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三 (1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十三 (11)

1. 治小兒咳嗽咽喉作呀呷聲諸方

夫小兒嗽而呀呷作聲者。由胸膈痰多。嗽動於痰。上搏於咽喉之間。痰與氣相擊。隨嗽動息。呀呷有聲。其咳嗽大體同。至於治療。則加消痰破氣之藥。以此為異爾。

白話文:

小孩咳嗽發出「呀呷」聲,是因為胸腔和橫膈膜中痰液過多。咳嗽會觸動痰液,向上衝擊咽喉之間。痰液和氣體相互碰撞,隨著咳嗽動作而發出「呀呷」聲。小孩咳嗽的大致情況都相同,但在治療上,需加入化痰止咳的藥物,這與其他咳嗽有所不同。

治小兒咳嗽。心胸痰壅。攻咽喉作呀呷聲。射干散方。

射干,麻黃(去根節),紫菀(洗去苗土),桂心(以上各半兩),半夏(半分湯洗七遍去滑),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射干、麻黃(去除根節)、紫菀(清洗乾淨泥土)、桂心(以上各半兩),半夏(洗七遍去除滑性,分成半分)、甘草(分成一分,略微烤至微紅,切成碎末)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

煎至五分。去滓。入蜜半茶匙。攪令勻。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咳嗽。咽中作呀呷聲。陳橘皮散方。

橘皮(湯浸去白瓤焙),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令黃),桑根白皮(銼),甜葶藶(隔紙炒令紫色),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分)

白話文:

**陳皮:**將橘子皮曬乾後,浸泡於湯水中去除白色瓤肉,再烘焙。

杏仁: 浸泡於湯水中,去除尖端和外皮,再用麩炒至金黃色。

桑根白皮: 將桑樹根部的白色樹皮刮下來,然後切碎。

甜葶藶: 隔著紙炒至呈紫色。

甘草: 炙烤至微紅,然後切碎。

用量: 以上各味藥各取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放溫。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治小兒咳嗽。喘急作呀呷聲。蘿蔔子散方。

蘿蔔子(一分微炒),皂莢子(十枚煨去皮),燈芯(一束),麻黃(一分去根節),甘草(半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蘿蔔子(1錢,稍炒) 皁莢子(10顆,煨煮後去皮) 燈芯(1把) 麻黃(1錢,去掉根和節) 甘草(半錢,炙烤至微紅,切成小段)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以意分減溫服。

治小兒咳嗽。喘急煩熱。喉中作呀呷聲。牛黃散方。

牛黃(一分細研),蟬殼(半兩微炒),柴胡(一分去苗),栝蔞子(一分)

白話文:

  • 牛黃:研磨成細粉,重量為 1 分
  • 蟬殼:微炒,重量為半兩
  • 柴胡:去除根莖,重量為 1 分
  • 栝蔞子:重量為 1 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蜜水調下一字。日三服。二歲以上加之半錢。

治小兒心胸痰壅。咳嗽。咽喉不利。乘作呀呷聲。蟬殼散方。

蟬殼(一分微炒),桔梗(半兩去蘆頭),陳橘皮(半皮湯浸去白瓤焙),半夏(一分湯洗七遍去滑),漢防己(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蟬蛻(一分,微炒) 桔梗(半兩,去除蘆頭) 陳皮(半個,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內皮,焙乾) 半夏(一分,用熱水洗七次去除滑膩) 防己(一分) 甘草(一分,炙烤至微赤,切碎)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生薑粥飲調下一字。一歲以上。加之半錢。

白話文:

上述藥方。將藥材搗碎成細粉。每次服用,用生薑煮成的稀粥調和後服用。一歲以上的孩子,增加劑量至半錢。

又方。

半夏(一分湯洗七遍去滑),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甜葶藶(一分隔紙炒令紫色),五靈脂(半分),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半夏(用湯洗七次去除黏液) 硃砂(半兩研磨細緻並用水洗淨) 甜藶(一分,隔紙炒至紫色) 五靈脂(半分) 杏仁(用湯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雙仁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生薑自然汁。煮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煎麻黃下三丸。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這個藥方:研磨成細末狀。加入生薑自然流出的汁液。用煮熟的麵糊包裹成丸藥。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時,用煎煮過的麻黃湯送服三粒藥丸。每天服用三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適當調整用量。

又方。

甜葶藶(一分隔紙炒令紫色),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麻黃(半兩去根節)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放溫。量兒大小。分減頻服。

治小兒肺臟熱多。咳嗽喘急。喉中作呀呷聲。宜服郁李仁丸方。

郁李仁(三分湯浸去皮微炒研如膏),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爛研如膏),川大黃(一分銼微炒)

