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家心法》~ 瘧疾 (1)

回本書目錄

瘧疾 (1)

1. 瘧疾

瘧之為病,非經非絡,非臟非腑,乃夏月汗出太多,肌表空疏,外感暑邪,乘虛而直入臟腑募原之間,待收、藏二令一行,玄府閉束,則所藏之邪,無以泄其怒而寒熱作矣。然其寒也,乃內熱將作,火沖其氣,故凜凜然而寒,非真寒也,故不得以熱藥治之也。然《素問》分六經瘧,豈膜原足以盡之歟?曰:非是之謂也。

白話文:

瘧疾這種疾病,不循經絡,不屬臟腑,是夏天出汗過多,身體表面變得虛弱,外界暑熱邪氣乘虛直入臟腑募原之間(募原指臟腑之氣匯聚之處)。等到「收」和「藏」兩個節氣到來,玄府(指腎)閉合收斂,體內所藏的邪氣無法消散,就會引起寒熱交替的症狀。

但是,瘧疾的寒證實際上是內熱將要發作,火氣衝擊真氣,導致身體發冷,並不是真正的寒證,所以不能用熱藥治療。

《素問》中將瘧疾分為六經,難道是因為募原中的邪氣能完全導致瘧疾嗎?

不,並不是這樣。

凡臟與臟,或腑與腑,或臟與腑,彼此相接之處,中間蓋有虛界之募原,而虛界中復有剛柔筋脈,其為某臟之筋,便為某臟之病。譬如胃與小腸相近,而邪入於胃與小腸之虛界,而彼筋脈屬胃,則為陽明經瘧矣。如肝與脾相近,而邪入於肝脾之虛界,而筋脈或屬脾,便為太陽經瘧矣。

白話文:

所有內臟之間,或內臟與腹腔器官之間,相鄰的地方,中間都有虛無的空隙,而空隙中又有軟硬不同的筋脈,這些筋脈屬於哪個內臟,就會引發哪個內臟的疾病。

例如,胃和小腸相鄰,邪氣進入胃和小腸之間的空隙,如果筋脈屬於胃,就會導致陽明經熱性間歇熱。就像肝臟和脾臟相鄰,邪氣進入肝脾之間的空隙,如果筋脈屬於脾臟,就會導致太陽經熱性間歇熱。

開口從汗出太多說起,便與經旨相悖。不觀《內經》云: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乎?至其分疏募原界限聯絡,甚為得理。按《素問》謂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見《金匱真言論》中。又謂痎瘧得之夏傷於暑,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令人汗空疏,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雲云。

白話文:

一開始就談論汗出過多,這就與經文的宗旨相違背了。不要只看《內經》中的一句話:夏天炎熱出不了汗的人,秋天會得風瘧嗎?文中對散佈和募原的界限聯繫分析得很透徹。根據《素問》所說,夏天炎熱出不了汗的人,秋天會得風瘧,這在《金匱真言論》中都有提到。書中還說,瘧疾是夏天因暑熱所致,熱氣旺盛積聚在皮膚和腸胃之間,讓人虛汗淋漓,毛孔張開,隨後接觸到秋氣,汗液遇風而發作。

又謂夏傷於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之間,秋傷於風,則病成矣。此二條見《瘧論》。可見致瘧之由,政自不一。鼓峰所言,似本之《瘧論》。彥庵引《金匱真言》以駁之,各據一說,皆不能圓備。又《素問》謂先傷暑,而致汗以大出,腠理開發。

白話文:

有人說,夏天遭受大暑之害,會大量出汗,讓皮膚腠理張開,然後遇到夏天的水寒之氣,這些水寒之氣就會藏在皮膚腠理之間。秋天再受到風寒,就會發病。這兩條出自《瘧論》,可見引起瘧疾的原因並非單一。鼓峯的說法,似乎就是根據《瘧論》。彥庵引用《金匱真言》來反駁鼓峯,各方引用不同的說法,但都無法全面解釋。另外,《素問》也提到,先遭受暑害,大量出汗,導致皮膚腠理張開。

