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彬

《藥論》~ 五、雜劑

回本書目錄

五、雜劑

1. 收斂

五味子(入肺)

保肺家耗散之金,而嗽久者尤善;補腎經枯涸之水,而精滑者為優。療神氣不足之昏眸,解津液不足之煩渴。共黃耆、酸棗能收虛汗之功,同肉果、吳萸可奏子泄之效。

五倍子

斂肺化痰,故止嗽有要;散熱生津,故止渴相宜。上下之血皆止,陰陽之汗咸瘳。瀉痢久而能斷,腫毒發而能消。糝口瘡須臾可食,洗脫肛頃刻能收。染鬚髮之白,治目爛之疴。

烏梅(入肺、大腸)

收肺氣,除煩止渴;治瀉痢,調胃和中。治嘔吐蛔蟲,療下血腸紅。

牡蠣(入肝、腎)

擅遺精之妙用,得斂汗之靈通。旋施漏下,漫治崩中。墜凝痰與脅肋,消瘰癧與喉嚨。

龍骨(入心、腎、大腸)

固氣澀腸,脫肛之用;安神定魄,多夢之施。泄痢、遺精稱聖,盜汗、崩漏通神。驚癇狂顛,安神定魄,齒敢當之;完膚補漏,斂汗止血,骨將用也。

蛇床子(入腎、脾)

服同補劑,興陽慓悍何當?末搽疥癩,燥濕干膿一捷。

伏龍肝(入肝)

治崩中帶下,療尿血遺精。中惡反胃,濕毒諸瘡。

棗仁(入心)

生心血以收虛汗,須同生地、黃耆;益中氣以御虛煩,賴佐人參竹葉。定紛紜於夢寐,安神魄於怔忡。膽實多眠屬熱,生用為良;膽虛不睡為寒,炒則為善。

山茱萸(入肝)

強腰足,起痿躄之痠疼;培腎肝,塞精髓之遺泄。療女子月信違期,治老人便多失節。目暗耳鳴,雜壯火之類;陽衰陰痿,入養火之門。

白芍(入肝、脾)

清腸澼之便紅,療血虛之腹痛。盜汗則賴黃耆,失血則和生地。佐當歸而成補血之功,臣白朮而以致扶脾之益。新產與高年者勿用,秋冬及虛甚者毋投。

白礬

消痰止痢,滌熱祛風,收脫肛陰挺,理疥癬濕淫。

綠礬

化痰消積燥脾濕,黃疸腫脹兼破瘀。

2. 殺蟲

使君子(入胃)

殺諸蟲而不傷胃,療瀉痢而忌熱茶。

百部(入肺)

治肺熱,咳嗽可止;消氣逆,骨蒸盡除。疳蛔寸白與傳屍,暴咳久嗽而立止。

檳榔(入肺、脾)

走後重,殺三蟲。破滯氣而逐水,消宿食以墜痰。除嵐瘴痎瘧之戰慄,杜疝瘕腳氣之攻衝。積聚氣實則優,食減脾虛則咎。

3. 吐劑

常山(入肺)

截溫瘧之不已,夾攻須草果檳榔;慮元氣之受傷,相劑必人參白朮。此痰涎之劫藥,匪寒熱之神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