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簡補義》~ 卷下 (9)

回本書目錄

卷下 (9)

1. 說伏鼓

鼓者,鼓搏有力之謂也。而伏鼓二字連稱,《素問·經脈別論》、「大奇論」屢見之,實不過去來之義耳。伏者,脈之去而伏也;鼓者,脈之來而鼓也。曰外鼓大者,即謂脈之來大也;曰沉鼓澀者,即謂脈之沉而來澀也。前人概以沉伏鼓搏釋之,於上下文義,每閡而難通。是求深反淺,不知古文迂拙之體也。

白話文:

「鼓」指的是跳動有力。「伏鼓」二字連用,在《素問·經脈別論》和《大奇論》中多次出現,其實只是表示往復的意思而已。「伏」是脈搏離去而隱伏,「鼓」是脈搏來到而顯揚。所謂「外鼓大」,就是說脈搏跳動強勁;所謂「沉鼓澀」,就是說脈搏深沉而跳動不順暢。以前的人通常用「沉伏鼓動」來解釋,但常常與上下文意不合,不通順。這是因為過於追求深刻,不瞭解古文迂迴曲折的表達方式。

說雍滿

「大奇論」有腎雍、肝雍、腎滿、肝滿之文。滿之義為洪大,以脈言之;雍之義為壅實,亦以脈言之也。《甲乙經》作「癰」,後人遂以臟癰釋之矣。夫滿為勢盛,而其形未嘗不實;雍為形實,而其勢未嘗不盛。二者後世所謂弦大也。故主病為腫,為喘,而兩胠滿,為不得小便,為少腹滿,體胻大,為癇瘛筋攣。

白話文:

《大奇論》中記載了腎雍(雍塞)、肝雍(雍塞)、腎滿(脈勢洪大)、肝滿(脈勢洪大)等內容。其中,「滿」是指脈勢洪大,「雍」是指脈勢壅塞。後來的《甲乙經》將「雍」寫成了「癰」,於是後人就將其解釋為臟器生瘡。

「滿」的脈勢強盛,其脈形往往是實的;「雍」的脈形實,其脈勢也往往強盛。這兩種脈象在後世醫家看來都是弦脈和大脈。因此,滿雍脈所主證的疾病包括腫脹、喘息,兩側頸部腫脹,小便不通,少腹脹滿,身體浮腫,癲癇和筋攣。

古文迂拙如此,後人以二十八脈,印定眼目,遂少見而多怪矣。仲景高章卑惵,亦猶是也。

2. 說微

脈之微有二:形之微小也,力之微弱也,此皆作實字解。其作虛字解者,不甚之謂也。仲景書中微緊、微緩諸文,皆不甚之義,而後人每以微脈釋之,方中行已致辨矣。《素問》春胃微弦曰平。王冰注曰:微似弦,不謂微而弦也。是必當時已有誤解者,不然,此等淺文,何煩訓詁耶!

白話文:

脈象細微有兩種解釋:一是脈形細小,一是脈力微弱,這兩種解釋都是以「實」字來理解。而作為「虛」字來解釋的,是指脈象不顯著。仲景的書中「微緊」、「微緩」等字樣,都是指不顯著的意思,但後人常常用微弱的脈象來解釋,方中行已經對此進行過辨析。《素問》中記載「春脈微弦為平」,王冰解釋說:「微似弦,而不是說微弱而弦」。這說明當時已經有人誤解了。如果不是這樣,這種淺顯的文字何必要特別解釋呢?

3. 說人迎氣口

李東垣謂:古法以俠喉兩傍左為人迎,右為氣口。彭用光以魚際背骨縫中動脈,左為人迎,右為氣口。其說雖新,而皆無據,且背後脈,仍與寸口脈通,有何分別?

白話文:

李東垣說:古代的方法是以喉嚨兩側的左側為「人迎」,右側為「氣口」。而彭用光則認為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間、骨縫中的動脈,左側是「人迎」,右側是「氣口」。他們的說法雖然新穎,但都沒有依據。而且背部的脈絡仍然和寸口的脈絡相通,有什麼差別呢?

