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十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二 (5)

1. 治上氣腹脹滿諸方

夫上氣腹脹滿者。由臟腑虛弱。陰陽不調。陽氣外虛。陰氣內損。風冷之氣。在於腹臟。伏留不散。攻於脾肺。脾肺既虛。為邪所乘。則經絡壅澀。氣逆不通。故令上氣腹脹滿也。

白話文:

出現上氣腹脹的情況,是因為臟腑虛弱,陰陽失調。陽氣虛弱外泄,陰氣內部受損。風寒之氣在腹臟內滯留不散,侵襲脾肺。脾肺原本虛弱,被邪氣乘虛而入,導致經絡堵塞,氣血運行不暢。因此,出現上氣腹脹的症狀。

治上氣腹脹滿。上焦壅滯。宜服大腹皮散方。

大腹皮(一兩銼),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桑根白皮(一兩銼),桔梗(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桂心(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 大腹皮:1 兩,切片
  • 甜葶藶:1 兩,隔紙炒至紫色
  • 桑根白皮:1 兩,切片
  • 桔梗:1 兩,去除蘆頭
  • 赤茯苓:1 兩
  • 桂心:1 兩
  • 枳殼:1 兩,麩子炒至微微發黃,去除果瓤
  • 杏仁:1 兩,用湯浸泡,去除尖端,雙仁麩子炒至微微發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藥粉。每次服用五錢(約15克)。用一大碗水,加入半片生薑和三枚紅棗。煎煮至剩五分之一的水量,濾出藥渣。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治上氣腹脹滿。不下食。宜服赤茯苓散方。

茯苓(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人參(三分去蘆頭),陳橘皮(三分湯浸),柴蘇莖葉(三分),桂心(半兩),白朮(三分),檳榔(一兩),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

白話文:

赤茯苓(60 克) 杏仁(60 克,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端,炒至微黃) 人參(15 克,去除蘆頭) 陳皮(15 克,用熱水浸泡) 柴胡莖葉(15 克) 桂心(30 克) 白朮(15 克) 檳榔(60 克) 枇杷葉(60 克,擦去絨毛,烤至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腹脹滿。坐臥不得。少思飲食。前胡散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人參(一兩去蘆頭),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檳榔(一兩),紫蘇莖葉(一兩),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前胡(一兩,去除根鬚) 枳殼(一兩,用麩炒至微黃,去除果瓤) 人參(一兩,去除根鬚) 陳橘皮(一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白瓤後烘乾) 檳榔(一兩) 紫蘇莖葉(一兩) 甜葶藶(半兩,隔著紙炒至紫色)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並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上氣腹滿。煩悶。不欲飲食。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赤茯苓(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檳榔(三分),桑根白皮(半兩銼),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桂心(半兩),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白話文:

木香(9克),人參(9克,去掉蘆頭),半夏(15克,用湯洗七次以去除黏液),赤茯苓(9克),甘草(15克,烤至微紅,切碎),檳榔(9克),桑樹白皮(15克,切碎),陳皮(9克,用湯浸泡去除白瓤後烘焙),桂心(15克),枳實(15克,與麩子一起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上氣腹脹滿。不能下食。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赤茯苓(一兩),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人參(三分去蘆頭)前胡(三分去蘆頭),紫蘇莖葉(一兩),木通(半兩銼),木香(半兩),白朮(三分),檳榔(三分)

白話文:

  • 半夏(20 克,洗七次去除黏滑)
  • 赤茯苓(40 克)
  • 陳橘皮(6 克,用湯水浸泡去白瓤,烘乾)
  • 人參(6 克,去掉參須)
  • 前胡(6 克,去掉參須)
  • 紫蘇莖葉(40 克)
  • 木通(20 克,切碎)
  • 木香(20 克)
  • 白朮(6 克)
  • 檳榔(6 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腹脹滿。宜服此方。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桂心(一兩),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生薑湯調下二錢。日三四服。

治上氣腹脹滿。不下食方。

桑根白皮(三兩銼),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微炒),白朮(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酒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溫頻服之。

2. 治上氣咳逆諸方

夫上氣咳逆者。由肺臟虛弱。感於風寒。而成咳逆也。咳則氣聚於肺。則令肺脹。心胸煩悶。是為咳逆也。此皆邪氣與正氣相搏。正氣不得宣通。但逆行於咽喉之間。邪氣動作。則氣逆不順。奔上胸膈。故謂之上氣咳逆也。

白話文:

那些咳喘、呼吸逆亂的人,都是因為肺臟虛弱,受到風寒侵襲,導致咳嗽和氣息逆亂。咳嗽時,氣息聚集在肺部,使肺部脹滿,讓人感覺心胸煩悶,這就是咳喘。這是因為邪氣和正氣在體內相互對抗,正氣無法宣通,只能逆行於咽喉之間。當邪氣發作時,氣息逆而不順,衝向胸腔和橫膈膜,所以稱為上氣咳喘。

