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簡補義》~ 卷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

1. 經脈續辨

(凡講脈學,須先識脈為何物,故一再致辨而不憚繁?)

前著十二經動脈辨,詳矣,今更取《內經》及西醫之論以質之。夫脈之動者,不待言矣,其不動者,在《素問·三部九候論》曰: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按之,右手當踝而彈之,其應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應疾,中手渾渾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應上不能至五寸,彈之不應者死。

白話文:

前面關於十二經脈動脈的辨證已經非常詳細了,現在再引用《內經》和西醫的論述來驗證一下。脈搏的搏動是無需多言的,至於脈搏不跳動,在《素問·三部九候論》中說:用左手足往上計五寸處按壓,右手在腳踝處彈壓,如果脈動反應在五寸以上,脈息細微跳動者不生病。脈動反應快,中手處脈息混亂者生病,中手處脈息緩慢者生病,脈動反應不能達到五寸,彈壓沒有反應者會死亡。

此言針刺時,彈其經脈而使之動,以觀其氣之至不至也,非動脈也。《難經·七十八難》曰:先以左手厭按所針榮俞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即此義也。曰如動脈,則其脈之本不動可知也。「離合真邪論」曰:邪之去絡入經也,客於血脈之中。經之動脈其至也,亦時隴起。

白話文:

這是指針灸時,輕彈經脈使其活動,以觀察氣血是否運行。這不是動脈。

《難經·七十八難》中說:先用左手壓住要針灸的榮穴和俞穴部位,然後輕彈並用力按壓,用指甲向下壓。氣血到來時,就像動脈跳動一樣。這正是這個意思。

說「就像動脈」,就可以知道動脈本身是不動的。《離合真邪論》說:邪氣從絡脈進入經脈,寄居在血脈之中。經脈的動脈在氣血到來時,也會時不時地隆起。

是明明有動脈、血脈之分矣。《靈樞·經脈》曰:脈之卒然動者,皆邪氣居之,留於本末。不動則熱,不堅則陷且空,不與眾同。曰:卒然動,則非常動可知也。「經脈別論」曰:食入於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如是,則經與脈之為二物也,不曉然乎?或曰:西醫之論脈也,人身止有血脈,而無氣之專脈,百脈皆由肺以聚於心,由心以達於四肢百骸。脈之動者,心動也。

白話文:

顯然人體有動脈和血脈的區別。《靈樞·經脈》中說:脈絡突然跳動,都是邪氣停留於經脈的末端和起點。脈絡不跳動就會發熱,不堅實就會陷落並且空虛,與其他脈絡不同。書中說:脈絡突然跳動,可知它並不是正常跳動。「經脈別論」中說:食物進入胃中,濁氣歸於心臟,多餘的精氣會流入脈絡,脈氣沿著經絡流動,經氣歸於肺臟,肺臟主宰全身的脈絡。如此看來,經絡和脈絡是兩種不同的東西,難道不明白嗎?有人說:西醫認為人體只有血脈,而沒有專門氣脈,全身的脈絡都由肺臟匯聚到心臟,再由心臟輸送至四肢百骸。脈絡跳動,是因為心臟跳動。

動則氣推血行,愈行愈遠。遠則炭氣盛,而血質漸壞矣,於是由回血管,復返於肺,以達於心。回血管者,即藍色隱隱於皮膚之下者也。血既聚於心,由肺呼吸,以吐炭氣而納養氣,於是血之質復精,而復外達於四肢百骸。如是環周不已,皆氣行血中,非血自血,氣自氣也。

白話文:

當身體活動時,氣會推動血液運行,運行的距離越長,氣就會越旺盛,血液的品質就會逐漸變差。接著,血液會從末梢血管迴流到肺臟,再回到心臟。這些末梢血管就是隱隱約約呈藍色的血管。血液匯集到心臟後,隨著肺臟呼吸,將碳氣排出,吸收養氣,於是血液的品質得以恢復,再次輸送到四肢百骸。血液這樣循環不息,都是因為氣在血液中運行,血液本身並不能自行運動,而氣也是自己運行。

人死,解而視之,有無血之管者,非本無血也,氣盡,故血亦因之而盡也。是說也,吾未信之。夫人死氣盡,血不推行,當壅脈中,何得血亦盡乎?蓋氣管本有細竅與血道通,所謂微絲管也。氣在管中,充塞滿溢,血不得滲入,氣盡而血遂滲入矣。故死後,氣管中有有血者,有無血者。

白話文:

人死後解剖,發現有些人體內沒有血管。這並不是因為本來就沒有血管,而是因為氣息耗盡,導致血液也跟著耗盡。這種說法,我不太相信。人死後氣息耗盡,血液不再流動,應該會淤塞在脈絡中,怎麼可能血液也耗盡呢?

