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貞觀

《絳雪丹書》~ 胎症上卷 (1)

回本書目錄

胎症上卷 (1)

1. 妊娠脈訣

妊娠初時寸微小,呼吸五至;三月尺數脈滑疾,重以手按之而散者,胎已三月也;脈重手按之而不散,但疾而不滑者,胎已五月也。大約婦人妊娠四月,辨其為男為女,但脈之左疾者,是胎在左,氣血護胎而盛於左,故脈左疾大則為男也;脈之右疾者,是胎在右,氣血護胎而盛於右,故脈右疾大則為女也,亦猶經云「陰搏陽別,謂之有子」,言受胎之後,在腹之下則氣血護胎而盛於下,故陰之尺脈鼓搏有力,而陽之寸脈殊別也。

白話文:

懷孕初期,脈搏細小,呼吸五次。三月後,尺脈脈數而滑快,按壓後會散開,表示胎兒已經有三個月。脈搏重,按壓後不散開,但仍然快速而滑利,表示胎兒已經有五個月。一般來說,婦人懷孕四月左右,就能分辨胎兒的性別:脈搏左側跳動較快,表示胎兒在左側,氣血保護胎兒而旺盛於左側,所以脈搏左邊跳動快速且有力,表示胎兒是男孩。脈搏右側跳動較快,表示胎兒在右側,氣血保護胎兒而旺盛於右側,所以脈搏右邊跳動快速且有力,表示胎兒是女孩。這也符合經書中所說的「陰搏陽別,謂之有子」,意思是受孕後,胎兒在腹部下方,氣血保護胎兒而旺盛在下,所以陰脈(尺脈)有力,而陽脈(寸脈)卻比較弱小。

歌曰:肝為血兮肺為氣,血為榮兮氣為衛,陰陽配偶不差參,二臟通和皆類例。血衰氣旺定無妊,血旺氣衰定有嗣。寸微關滑尺帶數,流利來往並雀啄,此皆血多氣少之脈。小兒之脈已見形,數月懷胎尤未覺,左疾為男右為女,流利來往相逢速。(兩脈流行滑利,相通疾速往來。

白話文:

古詩唱道:肝主血,肺主氣,血是滋養,氣是保護。陰陽相合,各司其職,兩臟協調,身體康健。

如果血氣不足,女子就會不孕;血氣充盈,則能生育。

脈搏細弱無力、關脈滑導、尺脈數次,脈象流利往來,就像鳥啄一樣,這些都是血多氣少的脈象。

小兒的脈象已經顯現,懷孕數月卻還沒有感覺。左邊脈動為男性,右邊脈動為女性,脈象流利相通,往來迅速。

)兩手關脈大相應(謂之關洪大相應,其胎已有形狀矣。)胎形只在前通語,左脈帶縱兩個男(縱者,夫行乘妻,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即鬼賊脈也,其名曰縱。)右手帶橫一雙女(橫者,妻乘夫,火乘水,木乘金,即所謂𣻹脈,名曰橫。)左手脈逆生三男(逆者,子乘母是,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即己生脈也,曰逆。

白話文:

當兩手關脈都很強勁相應時(稱為關洪大相應),胎兒已經成形。

胎兒的形狀只在前通脈中判斷。左脈有縱脈,表示兩個男胎(縱脈:丈夫娶妻,水運乘火,金運乘木,即鬼賊脈,稱為縱脈)。右手有橫脈,表示雙胞胎女兒(橫脈:妻子乘丈夫,火運乘水,木運乘金,即所謂𣻹脈,稱為橫脈)。左手脈逆,表示三個男胎(逆脈:孩子運乘母親,水運乘金,火運乘木,即己生脈,稱為逆脈)。

)右手脈順還三女(順者,母乘子也,是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即生己脈也,故名曰順。)寸夫尺部皆相應,一男一女分形證,(三部遲速大小相應,蓋關前為陽,關後為陰,陰陽相應,是一男一女形證之脈。)往來三部,通利滑數,相參皆替替,陽實陰虛脈得明,遍滿胸膛皆逆氣。

白話文:

右手脈象平順而有重複的反覆脈象。(平順:母親的脈象覆蓋在兒子的脈象上,金剋水,木剋火,也就是生自己的脈象,所以稱為平順。)

寸關尺三部脈象都相呼應,顯示出一男一女各異的脈象。(三部脈象的緩急、大小相呼應,關脈前面為陽,關脈後面為陰,陰陽呼應,是一男一女的形證脈象。)