人迎氣口,聚訟紛紜,訖無濟於實用,以余歷診所驗,約有二端:其一即兩手分診法,是專指痿、厥、偏枯,虛損久病,榮衛積於一偏之所致也;其二當以關前關後分診之。《內經》惟「動腧篇」確以人迎屬之結喉。余如「至真要大論」言:人迎與氣口大小相應,命曰平人。

白話文:

關於「人迎氣口」,中醫界爭論不休,實際應用上卻沒有幫助。根據我的臨牀經驗,大概有兩種診法:

一種是雙手分診法,專門針對半身不遂、手腳冰冷、偏癱、長期虛弱等因氣血偏重一邊的疾病。

另一種是用關前關後分診法。《內經》中只有「動腧篇」明確將人迎歸屬於喉結。我認為就像「至真要大論」所說:人迎和氣口大小相應的,稱之為健康人。

下即接敘尺寸不相應之事。「終始篇」言:少氣者,脈口、人迎俱小,而不稱尺寸也。此與「通評虛實論」脈虛者,不象陰也,文氣相同。謂不稱尺寸之常脈也,不但主中、主外,及春夏人迎微大,秋冬氣口微大,俱幹事理相合。即人迎盛緊傷於寒,氣口盛緊傷於食,亦有合於尺寸之診也。

白話文:

現在接著介紹「尺寸不對等」的情況。「終始篇」說:少氣的人,脈口和人迎穴都小,但是和尺寸脈不相符。這和「通評虛實論」中說的脈虛的人,不像是陰氣不足,意思相同。意思是說,不符合尺寸脈正常的脈象,不僅主中氣虛、主外氣虛,還有春夏季人迎穴稍微大一點,秋冬氣口穴稍微大一點,都符合醫學理論。另一方面,人迎穴脹緊說明受寒,氣口穴脹緊說明飲食不節,也符合尺寸脈的診斷方法。

且一倍二倍三倍,分候三陰三陽之義,亦覺有著落矣。況內關、外格,更與《難經》覆溢之旨協耶。

4. 說損至精消孤虛搏

(至,極也,如人極馬倦之極。)

《難經》:損脈,極遲,真陽內減,故曰損也;至脈,極數,真陰外薄,故曰至也。《素問·脈要精微》:有餘為精,不足為消。應有餘,不足為精;應不足,有餘為消。精即至之義也,故曰有餘;消即損之義也,故曰不足。精,非真有餘也,脈之應有餘,而正氣實不足;消,非止不足也,脈之應不足,而邪氣仍有餘也。「玉版要論」:搏脈痹躄,寒熱之交。

白話文:

《難經》

虛損的脈象:極度緩慢,這是因為體內的真陽之氣虧損,所以稱為「損」。亢奮的脈象:極度急促,這是因為體內的真陰之氣外泄,所以稱為「至」。

《素問·脈要精微》

脈象有餘為「精」,脈象不足為「消」。應該有餘的脈象不足為「精」;應該不足的脈象有餘為「消」。「精」指的就是「至」的意思,所以說有餘;「消」指的就是「損」的意思,所以說不足。「精」並不是真的有多餘,而是脈象應該多餘,但是身體的正氣實際上卻不足;「消」也不是隻有不足,而是脈象應該不足,但是體內的邪氣仍然有餘。

「玉版要論」

脈搏搏動不暢、肢體麻木,這是寒熱交替的徵兆。

脈孤為消,氣虛泄為奪血。孤為逆,虛為從。此謂搏脈乃主痹痛、痿躄、寒熱交爭之事,是氣壅爭於脈中也。若脈孤者,是細緊,不與肌肉相親,《脈訣》所謂「寥寥入尺來」也,主陽氣之虛,故曰消也。泄利為奪血,陰虛,脈見虛大,乃為與病相從。見孤者,是陽亦熄矣,得不謂之逆乎。

白話文:

脈象細小、孤獨代表陽氣虛弱,氣虛洩利代表陰血不足。孤獨代表逆反,虛弱代表順從。這就是指跳動的脈象主導著痹痛、痿廢、寒熱交替的疾病,這是由於氣血在脈中瘀阻所致。如果脈象孤單,就是細小緊繃,不與肌肉相親,就像《脈訣》中說的「稀疏地進入了尺脈」,代表陽氣虛弱,所以稱之為消。泄瀉為陰血不足,脈象顯得虛大,是順應疾病的發展。出現孤獨的脈象,說明陽氣也熄滅了,能不說是逆反嗎?