其實,氣管本來就有細小的孔洞,與血道相通,這就是所謂的「微絲管」。當氣息在氣管中充滿飽溢時,血液就無法滲透進去。而當氣息耗盡後,血液就會滲透進去。因此,死後解剖,有些氣管中有血液,有些氣管中沒有血液。

且西醫有曰吸液管者,吸攝食物之精液,以達於周身,與脈同路,其中無血,千支百派,散布大小腸夾膜之間,食後少頃,內有精液,始見如白絲,一切吸管,附近小腸,會合為一,名曰吸液總管。附脊骨上行,至頸骨第七節,即屈轉而下,併入回血會管,達於心。此即王勳臣所謂衛總管者也。

白話文:

西醫所說「吸液管」的作用在於吸取食物中精華的液體,並將其傳送到全身,其路線與脈絡相通,沒有血液,有成千上萬條管道,分佈在小腸和大腸之間的間膜中。飲食後過一段時間,管道內開始出現精液,形狀如白線,所有吸液管都匯集在小腸附近,形成一根「吸液總管」。這根總管沿脊椎骨向上延伸,到達頸椎第七節,然後轉而向下,與回血管道相併,到達心臟。這就是王勳臣所說的「衛總管」。

非氣管而何?是故經者血脈也,脈者氣脈也。血脈者不動,而氣脈動者也。專就動脈之中分辨氣血,則其形屬血,其動屬氣,統合人身之脈分辨氣血,則確有注氣之脈、注血之脈而不紊者也。

白話文:

氣管不就是血管嗎?所以經脈是血脈,脈絡是氣脈。血脈是不流動的,而氣脈是流動的。如果只針對動脈來區分氣血,那麼它的形狀屬於血,它的動態屬於氣;如果針對整個身體的脈絡來區分氣血,那麼肯定有注氣的脈絡和注血的脈絡,而且不會混亂。

《全體闡微》曰:脈管回管之外,更有一類,曰吸管,以其能吸攝津液也,全體皆有,分淺深二類。深者與脈管同路,淺者與回管同路。總吸管由第二腰骨右旁小腸處起,有眾吸管來會,上行至總脈後,血總管也。

白話文:

《全體闡微》裡面寫道:除了脈管和回管之外,還有一類叫做吸管,因為它可以吸取津液。吸管分佈在全身,分為深層和淺層兩種。深層吸管與脈管同路,淺層吸管與回管同路。所有的吸管都是從第二腰椎右側的小腸處發源,有很多吸管彙聚在此,然後向上走到總脈的後方,與總血管相連。

展大如囊,中藏養汁;再上行,由膈總脈孔入胸膛,在肺中後峽間,在總脈上,總回管中,至第四背骨,岐分左右二總管,左者向背骨左,又上行食管左,至第四頸骨彎回而下,由左頸內回管,左鎖柱骨下,回管合處透入腋下,上下大,中小,有時中處分為二,復合一,門扇甚多,此左總吸管也。

白話文:

像袋子一樣巨大,裡面儲藏著滋養液體;再往上行,從胸膈總脈的孔進入胸腔,在肺後面中部,在總脈上面,總是由管道迴流,到達第四節背骨,分岐為左右兩條總管,左邊的一條向背骨的左側,再向上行到食管的左側,到達第四節頸骨彎曲回轉向下,從左側頸部內部的迴流管道,左鎖骨下面,迴流管道的匯合處通過,進入腋下,大小不一,有時中間部分分為兩條,又重新合為一條,門扇很多,這是左邊的總吸管。

除頭右、心右、胸膛右、肺右、頸右及手肝等處,右吸管不入,其左諸吸管,莫不會入於此。其右總吸管,則接右諸吸管,至右鎖柱骨回管會入。其左諸吸管,亦不入也。周身吸管,中藏明汁,稀而咸,有味,無色,或微黃。由總吸管分數大吸管,更分無數小吸管,以至微絲管,分散如網,無微不至。