治上氣咳逆。支滿喘嗽。氣結胸中。心煩不利。宜服芫花散方。

芫花(半兩醋拌炒令乾),桂心(三分),乾薑(半兩炮裂銼),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細辛(半兩),前胡(三分去蘆頭),赤茯苓(一兩),訶黎勒皮(三分)

白話文:

  • 芫花:半兩,用醋拌炒至乾燥
  • 桂心:三分
  • 乾薑:半兩,炮製(加熱)後壓碎
  • 陳橘皮:三分,用湯浸泡去除白瓤,烘乾
  • 細辛:半兩
  • 前胡:三分,去除蘆頭
  • 赤茯苓:一兩
  • 訶黎勒皮: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搗碎篩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加入半杯水和半分生薑。煎煮至水量剩六分之三。去除藥渣。溫熱服用。每天服用三四次。

治上氣咳逆。喉中不利。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紫菀(一兩洗去苗土),赤茯苓(一兩),款冬花(三分),射干(一兩),細辛(三分),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菖蒲(三分)

白話文:

人參(一兩,去除蘆頭) 陳皮(三分,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果肉,焙乾) 紫菀(一兩,清洗去除根部泥土) 赤茯苓(一兩) 款冬花(三分) 射干(一兩) 細辛(三分) 杏仁(三分,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皮和尖端,炒至微黃) 菖蒲(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上氣咳逆。胸滿多唾。宜服川椒丸方。

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人參(一兩去蘆頭),款冬花(三分),赤茯苓(一兩),乾薑(半兩炮裂銼),桂心(一兩),紫菀(三分洗去苗土),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五味子(三分),白朮(半兩),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菖蒲(三分),細辛(三分)

白話文:

  • 四川花椒(一兩,去掉花椒蒂和閉口的,稍微炒一下去除汗液)
  • 人參(一兩,去掉鬚根)
  • 款冬花(三分之一)
  • 赤茯苓(一兩)
  • 炮製後的乾薑(半兩,切碎)
  • 桂心(一兩)
  • 紫菀(三分之一,洗去根部的泥土)
  • 炮製後的附子(半兩,去掉外皮和肚臍)
  • 五味子(三分之一)
  • 白朮(半兩)
  • 杏仁(三分之一,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取雙仁,炒至微黃)
  • 菖蒲(三分之一)
  • 細辛(三分之一)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生薑湯下三十丸。日三四服。

白話文:

上面提到的藥方:

將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煉製的蜂蜜,再搗杵五百到七百次。丸成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30丸,用溫熱的生薑湯送服。每天服用三四次。

治上氣咳逆。心胸煩悶。小便不利。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昆布(三分洗去鹹味),乾薑(半兩炮裂銼),細辛(半兩),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海蛤(一兩細研),桂心(半兩)

白話文:

麥門冬:

  • 一兩半,去中心,用文火焙乾

昆布:

  • 三分,洗淨去除鹹味

乾薑:

  • 半兩,炮開後切成小塊

細辛:

  • 半兩

川椒:

  • 半兩,去除果柄和閉合的果實,微炒去除汗水

海蛤:

  • 一兩,研磨成粉末

桂心:

  • 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上氣咳逆。腹中堅痞。往來寒熱。令人羸瘦。不能飲食。或時下痢。腹中疼痛。桂心丸方。

桂心(一兩),川椒(三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甘草(三分炙微赤銼),當歸(三分),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話文:

  • 桂心:一兩
  • 川椒:三兩(去除果皮和閉口處,略炒後去除汗液)
  • 甘草:三分(炙烤至微紅,切碎)
  • 當歸:三分
  • 半夏:三分(用熱水清洗七次,去除黏滑物質)
  • 附子:一兩(炮製裂開,去除外皮和臍部)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生薑橘皮湯下三十丸。

白話文:

把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蜂蜜,再搗三、二百下。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服用的時間不限。用生薑橘皮湯送服三十丸。

治上氣咳逆。多唾食少。宜服乾薑丸方。

乾薑(半兩炮裂銼),桂心(半兩),柑子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細辛(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款冬花(三分),紫菀(三分洗去苗土),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白話文:

  • 乾薑:半兩,炮裂後銼碎
  • 桂心:半兩
  • 柑子皮:三分,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瓤
  • 細辛:半兩
  • 甘草:半兩,炙烤微紅後銼碎
  • 款冬花:三分
  • 紫菀:三分,洗去根部的泥土
  • 附子:三分,炮裂後去除外皮和臍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薑棗湯下三十丸。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細末。加入煉過的蜂蜜,再搗三到五百次。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薑棗湯送服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