「大奇論」:脈至如搏,血衄身熱者死。脈來懸鉤浮,為常脈。此謂血衄身熱脈搏者,以其氣血之逆亂也。若但脈來甚鉤而浮,鉤乃來盛去衰之夏脈也,此血熱之常脈,不得謂之搏矣。以明搏脈堅擊無胃氣,與懸鉤浮不同也。此數書,舊解多未軒豁,聊記所見如此,待質高明而正之。

白話文:

「大奇論」中記載:脈搏跳動快速有力,而且鼻子出血、身體發熱的人會死亡。脈搏出現懸鉤浮脈,這是正常的脈象。但是如果脈搏跳動非常有力並且浮浮,這是夏天常見的脈象,稱為懸鉤脈,這是氣血上沖的表現,所以這是血熱的正常脈象,不能稱為搏脈。因為搏脈是脈搏跳動有力且沒有胃氣,與懸鉤浮脈不同。關於這幾種脈象,古人的解釋大多不夠明確,我姑且將我的見解記錄下來,等待高明的人來指正。

(舊有以脈孤為消氣,虛泄為奪血,各五字作句者,未見允協。)

5. 說浮沉

浮沉之義有三:一以部位言,一以動力言,一以指法言。部位者,脈之在浮、在沉也;動力者,脈之盛大,來極於浮,去極於沉也;指法者,無論脈之在浮、在沉,而以指力初按至脈皮為浮,重按至脈底為沉。即如浮緊身痛,沉緊內痛,其實二病,脈俱在沉,將何以辨之?吾嘗親審其脈,凡見指力初到脈皮,即見繃急,重按至脈底,反見泡軟,此即寒濕著於筋脈之身痛也。

白話文:

「浮沉」這個概念包含三方面的意義:

  1. **部位:**指脈搏在表層(浮)或深層(沉)。

  2. **動力:**指脈搏強弱與否。脈搏強盛時會浮於表層,衰弱時則沉於深層。

  3. **指法:**無論脈搏在浮或沉的位置,用手指輕按到脈搏表皮為「浮」,重按到脈搏底部為「沉」。

例如,浮緊的脈搏會導致身體疼痛,沉緊的脈搏會導致內部疼痛。儘管這兩種疾病的脈搏都是沈脈,但如何區別呢?我親自檢查過這些脈搏,發現只要手指輕觸到脈搏表皮,就會感覺到緊繃,重按到脈底,反而會感覺到柔軟。這說明寒濕之氣侵犯了筋脈,導致身體疼痛。

指力初到脈皮,脈形泡軟,或微見繃急,而按至脈底,甚見堅實者,此寒濕結於臟腑之內痛也。更有脈皮繃急,脈底鬆軟,中別挾一細線,此又寒束於外,而熱氣久郁,痰結於內也。故其證,表強而內喘滿。凡脈書,證同脈異、證異脈同之處,均當推見其同中之異、異中之同如此。

白話文:

當手指剛接觸到脈搏時,如果脈象鬆軟有泡,或者稍微有點緊繃,但壓到脈搏底部時,卻非常堅硬,這是寒濕凝結在臟腑內導致疼痛的徵兆。如果脈象表面緊繃,但底部鬆軟,中間夾雜著一條細線,則表示寒氣阻滯在體外,而熱氣長期鬱積,痰液凝聚在體內。因此,患者的症狀通常是外表強盛,但內在有喘息和腹脹的感覺。在所有的脈書中,當證狀相同但脈象不同,或者證狀不同但脈象相同時,都應該仔細推論其中相同與不同之處。

6. 脈法失傳

脈學精要之義,失傳者多矣。然其理其法,猶或散見於《內經》、《難經》、《傷寒》、《金匱》、《脈經》、《千金方》諸書中,有志之士,猶有可考而見諸行事也。即至南政北政之少陰所在,其脈不應;人迎、氣口之以一倍、二倍、三倍分主三陰三陽,法已失考。前人所說,皆不適用。

白話文:

中醫脈學的精髓已多有失傳。但是,其中原理和方法仍然散見於《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脈經》、《千金方》等書籍中。有志之士依然可以考據探討,並應用於實踐。即使是過去主張的「南政北政」之少陰脈位,其脈象也與實際不符;「人迎」、「氣口」分主三陰三陽,且以一倍、二倍、三倍進行分主,這些方法也已失傳,前人的說法都不實用。