白話文:

除了頭的右側、心臟的右側、胸膛的右側、肺部的右側、頸部的右側以及肝臟的右側之外,右手邊的脈絡都沒有進入這些部位。位於左邊的脈絡,都可以進入這些部位。右邊的主脈絡與右手邊的脈絡相連,一直延伸到右鎖骨的迴流脈絡。左手邊的脈絡也不能進入這些部位。全身的脈絡中都含有透明的液體,它很稀,鹹鹹的,有味道,但沒有顏色,或者略帶微黃。主脈絡分出較大的脈絡,又分出無數的小脈絡,再分出極細的脈絡,這些脈絡像網一樣分散開來,無處不達。

或彼此復,相併為大管,無論大小淺深,統會總吸管,入首臂回管止,以達於心也。

案:西書之意,謂總吸管由小腸發原,貼近脊骨,五臟六腑皆有細管來會,上行,由左右鎖柱骨下透腋,分行兩臂,周身無微不到。其出也,與脈管同路;其回也,與回管同路。氣管、血管並行之說,不更信而有徵耶?西醫必謂動者血管,而吸管不動也,果何徵耶?蓋嘗思之,吸液管之微絲管,必通於血管之微絲管,藉氣之鼓激,送津液由微絲入血管,以滑利血之運行也。西醫謂小兒疳疾、婦人乾血勞,皆吸液管病,是氣亢津耗,不能透入血管也。

白話文:

《譯文》:

根據西方的書籍,所謂的總吸管起於小腸,靠近脊椎骨,五臟六腑都有細小的管道通達於此。總吸管向上行,由左右鎖骨下穿過腋窩,分佈到兩臂,周身沒有不到達的地方。總吸管運出時,與動脈管同路;運回時,與靜脈管同路。氣管和血管並行的說法,難道不是更可信而且有證據嗎?西醫一定會說,動脈是會運作的,而吸管是不會運作的,那麼證據何在呢?我曾思考過,吸液管的微絲管必然通於血管的微絲管,藉助氣的鼓動,將津液從微絲管送入血管,以使血液運行順暢。西醫說小兒疳病、婦女乾血勞都是吸液管病變,這是因為氣盛津液耗損,不能滲入血管。

二者脈象,皆見細數,吸管幹澀,事理皎然。西醫徒恃顯微鏡窺測,以赤者為血管,白者為液管,皆是據形言之。氣之無形,遂不知之矣。又按:液管貼近脊骨,血管貼近液管,考之《內經》,是液管即督脈,血管即衝脈矣,回血總管當配任脈,所謂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是也。氣之發也,周身液管同時俱動,其回管則力衰不能動矣。

白話文:

這兩種脈象都顯示出脈搏細小且數的症狀,而且毛細血管乾枯,原因很明顯。西醫只依賴顯微鏡觀察,將紅色的視為血管,白色的視為淋巴管,這都是根據外形來說的。氣是無形的,所以他們就不知道了。此外,根據《內經》記載,淋巴管靠近脊柱,血管靠近淋巴管;如果從《內經》來看,那麼淋巴管就是督脈,血管就是衝脈了;主回血的血管應該是任脈,所謂的「任脈通暢,太衝脈旺盛,月經能按時來」就是這個意思。氣的運行,會讓全身的淋巴管同時運動,而回流的血管則力道衰竭,無法運動。

《靈樞》曰:氣之離臟也,卒然如弓弩之發,上於魚以反衰,其餘氣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即此義也。

2. 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分診法

(附再辨動脈非血脈,附辨吐血)

前著氣分血分,直言論氣血分診法悉矣,然皆在脈中者也。若所謂榮行脈中,衛行脈外者,又將何以診之?《靈樞·經脈篇》曰:經脈者,常不可見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此即所以診榮也。又曰:循其本末,察其寒溫,此即所以診衛也。人身之氣,濕熱而已,榮主濕,衛主熱,衛衰則身寒,故可據皮膚之寒溫,候衛氣之虛實也。本末者,尺膚上下也。

白話文:

