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十八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十八 (6)

1. 治金瘡久不瘥諸方

夫金瘡有久不瘥。膿汁不絕。肌肉不生者。其瘡內有碎骨斷筋。伏血腐肉。鐵刃竹刺。久而不出者。令瘡不愈。喜出清汁。當破出之。瘡則愈矣。

白話文:

如果金創傷口長期無法癒合、膿液持續流出、肌肉不長,可能是因為傷口內有碎裂的骨頭、斷裂的肌腱、積留的血液或腐肉、鐵器或竹刺等異物長期無法排出,阻礙了傷口的癒合。如果傷口持續流出清澈的液體,表示異物已經化膿,必須將其取出,才能讓傷口癒合。

治金瘡久不瘥。宜敷白蘞散方。

白蘞(二兩),黃芩(二兩),莽草艾葉)(二兩),地松(三兩),石灰(五兩),狗頭骨(五兩燒灰)

白話文:

  • 白芷:120 克
  • 黃芩:120 克
  • 艾草:120 克
  • 地松:180 克
  • 石灰:300 克
  • 狗頭骨灰:300 克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用敷瘡上立效。

治金瘡久不瘥。宜用闢風水。續筋骨。止膿血。生肌。石灰散方。

石灰(一升),地松苗汁,細辛末(二兩),旋覆根汁,葛葉汁,青蒿汁,麥門冬苗汁,莓苗汁〔以上各一兩(合)〕,豬脂(一斤煉了者)

白話文:

石灰(一升) 地松幼苗汁 細辛粉末(二兩) 旋覆花根汁 葛葉汁 青蒿汁 麥門冬幼苗汁 莓幼苗汁(以上各一兩) 煉過的豬油(一斤)

上以諸藥汁。並石灰。入脂。和作餅子。曝乾。搗末如粉。以敷瘡上。五月五日合之更妙。

治金瘡久不瘥。傷筋骨。不止疼痛。麒麟血散方。

麒麟血(三兩),黃丹(五兩炒令紫色),白蘞(五兩),白芨(五兩),葛布(三尺燒灰)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於傷中處。干敷之立效。

治金瘡及內損。久不瘥。宜敷沒藥散方。

沒藥(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密陀僧(半兩),紅藍花子(半兩),麒麟血(半兩),雌黃(半兩細研),豬膽(三枚曬乾),安息香(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墓里石灰(一兩炒令黃)

白話文:

沒藥(25 克) 乾薑(25 克,炮裂後切碎) 密陀僧(25 克) 紅藍花子(25 克) 麒麟血(25 克) 雌黃(25 克,研細) 豬膽(3 個,曬乾) 安息香(25 克) 當歸(25 克,切碎後微炒) 墓地石灰(50 克,炒至黃色)

上件藥。搗羅為末。外貼。一日一換。內損。溫酒調下一錢。

治金瘡久不瘥。諸藥未效。宜用密陀僧敷散方。

密陀僧(十二兩),黃丹(一斤炒令紫色),生肌草(一斤),白蘞(半斤),突厥白(十兩),石灰(一斤炒)

白話文:

密陀僧(12兩) 黃丹(1斤,炒至紫色) 生肌草(1斤) 白蘞(0.5斤) 突厥白(10兩) 石灰(1斤,炒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敷瘡上。帛封。勿令水濕。

又方。

上取地榆(松)三四斤。搗如泥。作餅子封瘡上。即瘥。

又方。

上以白楊木皮。細銼。熬令乾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2. 治金瘡中風水諸方

夫金瘡裹縛不密。為風水氣所中。則疼痛不止。而腫硬。內生青黃汁。即難瘥也。

治金瘡中風水。腫疼痛不止。苦瓠散方。

苦瓠(一兩),蛇蛻皮(半兩微炙),黑豆(半升炒熟去皮),露蜂房(半兩微炙),梁上塵(一合)

白話文:

苦瓜(50克),蛇蛻皮(25克,略微烘烤),黑豆(250克,炒熟去皮),馬蜂窩(25克,略微烘烤),屋樑上的灰塵(100毫升)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粥和調。貼瘡上。日三易之。

治金瘡中風水。久不成痂者。宜敷白石脂散方。

白石脂(一兩),烏賊魚骨(一兩),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時糝瘡中。以成痂為度。

治金瘡中風水。腫毒方。

葦灰(一升),烏賊魚骨(三兩),白龍骨(三兩燒赤)

上件藥。同細研。敷於瘡上。其水即自然出。敷之三五度。水盡腫消。即用酥調烏賊魚骨末塗之。甚良。

治金瘡中風水。腫痛方。

上用鹽數合。炒過。急罨瘡上。以火炙之。令熱透瘡中。後熔蠟令冷熱得所。灌瘡口中即愈。

又方。

上搗薤白敷瘡上。以火炙熱透瘡中。即愈矣。

治金瘡。中風寒水露。腫痛入腹。宜用此方。

上用黍穰。牛馬乾糞。干桑條。隨多少。掘一地坑。一處燒之。用煙燻瘡口。令瘡口黃水出盡。即瘥。

白話文:

在傷口上方用黍子的外殼、牛馬的乾糞和乾桑樹枝,數量不限。挖一個坑,在裡面焚燒這些東西。用產生的煙燻烤傷口,直到傷口中的黃色膿液流盡,傷口就會癒合。

又方。

上用蒲黃。並舊青布。納在小口瓶中。燒取煙燻。瘡汁出愈。

治金瘡中風。水腫方。

上以炭灰鬍粉等分。豬脂和塗瘡孔中。水即出矣。

治金瘡中風水。刺痛方。

蔥(一握),鹽(一合)

上以水三升。煮數沸。漬瘡即止。

治金瘡中風水。腫痛方。

上用桑灰汁。熱漬之。冷復溫之。神效。

3. 治金瘡生肌諸方

治金瘡疼痛不瘥。宜用生肌膏方。

生地骨(搗絞取汁一升),羊腎脂(五合),烏麻油(二升),石鹽(一兩細研),松脂(二兩)薰陸香(一兩),杏仁〔二(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蠟(二兩),蜜(二兩)

白話文:

生地骨(搗碎,榨取一升汁液) 羊腎脂(五合) 烏麻油(二升) 細研石鹽(一兩) 松脂(二兩) 薰陸香(一兩) 杏仁(二兩,用湯浸泡,去除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 蠟(二兩) 蜂蜜(二兩)

上件藥。先下蠟蜜。微火煎令消。次納羊脂。次下油松脂杏仁薰陸香地黃汁石鹽等。微火煎之。令地黃汁水氣盡。以綿濾去滓。停凝。以敷瘡上。

白話文:

先加入蠟和蜂蜜,用小火煎煮使其融化。接下來放入羊脂。再放入松脂、杏仁、薰陸香、地黃汁和石鹽等。繼續用小火煎煮,直到地黃汁的水分完全蒸發。用棉布過濾去除雜質,讓藥膏凝固。然後將藥膏敷在傷口上。

治金瘡生肌。白芷膏方。

白芷(一兩半),生乾地黃(一兩半),甘草(半兩),當歸(三分),白蘞(三分),附子(三分去皮臍),川椒(二合)

白話文:

白芷(75克),生乾地黃(75克),甘草(30克),當歸(18克),白蘞(18克),附子(18克,去皮去臍),川椒(10克)

上件藥。細銼。以綿裹。用豬脂三斤。煎白芷焦黃。膏成。濾去滓。收盒器中。每取塗於瘡上。

治金瘡。生肌蛇銜膏方。

蛇銜(二兩),薔薇(二兩),續斷(二兩),野葛(二兩),當歸(一兩半),附子(一兩去皮臍),防風(一兩),黃芩(一兩),澤蘭(一兩),松脂(三兩),羊腎膒脂(三兩)

白話文:

蛇肉(60克),薔薇花(60克),續斷(60克),野葛(60克),當歸(45克),去皮去臍的附子(30克),防風(30克),黃芩(30克),澤蘭(30克),松脂(90克),羊腎臟的脂肪(90克)

上件藥。細銼。以綿裹。用豬脂三斤。煎以白芷一寸。候色黃赤。即膏成。去滓。以密器中收之。以貼瘡上。無問大小皆瘥。

白話文:

上述中藥材,將其研磨成細粉,用棉布包好。使用豬油三斤,將白芷(一寸長)煎至豬油變為黃紅色。此時藥膏即完成。將渣滓移除,將藥膏收納於密閉容器中。將藥膏敷貼於傷口上,不論傷口大小均可癒合。

治金瘡炙瘡火燒瘡等。宜用此生肌膏方。

檳榔(一枚),薰陸香(半兩),杏仁(二七枚去皮研如膏)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煉了豬脂二合。黃蠟如胡桃仁大。入杏仁膏同煎。令膏成。以瓷盒盛。每用攤於帛上貼之。

白話文:

將上列材料搗碎成粉末。加入兩合煉製過的豬油和一個核桃大小的黃蠟。加入杏仁膏一起加熱煎煮,煮成膏狀。將膏狀物盛裝在瓷製盒中。使用時,將膏狀物塗抹在布上,然後貼敷患處。

治金瘡。生肌。宜用三白膏方。

白芨(半兩),白蘞(半兩),白芷(三分),熟乾地黃(三分),甘草〔一(半)兩生用〕,豬脂(半斤煉了者)

白話文:

白芨(25 克),白蘞(25 克),白芷(5 克),熟地黃(5 克),甘草(25 克,生用),豬油(250 克,熔煉過的)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豬脂內。熬成膏。候冷。日三四度塗之。

治金瘡。兼治一切打損瘡。生肌膏方。

白芍藥(一兩),薰陸香(一兩),胡粉(一兩),乾薑(一兩炮裂銼),油(四兩),蠟(二兩)

白話文:

白芍藥:1 兩 薰陸香:1 兩 胡粉:1 兩 乾薑:1 兩(炮裂後切碎) 油:4 兩 蠟:2 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油蠟相和。煎如膏。用貼瘡上。日二換之。

又方。

乳香(二兩),羊腎脂(一兩),蠟(二兩),油(半斤)

上件藥。以油和煎如膏。綿濾過。置不津器中。旋取塗於瘡上。神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