然猶有議及之者,獨有兩法,僅於《內經》、《脈經》及《倉公傳》中,略見端倪。遍考百家,都無所述,蓋遺忘之久矣。兩法維何?一,三陰三陽法也;一,分界法也。分界者,即分三陰三陽之界也。兩法或即一法,亦未可知,茲姑取經文條析而陳之。

白話文:

然而對於這個問題,只有兩種方法,只在《黃帝內經》、《脈經》和《倉公傳》中稍微提到過。遍查各家醫書,都沒有記載,這可能是遺失已久了。兩種方法是什麼?一種是三陰三陽法;一種是分界法。分界就是分三陰三陽之間的分界線。這兩種方法可能實際上是一樣的,但也不一定。現在暫且根據經書上的文字,逐條分析說明。

《內經》之論三陰三陽者眾矣。其在脈也,「至真要大論」曰:厥陰之至,其脈弦;少陰之至,其脈鈞;太陰之至,其脈沉;少陽之至,大而浮;陽明之至,短而澀;太陽之至,大而長。是以風、寒、暑、濕、燥、火之六氣言之也。《難經》曰:少陽脈至,乍疏乍數,乍短乍長;太陽脈至,浮大以長;陽明脈至,浮大而短;少陰脈至,緊細而微;太陰脈至,緊大而長;厥陰脈至,沉短而敦。是以陰陽之太少言之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關於三陰三陽的論述很多。在脈象方面,「至真要大論」說:厥陰脈極盛時,其脈搏細緊有力;少陰脈極盛時,其脈搏平緩沉穩;太陰脈極盛時,其脈搏深沉有力;少陽脈極盛時,其脈搏洪大浮淺;陽明脈極盛時,其脈搏短促澀滯;太陽脈極盛時,其脈搏洪大有力且持久。因此,這六種脈象分別對應風、寒、暑、濕、燥、火這六種外邪。

《難經》中說:少陽脈搏時而疏緩時而急促,時而短小時而細長;太陽脈搏時,浮大且持久;陽明脈搏時,浮大而短促;少陰脈搏時,細緊而微弱;太陰脈搏時,細緊而持久;厥陰脈搏時,深沉短促而有力。因此,這六種脈象分別對應陰陽的太少之分。

二者皆氣化之事,其義皆有可尋,猶不得謂之失傳。惟夫所謂一二三也者,以紀數之多寡也,以紀次之先後也。不曰少陽厥陰,而曰一陽一陰;不曰陽明少陰,而曰二陽二陰;不曰太陽太陰,而曰三陽三陰,其必有道矣。「經脈別論」曰:太陽臟何象,象三陽而浮也。揍其詞義,是三陽之部,本不在浮,而此之太陽臟獨至者,乃其象屬於三陽,而又見於浮也。「陰陽別論」曰:鼓一陽曰鉤,鼓一陰曰毛。

白話文:

這兩者都是氣化過程中的事情,它們的意義都可以找到根據,還不能說已經失傳了。只是所謂的「一、二、三」,是用來表示數目的多少和次序的前後。不說少陽和厥陰,而說「一陽一陰」;不說陽明和少陰,而說「二陽二陰」;不說太陽和太陰,而說「三陽三陰」,這其中必定有道理。《經脈別論》說:「太陽臟是什麼特徵?它的特徵是屬於三陽,而且浮在表面。」綜合這句話的含義,是說三陽的部位,本來是不在表面的,而這裡的太陽臟之所以獨自浮在表面,是因為它的特徵屬於三陽,又表現在浮的部分。《陰陽別論》說:「鼓動一個陽氣叫做『鉤』,鼓動一個陰氣叫做『毛』。」

鼓者,脈之來而擊指也;鉤者,來盛去衰之夏脈也;毛者,浮澀之秋脈也。二脈皆在於浮,而曰一陰一陽,是一之為數,屬於浮矣。由是推之,中與沉亦當各有陰陽,二之數當屬於中,三之數當屬於沉矣。前所謂象三陽而浮者,是必三陽屬沉,故以而浮作轉語也。是陰陽之一、二、三,顯有屬於浮、中、沉者。

白話文:

「鼓脈」:脈搏來時擊中手指,像鼓聲一樣。「鉤脈」:來勢強勁,回落緩慢的夏季脈象。「毛脈」:浮而澀,類似秋天的脈象。

這兩種脈象都屬於表層脈象,但稱為「一陰一陽」,是因為數字「一」既代表陰,也代表陽,屬於表層。

由此推論,中層脈和深層脈也應各有陰陽之分,數字「二」應屬中層,「三」應屬深層。

前面所說的「像三陽一樣而浮」,一定是三陽屬於深層脈,所以用「而浮」來轉折。由此可見,陰陽的數字「一」、「二」、「三」,分別對應浮、中、沉三種脈象。

《脈經》曰:寸後尺前,名曰關。陽出陰入,以關為界。陽出三分,陰入三分,故曰三陰三陽。陽生於尺,動於寸,陰生於寸,動於尺。夫關前為陽,關後為陰。自來說者,不過以為清濁高下之大義如此,豈必析為三分,分隸三陰三陽耶?《脈經》乃實指之,以故曰三陰三陽。兩「三」字,決非漫然言之也,是陰陽之一二三,又有屬於寸、關、尺者。

白話文:

《脈經》中說:寸脈的後方和尺脈的前方,叫做關脈。陽氣上升,陰氣下降,以關脈為界。陽氣上升三分,陰氣下降三分,因此叫做三陰三陽。陽氣在尺脈,運動到寸脈,陰氣在寸脈,運動到尺脈。關脈的前方為陽,關脈的後方為陰。以往的人對於這段話的理解,都只能說是宏觀的概論而已,怎麼會真的把脈象分成三分,並把它們分別歸屬於三陰三陽呢?《脈經》中的說法可以說是確切無誤的,因此才使用了「三陰三陽」這個詞。這兩個「三」字,絕不是隨口說說的,它們指的是陰陽中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而且分別對應著寸脈、關脈和尺脈。

果明此義,則夫所謂結陽者腫四肢,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二陽結謂之消,三陽結謂之隔,三陰結謂之水,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與夫三陰俱搏,二十日夜半死等文,皆當以部分之一二三辨之,而無與於陰陽之太少矣。遍考諸經,迄無證據,其如何按部決病之法,亦渺無可稽。

白話文:

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就會知道所謂的陽氣滯積會導致四肢腫脹,陰氣滯積會導致首次大便帶血一升,第二次兩升,第三次三升。陽氣兩處滯積稱為「消」,三處滯積稱為「隔」,陰氣三處滯積稱為「水」。陰氣一處滯積,陽氣一處滯積稱為「喉痺」。如果三陰氣全部聚集在一起,二十天後就會在半夜死去。這些記載都應該按照「一、二、三」這部分來理解,與陰陽的太少之分無關。遍查所有經典,都沒有證據可以說明如何按部位判定疾病的方法,也就無從考證了。

王叔和九道之法,以九候分主足三陽與手足三陰,而獨無手三陽,其配合部位,亦與常法歧異,此脈法之失傳者一也。

白話文:

王叔和的九道脈法,用九個候位來分別主管足三陽與手足三陰的經脈,但獨獨沒有手三陽的內容。而且,這些脈位的對應部位也和一般的脈法不同。這就是脈法失傳的一種情況。

分界之法,見於「倉公傳」者有四事,而分三義。齊侍御史成案曰:所以知其後五日癰腫,八日嘔膿死者,切其脈時,少陽初代,代者經病,病去過入,入則去,絡脈主病。(言脈代者,先由經病,後過經深入,入則去經,而絡脈主病矣。絡謂臟腑所繫於身之絡也。)當其時,少陽初關一分,故中熱而膿未發也;及五分,則至少陽之界;及八日,則嘔膿死。故上二分而膿發,至界而癰腫,盡泄而死,陽虛侯。

白話文:

關於「分界」的方法,記載在「倉公傳」中的有四件事,分為三種意涵。齊侍御史成案說:之所以知道五天後會出現癰腫,八天後會嘔膿而死,是因為他在切脈時,發現少陽經剛剛開始代替,代替的意思是經絡上的疾病,疾病消退後進入內臟,進入後就消除了,絡脈主導疾病。(所說的脈代,是指疾病最初由經絡開始,後來穿過經絡進入內臟,進入後就離開經絡,而絡脈主導疾病。絡指臟腑與身體之間相連接的絡脈。)在那個時候,少陽經的關口才開了一分,所以內熱出現而膿液還沒形成;到了五分,就到了少陽經的分界線;到了八天,就會嘔膿而死。所以,過二分膿液就會形成,到分界線時就會出現癰腫,膿液全部排出就會死亡,陽氣虛弱導致疾病。