白話文:

郁李仁(三成的份量):

  • 用熱水浸泡後,去掉外皮。
  • 略微乾炒,磨成膏狀。

杏仁(一成的份量):

  • 用熱水浸泡後,去掉外皮和尖端。
  • 麩炒至微黃且酥脆。
  • 磨成膏狀。

川大黃(一成的份量):

  • 切碎。
  • 略微乾炒。

上以大黃一味。搗細羅為散。同研令勻。入蜜少許。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飲研破三丸服之。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只要使用大黃一種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將所有藥材研磨均勻,加入少許蜂蜜,搓成丸子,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用熱粥將三顆丸子研碎,服下。每天服用三次,視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治小兒多咳嗽。咽中如呀呷聲。桃仁丸方。

桃仁(四十九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琥珀末(一分),甜葶藶(二分隔紙炒令紫色)

白話文:

  • 桃仁(49 枚,浸泡在湯中,去除皮、尖端和雙仁,炒成微黃色)
  • 琥珀粉(1 分)
  • 甜葶藶(2 分,隔紙炒至紫色)

上件藥。先搗葶藶桃仁如泥。次下琥珀末。更搗令勻。同丸如綠豆大。每服。煎桑根白皮湯。化破五丸服。日三服。三歲以上。加丸數服之。

白話文:

上述的藥方。首先將葶藶子和桃仁搗碎成泥狀。然後加入琥珀末。繼續搗勻。將它們混合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時,煎煮桑根白皮湯。將五顆丸子溶化在湯中服用。每天服用三次。三歲以上的人可增加丸子的數量服用。

又方。

上用大栝蔞一枚。和麵溲瓤作餅子。燒熟卻。杵為末。每服。以清粥飲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2. 治小兒心痛諸方

夫小兒心痛者。本非起於心。即邪氣客於心主之脈。夫少陰者心也。五臟六腑之所主也。精神之所舍。其臟堅固。邪不能幹。干之即傷心。傷心即神去。神去即死矣。故諸邪在於心者。皆在於心包絡脈。包絡脈者心之別脈也。故少陰不病。夫心痛者。厥氣上逆。痞而不散。或傷寒氣。邪冷搏於經絡。故發心痛也。

白話文:

兒童的心痛,通常不是由心臟本身引起,而是邪氣積聚在心臟的經脈中。心臟是少陰,主宰著五臟六腑,也是精神的居所。它的質地堅固,邪氣難以侵犯。如果邪氣侵犯心臟,就會傷及心臟,導致精神離體,人就會死亡。因此,所有作用於心臟的邪氣,都位於心包絡脈。心包絡脈是心臟的分支經脈。所以少陰經本身不會生病。

心痛是由於邪氣上逆,導致心包絡脈氣機鬱滯,無法疏散。或者是由於傷寒之氣,邪氣與寒邪搏擊於經絡,導致心痛。

治小兒心痛。但覺兒將手。數數摩心腹即啼。是心痛不可忍。宜服芍藥散方。

赤芍藥,人參(去蘆頭),白朮黃芩,川大黃(銼微炒),當歸(以上各一分)

白話文:

赤芍藥、人參(去除參蘆頭,即尾端較細的部分)、白朮、黃芩、川大黃(切成小塊並略炒過)、當歸(以上各等份)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治小兒心痛。手足不和。木香散方。

木香(一分),高良薑(半分),白朮(一分),桔梗(一分去蘆頭),赤茯苓(一分)

白話文:

木香(1份) 高良薑(0.5份) 白朮(1份) 桔梗(1份,去根) 赤茯苓(1份)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稍熱頻服。量兒大小。以意增減。

治小兒心痛不可忍。桃仁散方。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赤芍藥,桔梗(去蘆頭),桂心(以上各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 桃仁(用熱水浸泡,去除尖端和外皮,炒至略呈黃色)
  • 赤芍藥
  • 桔梗(去除莖)
  • 桂心(以上各半兩)
  • 甘草(炙一分,切成小塊)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

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心痛。發渴不定。蓬莪朮散方。

蓬莪朮,人參(去蘆頭),桂心,黃芩,生乾地黃,木香,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分)

白話文:

蓬莪朮、人參(去蘆頭)、桂心、黃岑、生乾地黃、木香、甘草(炙至微紅,切碎,以上各一錢)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橘皮湯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上述藥方,搗碎研細成粉末。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橘皮湯調和後服用半錢的劑量。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可以適當增減劑量。

治小兒心痛不止。桂心散方。

桂心(半分),當歸(半分銼微炒),梔子仁(半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橘皮湯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把上方的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橘皮湯送服半錢。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加減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