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三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三 (10)

1. 治腹痛諸方

夫腹痛者。由腑臟氣虛。寒氣客於腹胃募源之間。結聚不散。正氣與邪氣相擊。故痛也。其有寒氣搏於陰經者。則腹痛而腸鳴。謂之寒中。是陽氣不足。陰氣有餘者也。診其寸口脈沉而緊。則腹痛。尺脈緊。臍下痛。脈沉遲。腹中痛。脈來觸觸者。小腹痛。脈陰弦則腹痛。凡腹中有急痛。

白話文:

腹痛的原因是因為內臟的氣血虛弱,寒氣侵入胃脘的部位,凝聚不散。正氣和邪氣相爭,所以產生疼痛。

如果寒氣侵入陰經,就會腹痛並腸胃鳴叫,稱為「寒中」。這是因為陽氣不足,陰氣過盛所致。

診脈時,如果寸口脈沉而緊,則有腹痛;尺脈緊,臍下疼痛;脈沉遲,腹中疼痛;脈來觸觸的,小腹疼痛;脈陰弦,則腹痛。

凡是腹中有劇烈疼痛的,

此里之有病。其脈當沉。若細而反浮大散者。當愈。其人不即愈者。必當死。以其病與脈相反故也。

治傷冷卒腹痛。當歸散方。

當歸(一兩銼微炒),桂心(一兩),乾薑(三分炮裂銼),紅豆蔻(一兩去皮),木香(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話文:

當歸(1 兩,切片後微炒) 桂心(1 兩) 乾薑(三分,打碎後炮製) 紅豆蔻(1 兩,去皮) 木香(1 兩) 附子(1 兩,炮製後打碎、去皮、去臍)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腹痛下利。四肢不和。白豆蔻散方。

白豆蔻(三分去皮),訶黎勒(一兩煨用皮),白朮(三分),當歸(三分銼微炒),木香(半兩),乾薑(三分炮裂銼),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白豆蔻(3錢,去掉外皮) 訶黎勒 (1兩,煨過後使用果皮) 白朮 (3錢) 當歸 (3錢,切碎後稍稍炒一下) 木香 (半兩) 乾薑 (3錢,炮裂後切碎) 厚朴 (2兩,去除粗皮後塗上生薑汁烘烤至香) 吳茱萸 (半兩,用熱水浸泡7次後焙乾,並稍稍炒一下) 陳橘皮 (1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橘絡,焙乾) 甘草 (1錢,烘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腹痛不可忍。汗出不能食。青橘皮散方。

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蓬莪朮(三分),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桂心(一兩),高良薑(一兩銼),當歸(一兩銼微炒)

白話文:

  • 青橘皮(一兩,以湯浸泡後去除內白,烘焙)
  • 蓬莪朮(三分)
  • 附子(一兩,炮製後裂開,去除外皮和肚臍)
  • 桂心(一兩)
  • 高良薑(一兩,切碎)
  • 當歸(一兩,切碎、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腹內搊撮痛。吳茱萸散方。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當歸(一兩銼微炒),芎藭(一兩),白豆蔻(半兩去皮),乾薑(半兩炮裂銼),桂心(一兩),赤芍藥(半兩),木香(半兩)

白話文:

吳茱萸:半兩,用水浸泡七次後焙乾,略微炒過。 當歸:一兩,切碎,略微炒過。 芎藭:一兩 白豆蔻:半兩,去除外皮 乾薑:半兩,炮製裂開後切碎 桂心:一兩 赤芍藥:半兩 木香: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治腹痛體冷。嘔沫。不欲食。紅豆蔻丸方。

紅豆蔻(半兩去皮),蓽茇(半兩),桂心(半兩),白朮(半兩),當歸(半兩研微炒),人參(半兩去蘆頭),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白豆蔻(三分去皮),乾薑(半兩炮裂銼),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三分)

白話文:

半兩紅豆蔻(去皮) 半兩蓽茇 半兩桂心 半兩白朮 半兩當歸(研細後微炒) 半兩人參(去除蘆頭) 一兩附子(炮製後敲裂、去皮和臍) 三分白豆蔻(去皮) 半兩乾薑(炮製後敲裂、銼碎) 三分陳橘皮(浸泡熱水後去除白瓤,焙乾) 三分川椒(去除果仁和封閉的果實,微炒去除汗氣)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白話文:

