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二十三 (1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三 (15)

1. 胡桃

味甘,平,無毒。食之令人肥健,潤肌,黑髮。取瓤燒令黑,末,斷煙,和松脂研,敷瘰癧瘡。又,和胡粉為泥,拔白鬚發,以納孔中,其毛皆黑。多食利小便,能脫人眉,動風故也。去五痔。外青皮染髭及帛皆黑。其樹皮止水痢,可染褐。仙方:取青皮壓油,和詹糖香塗毛髮,色如漆。

生北土。云張騫從西域將來。其木,春斫皮,中出水,承取沐頭至黑。(今附)

臣禹錫等謹按孟詵云:胡桃,不可多食,動痰飲,除風,令人能食,不得並,漸漸食之,通經脈,潤血脈,黑鬢髮。又,服法:初日一顆,五日加一顆,至二十顆止之。常服,骨肉細膩光潤,能養一切老痔疾。日華子云:潤肌肉,益發,食酸齒䘌,細嚼解之。圖經曰:胡桃,生北土,今陝、洛間多有之。

大株厚葉多陰。實亦有房,秋冬熟時採之。性熱,不可多食,補下方:亦用之。取肉合破故紙搗篩,蜜丸。朝服梧桐子大三十丸。又療壓撲損傷。搗肉和酒,溫頓服便瘥。崔元亮《海上方》療石淋,便中有石子者。胡桃肉一升,細米煮漿粥一升,相和頓服即瘥。實上青皮,染髮及帛皆黑。

其木皮中水,春斫取沐頭,至黑。此果本出羌胡,漢·張騫使西域還,始得其種,植之秦中,後漸生東土。故曰陳倉胡桃,薄皮多肌。陰平胡桃,大而皮脆,急捉則碎,江表亦嘗有之。梁《沈約集》有《謝賜樂遊園胡桃啟》,乃其事也。今京東亦有其種,而實不佳。南方:則無。

孫真人:食,動疾吐水。梅師方:治火燒瘡。取胡桃穰,燒令黑,杵如指,敷瘡上。

衍義曰:胡桃,發風。陝、洛之間甚多,外有青皮包之,胡桃乃核也。核中穰為胡桃肉。須如此說,用時須以湯剝去肉上薄皮,過夏至,則不堪食。有人患酒楂風,鼻上赤,將桔子核,微炒為末,每用一錢匕,研,胡桃肉一個,同以溫酒調服,以知為度。

2. 獼猴桃

味酸,甘,寒,無毒。止暴渴,解煩熱,冷脾胃,動泄闢,壓丹石,下石淋。熱壅反胃者,取汁和生薑汁服之。一名藤梨,一名木子,一名獼猴梨。生山谷。藤生著樹,葉圓有毛。其形似雞卵大,其皮褐色,經霜始甘美可食。枝、葉殺蟲,煮汁飼狗,療瘑也。(今附)

陳藏器:味鹹,溫,無毒。主骨節風,癱緩不隨,長年變白,野雞肉痔病,調中下氣。皮中作紙,藤中汁至滑,下石淋,主胃閉,取汁和生薑汁,服之佳。食療候熟收之,取瓤和蜜煎作膏。去人煩熱。久食亦得。令人冷,能止消渴。

衍義曰:獼猴桃,今永興軍南山甚多,食之解實熱,過多則令人臟寒泄。十月爛熟,色淡綠,生則極酸,子繁細,其色如芥子,枝條柔弱,高二、三丈,多附木而生。淺山旁道則有存者,深山則多為猴所食。

3. 海松子

味甘,小溫,無毒。主骨節風,頭眩,去死肌,變白,散水氣,潤五臟,不飢。生新羅。如小慄,三角,其中仁香美,東夷食之當果,與中土松子不同。(今附)

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松子,逐風痹寒氣,虛蠃少氣,補不足,潤皮膚,肥五臟,東人以代麻腐食用。

海藥云:去皮食之,甚香美,與雲南松子不同,雲南松子似巴豆,其味不厚,多食發熱毒。松子,味甘美,大溫,無毒。主諸風,溫腸胃。久服輕身,延年不老。味與卑占國偏桃仁相似,其偏桃仁,用與北桃仁無異是也。

4.

味苦,寒。多食令人臚(音閭)脹,病人尤甚。

陶隱居云:江南乃有,而北國最豐,皆作脯,不宜人。有林檎相似而小,亦恐非益人也。今注有小毒,主耐飢,益心氣。臣禹錫等謹按孟詵云:柰,主補中焦諸不足氣,和脾。卒患食後氣不通,生搗汁服之。日華子云:柰,冷,無毒。治飽食多肺壅氣脹。

圖經文具林檎條下。

食醫心鏡:柰子,味苦,寒澀,無毒。主忍飢,益心氣,多食虛脹。

5. 庵羅果

味甘,溫。食之止渴,動風氣。天行病後及飽食後,俱不可食之。又,不同大蒜辛物食,令人患黃病。樹生狀若林檎而極大。(今附)

臣禹錫等謹按陳士良云:微寒,無毒。主婦人經脈不通,丈夫營衛中血脈不行,久食令人不飢。葉似茶葉,可以作湯,療渴疾。

衍義曰:庵羅果,西洛甚多,亦梨之類也。其狀亦梨,先諸梨熟,七夕前後已堪啖,色黃如鵝梨,才熟便鬆軟,入藥,絕希用。

6. 橄(音敢)欖(音覽)

味酸、甘,溫,無毒。主消酒,療鯸(音侯)鮐(音怡)毒。人誤食此魚肝迷悶者,可煮汁服之,必解。其木作楫撥,著魚皆浮出,故知物有相畏如此也。

核中仁,研敷唇吻燥痛。其樹似木槵子樹而高,端直,其形似生訶子,無稜瓣。生嶺南。八月、九月採。又有一種,名波斯橄欖,色類亦相似。其形、核作二瓣,可以蜜漬食之。生邕州。(今附)

臣禹錫等謹按孟詵云:橄棪,主䲅魚毒,汁服之。中此魚肝、子毒,人立死,唯此木能解。生嶺南山谷。樹大數圍,實長寸許。其子先生者向下,後生者漸高。八月熟,蜜藏極甜。日華子云:橄欖,開胃,下氣,止渴。

圖經曰:橄欖,生嶺南,今閩、廣諸郡皆有之。木似木槵而高,且端直可愛,秋晚實成,南人尤重之。咀嚼之,滿口香久不歇,生啖及煮飲並解諸毒,人誤食鯸鮐肝,至迷悶者,飲其汁立瘥。山野中生者,子繁而木峻,不可梯緣,但刻其根下方寸許,納鹽於中一夕,子皆落,木亦無損。

其枝節間,有脂膏如桃膠,南人採得,並其皮、葉煎之如黑餳,謂之欖糖,用膠船,著水益干,牢於膠漆。邕州又有一種波斯橄欖,與此無異,但其核作三瓣,可蜜漬食之。

陳藏器云:樹大,圓實長寸許,南方:人以為果,生實味酸,《南州異物志》曰:橄欖子,緣海浦嶼間生,實大如軸頭,皆反垂向下,實先生者向下後生者漸高。《南方:草木狀》曰:橄欖子,大如棗,八月熟,生交趾。海藥:謹按《異物志》云:生南海浦嶼間。樹高丈餘。

其實如棗,二月有花,生至八月乃熟,甚香,橄欖木高大難採,以鹽擦木身,則其實自落。

衍義曰:橄欖,味澀,食久則甘,嚼汁咽,治魚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