鼓峰則謂汗出太多,肌表空疏,致外感暑邪,則其說又倒亂,與《素》論相反。立言者固應細自檢點。

究之臟腑雖病,皆因募原之氣遷移也。至於每日、間日、間二日者,瘧之衛氣,日行一周,歷五臟六腑十二經之界分,每一界分必有其舍,舍有隨經絡浮沉內薄之外邪,故與日行之衛氣,相集則病作,離則病休也。間日、間二日者,由其募原之遠近也。曰:古人言無痰不作瘧,信乎?痰之所為,非熱不生,今病人飲食入胃,而每日發熱,則脾不能守其靜化,一惟外邪所化之熱煎熬,並飲食而化為痰矣。其有先傷飲食而痰熱內作,復挾外感之暑邪,變而為瘧者有之矣。

白話文:

究其根本,臟腑生病都是因為募原之氣遷移的緣故。至於瘧疾發作的日、間日、間二日,是因為瘧疾的衛氣每日運行一週,經過五臟六腑十二經的界限,每一界限都有衛氣停留的地方,這個地方會有隨著經絡浮沉內侵的外邪,所以當衛氣運行到這裡時,病就會發作,離開後病就會緩解。間日、間二日發作,是因為募原遠近不同的緣故。古代人說「沒有痰液不會發瘧」,這句話是很正確的。痰液的產生,必須有熱才能形成。現在的病人,進食後胃部就會發熱,說明脾臟不能保持平靜地消化食物,只能被外邪化的熱力煎熬,把食物也化為痰液了。有的病人原本就飲食不節,導致痰熱內生,又加上外感時邪,就轉化為瘧疾了。

無痰不成瘧。凡瘧皆由脾虛,此二語乃透瘧病之根,醫家不可忽諸!

瘧疾之原,多由夏暑貪涼,失其養陽之道,至秋正氣欲收而不能入,邪氣欲出而不能達,是以邪正交爭而瘧作。其間有風勝、寒勝之不同,舍近、舍遠之各異。《內經》所論,無遺蘊矣。治之之法,不過和陰陽,調經絡,有邪去邪,無邪養正,或溫,或散,或補,或清,隨其證之重輕、人之虛實而治之,何拘拘於痰與食,而膠柱於此數法哉?

白話文:

瘧疾的起因,大多是夏季貪涼,損傷了陽氣,到了秋季正氣想要收斂卻不能入裡,邪氣想要排出卻不能外達,因此邪正相爭而導致瘧疾發作。其中有風證重、寒證重之不同,以及病邪駐留近處或遠處之差異。《內經》中討論得很詳細,沒有遺漏。治療方法不外乎調和陰陽,疏通經絡,有邪氣就去邪氣,沒有邪氣就養正氣,或溫補,或散寒,或滋補,或清熱,根據證狀的輕重和患者的虛實來治療,何必拘泥於痰濕或食滯,而死守這幾種方法呢?

瘧初發時治法,不論六經內外,只用清中祛瘧飲,或清脾飲;三四發不應,以二妙丸與之,立除:若淹延歲月不愈者,一味六君子湯自愈。有發在酉時者,五發內,俱當用香紅飲,古人用升提法,轉出陽分,不過言道理當如是耳!時人執此法,愈提則陰愈虛矣。且凡屬夜病,若俱要見陽而愈,則亦不勝其升提矣。

白話文:

瘧疾首次發作的治療方法,不分內外六經,只用清中祛瘧飲或清脾飲。病發三四次後還不 بهبود، أضف حبوب إريميا بلاس وخلاصة السنفيتين لإزالة المرض على الفور. أما إذا استمر المرض لسنوات عديدة ولم يشفَ، فإن تناول جرعة من مرق ستة نبلاء يكفي لعلاجه. بعض حالات الملاريا تبدأ في وقت الغروب، وفي غضون خمس نوبات مرضية، يجب استخدام مرق الزعفران والورد. اعتمد القدماء طريقة الرفع لتغيير حالة يين إلى حالة يانغ، لكن هذا الأمر مجرد كلام نظري! إذا تم استخدام هذه الطريقة بشكل متهور، فإنها ستؤدي إلى تفاقم حالة ينغ الضعيفة بالفعل. بالإضافة إلى ذلك، فإن جميع الأمراض الليلية تتطلب ظهور اليانغ حتى تلتئم، ولكن هذا لا يعني أنه يمكن استخدام طريقة الرفع بشكل مفرط.