把上述的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煉製過的蜂蜜,一起搗製三百到四百下。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不受時間限制,用生薑湯送服三十丸。

治腹痛不止方。

桂心(一兩),蓬莪朮(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調下一錢。

又方。

蕓薹葉(一握爛搗絞取汁)

上以熱酒一小盞。調和頓服。

又方。

當歸(一兩銼微炒)

上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熱酒一盞。調下一錢。

2. 治心腹卒脹滿諸方

夫心腹卒脹滿者。由臟腑不調。寒氣乘之。並於心脾也。脾主於消水穀。胃為水穀之海。今脾胃虛弱。飲食不消。風冷邪氣攻於心脾。故令心腹卒脹滿也。

白話文:

當腹部突然脹滿時,是由於內臟功能失調,寒氣乘虛而入,同時侵襲心脾所造成的。脾臟主要負責消化和吸收食物,而胃猶如盛裝食物的海洋。當脾胃虛弱時,無法完全消化食物,導致剩餘的食物積聚。此時,風寒等邪氣就會攻擊心脾,因此誘發了腹部突然脹滿。

治心腹氣壅滯。卒脹滿。不能飲食。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一兩去皮),丁香(三分),縮砂(三分去皮),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白朮(三分),蘿蔔子(三分微炒),桂心(三分),木瓜(三分),木香(三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檳榔(三分)

白話文:

草蔻(一兩,去除皮) 丁香(三分) 縮砂(三分,去除皮) 桃仁(三分,用湯浸泡去除皮尖和雙仁,炒至微黃) 青橘皮(三分,用湯浸泡去除白瓤,烘烤) 白朮(三分) 蘿蔔籽(三分,稍作乾炒) 桂心(三分) 木瓜(三分) 木香(三分) 枳殼(三分,炒至微黃,去除瓤) 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面的藥材磨成細粉。每次取三錢,加入半杯水和半片生薑。煎煮至剩六分之一。過濾去除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治心腹氣滯。卒脹滿。不下食。當歸散方。

當歸(一兩銼微炒),赤茯苓(一兩),桔梗(一兩去蘆頭),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高良薑(一兩銼),檳榔(一兩)

白話文:

當歸(一兩,切碎後微微炒一下) 赤茯苓(一兩) 桔梗(一兩,去掉蘆頭) 青橘皮(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掉白瓤,烘乾) 高良薑(一兩,切碎) 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腹卒脹滿。脅肋疼痛。不欲飲食。大黃散方。

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當歸(半兩銼微炒),桂心(半兩),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鱉甲(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話文:

大黃(6.7 克,銼碎並輕微炒一下) 當歸(3.4 克,銼碎並輕微炒一下) 桂心(3.4 克) 桃仁(3.4 克,用水浸泡後去皮尖和仁麩,然後輕輕炒至微黃) 鱉甲(6.7 克,塗上醋烤至變黃,並去除裙襴) 陳橘皮(6.7 克,用水浸泡後去除白瓤並烘乾)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心腹卒脹滿。肩背壅悶。大小腸氣滯。牽牛子散方。

牽牛子(一兩),木通(三分銼),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桑根白皮(三分銼),檳榔(一兩),赤茯苓(半兩)

白話文:

牽牛子(60克),木通(15克,切成小段),陳橘皮(15克,用開水泡過,去除白色內膜,烘乾),桑樹根白色樹皮(15克,切成小段),檳榔(60克),赤茯苓(30克)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煎生薑蔥白湯。調下二錢。

治心腹卒脹滿。胸膈不利。難下飲食。枳實散方。

枳實(一兩麩微炒),桂心(一兩),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煎生薑湯調下一錢。

治心腹俱冷。卒脹滿。短氣。吳茱萸丸方。

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乾薑(半兩炮裂銼),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細辛(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話文:

  • 吳茱萸(一兩,用熱水浸泡七次,焙乾後稍微炒一下)
  • 青橘皮(半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瓤後焙乾)
  • 乾薑(半兩,炮裂後切碎)
  • 附子(一兩,炮裂後去除外皮和臍部)
  • 細辛(半兩)
  • 人參(半兩,去除根須)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二十丸。

又方。

草豆蔻(一兩去皮)

上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木瓜生薑湯。調下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