火的方法來打通膀胱,恐怕不是一種滯滑的方劑吧。但是,我不知道膀胱有熱而不通的原因,是由於膀胱的邪熱。膀胱有熱,小便就會澀滯;膀胱沒有熱,小便也會澀滯。這是因為膀胱中的水液必須依靠命門的火氣才能相通,膀胱才會感到舒暢。那麼,補火不就是為了疏通水液嗎?怎麼能說這不是一種滯滑的方劑呢?([批註]用補火的方法來疏通水液,實際上是闡述了軒轅黃帝和岐伯之間的祕密。)

或疑滑劑治澀,然亦有病非澀而亦滑之者,何也?蓋滑劑原非止治澀也。滑非可盡治夫澀,又何可見澀而即用滑劑乎。不宜滑而滑之,此滑劑之無功也。宜滑而滑之,雖非澀之病,偏收滑之功。

白話文:

有些人認為滑利劑只能治療病症的乾澀,但是也有不是乾澀卻也需要使用滑利劑的疾病,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滑利劑的功效不僅限於治療乾澀。並非所有乾澀的問題都可以用滑利劑治療,因此不能看到乾澀就立刻使用滑利劑。

如果將滑利劑用於不適宜的病症上,這是滑利劑沒有效果的原因。而如果將滑利劑用於適宜的病症上,即使不是乾澀的病症,依然可以達到滑利劑的效果。

八論澀劑。岐伯夫子曰:澀可去脫。遺精而不能止,下血而不能斷,瀉水而不能留,不急用藥以澀之,命不遽亡乎。然而澀之正不易也。有開其竅以澀之者,有遏其流以澀之者,有因其勢以澀之者。精遺者,尿竅閉也,吾通尿竅以閉精,則精可澀;水瀉者,脾土崩也,吾培土氣以疏水,則水瀉可澀。血下者,大腸熱也,吾滋金液以殺血,則血下可澀矣。

白話文:

關於收斂劑的八則論述

岐伯醫聖說:收斂劑可以治療脫症。比如遺精不止、便血不斷、腹瀉不愈,如果不緊急使用收斂劑,患者的性命還能保障嗎?然而,使用收斂劑並不容易。

收斂劑的使用有不同的方法:

  1. **開竅收斂法:**對於遺精患者,是尿道口鬆弛導致的,我們可以通過疏通尿道口來收斂,這樣精液就能止住了。
  2. **遏流收斂法:**對於腹瀉患者,是脾胃受損造成的,我們可以通過補氣健脾來止瀉,這樣腹瀉就能收斂。
  3. **因勢收斂法:**對於便血患者,是大腸熱造成的,我們可以通過滋陰降火來止血,這樣便血就能收斂了。

澀劑之用,又胡可少乎。

或疑澀劑,古人皆以澀為事,吾子反用滑於澀之中,豈亦有道乎。曰:徒澀何能澀也。澀之甚,斯滑之甚矣。求澀於澀之內,則澀止見功於一旦,而不能收功於久長;用滑於澀之中,則澀難收效於一時,而實可奏效於永遠,誰云澀之必舍滑以澀之耶。

白話文:

有人認為使用收斂藥物,古人都以『澀』作為原則。您卻使用滑利藥物來達到澀的作用,是另有道理嗎?

我說:如果只是一味收斂,怎麼能達到真正的收斂效果?收斂得越厲害,就越容易滑脫。如果在收斂中尋找收斂作用,那麼收斂效果只會立竿見影,無法持久;如果在收斂中使用滑利藥物,雖然收斂效果一時難見,但實際上可以持久有效。誰說收斂藥物一定要捨棄滑利藥物才能達到收斂效果呢?

或疑滑以治澀,終是滑劑而非澀劑。曰:滑以濟澀之窮,澀以濟滑之變,能用滑以治澀,則滑即澀劑也。況澀又不全澀乎,欲謂之不澀不可也。

白話文:

有人懷疑用潤滑藥物治療便祕,認為這終究是一種潤滑劑而不是治療便祕的藥物。

但實際上,潤滑藥物可以幫助解決便祕的困難,而收斂藥物可以幫助緩解潤滑藥物的泄瀉作用。如果能夠恰當使用潤滑藥物治療便祕,那麼潤滑藥物本身就是一種治療便祕的藥物。

此外,收斂藥物並非完全收斂,如果說它們一點也不潤滑也是不正確的。

或疑澀劑治脫,而脫症不止三病也,不識可廣其法乎。曰:澀劑實不止三法也,舉一可以知三,舉三獨不可以悟變乎。

白話文:

有人認為使用收斂藥治療脫髮,但脫髮症狀並不僅限於三種疾病。不知道是否可以拓展治療方法呢?

