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原理》~ 卷之七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13)

1. 丹溪治鼻症活套

凡鼻齄等症,皆由上焦心肺二經壅熱所致,蓋肺氣通於鼻,乃清氣出入之門。若或酒熱氣之上炎,氣血為酒氣壅鬱成熱,伏留不散而為鼻瘡。又有不飲酒之人亦成此症者,乃肺氣風熱壅滯所致,名曰肺氣,宜以防風散食後冷服,外用硫黃入大羊頭骨,煨研塗之。

白話文:

所有鼻炎等症狀,都是因為上焦的心肺二經過於熱氣所引起的。因為肺氣與鼻子相通,是負責清氣進出的門戶。如果因為飲酒或熱氣上熱,氣血受酒氣影響而鬱積成熱,停留在肺部而未散發,就會形成鼻炎。有些人不喝酒也會得這種病,這是因為肺氣與風熱相鬱滯而引起的,稱為「肺氣」,應該用防風散在飯後冷服,外用硫磺塗抹在大羊頭骨上,烘烤研磨後塗在患處。

如鼻尖及鼻中生瘡,以辛夷研末,入腦麝少許,綿裹塞鼻中,仍以荊芥白芷陳皮麻黃蒼朮甘草水煎,食後服。

白話文:

如果鼻尖或鼻腔裡長了瘡,可用辛夷花研磨成細末,加入少許麝香,用棉花包起來塞進鼻孔。另外,用荊芥、白芷、陳皮、麻黃、蒼朮和甘草煎水,在飯後服用。

如膽移熱於腦,為辛⿰鼻蔑、鼻淵,宜以防風通聖散一兩,加薄荷黃連各二錢。

白話文:

如果膽熱上移到腦部,會導致辛鼻涕、鼻涕倒流,此時可以使用防風通聖散一兩,再加入薄荷和黃連各二錢。

2. 治鼻症藥方

宣明防風湯

治肺熱濁涕流下。治宜清肺潤肺為主。是以用黃芩、麥冬清肺,人參潤肺,甘草瀉火,川芎防風引領諸藥升於鼻分。

白話文:

治療肺部發熱濁涕流下的方法。治療應該以清肺潤肺為主。因此使用黃芩、麥冬來清肺,人參潤肺,甘草瀉火,川芎、防風引領其他藥物上升到鼻腔。

黃芩(苦寒,三錢),麥冬(苦甘涼,一錢),人參(甘溫,二錢),甘草(甘寒,一錢),川芎(辛溫,八分),防風(辛溫,一錢),水煎,食後溫服。

白話文:

黃芩(苦寒,三錢)

麥冬(苦甘涼,一錢)

人參(甘溫,二錢)

甘草(甘寒,一錢)

川芎(辛溫,八分)

防風(辛溫,一錢)

將以上材料一起放入水中煎煮,在飯後溫熱服用。

治肺虛敗,脾濕壅塞,以致清氣不升,鼻不聞香臭,治宜益肺氣、疏壅塞為主,是以用黃耆、甘草益肺,蒼朮羌活獨活、川椒、白芷、防風等諸風藥以疏壅滯,麻黃開發肺腠,升麻鼓引清氣上升。

白話文:

治療肺氣虛弱、脾臟濕氣鬱結導致清氣無法上升,鼻子聞不到香味或臭味,以益肺氣、疏通鬱結為主的治療方法。因此,使用黃耆、甘草補益肺氣,蒼朮、羌活、獨活、川椒、白芷、防風等風藥疏通鬱滯,麻黃疏通肺部腠理,升麻鼓勵清氣上升。

黃耆(甘溫,二錢),甘草(甘寒,五分),蒼朮(辛溫,八分),羌活(辛溫,一錢),獨活(辛溫,七分),川椒(辛熱,六分),白芷(辛溫,七分),防風(辛溫,一錢),麻黃(辛溫,一錢),升麻(苦寒,七分),甘草(甘寒,七分),加姜三片,棗三枚,蔥白三莖,水煎,食後溫服。

白話文:

黃耆(甜味溫熱,兩錢重),甘草(甜味寒冷,五分重),蒼朮(辛辣溫熱,八分重),羌活(辛辣溫熱,一錢重),獨活(辛辣溫熱,七分重),花椒(辛辣溫熱,六分重),白芷(辛辣溫熱,七分重),防風(辛辣溫熱,一錢重),麻黃(辛辣溫熱,一錢重),升麻(苦味寒冷,七分重),甘草(甜味寒冷,七分重),再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三顆、蔥白三根,用清水煎煮,在飯後溫熱飲用。

3. 附方

防風通聖散,治風熱鼻症。見風門。

四物湯,見血門。

四君子湯,見氣門。

4.