前面我們講述了氣分和血分,直接論述了氣血分派的診斷方法。但這些都是脈診的方法。至於所謂的榮氣運行於脈中,衛氣運行於脈外,我們該如何診斷?《靈樞·經脈篇》中說:「經脈,通常不能直接看到它的虛實。」要通過「氣口」來瞭解,這就是診斷榮氣的方法。又說:「循其經脈的起點和終點,觀察其寒溫。」這就是診斷衛氣的方法。人體的氣,只有濕氣和熱氣。榮氣主濕,衛氣主熱。衛氣衰敗,就會全身發寒,因此可以根據皮膚的寒溫來判斷衛氣的虛實。所謂「本末」,是指手足部的皮膚。

《素問·通評虛實論》曰:經絡皆實,是寸脈急而尺緩也。絡氣不足,經氣有餘者,脈口熱而尺寒也。經虛絡滿者,黃耆滿脈口寒澀也。夫經實而脈急者,脈有管以束之,氣實於中,則脈繃急而挺起矣。絡實而尺緩者,絡散於肌膚者也,氣實於中,則尺膚豐盛而膹起矣。絡不足而尺寒者,衛不足以溫之也,且寒有蕭索之意,是消而著也。

白話文:

《素問·通評虛實論》中說:經絡中氣血都很旺盛,脈象表現為「寸脈急而尺脈緩」。經絡氣血不足,而經脈氣血旺盛時,脈象表現為「脈口熱而尺脈寒」。經脈氣血虛,而經絡氣血旺盛時,脈象表現為「脈口滿而尺脈寒澀」。

脈象表現為急促,是因為經脈好像有管子束縛一樣,經脈氣血旺盛時,脈就會繃緊,急促並凸起。脈象尺部表現為緩慢,是因為經絡氣血散佈於肌肉和皮膚中,當經脈氣血旺盛時,尺部皮膚就會豐滿並隆起。脈象尺部表現為寒,是因為衛氣不足,無法溫暖尺脈,此外,「寒」有「蕭索」之意,所以脈象會比原本還要衰弱。

經有餘而脈熱者,非經中真氣有餘,乃脈外衛氣侵入,且熱有盛滿之意,是大而強也。《脈經》亦曰: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絡脈先盛,故衛氣已平,營氣乃滿,經脈乃大盛。由此觀之,絡氣屬衛,經氣屬營,不皎然乎。「論疾診尺篇」曰:脈緩,尺之皮膚亦緩;脈急,尺之皮膚亦急;脈滑,尺之皮膚亦滑;脈澀,尺之皮膚亦澀;脈小,尺之皮膚亦減而少氣;脈大,尺之皮膚亦盛而膹起。

白話文:

經脈氣血充足,但脈搏發熱,並非經絡真氣過盛,而是脈絡外的衛氣入侵經絡。而且熱象強烈,有充盈滿溢之勢,屬於強盛之相。《脈經》中也說:衛氣運行於皮膚,先充於脈絡,脈絡先盛大,衛氣平靜後,營氣才充盈,經脈才會強盛。由此可見,脈絡之氣屬於衛氣,經脈之氣屬於營氣,這不是非常清楚嗎?「論疾診尺篇」說:脈搏緩慢,尺部皮膚也鬆弛;脈搏急促,尺部皮膚也緊繃;脈搏滑利,尺部皮膚也光滑;脈搏澀阻,尺部皮膚也粗糙;脈搏細小,尺部皮膚也消瘦而氣血不足;脈搏粗大,尺部皮膚也充盈而隆起。

此所謂榮衛相應者也,劉若金《本草述》黃耆條下亦云:分肉腠理之間,可以徵元氣之充與否。若分肉腠理,一有不充,即是膻中之氣化不足。由此觀之,切脈口以候榮,按尺膚以候衛,又何疑乎?大抵榮衛相隨,不宜偏勝。

白話文:

這就是所謂榮衛相應的道理。劉若金在《本草述》中黃耆條下也說:觀察肌肉和皮膚之間的間隙,可以檢查元氣是否充盈。如果肌肉和皮膚之間的間隙有不足的情況,說明膻中之氣不足。由此可見,按脈搏可以檢查榮氣,按尺膚可以檢查衛氣,還有什麼好懷疑的呢?總之,榮衛應該相隨,不應該偏勝。

嘗憶先哲有言,脈貴有根,尤貴有神,即如五臟絕脈,惟肺如風吹毛,空而無根,其他臟絕脈,沉候與尺部皆按之鼓指,分外堅搏,如彈石,如循刀刃,如雀啄,如操帶鉤,皆無神而似有根者也。其有根而死者,何也?蓋木根深入地中而死者,不得氣故也。凡木根雖下垂,而根上旁須四面旋繞,得四方之土氣,氣盛方能旁見側出,枝葉四布。