回答:收斂藥的治療方法實際上並不僅限於三種。舉出其中一種方法就可以瞭解其他兩種方法,僅僅舉出三種方法就不能領悟其變化嗎?

九論燥劑。岐伯夫子曰:燥可去濕。夫燥與濕相反,用燥所以治濕也。然濕有在上在中在下之分,濕有在經、在皮、在裡之異,未可一概用也。在上之濕,苦以燥之;在中之濕,淡以燥之;在下之濕,熱以燥之;在經之濕,風以燥之;在皮之濕,薰以燥之;在裡之濕,攻以燥之。燥不同,審虛實而燥之,則無不宜也。

白話文:

論及乾燥藥物的使用。岐伯夫子說:乾燥藥物可以去除濕氣。因為乾燥與濕氣相反,所以用乾燥藥物來治療濕氣。

然而,濕氣有在上、在中、在下的區別,濕氣也有在經絡、在皮膚、在體內的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地使用乾燥藥物。

在上的濕氣,用苦寒的乾燥藥物治療;在中的濕氣,用清淡的乾燥藥物治療;在下的濕氣,用溫熱的乾燥藥物治療;在經絡的濕氣,用風寒的乾燥藥物治療;在皮膚的濕氣,用薰蒸乾燥藥物治療;在體內的濕氣,用攻伐的乾燥藥物治療。

乾燥藥物種類不同,要判斷虛實再使用,這樣就沒有不適用的時候了。

或問濕症甚不一,吾子治濕之燥,亦可謂善變矣。然而濕症最難治,何以辨其虛實而善治之乎?夫辨症何難,亦辨其水濕之真偽而已。真濕之症,其症實;偽濕之症,其症虛。知水濕之真偽,何難用燥劑哉。

白話文:

有人問:“濕氣症狀千差萬別,你治療濕氣用燥邪的藥物,也可以說是善於應變。但濕氣症最難治療,如何辨別它的虛實才能治療好呢?”辨別症狀一點都不難,只需辨別水濕的真假就可以了。真正的濕氣,它的症狀是實證;假性的濕氣,它的症狀是虛證。知道水濕的真假,用燥邪藥物治療又有什麼難的呢?

或疑燥劑治濕,而濕症不可全用燥也,吾恐燥劑之難執也。曰:濕症原不可全用燥,然舍燥又何以治濕哉。燥不為燥,則濕不為濕矣。

白話文:

有些人懷疑燥劑能治療濕症,但濕症也不能完全用燥劑來治療。我擔心燥劑難以掌握。

有人說,濕症本來就不能完全用燥劑,但是不使用燥劑,用什麼來治療濕症呢?

如果燥劑不具有燥性,那麼濕症也不會是濕症了。

或疑濕症必尚燥劑,而吾子又謂不可全用燥,似乎燥劑無關輕重也。然而濕症有不可無燥劑之時,而燥劑有不可治濕症之日,此燥劑必宜講明,實有關輕重,而非可有可無之劑也。十論濕劑。岐伯夫子曰:濕可去枯。夫濕與燥相宜,用濕以潤燥也。然燥有在氣、在血、在臟、在腑之殊,有在內、在外、在久、在近之別,未可一概用也。

白話文:

有人質疑濕症必須用燥劑治療,而你卻說不能完全使用燥劑,好像燥劑與濕症的輕重無關。然而,濕症有必須用燥劑的時候,而燥劑也有不能治療濕症的時候,所以燥劑的用法必須講清楚,它確實關係到濕症的輕重,不是可有可無的藥物。

《素問·十論濕論》:

岐伯先生說:濕邪可以去除枯萎。濕與燥是相互作用的,用濕來滋潤燥。但是,燥分為氣分燥、血分燥、臟燥、腑燥等不同類型,也有內燥、外燥、久燥、近燥等不同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氣燥,辛以濕之;血燥,甘以濕之;臟燥,咸以濕之;腑燥,涼以濕之。內燥,寒以濕之;外燥,苦以濕之;久燥,溫以濕之;近燥,酸以濕之。燥不同,審虛實而濕之,則無不宜也。