間一日發,與每日發者,治法不甚相遠,惟三日發者最難治。余於歲月未久者,用參湯下二妙丸,服之半月一月,自愈。如年深月久,尩羸不堪者,大劑養榮湯,吞八味丸,仍於湯中加熟附子一錢,十劑必愈。瘧痞初起,三妙丸加鱉甲,久服自愈。凡有痰有食,誤服補藥,以致不瘥者,用二妙丸立愈。或再用小柴胡湯,加枳實桔梗二三劑。

白話文:

間隔一天發作的瘧疾,和每天發作的瘧疾,治療方法大致相同,只有隔三天發作的瘧疾最難治療。對於患病時間不長的患者,我用人參湯送服二妙丸,服用半個月到一個月,即可自癒。如果患病時間長久,身體虛弱不堪的患者,用大劑量的養榮湯,吞服八味丸,並在湯中加入熟附子一錢,十劑後必定痊癒。瘧疾伴有積滯初起時,在三妙丸中加入鱉甲,長期服用即可自癒。所有帶有痰涎或積食,誤服補藥導致的瘧疾,用二妙丸立即可癒。或者再用小柴胡湯,加入枳實、桔梗服用二到三劑。

清中祛瘧飲

黃芩山楂(各一錢),柴胡半夏陳皮青皮,枳實,厚朴蒼朮草果(各八分),生薑一片為引。

白話文:

黃芩和山楂各一錢

柴胡、半夏、陳皮、青皮、枳實、厚朴、蒼朮、草果各八分

用一片生薑引出藥效

清脾飲

黃芩,柴胡,半夏,青皮,厚朴,蒼朮,草果,白朮茯苓,炙甘草,生薑

白話文:

黃芩:一種中藥材,味苦,性寒,具有清熱降火、止咳化痰、消腫止痛的功效。

柴胡:一種中藥材,味苦,性微寒,具有疏肝解鬱、升舉陽氣的功效。

半夏:一種中藥材,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

青皮:一種中藥材,味辛,性溫,具有疏肝理氣、健脾消食的功效。

厚朴:一種中藥材,味辛,性溫,具有溫中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

蒼朮:一種中藥材,味苦,性溫,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濕的功效。

草果:一種中藥材,味辛,性溫,具有理氣溫胃、化濕止嘔的功效。

白朮:一種中藥材,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消痰的功效。

茯苓:一種中藥材,味甘,性平,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補心的功效。

炙甘草:一種中藥材,味甘,性平,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解痙攣的功效。

生薑:一種中藥材,味辛,性溫,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的功效。

香紅飲

人參,炙甘草,當歸(各二錢),香附紅花(各半錢),生薑,一本無甘草,用益母草二錢。

白話文:

人參、炙甘草、當歸(各 6 克),香附、紅花(各 1.5 克),生薑 1 片;

無甘草者,使用益母草 6 克代替。

二妙丸

橘紅,半夏(薑製各四兩),右為末,神麯和丸。每於未發前三個時辰許,吞一二丸,自然不發。加白朮,名三妙丸。

白話文:

橘紅、半夏(用薑汁炮製)各四兩,研磨成細粉,用神麴和成丸子。在預計發作的三個時辰以前,吞服一兩丸,就可以自然不發作。如果加入白朮,就叫做三妙丸。

經云: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痎瘧者,陰瘧也。陰瘧而可用寒涼散泄乎?嘗閱李易安《金石錄》後序,言其夫趙明誠,因途中奔馳冒暑,至行在旅邸,病痁。予聞信驚怛,念渠性素急,病痁患熱,必服寒涼藥,疾可憂。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比至,果大服柴胡、黃芩,瘧且痢,遂以不起。

白話文:

典籍記載:夏天受暑氣所傷,秋天必定會發寒熱病。寒熱病,是陰性的寒熱病。陰性寒熱病可以使用寒涼性質的藥物來驅散和瀉下嗎?

我曾經讀過李易安《金石錄》的後序,說她的丈夫趙明誠,因為在途中奔馳冒暑,到了接待住所後,生了瘧疾。我聽聞這個消息後十分驚訝和擔憂,考慮到趙明誠性情急躁,患有瘧疾發熱的病症,肯定會服用寒涼性的藥物,認為他的病情令人憂慮。

於是我立刻解纜乘船出發,日夜兼程行駛了三百里。當我趕到時,發現趙明誠果然大量服用了柴胡和黃芩,導致瘧疾加重並伴有痢疾,最終不幸去世。

嗟夫!易安一女子耳,尚知柴、芩不可妄用。何世之所謂名醫,奉此為治瘧之神劑,日事殺人而不覺?良可嘆焉!