齒者,骨之餘,腎之標,其痛又系手足陽明主之。因其所屬不一,故症狀多端。是以有因腸胃濕熱鬱甚,以致齒齦腫痛者;有因濕熱鬱甚,而生蟲者;有因腎氣虧敗,致齒動搖而痛者;有因口吸風寒而致痛者;有因物擊觸而痛者;因症既殊,治亦有異。是以因腸胃郁甚,宜驅濕散熱為主;(下法亦可用)。

白話文:

牙齒是骨頭的餘部,是腎臟的標誌,牙齒的疼痛又歸屬手足陽明經管。由於它所屬的經絡不同,所以症狀也很多樣。因此,有因為腸胃濕熱鬱積太盛,導致牙齦腫痛的;有因為濕熱鬱積太盛,而生蟲的;有因為腎氣虧虛,導致牙齒鬆動疼痛的;有因為嘴巴吸入風寒而引起的疼痛的;有因為外力擊打而引起的疼痛的。由於症狀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因此,如果是因為腸胃濕熱鬱積引起,應該以驅除濕氣、散熱為治療重點;(也可以使用瀉下的方法)。

因腎元虛乏者,宜補腎滋陰為先。二者皆屬內因,當治其內。如口吸風寒者,宜散風逐寒為主;因物擊觸者,宜調氣行血為先。二者屬乎外因,當治其外。然而,服食之中,又當分別上下齦之所忌,蓋上齦屬足陽明胃土,喜溫而惡寒,下齦屬手陽明燥金,喜涼而惡熱。學者當須識此,不致物性所誤為上。

白話文:

  • **對於腎氣虛弱的人,**應以補腎滋陰為首要。腎虛或陰虛都是內在因素,應從內部治療。

  • **對於受風寒入侵的人,**應以疏散風寒為主。外傷屬於外在因素,應從外部治療。

  • **然而,**在服藥時,還應區分上下牙齦的忌諱。上牙齦屬足陽明胃土,喜溫惡寒。下牙齦屬手陽明燥金,喜涼惡熱。學者應瞭解此點,以免用錯藥物。

方書又有灸法,謂上齦痛宜灸足三里,下齦痛宜灸手三間。又有熏法,用韭菜子燒煙燻之,可治蟲牙。又有走馬牙疳,其症甚惡,古方用婦人尿桶內白垢,火煅一錢,加銅綠五分,麝香三釐,屢屢獲效。學者宜深致意焉。

白話文:

醫學典籍中也有灸法,說法是上牙齦痛應灸足三里穴,下牙齦痛應灸手三間穴。此外,還有燻法,使用韭菜子燃燒後產生的煙燻牙齒,可以治療蟲牙。另外還有一種叫做走馬牙疳的症狀非常嚴重,古方是用婦女尿桶裡面的白色沉澱物,經過火燒煅製成一錢重,再加入五分重的銅綠,以及三釐重的麝香,屢次見效。研究醫學的人應深入瞭解這些方法。

5. 齒痛脈法

右寸關脈洪數,或弦而洪數,乃腸胃中風熱齒痛;尺脈洪大虛者,乃腎虛相火上炎。

6. 治齒大法

夫齒為關門,乃腎之標,骨之餘,是以腎衰則齒豁,精固則齒密。其牙齦又屬腸胃所主,苟腸胃濕熱壅盛,則齒齦腫痛,如被,風口頭面俱疔如蟲觸者,由熱甚生風,風甚生蟲,治宜分因而究,不可執泥一方。

白話文:

牙齒是身體的門戶,是腎氣的標誌,骨頭的殘餘。因此,腎衰弱了,牙齒就會鬆動,腎精充足了,牙齒就會緊密。牙齦又屬腸胃支配,如果腸胃濕熱旺盛,就會導致牙齦腫痛,就像被傷口感染一樣。如果風毒進入頭面,就會長出類似蟲咬的疔瘡,這是因為熱氣過盛生風,風氣過盛生蟲,治療時要根據不同的原因仔細診察,不能死搬硬套某一種方法。

如因腎虧者,宜滋腎丸、滋陰大補丸之類。

白話文:

如果腎氣虛弱,建議服用滋腎丸、滋陰大補丸等補腎藥物。

如腸胃濕熱壅盛,宜承氣湯之類。如因風熱者,宜防風通聖之類。大法不越乎此三方加減。

白話文:

如果腸胃濕熱旺盛,應該使用承氣湯一類的藥物。如果是由於風熱造成的,應該使用防風通聖一類的藥物。大原則不脫離這三種藥方加減變化。

7. 丹溪治齒活套

凡牙痛之症,多屬濕熱,宜以苦寒之劑為君,辛涼之劑為臣,梧桐淚佐以麝香研末搽之,立效。如痛,再加蓽茇胡椒之辛以散郁清熱,佐以升麻寒水石之苦寒,川芎細辛荊芥薄荷諸辛涼,煎湯飲漱,無有不效。

白話文:

一般的牙痛都是濕熱引起的,治療時應以苦寒的藥材為主,辛涼的藥材輔助。用梧桐葉汁和麝香研磨成粉末塗抹牙齒,可以快速止痛。如果疼痛加劇,可以再加入蓽茇、胡椒等辛辣藥材以散鬱清熱,再佐以升麻、寒水石等苦寒藥材以及川芎、細辛、荊芥、薄荷等辛涼藥物煎湯服用或漱口,皆可有效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