相趙章案曰:法五日死。皆為前分界法。前即謂成案也。此二者,氣口脈法之分界也。曹山跗案曰:五日死者,肝與心相去五分,故五日盡。盡即死矣。此似指五臟膜絡相去之界也。宋建案曰:臣意見其色,太陽色干,腎部上及界要腰字。以下者,枯四分所,故以往四五日知其發也。

白話文:

這段內容描述了面色與疾病的關係,源自《靈樞·五色篇》。現在這三種方法都很少有人用了,其他醫書上也沒有詳細說明。只有《脈經》引用了扁鵲論脈的文字,偶爾提到了這種理論。

此又面部之色界,《靈樞·五色篇》之義也。此三法者,今皆莫能用之,諸書亦無發明,獨《脈經》引扁鵲論脈之文,偶露此義。曰:寸口中,後大前兌,至陽而實者,癖食。小過陽一分者,七日癖,二分者,十日癖,三分者,十五日癖,四分者,二十日癖,四分中伏不過者,半歲癖,敦敦不至,胃陰一分,飲餔餌癖也。此段詞旨,殊不可曉,喻嘉言、程郊情、陳修園輩幸未得見,若得見之,必斥為妄語矣。

原文說:寸口脈的中部後端是太陰脈,前端是厥陰脈,脈象陽氣旺盛而有力,表明有嗜食癖。脈象超過陽氣一分,七天發作一次嗜食癖;超過兩分,十天發作一次;超過三分,十五天發作一次;超過四分,二十天發作一次;超過四分而且脈搏不隱伏,半年發作一次嗜食癖。脈搏弱小不足,胃中陰氣不足一分,喜歡喝水和吃東西發作嗜食癖。

這段話的意思很含糊,幸虧喻嘉言、程郊情、陳修園等人沒有看到過,如果他們看到了,一定會批判它是一派胡言。

殊不知《扁鵲脈法》之精真,有冠絕古今者。《脈經》所引扁鵲諸文,其詞氣頗與「倉公傳」相近,淵源有自,夫豈誣也。卒以句奇語重,欲喻莫由,分界之法不明,五臟之死期無據矣。此脈法之失傳者二也。

白話文:

很多人都不知道《扁鵲脈法》非常精妙,是古代和現在最頂尖的。而《脈經》裡引用扁鵲的文字,其風格跟「倉公傳」很像,是有淵源的,怎麼能說它是假的呢?但因為裡面句子很奇怪,言詞太過,想理解卻沒辦法,沒有清楚的診斷方法,五臟衰亡的時間也沒有依據。這是脈法的第二個失傳原因。

外此如扁鵲曰:出者為陽,入者為陰,一出一入,陰陽俱平,是為無病。二出一入為少陰,三出一入為太陰,四出一入為厥陰,二入一出為少陽,三入一出為陽明,四入一出為太陽。出入者,脈之來去也。出多入少則脈浮,為陰病;入多出少則脈沉,為陽病。《素問》曰:脈虛者,不象陰也。

白話文:

除了這些,像扁鵲說:「發汗為陽,閉汗為陰。陽出陰入,循環平衡,便無疾病。兩出兩入,為少陰;三出三入,為太陰;四出四入,為厥陰。兩入兩出,為少陽;三入三出,為陽明;四入四出,為太陽。出入指脈搏的跳動。出脈多而入脈少,脈浮,為陰病;入脈多而出脈少,脈沉,為陽病。古醫書中說:脈搏空虛,不是屬於陰脈。」

謂浮而按之不實也。《脈經》曰:妊娠得太陰脈為男,得太陽脈為女。太陰脈沉,太陽脈浮,是以太陰太陽為浮沉之通稱也。綜攬諸文,詞若可通,而法難施用。竊以鄙見懸揣其義,有無足重輕者,有至關切要者。如一陽曰鉤,一陰曰毛。苟得鉤毛之真象,即不知一陽一陰之名可也。

白話文:

