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六 (1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六 (12)

1. 治久咳嗽唾膿血諸方

夫肺感於寒者。則成咳嗽。咳嗽極甚。傷於經絡。血液蘊結。有膿血。血氣俱傷。故連滯積久。其血黯瘀。與膿相雜而出也。

白話文:

如果肺部受到寒氣侵襲,就會產生咳嗽。咳嗽嚴重的話,會損傷經絡,血液凝滯,形成膿液和血塊。血氣皆受損傷,因此會長期瘀滯積聚。積聚的血液變成暗紅色,與膿液混合著排出。

治久咳嗽。唾膿血。胸滿不能飲食。臥則短氣。補肺白石英散方。

石英(一兩細研),款冬花(三分),桂心(半兩),鍾乳粉(一兩),乾薑(三分炮裂銼),麥門冬(一兩去心),五味子(一兩),赤茯苓(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桑根白皮(一兩銼),熟乾地黃(一兩半)

白話文:

石英(一兩研磨成細粉) 款冬花(三分) 桂心(半兩) 鍾乳粉(一兩) 乾薑(三分炙裂後銼碎) 麥門冬(一兩去心) 五味子(一兩) 赤茯苓(一兩) 甘草(半兩炙製成微赤,再銼碎) 桑根白皮(一兩銼碎) 熟乾地黃(一兩半)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物搗碎成粉末狀。每次服用三錢。搭配一中盞的水,加入半片生薑、兩顆紅棗。煎煮至水量剩六分之一。濾掉渣滓,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治久咳嗽不瘥。氣喘欲絕。肺傷唾膿血。宜服茜根散方。

茜根(三分),百合(一兩),桑根白皮(一兩銼),款冬花(三分),貝母(半兩煨微黃),雞蘇莖葉(一兩),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麥門冬(一兩去心),川升麻(半兩),熟乾地黃(二兩)黃芩(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茜草根(3分),百合(60克),桑白皮(60克,切碎),款冬花(3分),貝母(30克,煨至微黃),雞蘇葉(60克),阿膠(60克,搗碎後炒黃),麥門冬(60克,去心),川升麻(30克),熟地黃(120克),黃芩(60克),甘草(30克,炙至微紅,切碎),杏仁(3分,用熱水浸泡,去皮尖,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粗略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約 6 克)。用一杯水加入竹茹一錢(約 1.5 克)。煎煮至剩下六成。過濾去除藥渣。不限時間,溫熱後服用。

治久咳嗽。唾膿血。四肢瘦弱。宜服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一兩),茜根(三分),白芍藥(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柏葉(三分),白茯苓(三分),當歸(半兩),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鹿角膠〔一分(兩)搗碎炒令黃燥〕,羚羊角屑(半兩),子芩(半兩),貝母(半兩煨微黃)

白話文:

熟乾地黃(60 克) 茜根(15 克) 白芍藥(15 克) 甘草(30 克,炒微紅,切碎) 柏葉(15 克) 白茯苓(15 克) 當歸(30 克) 杏仁(15 克,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和尖端,炒至微黃) 鹿角膠〔6 克,搗碎,炒至黃色乾燥〕 羚羊角屑(30 克) 子芩(30 克) 貝母(30 克,煨至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咳嗽。晝夜不息。氣奔欲絕。肺傷唾膿血。貝母散方。

貝母〔五(三)分煨微黃〕,桂心(一兩),射干(半兩),鍾乳粉(一兩),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百部(半兩),五味子(一兩),白石英(二兩細研),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款冬花(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羊肺(一具以水三大碗煮取汁一碗半)

白話文:

貝母(以三或五分入藥,煨至微黃) 桂心(一兩) 射干(半兩) 鐘乳粉(一兩) 桃仁(三分,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兩端尖角,炒至微黃) 陳橘皮(半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烘烤) 百部(半兩) 五味子(一兩) 白石英(二兩,研磨成細粉) 半夏(三分,用熱水洗滌七次以去除黏液) 款冬花(三分)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片) 厚朴(半兩,去除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氣濃鬱) 杏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兩端尖角,炒至微黃) 羊肺(一具,用三大碗水煮,取汁一碗半)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用羊肺汁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久咳嗽。肩胛漸高。唾出膿血。其味腥咸。宜服百部散方。

百部(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麥門冬(一兩去心),木通(一兩銼),天門冬(一兩去心),紫菀(一兩去苗土),貝母(一兩煨微黃),赤茯苓(一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百部(60克) 枳殼(60克,小麥麩炒至微黃,去瓤) 麥門冬(60克,去心) 木通(60克,切片) 天門冬(60克,去心) 紫菀(60克,去根莖泥土) 貝母(60克,煨至微黃) 赤茯苓(60克) 甘草(9克,炙至微紅,切片)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搗碎成粗末狀。每次服用四錢。用一中盞水,加入半塊生薑、二十七片竹葉,煎煮至水量剩六分之一。過濾去渣。不限時間,趁溫熱服用。

治久咳嗽。上氣胸滿。唾膿血。宜服鍾乳散方。

鍾乳粉(一分),白礬(一分燒令汁盡),桂心〔二(一)分〕,款冬花(一分)

白話文:

鍾乳粉:一分 白礬:一分(燒製至完全乾燥) 桂心:二分 款冬花: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作七星聚。每聚如大豆許。以小竹筒子服之。日三用之。如未效。稍增之。

治久咳嗽。氣逆。眠睡不安。唾膿血。喘急。連年不瘥。宜服款冬花丸方。

款冬花(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紫菀(一兩半去苗土),蛤蚧(一對頭尾全者塗酥慢火炙令黃),柏葉(三分),白石英(一兩半細研水飛過),人參(三分去蘆頭),甘草〔三兩(分)炙微赤銼〕,五味子(三分),白茯苓(一兩),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鹿角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乾薑(半兩炮裂銼),桂心(三分),熟乾地黃〔一(二)兩〕

白話文:

款冬花(50克),杏仁(50克,用熱水浸泡後去掉外皮和尖端,炒成微黃色,研磨成糊狀),紫菀(75克,去掉根部和泥土),蛤蚧(一對帶頭帶尾的,塗上酥油後用小火烤製至黃色),柏葉(15克),白石英(75克,研磨成粉末,用水漂洗一遍),人參(15克,去掉蘆頭),甘草(150克,炙烤至微微發紅,切成小塊),五味子(15克),白茯苓(50克),天門冬(75克,去掉芯,炒至發黃),鹿角膠(100克,搗碎後炒製至黃色乾燥),乾薑(25克,炮製後切成小塊),桂心(15克),熟乾地黃(50-100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三)十丸。

白話文:

上方的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蜂蜜搗拌三、四百下。將藥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稀粥送服二、三十顆。

治久咳嗽。唾膿血。阿膠煎方。

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薯蕷(一兩),白茯苓(一兩),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貝母(一兩煨微黃),酥(一兩),生地黃汁(一升),生薑汁(一合),白蜜(二合),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

白話文:

阿膠(搗碎後炒至金黃乾燥,重兩兩) 山藥(一兩) 茯苓(一兩) 麥冬(一兩半,去中間的蒂後烘製) 貝母(煨至微黃,一兩) 酥油(一兩) 生地黃汁(一升) 生薑汁(一合) 白蜜(二合) 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取出兩枚仁,炒至微黃,研磨成膏,一兩)

上件藥。搗羅前五味為末。與後五味相和。於銀器中。以慢火熬令得所。用不津器盛。不計時候。含半棗大咽津。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物搗碎成細末,再將後面的五種藥材加入攪拌均勻。放入銀器中,用小火熬煮至所需程度。用不透明的容器盛裝,不限時間。含下一顆半棗大小,並將產生的津液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