白話文:

當體內有燥熱時:

  • 氣虛燥熱,用辛味滋潤。
  • 血虛燥熱,用甘味滋潤。
  • 內臟乾燥燥熱,用鹹味滋潤。
  • 腑臟乾燥燥熱,用涼性食物滋潤。

體內外部有燥熱時:

  • 內部乾燥燥熱,用寒涼滋潤。
  • 外部乾燥燥熱,用苦味滋潤。
  • 長期乾燥燥熱,用溫和滋潤。
  • 近期乾燥燥熱,用酸味滋潤。

不同的燥熱證型,根據虛實情況選擇不同的滋潤方法,一般不會有問題。

或問燥症之不講也久矣,幸吾子暢發燥症之門,以補六氣之一。又闡揚濕劑以通治燥症,豈氣血臟腑內外久近之濕,遂足以包治燥之法乎。嗟乎。論燥之症,雖百方而不足以治其常;論濕之方,若八法而已足以盡其變。正不可見吾燥門之方多,即疑吾濕劑之法少也。

白話文:

有人問我為何長時間不提燥證,幸好您開啟了燥證之門,補足六氣中的其中一種。又說明濕證可以普遍治療燥證,難道氣血臟腑內外久遠的濕氣,就足以涵蓋治療燥證的方法嗎?感嘆啊。探討燥證,即使有再多方法也難以治療它的根本;探討濕證方法,只要八法就能涵蓋它的變化。我們不能只因為我談論燥證的方法較多,就懷疑我治療濕證的方法太少。

或疑濕劑治燥,而燥症實多,執濕劑以治燥,而無變通之法,吾恐前之燥未解,而後之燥更至矣。曰:變通在心,豈言辭之可盡哉;吾闡發濕劑之義,大約八法盡之,而變通何能盡乎,亦在人臨症而善悟之耳。

白話文:

有些人懷疑用滋潤劑治療乾燥,但實際上乾燥情況很多樣。如果死板地用滋潤劑治療乾燥,而沒有變通的方法,我擔心前面的乾燥還沒解決,後面的乾燥又來了。

醫生說:變通在於醫生的心靈,難道可以全部用言語說清楚嗎?我闡述濕劑的原理,大約用八種方法就能概括,但是變通的方法怎麼能說得完呢?這也需要醫生在面對病情時善於領悟。

或疑濕劑之少也,人能變通,則少可化多,然而能悟者絕少,子何不多舉濕劑以示世乎。嗟乎。燥症前代明醫多不發明,故後世無聞焉。鐸受岐天師與張仲景之傳,《內經》已補註燥之旨,《六氣》門已暢論燥之文,似不必《本草》重載燥症。然而濕劑得吾之八法,治燥有餘,又何必多舉濕劑之法哉。

白話文:

有人懷疑祛濕藥劑太少。其實,如果醫者能靈活變通,就能化少為多。然而,真正領悟此道的人少之又少。你的文章中為何不多舉一些祛濕藥劑的例子,讓世人瞭解呢?

唉!歷代名醫對燥症多不重視,所以後世鮮有聽聞。我從岐天師和張仲景那裡承傳了醫術,《內經》中已經補充註解了關於燥症的內容,《六氣》篇中也已經詳細論述了燥症的相關知識。因此,似乎不需要在《本草》中再重複記載燥症。但正因為祛濕藥劑具備了我們制定的八種方法,在治療燥症方面已經足夠了,又何必再舉更多的祛濕藥劑的例子呢?

([批]須參看《內經》、《六氣》之書,則治燥有餘矣。)以上十劑,明悉乎胸中,自然直捷於指下,然後細閱新注之《本草》,通經達權,以獲其神,守常知變,以造於聖,亦何死者不可重生,危者不可重安哉。

白話文:

([批註]必須參看《內經》、《六氣》等書籍,那麼治療燥熱過盛的病症就綽綽有餘了。)以上十劑方子,如果能熟記在心,自然就能在臨牀上靈活運用,接著仔細閱讀新註本的《本草》,通曉經絡、權衡利弊,以掌握其精髓,遵循規律、應對變化,以達到聖賢境界,那麼還有什麼病不能痊癒,還有什麼危險不能解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