白話文:

痢疾,諸痢疾脈,流連細小者生,浮數洪大者死。

痢之一證,古人咸以赤白分寒熱,殊不知傷氣分為白,傷血分為赤。丹溪謂先水瀉而後膿血,為脾傳腎;先膿血而後水瀉,為腎傳脾。此已發前人所未發。至損庵以為種種痢疾,總由濕熱入胃。此一句,便可悟病形矣,蓋痢疾腹痛,必是繞臍以下,當小腸之分野。飲食入胃,挾暑毒而歸於中脘,初食未成糟粕,後食以繼之,則初食挾毒而歸於下脘矣。

痢疾這一疾病,古人普遍按赤白顏色區分寒熱,殊不知傷及氣分的是白痢,傷及血分的是赤痢。喻嘉(丹溪)提出:先出現水樣腹瀉後出現膿血,是脾傳腎;先出現膿血後出現水樣腹瀉,是腎傳脾。這個觀點是之前醫家沒有提過的。

至王履(損庵)主張:各種痢疾總是由濕熱侵襲胃部所致。這句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痢疾的病理,因為痢疾的腹痛一定集中在肚臍以下,對應小腸的區域。飲食進入胃部,挾帶暑熱之毒歸於中脘,初次進食的飲食還沒變成糟粕,後來的飲食就緊隨其後,於是初次進食挾帶的毒素就歸於下脘了。

夫中無毒邪,則氣血升降。得以循其正,所食之物,變糟粕而從下脘歸小腸。若毒與食在下脘,則升降不得循其正,糟粕欲行而不行,然畢竟要行,而不得行,則將臟腑脂膏逼迫而下,迨交入小腸之後,膿血由小腸刮下。小腸緣無毒,而糟粕得循其正,故小腸雖曲,而順下無礙,惟膿血則不得循其正而不肯下,故痛在繞臍而下,屬胃之下口及小腸也。小便不利者,小腸為邪毒所逼,不能分別,故短縮也。

白話文:

當體內沒有毒素和邪氣時,氣血會正常升降。吃進的食物會轉化為廢物,從下脘進入小腸。但是,如果毒素和食物停留在下脘,氣血升降就會受阻,廢物無法正常排出。即使廢物必須排出,但受阻無法排出,就會壓迫內臟的脂肪,最終導致膿血從小腸排出。由於小腸沒有毒素,廢物可以正常排出,所以即使小腸彎曲,也不會阻礙廢物的排出。然而,膿血無法正常排出,所以會停留在繞臍部下方,屬於胃的出口和小腸。小便不通是因為小腸被邪毒壓迫,無法分辨尿液,導致小便減少。

六氣在天,暑則長養人者也,不可以毒字加之。祗緣見王叔和「寒毒」字用得奇,故是處用之。

臟腑脂膏,非膜絡,即募原也,乃保護臟腑,外通腠理者。逼迫而下,其人烏能存乎?此等奇論,不知出自何書?良由見理未明,故爾認主作賊,以長養之正氣而稱之曰「毒」。其源頭先錯,自然左支右吾,通篇說不清楚矣。

白話文:

臟腑中的脂肪不是膜絡系統,而是身體的貯藏庫。它的作用是保護臟腑,並與皮下組織相通。如果脂肪受到壓迫而下泄,患者怎麼可能存活?這樣奇特的說法,不知道出自哪本書?這都是因為對原理的理解不清,因此把本來養護身體的正氣誤認為「毒素」。源頭錯誤了,自然會左右搖擺,整篇文章也說不清楚。

夫痢疾之原,皆由夏日寒涼過度,飢飽失節,以致中土寒而經脈病,及秋陽氣收,而所積之寒氣無所容內,氣壯者隨經脈外出,樞轉而為瘧,內氣少弱,則隨經脈內陷從總閤,而為痢矣。色有赤白者,感厥陰之氣則赤,感太陰之氣則白,二氣夾雜,則赤白相間而為痢膿血矣。

白話文:

痢疾的根源,都是因為夏季受寒過度,飲食不規律,導致脾胃虛寒,經脈出問題。到了秋天,陽氣收斂,體內積累的寒氣無處可藏。陽氣強的人,寒氣會沿著經脈排出體外,形成瘧疾。陽氣弱的人,寒氣會沿著經脈向內侵入總竅,形成痢疾。痢疾的顏色有紅色和白色,紅色表示受傷於厥陰經,白色表示受傷於太陰經,兩者混合,則會形成紅白相間的痢膿血。

苟求其氣化,審其陰陽、虛實而治之,庶無差失!