「浮」是指脈搏浮於皮表,按壓時感覺不實。《脈經》說:懷孕時得太陰脈的是男孩,得太陽脈的是女孩。太陰脈沉,太陽脈浮,因此太陰、太陽也泛指浮沉脈。

綜觀各家論述,這些話語或許可以理解,但實際應用卻很困難。我個人淺見,揣摩其含義,有些無關緊要,有些卻至關重要。例如,「一陽」稱為「鉤」,「一陰」稱為「毛」。如果能真正理解「鉤」和「毛」的現象,那麼即使不知道「一陽」和「一陰」的名稱,也沒關係。

二出一入為少陰,二入一出為少陽。苟得二出二入之真際,即不知少陰少陽之名可也。獨至三陰俱搏,決非手足太陰,右手之寸關也;二陰俱搏,決非手足少陰,左手之寸尺也。二陽結者,豈曰手足陽明,三陰結者,豈曰手足太陰。雖前賢莫不如此詮釋,而返之私衷,總覺理有可疑,法不足據。

白話文:

兩個外出去,一個內進來,就是少陰;兩個內進來,一個外出去,就是少陽。如果你確實掌握了兩個外出去和兩個內進來的真諦,那麼就用不著去知道少陰少陽的名稱。

只有同時出現三個陰脈搏動,確定不是手足太陰脈(右手寸關脈);同時出現兩個陰脈搏動,確定不是手足少陰脈(左手寸尺脈)。

二陽脈相結,難道就一定是手足陽明脈嗎?三陰脈相結,難道就一定是手足太陰脈嗎?雖然前人都是這樣解釋的,但回顧自己的內心,總覺得有些道理值得懷疑,方法也不足以信以為真。

再四思維,彼言三陰者,不必專指三陰,而或賅一陰、二陰言之也。言二陽者,不必專指二陽,而或連一陽二陽言之也。浮、中、沉之三陰三陽者,當以極浮為三陽,次為二陽,次為一陽,次為一陰,次為二陰,極沉為三陰也。寸關尺之三陰三陽者,當以關前最近為一陽,次為二陽,上為三陽,關後最近為一陰,次為二陰,下為三陰。所謂陽生於尺,動於寸,陰生於寸,動於尺也。

白話文:

經過反覆思考,文中提到的"三陰",不一定是特指三陰,有時可能包含一陰或二陰。"二陽"也不一定是特指二陽,有時可能包括一陽和二陽。

浮、中、沉三陰三陽,應以極浮者為三陽,依次為二陽、一陽、一陰、二陰,極沉者為三陰。

寸關尺三陰三陽,應以關前最近者為一陽,依次為二陽、三陽,關後最近者為一陰,依次為二陰、三陰。所謂"陽生於尺,動於寸,陰生於寸,動於尺",就是這個意思。

《內經》三陰三陽之文,似當以此二義測之。倉公分界之法,亦當以此二法推之。又有關前為陽,浮曰一陽,中曰二陽,沉曰三陽;關後為陰,浮曰一陰,中曰二陰,沉曰三陰。又有寸為一,浮曰一陽,沉曰一陰;關為二,浮曰二陽,沉曰二陰;尺為三,浮日三陽,沉曰三陰。其曰三陰急者,沉候之三部俱急也。

白話文:

《內經》中記載的三陰三陽,可以透過「關前關後」和「寸關尺」兩種方法理解。

  • 關前關後:關前為陽,關後為陰。浮脈為一陽、二陽、三陽;沉脈為一陰、二陰、三陰。
  • 寸關尺:寸口為一,浮脈為一陽;沉脈為一陰。關脈為二,浮脈為二陽;沉脈為二陰。尺脈為三,浮脈為三陽;沉脈為三陰。

「三陰急」,是指沉脈在三部(寸關尺)都同時急促。

二陽結者,浮候之前二部俱結也。一陰一陽結者,寸部之浮沉皆結也。卒以經無明訓,莫敢定見,苦心測度,終無實際,有志之士,所為撫斷文而太息者也。

白話文:

所謂「二陽結」是指浮脈脈位的前兩部都有結脈現象。「一陰一陽結」是指寸脈的浮沉脈位都有結脈現象。但是由於經典中沒有明確記載,所以不敢確定見解,苦心冥思推測,終究沒有實際結果,有抱負的人士,所以感嘆於經典的記載不全而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