白話文:

我曾經聽過古人的話,認為脈象重在有根源,尤為重要的是要有靈動之氣。就像五臟中的脈象斷絕,只有肺脈像風吹拂毛髮一樣,虛空而沒有根源。而其他臟腑的脈象斷絕,沉脈與寸脈按起來像鼓槌,異常堅硬,就像彈石、刀刃、鳥啄、鉤帶,這些脈象都沒有靈動之氣,但似乎有根。

那麼為什麼有根源的脈象,也會導致死亡呢?這是因為大樹的根系深入地下,如果得不到空氣,就會枯死。所有的樹木,雖然根系向下垂,但根系上的細根四面盤繞,吸收四方土壤中的氣息。氣息旺盛,才能從側邊長出枝葉,枝繁葉茂。

人之脈,隱於肌肉之內,不但下至尺,深至筋骨,亦必按之中間與肌肉相連一片,如是,則氣血交紐,榮衛未離,謂之有氣。有氣便是有根。嘗見陰虧之輩,以及年高之人,其脈若獨然一條扛起,似與肌肉不相連絡,陰與陽分,是無氣也。此段議論,明白曉暢,發前人所未發,而榮衛之診益皎然矣。

白話文:

人的脈絡隱藏在肌肉之下,不僅延伸至手腕,深入至筋骨,還必定與肌肉相連,形成一個整體。這樣一來,氣血相通,榮衛相輔,稱為有氣。有氣便有根。

曾見過陰氣虧損的人和年紀大的人,他們的脈搏像一條獨立的線條,好像與肌肉沒有聯繫,陰陽分離,這就是沒有氣。這段論述淺顯易懂,闡述了前人未曾發表的見解,讓榮衛之診斷更加明晰。

老人皮著肉消,而脈獨挺亙指下,與將死者脈如湯沸,勢欲湧出皮膚之上,是非脈中之氣盛也,乃脈中之氣衰,而衛氣陷之,脈中之氣絕,而衛氣亂之也。前人只言脈與肌肉太無分別,謂之散脈,而不知脈與肌肉太有分別,又謂之絕脈。以有偏絕,故有偏勝也。是故常人之身,脈中脈外之氣,升降遲速,兩相應者也。

白話文:

老年人的皮膚鬆弛,肌肉消瘦,但脈搏卻強勁有力,手指下跳動明顯。這與瀕死者的脈搏像沸水一樣,似乎要衝破皮膚,並不是脈中氣血旺盛,而是脈中元氣不足,體表衛氣虛弱,脈中元氣耗盡,體表衛氣錯亂的表現。

過去的人只說脈搏與肌肉之間的區別不大,稱之為散脈,卻不知道脈搏與肌肉的區別很大,又稱之為絕脈。由於有偏虛,所以有偏盛。因此,正常人的身體,脈中脈外的氣血,升降快慢,是相互配合的。

一有不應,榮衛乖離,而寒熱往來之證作矣。古人所以診脈,必兼診尺者,正以調其榮衛也。仲景高章卑惵,以脈之浮主衛,沉主榮,脈之來主衛,去主榮,是陽升陰降,陽噓陰吸之義也。故專就動脈以分榮衛,則脈體之浮沉、呼吸形勢可分驗之。分脈中、脈外,以驗榮衛,則脈體之緩急,與尺膚之緩急,可合驗之。

白話文:

只要有一點不適應,榮衛就會乖離,就會出現寒熱往來的症狀。古人診脈,必定連尺脈都診,就是為了調和榮衛。仲景的《傷寒論》中提到,脈浮主衛氣,脈沉主榮氣,脈來主衛氣,脈去主榮氣,這體現了陽氣上升、陰氣下降,陽氣外散、陰氣吸入的道理。所以只根據動脈來辨別榮衛,就可以通過脈體的浮沉、呼吸特徵來判定。根據脈位的中外來辨別榮衛,就可以通過脈體的緩急,以及尺膚的鬆緊,來共同判定。

