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千金翼方》~ 卷第十八·雜病上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八·雜病上 (10)

1. 厚朴湯

主久積痰冷,胸脅痞滿,不受食飲,渾渾欲吐,血室空虛,客陽通之,令脈緊數,重熱水蒸,汗漏如珠,四肢煩痛,唇口乾燥,渴升水漿方。

白話文:

此方主治:長期積聚痰液、寒氣,導致胸脅之間脹滿,不能進食,想吐又吐不出,血室空虛,客邪陽氣侵襲,導致脈象緊數,遇熱水蒸氣後大汗淋漓,四肢痠痛,嘴脣口舌乾燥,口渴想喝水。

厚朴(炙),半夏(洗),茯苓白朮(各四兩),枳實(四枚,炙),芍藥,黃耆(各二兩),生薑(八兩,切),麥門冬(一升,去心),桂心(五合),人參甘草(炙,各二兩)

白話文:

厚朴(烤過),半夏(洗過),茯苓,白朮(各4兩) 枳實(4枚,烤過),芍藥,黃耆(各2兩) 生薑(8兩,切片),麥門冬(1升,去掉芯) 桂心(5合),人參,甘草(烤過,各2兩)

上一十二味,㕮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分四服。

白話文:

共計十二味藥材,搗碎研磨。加入一斗五升的水煎煮,取五升的藥汁,分四次服用。

2. 竹葉湯

主下氣,胸中煩悶,悶亂氣逆,補不足方。

白話文:

古代文字:

下氣,胸中煩悶。悶亂氣逆,補不足方。

治療胸中氣逆難舒,煩悶不暢的症狀。用於治療氣虛不足者。

竹葉(一把),粳米,麥門冬(去心),半夏(洗,各一升),人參當歸(各二兩),生薑(一斤,切),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五升,煮竹葉、生薑取一斗,納諸藥,煮取八升,分十服,日三夜一。(一云:水八升煮取二升半,服八合)

白話文:

竹葉(一把)、粳米、麥門冬(去除核)、半夏(清洗,各一升)、人參、當歸(各二兩)、生薑(一斤,切片)

以上七種藥材搗碎,加入一斗五升水,煮竹葉和生薑,取一斗水,放入所有藥材,煮至八升。分成十劑,每日三次,夜間服用一劑。(另一種說法:用八升水煮成二升半,每次服用八合)

3. 烏梅湯

主下氣,消渴止悶方。

烏梅(二七枚,大者),香豉(一升)

上二味,以水一斗,煮烏梅取五升,去滓,納豉,煮取三升,分三服,可常用之。

白話文:

烏梅香豉湯

材料:

  • 烏梅:27 枚(較大的)
  • 香豉:1 升

做法:

  1. 將烏梅和香豉放入一斗(約 10 公斤)的水中煮沸。
  2. 煮出 5 升烏梅湯後,將湯渣濾掉。
  3. 將香豉放入烏梅湯中,繼續煮出 3 升。
  4. 分為 3 次服用,可長期服用。

功效:

主治降氣、消渴、止煩悶。

4. 大酸棗湯

主虛勞煩悸,奔氣在胸中,不得眠方。

白話文:

繁體中文:

虛勞煩悸,奔氣在胸中,不得眠方。

茯苓二兩,茯神二兩,肉桂半兩,人參半兩,甘草半兩,百合一兩,知母一兩,麥門冬一兩,五味子半兩,酸棗仁半兩,石菖蒲半兩,竹葉十五片,遠志半兩。

身體虛弱,心煩意亂,氣息在胸中奔走,無法入睡的藥方。

茯苓二兩,茯神二兩,肉桂半兩,人參半兩,甘草半兩,百合一兩,知母一兩,麥門冬一兩,五味子半兩,酸棗仁半兩,石菖蒲半兩,竹葉十五片,遠志半兩。

酸棗仁(五升),人參茯苓生薑(切),芎藭,桂心(各二兩),甘草(炙,一兩半)

白話文:

酸棗仁(5 升) 人參、茯苓、生薑(切片)、川芎、桂心(各 2 兩) 炙甘草(1.5 兩)

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棗仁取七升,去滓,納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

白話文:

七味,切碎研末。用水一斗二升,煮棗仁取七升,去除渣滓,放入所有藥材,煮取三升,分為三份服用。

5. 大棗湯

主虛煩,短氣,氣逆,上熱下冷,胸滿方。

白話文:

虛煩,短氣,氣逆,上熱下冷,胸滿方

針對虛煩、呼吸短促、氣流逆行、上半身發熱而下半身發冷、胸悶等症狀的方劑。

大棗(三十枚,擘),石膏(三兩,碎),白薇前胡人參防風(各二兩),桂心,甘草(各一尺,炙)

白話文:

  • 大棗:30 顆(切開)
  • 石膏:3 兩(搗碎)
  • 白薇:2 兩
  • 前胡:2 兩
  • 人參:2 兩
  • 防風:2 兩
  • 桂心:1 尺(用火烤過)
  • 甘草:1 尺(用火烤過)

上八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白話文:

上八味,研末。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次服用。

6. 竹根湯

主短氣欲絕,不足以息,煩撓,益氣止煩方:

白話文:

短氣欲絕,不足以息,煩撓

**症狀:**呼吸短促,喘不過氣來,煩躁不安。

益氣止煩方:

藥材:

  • 人參
  • 白朮
  • 黃耆
  • 茯苓
  • 甘草

用法:

將上述藥材加水煎煮,服用藥液。

功效:

此方有助於益氣固表,止煩安神,緩解短氣、煩躁等症狀。

竹根(一斤),小麥,粳米,麥門冬(各一升,去心),大棗(十枚,擘),甘草(二兩,炙)

白話文:

竹根(半公斤),小麥、粳米(各一公升,去掉根),麥門冬(各一公升,去掉心),大棗(十顆,掰開),甘草(100公克,烤過)

上六味,㕮咀。以水一斗煮米、麥令熟去之,納諸藥,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日三,不能服者,以綿瀝口中。

白話文:

六味:桑葉、菊花、薄荷、連翹、金銀花、甘草。

研末。用水一鬥煮米、麥煮熟後濾去米、麥,加入研磨成的藥材,再煮取二升七合的藥液,分為三份服用,每天三次。無法服用的,可以用綿花沾藥液瀝入口中。

7. 酸棗湯

主傷寒及吐下後,心煩乏氣,不得眠方。

白話文:

原文

傷寒心煩不得臥。

吐利後,心煩乏氣,不得眠。

白話文

傷寒心煩,無法入睡

吐瀉後,心煩意亂,疲乏無力,無法入睡

酸棗仁(四升),麥門冬(一升,去心),乾薑,芎藭,茯苓知母甘草(各二兩,炙)

白話文:

  • 酸棗仁:4 升
  • 麥門冬:1 升(去除中心)
  • 乾薑:2 兩
  • 芎藭:2 兩
  • 茯苓:2 兩
  • 知母:2 兩
  • 甘草:2 兩(經炙烤)

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煮棗仁,取一斗,去之,納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

白話文:

取上七味藥,細細嚼碎。加入一斗二升的水,煮棗仁,取一斗水量,將棗仁去除,放入其他藥材,繼續煮,取三升藥液,分成三份服用。

8. 白薇散

主虛煩方:

白話文:

原文

虛煩方: 硃砂一兩(黃土固之) 龍齒五兩 螺蚌粉半兩 真珠母一兩 石膏三兩 琥珀一兩(去殼) 茯苓一兩 玄參一兩 青黛半兩 水飛雄黃半兩 水銀一兩(煉過)

翻譯

治療心煩失眠的方劑:

硃砂一兩(用黃土固定) 龍齒五兩 螺蚌粉半兩 珍珠母一兩 石膏三兩 琥珀一兩(去除外殼) 茯苓一兩 玄參一兩 青黛半兩 水飛雄黃半兩 水銀一兩(經過提煉)

白薇乾薑甘草(各一兩),栝蔞(二兩),硝石(三兩)

白話文:

白薇一兩、乾薑一兩、甘草一兩、栝蔞二兩、硝石三兩

上五味,各別搗,先納甘草臼中,次納白薇,次納乾薑,次納栝蔞,次納硝石,搗三千杵,篩和,冷水服方寸匕,日三。

白話文:

將以上五味藥分別搗碎,先把甘草放入研缽中搗碎,然後加入白薇、乾薑、栝蔞,最後加入硝石,總共搗三千下。將這些藥粉過濾後混合均勻,用冷水服下一小勺,每天服用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