有噤口痢,乃毒氣原盛,或破藥太過,損傷上中二脘宗氣,邪毒乘虛而上逆也。有不從暑毒而得者,或食浮瓜沉李,或臥高室大廈,皆由寒得,隨感隨發,病止在下脘,寒氣所乘,脾亦不運,故為痢。如逾二三日,寒化為熱,其病形亦與暑毒同也。

白話文:

有噤口痢疾,是由於毒氣原本就很旺盛,或者吃了瀉藥過量,損傷了上、中二焦的宗氣,邪毒趁虛虛向上逆流。有些不是由暑熱引起的,可能是吃了浮瓜、沉李,或睡在高樓大廈裡,都可能是因為受寒導致,寒氣隨感隨發,病只發生在小腹,寒氣侵襲,脾氣也不運轉,所以導致痢疾。如果超過兩三天,寒氣轉化為熱氣,疾病症狀也與暑熱引起的相同。

《內經》只有始為熱中,末傳寒中之說,若寒化為熱之言,乃傷寒初則病本氣而為寒,繼則病標陽而為熱,非所論於雜證也。或者張、劉而下諸先輩有此論,與軒經相悖,不敢隨聲附和。

白話文:

《黃帝內經》只說「傷寒始於熱,最後轉為寒」,並沒有「寒轉化為熱」的說法。如果認為寒症會轉為熱症,那是因為傷寒初期病在氣分而為寒,後來病在表陽而為熱,這是不適用於雜症的。也許張仲景、劉河間等後世名醫有這樣的說法,但這與《黃帝內經》相悖,我不敢盲從附和。

凡痢疾初起,三日內皆可用白芍藥湯,立除,若初起但覺腹痛,水瀉無度,厚朴湯主之,一見紅白,毒勢凝結矣,但當解毒、和氣、養血,切莫破氣、行血,是為大法,調金湯主之。如服調金湯後,紅白減而漸見糞色,便當減芩、連分數,芩用一錢猶可,連須漸減;加人參矣,此宜相機以消息之。紅白盡除,用六君子湯加歸、芍調理。

白話文:

所有痢疾在發病初期(三天內),都可以使用白芍藥湯治療,可以立竿見影。如果在初期只感覺腹痛、水瀉嚴重,可以使用厚朴湯治療。一旦出現血便,說明毒素已經凝結,這時需要解毒、調和氣血、滋養氣血,切忌使用破氣、活血的藥物,這是治療痢疾的大原則。可以使用調金湯治療。

如果服用調金湯後,血便減少並逐漸出現便便的顏色,則需要逐漸減少黃芩和連翹的用量,黃芩最多可以用到一錢,連翹要逐步減少。同時加入人參,根據病情適當調整藥量。當血便完全消失後,使用六君子湯加入當歸、芍藥調理身體。

如初起發熱,此熱病也,竟以調金湯加柴胡與之。初熱只用黃芩,熱甚方用黃連。此則必視其熱之淺深、色之紅白,而分別用之。

白話文:

如果一開始出現發燒,這是熱性疾病,這時應該用調金湯加上柴胡來治療。剛開始發燒時,只使用黃芩,發燒厲害了才用黃連。這些藥物的使用,一定要根據發燒的輕重和臉色的紅白來區分使用。

初起即發熱,非肌表有邪,即經絡不和,溫散而調榮衛,外邪一解,痢亦鬆去。若概以為熱病,而開手即用寒涼,多有陷入而變為難治者。

白話文:

疾病初期發燒,不是體表受到邪氣侵犯,就是經絡不通暢。溫和散發藥物調和榮衛,外邪一去除,痢疾也會解除。如果籠統地認為是熱性疾病,一開始就使用寒涼藥物,很容易導致病情惡化,變得難以治療。

久痢能食,六君於湯加歸、芍。久痢發熱,不能食,肌肉減者,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