脈象在三部之間往返,通暢利落而數目多,相互交替顯得虛浮,陽氣旺盛而陰氣虛弱,脈象清晰可見,遍佈胸膛都是逆氣。

(若寸關尺通行流利皆替替有力而滑數,皆是陽實陰虛之脈,主妊婦逆氣滿胸而不咳。)左寸太陽浮大男,右寸太陰沉細女;諸陽為男陰為女,(疾滑數實為陽,沉細為陰。)指下分明當記取。三部沉正等無絕,尺內不止真胎婦。(三部脈沉浮正直齊等齊按無絕斷,及尺內齊按不止者,真懷孕之婦也。

白話文:

如果寸關尺三部脈象均通暢有力,而且跳動得又快又滑,通常表示陽氣旺盛、陰氣不足,容易導致孕婦出現逆氣上沖,導致胸悶不咳。

左寸脈太陽之位脈象浮大,代表男性;右寸脈太陰之位脈象沉細,代表女性。陽脈主男,陰脈主女,(脈動快速有力為陽,脈動細弱為陰。)臨牀上要分辨清楚。

三部脈象沉穩有力,不出現斷續的現象,尺脈也不停止,說明是真正的懷孕婦女。(三部脈象沉浮正直,按壓各脈無斷續,且尺脈按壓時不停止跳動,表示是真的懷孕。)

)夫乘妻分縱露氣,(即前鬼賊脈,露霧者又上下也,夫婦陰陽二氣上下相通如霧潤,結子也。)妻乘夫分橫氣助。(橫注見前,謂兩旁橫氣相助也。)子乘母兮逆氣參,母乘子兮順氣護,小兒日足胎成聚,身熱脈亂無所苦。(懷孕五月數是胎成,就而結聚,母必身熱,當見脈息躁亂,非病苦症。

白話文:

男性(丈夫)與女性(妻子)結合,產生露氣(即前鬼賊脈,露霧之意指上下通暢),夫婦陰陽二氣上下運行,如同霧氣滋潤。女性(妻子)乘著男性(丈夫)的橫氣相助(橫注:指兩旁的橫氣相助)。兒子(胎兒)乘著母親(妻)的逆氣幫助,母親(妻)乘著兒子(胎兒)的順氣保護。胎兒逐步發育,月份足夠時,胎兒成形並聚合,母親(妻)會出現身體發熱,脈象紊亂,但這並非疾病的症狀。

)汗出不食吐逆時,(五月胎雖成而氣未備,故胎氣未安而上衝心胸,汗出不食嘔逆,名惡阻,惟思酸辛以調胎氣。)精神結閉其中住。滑疾而散三月胎。(三月胎,胎未有定,僅心胞脈養,故脈見。)但疾不散五月母,弦緊強牢滑利安,沉細而微歸泉路;若是脈有細微形,急服補劑以相助。

白話文:

懷孕後出現嘔吐、厭食、出汗的症狀時,

(五月時胎兒已成形但氣血不足,胎氣不穩定,向上衝撞心胸,導致出汗、不思飲食、嘔吐,稱為「惡阻」,此時想吃酸、辣等食物以調和胎氣。)體內精神被阻滯,胎兒無法安穩。

懷孕期間脈象變化:

滑脈而散: 懷孕三月,胎兒尚未固定,僅由心胞脈滋養,因此可出現脈象。

但脈不散: 懷孕五月,胎兒及母體間的脈絡已經連接。

弦緊強牢滑利安: 脈象有力,胎兒健康。

沉細而微歸泉路: 脈象細弱,胎兒可能發育不良。

若是脈象有細微的變化,

請儘快服用補藥以幫助胎兒發育。

2. 受胎試驗法

凡婦人受胎四十日外,必患惡阻,亦有不患者,欲知有無,當用試法。以川芎二錢為末(不見火)。濃煎艾湯,空心調下。若微動者,即孕也。臍下動者,血瘕也。不動者,血凝也。一法以炙草、皂角(去皮)各一分,黃連少許為末,酒調服。有孕即吐,無孕不吐。經曰:「陰搏陽別」者則為有孕,此診脈之一法也。

白話文:

凡是婦女懷孕後四十天左右,必定會患上早孕反應,也有些人不患病。想要知道有沒有懷孕,可以使用試驗的方法。

取川芎兩錢,研成粉末(沒有經過火加熱)。用濃縮的艾草湯,空腹調服用。如果輕微動彈,則為懷孕。肚臍下方動彈,則為血塊塞住。不動彈,則為血凝結。

還有一種方法是用炙草、去皮皁角各一錢,黃連少許,研成粉末,用酒調服用。有孕婦者服後會嘔吐,沒有懷孕的人不會嘔吐。

醫經上說:「陰脈波動,陽脈分離」的人就是懷孕了,這也是診脈的一種方法。

3. 辨男女法

凡妊婦臍突必男,按之頗實,兩乳甚黑;女孕則臍軟,乳頭雖黑而不甚。又法令妊婦抱來生齒兒女,若是男胎,所抱女兒泄青糞,女胎所抱男兒泄青糞。若男胎抱男兒,女胎抱女兒,俱無恙。又令婦前行,背後呼之,左回首是男,右回首是女。必登廁時,夫從後呼亦皆試。

4. 辨種子方不可服論

時人妄用種子方,多用香附為主,大損氣血,服久則致腰痛,反成痼而損胎者有之,間有服交加散而偶得子者,亦幸中耳。蓋因少壯婦多恚怒,服此以抑其氣,且無子多由少血不能攝元氣,或屢墜損血,或經行腹痛,或子宮虛冷所致,故欲求嗣者,須令河車大造丸(方載後)三四料,以助陰血,紫河車須用頭胎壯婦人者為佳。如經行作痛者,加牛膝一兩,元胡五錢以調之。

白話文:

現在的人濫用種子類的藥方,大多以香附為主要成分。這會嚴重損傷氣血,服用久了會導致腰痛,甚至加重,還有可能損害胎兒。偶爾有人服用交加散而懷孕,那只是運氣好而已。

因為年輕婦女容易生氣,服用這些藥物可以壓制她們的情緒。而且不孕症大多是由於氣血不足,不能攝護元氣;或者多次流產導致氣血虧損;或者經期腹痛,子宮虛冷所致。因此,想要求子的女性需要服用河車大造丸(配方在後面)三四副,以補益陰血。紫河車最好使用初生壯婦的胎盤。

如果經期腹痛,可以加入牛膝一兩和元胡五錢進行調理。

如得孕屢墜者,預服丹溪安胎飲(方載後)。

5. 瘦胎三方不可服論

《事林廣記》載有瘦胎三方,用枳殼香附等耗氣藥,使之瘦胎易產,非無用也。古方士進湖陽公主瘦胎方,因其居處深宮,養厚而形弱,食美而胎肥,遇期難產,進此方以瘦之,亦幸中耳。

白話文:

《事林廣記》記載了三種幫助減輕胎兒體重(瘦胎)的藥方,使用枳殼、香附等能耗損氣血的藥物,讓胎兒變瘦而容易生產,這樣的方法並不是沒有用。古時候的道士進獻給湖陽公主一個瘦胎藥方,因為她居住在深宮,營養過剩身體虛弱,飲食豐盛導致胎兒過大,到了生產期難以順利生產。道士用這個藥方讓她瘦胎,最後順利生產。

常人豈可概服乎!夫孕至九月,胎形已全,以一母氣血分蔭其子,猶虞不足,尚宜補藥,乃反耗之,則母將救之不贍,奚有餘血以分蔭其子乎?且餓損胎元,日漸伶仃,雖有瘦胎易產之效,實得虧元損壽之害,血氣既損,多致臨盆艱澀,危症百出,人不知也。

白話文:

一般人豈可隨便服用墮胎藥?懷孕到九月時,胎兒已經完全成形,母親會以自己的氣血分給胎兒,仍然擔心不足,還需要補充藥物,現在卻反而讓胎兒流產,這樣母親將無法救活胎兒,又怎麼可能有餘下的血氣分給胎兒呢?而且胎兒因為飢餓而損傷了根本,日漸瘦弱,雖然有早產的功效,但實際上卻是損害了根本,縮短壽命,氣血一旦損傷,多半會導致分娩困難,危症頻發,一般人卻不知道。

又《婦人良,[方]》內無憂散、保元散、神寢散俱不可服。

6. 滋榮易產湯(孕婦九個月服之有益。)

當歸(三錢),川芎(一錢),生地(二錢),益母草(二錢),人參(一錢),茯苓(八分),白朮(八分),大腹皮(八分),條芩(八分),炙草(四分),陳皮(五分),煎服。

白話文:

當歸 (3 錢)、川芎 (1 錢)、生地黃 (2 錢)、益母草 (2 錢)、人參 (1 錢)、茯苓 (8 分)、白朮 (8 分)、大腹皮 (8 分)、條芩 (8 分)、炙甘草 (4 分)、陳皮 (5 分),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