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七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七 (6)

1. 治鼻流清涕諸方

夫津液涕。得熱即乾燥。得冷則流溢不能自收。肺氣通於鼻。其臟若冷。隨氣乘於鼻。故使津液流涕。不能自收也。

白話文:

人體的水液和鼻涕,受到熱氣就會乾掉,碰到冷氣就會流出來,無法自己停止。肺氣和鼻子相通,如果肺臟受到寒氣,它就會隨著氣息進入鼻子,導致水液流出變成鼻涕,無法自行控制。

治肺虛。外傷風冷。致鼻塞常流清涕。頭目昏疼。四肢不利。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白朮(一兩),防風(三分去蘆頭),細辛(三分),前胡木通(三分銼)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麻黃〔二(一)分去根節〕,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訶黎勒(50克,烘焙後使用果皮) 白朮(50克) 防風(15克,去掉根鬚) 細辛(15克) 前胡(適量) 木通(15克,切成碎塊) 附子(50克,炮製裂開後去掉皮和肚臍) 麻黃(10克或20克,去掉根和節) 甘草(25克,炙烤至微紅後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白話文:

將上列草藥研磨過篩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取一中碗水,加入半片生薑片。煎至藥液剩六分。過濾去除藥渣。每次於餐後溫熱服用。

治肺傷風冷。鼻流清涕。頭目疼痛。胸膈不利。宜服細辛散方。

細辛(一兩),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白朮(三分),桂心(三分),蔓荊子(三分),芎藭〔二(三)分〕,訶黎勒(三分煨用皮),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細辛(60 克),附子(18 克,已炮製,去除外皮和臍帶),白朮(18 克),桂心(18 克),蔓荊子(18 克),芎藭(12 或 18 克),訶黎勒(18 克,已煨過,取用果皮),枳殼(30 克,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果瓤),甘草(30 克,炙過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鼻流清涕。日久不止。皆因肺臟虛寒。心膈壅滯。頭目不利。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一兩),丁香(三分),訶黎勒(三分煨用皮),桂心(三分),細辛(三分),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話文:

白朮:一兩 丁香:三分 訶黎勒:三分(煨熟後取皮) 桂心:三分 細辛:三分 附子:三分(炮製後剝皮去心) 枳殼:半兩(麩炒至微黃,去瓤) 吳茱萸:一分(用湯浸泡七次後烘乾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水調下一錢。

治傷冷鼻塞。清涕出不止方。

附子(半兩炮去皮臍),細辛(一分),川椒(一分去目),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研)

白話文:

**附子:**半兩,炮製後去除皮和臍

**細辛:**一分

川椒: 一分,去除果蒂

杏仁: 一分,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研磨成兩仁

上件藥。細銼。用醋淹一宿。以煉成豬脂半斤。以慢火煎藥。候附子色黃。膏成。去滓。候冷。以綿裹棗核大。納鼻中。日三換之。瘥。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醋浸泡一晚。使用 0.5 公斤的煉製豬油,用小火煎煮藥材。等到附子的顏色轉為黃色時,膏藥就製成了。過濾掉殘渣,等到膏藥冷卻。用棉花包裹成棗核大小,塞入鼻子裡。一天更換三次。持續使用直到痊癒。

治鼻塞腦冷。清涕出不止方。

木通(半兩銼),辛夷(半兩),細辛,桂心,甘遂(微炒),芎藭,附子(炮裂去皮臍以上各一兩)

白話文:

木通(15 克,切碎),辛夷(15 克),細辛(15 克),桂心(15 克),甘遂(微炒,15 克),芎藭(15 克),附子(15 克,炮製去除皮臍以上部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棗核大。以綿裹一丸。納鼻中。日三換之。用白狗膽汁和之。更佳。

白話文:

將上記藥材搗碎成粉末。用蜂蜜和成丸子,大小如棗核。用棉花包裹一枚藥丸,塞入鼻中。每天更換三次。如果用白狗膽汁和藥丸,效果會更好。

治鼻塞。恆有清涕。塞鼻。桂膏方。

桂心,細辛,乾薑(炮裂銼),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以上各半兩),皂莢(一分)

白話文:

桂皮心:半兩 細辛:半兩 炮裂過的乾薑:半兩(切碎) 去籽和封口的川椒:微炒去汗,半兩 皁莢:四分之一兩

上件藥。羅搗為末。以青羊脂成膏。每用如棗核大。綿裹塞鼻中。

白話文:

將上列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綠羊脂混和均勻,製成藥膏。每次使用時取一顆棗核大小的量。用棉花包裹住藥膏並塞入鼻孔中。

2. 治鼻乾無涕諸方

夫鼻乾無涕者。由臟腑壅滯。內有積熱。攻於上焦之所致也。凡肺氣通於鼻。主於涕。若其臟挾於風熱。則津液不通。皮毛枯燥。兩頰時赤。頭痛鼻乾。故令無涕也。

白話文:

鼻子乾燥,沒有鼻涕的人,是身體內部臟腑氣血運行不暢,內有熱氣積聚,向上侵襲鼻腔造成的。肺氣與鼻子相通,主導鼻涕的產生。如果肺臟受到風熱的影響,津液就會不暢,皮膚和毛髮會變得乾枯。患者常常臉頰發紅,頭痛,鼻子乾燥,因此導致沒有鼻涕。

治肺臟積熱。皮膚乾燥。鼻痛無涕。頭疼心悶。宜服桑根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一兩銼),川升麻(一兩半),甘草(一兩炙微赤銼),木通(一兩銼),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石膏(三兩),葛根(三兩銼)

白話文:

桑樹根白皮(1 兩,切片)、川升麻(1.5 兩)、炙甘草(1 兩,烤至微紅,切片)、木通(1 兩,切片)、川大黃(1 兩,切片後稍微炒過)、石膏(3 兩)、葛根(3 兩,切片)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肺臟積熱。兩頰時赤。皮膚枯燥。鼻乾無涕。頭目多疼。宜服木通散方。

木通〔二(一)兩銼〕,麥門冬(一兩半去心),赤茯苓(一兩),白前(一兩),石膏(二兩),桑根白皮(一兩銼),犀角屑(半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木通(二至一兩,切成小塊) 麥門冬(一兩半,去核) 赤茯苓(一兩) 白前(一兩) 石膏(二兩) 桑根白皮(一兩,切成小塊) 犀角屑(半兩) 杏仁(一兩,用沸水浸泡,去皮、尖端和雙仁,炒至微黃)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赤,切成小塊)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肺熱。鼻乾無涕。心神煩悶。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木通(半兩銼),麥門冬(一兩去心焙),赤茯苓(半兩),川升麻(半兩),黃耆(半兩銼),馬牙硝(半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硃砂(一分細研),龍腦(一錢細研),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犀牛角粉(30克),木通(30克,切碎),麥門冬(60克,去核烘焙),茯苓(30克),升麻(30克),黃耆(30克,切碎),馬牙硝(30克),杏仁(30克,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和尖端,切成兩半烘烤),硃砂(6克,研磨成細粉),冰片(15克,研磨成細粉),甘草(6克,炙烤至略呈紅色,切碎)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於食後。以竹葉湯。調下一錢。

治鼻乾無涕。吹鼻散方。

龍腦(半錢),馬牙硝(一錢),瓜蒂(十四枚為末)

上件藥。一處細研。每用一豆大。吹入鼻中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