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齋

《本草詳節》~ 卷之十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1)

1. 長流水

即千里水,味甘,氣平。系來遠流長,取直達四肢之義,不必以千里為拘。

主煎手足四肢濕腫浮脹、二便留滯之藥。

按:水宜慎擇,所關不小,孫真人云,煎人參鬚用流水,用止流即不驗。今甚有以宿水煎藥,不惟無效,恐有蟲毒、陰氣所侵,更受其害,即滾湯停宿,尚洗面無顏色,洗身成癬,水可苟焉塞責哉!

2. 逆流水

即回瀾倒逆上流之水。

主煎湧吐胃膈風痰,及升散之藥。

3. 急流水

系峻灘急下之水,取其性下速也。

主煎下體腰胯風濕疼痛之藥。

4. 井華水

味甘,氣平。系清辰第一汲者。

主補陰虛,清頭目,宜煎一切痰火氣血藥。

按:井華水,乃天一真氣,浮結水面,況泉為地脈,人之經血象之,其補益可知。凡煎藥者,須擇土厚質潔之水,不可忽也。

5. 山骨水

味甘,氣寒。系石縫流出之水。

主卻時疫,退熱證。

6. 甘瀾水

味甘,氣微溫。系置水盆中,以杓揚千遍,令有沸珠相逐者。

主煎陰證傷寒藥。

按:甘瀾水,性柔,取其不助腎氣,而益脾胃也。

7. 溫湯水

味辛,氣熱。微毒。內有硫黃,故令水熱。

主浴洗瘡疥,及肌皮頑痹,

8. 神水

味甘,氣寒。端午伐竹,竿中有水,瀝取為藥。

主心腹積聚及蟲,又飲之清熱化痰。

9. 地漿水

味甘,氣寒。系掘黃土深三尺,以新汲水沃入攪濁,少頃取清用之。

主霍亂,解楓菌毒,及中暍死者灌之。

10. 春雨水

味鹹,氣平。立春日,以器迎接者。

主煎發散及補中益氣藥。

按:立春節雨水,得少陽生髮之氣,故可煎(注:煎,原脫,增)主中氣不足,清氣不升之藥。古方夫婦各飲一杯,還房有孕,亦取資始發育之義。

11. 秋露水

秋分時,以棕拂諸花草之上,取其收斂。

主煎潤肺殺蟲之藥。

12. 冬霜

味甘,氣寒。以雞羽掃入瓶,密封陰處,久亦不壞。

主瘧疾,解酒熱。和蚌粉傅痱瘡,及腋下赤腫。

13. 臘雪

味甘,氣冷。水甕貯,掘地埋留用。

主春夏時行疫毒。宜煎傷寒陽證火暍之藥。

14. 夏冰

味甘,氣冷。

主傷寒陽毒昏迷,置一塊於膻中良。解燒酒、煤毒。

15. 潦水

味甘,氣平。系深山土凹積而不流動者。

主煎調脾胃、去濕熱之藥。

按:潦水在土,停澄既久,殊有土氣,能助脾元。

16. 菊英水

系採英浸水,氣香而甘,此荊潭之人,度二三百歲乃去,王子喬採為變白增年之方也。

主飲令人壽。

17. 百沸湯

味甘,氣平。勿用銅瓶煎,損人聲音。

主通絡,助陽氣,風冷氣痹人,坐浸亦能取汗。虛寒者忌。

18. 陰陽水

系河井各半。

主煎陰不升、陽不降,上下乖隔之藥。

19. 生熟湯

味甘、咸。

主霍亂,及嘔吐不能納食、納藥,飲數口能升降陰陽,即定;又痰瘧,宿食臚脹,投鹽少許,即吐出痰食。

20. 齏水

即作黃齏菜水,味酸、咸。

主吐諸痰飲宿食,酸苦湧泄為陰也。

21. 甑氣水

主身面瘡成孔□。糯米甑氣水,可塗楊梅瘡。

22. 阿井水

味甘、咸,氣平。系伏流地下之濟水所經也。

主利膈,疏痰,止吐。

按:阿井水,《內經》以為天地之肝,其性趣下,清而且重,用攪濁水即清,故治瘀濁及逆上之痰。青州范公泉,亦濟水所注,用造白丸子,利膈化痰尤效。

23. 浸藍水

味辛、苦,氣寒。

主解毒,殺蟲。誤吞水蛭成積,飲之即下。

24. 鹽膽水

味鹹、苦。有大毒。系鹽場槽中瀝下黑汁也。

主蝕䘌,疥癬,瘻疾,蟲咬,及馬牛為蟲蝕,毒蟲入肉生子。凡瘡有血者,不可塗。

25. 艾火

用陽燧火珠,承日取太陽真火,次則鑽槐取火良。急用真麻油燈或蠟燭火,不可用桑柴火,傷人肌肉。

主灸百病冷疾,入硫黃末少許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