合驗於脈中,則分驗其浮沉、呼吸形勢也;分驗於脈外,則合驗其形體之緩急也。

榮衛雖相應,而不可相干。若宗氣者,榮衛之所合也,外主呼吸,內主動脈。是動脈,本夾雜悍氣在內,故能一動而周身悉應也。若在血管,則滯於有形,其應不能如是之神矣。(液亦極膩,但液管中虛,不似血管之滿實也。)苟或悍氣竄入血管,迫血妄行,血駛而無隙可泄,則為狂、為厥矣;有隙得泄,則為湧血、泄血,傾碗傾盆矣。狂者,血奔於大經之中,外行周身,而不得寧息者也。

白話文:

榮氣和衛氣雖然相互聯繫,但不能混淆。至於「宗氣」,是榮氣和衛氣相結合的地方,在外主管呼吸,在內主管動脈。這種動脈本質上包含著一種強勁的力量在內,所以能夠一動而周身所有地方都跟著反應。如果在血管裡,就會受制於有形的物質,它的反應就不可能像這樣靈敏了。(液體也很濃稠,但是液管中是空的,不像血管那樣充滿著東西。)如果這種強勁的力量突然竄入血管,逼迫血液亂行,血液快速奔流卻沒有隙縫可以宣洩,就會造成狂熱、厥冷等病症;如果有隙縫可以宣洩,就會造成湧血、泄血,傾瀉而出。狂熱是指血液在大的經脈裡奔騰,在全身外周遊走,而無法得到安寧。

厥者,血迫於大經之中,內觸臟腑,而氣機乍窒者也。血上行,而遇隙則湧血;血下行,而遇隙則泄血。《內經》曰:衛氣慓悍滑疾,見開而出,即此義也。又曰:有病怒狂者,此名陽厥。何以知之?陽明者常動,巨陽、少陽不動,不動而動,大疾。此其候也。觀此則血脈斷不可動,而動脈之決不能有血也。

白話文:

厥證是指血液被逼迫到大經脈之中,內部衝擊臟腑,而氣機突然阻塞的疾病。血液向上運行時,如果遇到破口就會湧出;血液向下運行時,如果遇到破口就會流出。

《內經》上說:「衛氣強橫暴烈,疾速滑動,見到破口就會奔湧而出。」指的是這個道理。又說:「有發病後憤怒發狂的人,這就叫做陽厥。」怎麼知道是陽厥呢?因為陽明經脈經常運動,而巨陽經脈和少陽經脈不動。不動而突然運動起來,就會導致大病。這就是它的症狀。

根據這些症狀可知,血脈絕對不能受到震動,而動脈破裂也絕不可能會有血液。

審矣,陽明常動者,是陽明之氣脈見於俠喉兩旁也。巨少氣脈過頸者,不見於外,故不得動,非巨少無動脈也;其動大疾,是亂氣竄人巨少之血脈故也。

白話文:

觀察清楚了,陽明經的脈搏常動,那是因為陽明經的氣血流經頸部兩旁的俠喉部位。手太陰肺經和足少陰腎經的脈搏通過脖子,但不會在外面顯現,所以不會動,這並不是手太陰肺經和足少陰腎經沒有動脈。這些脈搏跳動得特別快而劇烈,那是因為混亂的氣血竄入了手太陰肺經和足少陰腎經的血脈中。

葉天士於吐血暴證,急泄肺氣,即泄衛之意也。近日盲醫惑於陳修園邪說,謬托法古,重用薑桂,自矜卓識,而人已死矣。血證可任薑桂者,乃咳嗽帶血,其血如絲如縷,因於下寒,血不歸經,《素問》所謂脈急則血泄者也。暴血湧出,脈多洪弦滑數,挺亙如索。嗽血,脈多弦澀沉遲寒緊之象也。

白話文:

葉天士認為吐血急症是用瀉肺氣的方法,實際上就是瀉衛氣。最近有些無能的醫生受到陳修園謬論的迷惑,錯誤地引用古書,大量使用薑和桂,自誇見識獨特,但患者已經死亡。使用薑和桂治療出血症狀的適應症是咳嗽伴有血絲,血如絲線,是由於下寒導致,血液不歸經,《素問》所說的「脈急則血泄」就是這個道理。突發性大量出血,脈象多為洪弦滑數,脈勢挺直有力如繩索。嗽血,脈象多為弦澀沉遲寒緊。

久嗽,火亢陰虧,脈變細數,即不可治。此榮氣自病,非衛氣之來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