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窮源集》~ 卷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

1. 脈說

《難經》曰: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三部之浮、中、沉也。蓋肺朝百脈,十二經雖不盡走手,而無不現於氣口之動脈,後世因之以為診家捷法。寸為陽,為上部。左寸,心部也,其候在心與心包絡。右寸,肺部也,其候在肺與胸中,主頭項以至心胸之分。關為陰陽之中,為中部。

白話文:

《難經》說:「三部」指的是橈動脈上的寸關尺三段脈位。「九候」指的是三部脈位上的浮,中,沉三種不同的脈象。因為肺部與全身各條經絡相通,十二條經絡雖然不全部經過手部,但是都會在氣口這個動脈脈位上有所反應。後代醫家就利用這一原理,把氣口作為把脈的捷徑。寸部屬於陽,是上部脈位。左寸部與心部相應,脈象反映心臟和心包。右寸部與肺部相應,脈象反映肺部和胸部,主要反映頭部、頸部到心胸的部位。關部屬於陰陽交接的部位,是中部脈位。

左關,肝部也,其候在肝膽。右關,脾部也,其候在脾胃,主臍腹、胠脅之分。尺為陰,為下部。左尺,腎部也,其候在腎與膀胱、大腸。右尺,三焦部也,其候在腎與三焦、命門、小腸,主腰、足、脛、股之分。三部中各有三候,三而三之,是為九候。浮主皮膚,候表及腑。

白話文:

左關脈

代表肝臟,與肝膽相應。

右關脈

代表脾臟,與脾胃相應。主掌臍腹、兩脅之間的區域。

尺脈(陰脈)

代表下部。

左尺脈

代表腎臟,與腎、膀胱、大腸相應。

右尺脈

代表三焦,與腎、三焦、命門、小腸相應。主掌腰、足、小腿、大腿之間的區域。

三部脈象中各有三個部位,三個部位相乘,因此總共有九個部位。

浮脈主掌皮膚,反映表層和腑臟。

中主肌肉,以候胃氣。沉主筋骨,候里及臟。

經曰:察九候,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此七診之義也。厥陰之至,其脈弦;少陰之至,其脈鉤;太陰之至,其脈沉;少陽之至,大而浮;陽明之至,短而澀;太陽之至,大而長,此六氣之脈也。春脈如弦,夏脈如鉤,秋脈如浮,冬脈如石,此四時之脈也。

白話文:

經書中說:觀察九種脈象,發現單獨較弱的脈象、單獨較強的脈象、單獨較快的脈象、單獨較慢的脈象、單獨較熱的脈象、單獨較寒的脈象、單獨沉陷的脈象,這七種脈象都是有病的。

厥陰太陰的氣血到達,脈象會呈現弦狀;少陰太陰的氣血到達,脈象會呈現鉤狀;太陰少陽的氣血到達,脈象會呈現沉伏;少陽陽明的氣血到達,脈象會寬大而浮起;陽明少陽的氣血到達,脈象會短促而澀滯;太陽陽明的氣血到達,脈象會寬大而長。這就是六氣(六經)的脈象。

春季的脈象如琴絃,夏季的脈象如魚鉤,秋季的脈象如浮浮,冬季的脈象如石頭。這是四季的脈象。

平人之常氣稟於胃,無胃者逆,逆者死。胃者,長夏之脈,微軟而和。故弦鉤毛石,必得胃氣,始為平脈。但弦、但鉤、但毛、但石,即真臟脈見。而不弦、不鉤、不毛、不石,亦為穀氣不至也。「脈要」曰:春不沉,夏不弦,秋不數,冬不澀,是謂四塞,謂失所生之氣也。

白話文:

一般人的身體正常氣息是由胃提供的,沒有胃氣就會逆行,逆行就會死亡。胃是長夏的經絡,柔軟和順。所以彈弦、拉鉤、刺毛、磨石這些動作,必須獲得胃氣的幫助,才能使經絡暢通。如果只彈弦、只拉鉤、只刺毛、只磨石,就說明臟腑的脈絡已經顯露。如果不彈弦、不拉鉤、不刺毛、不磨石,也說明穀氣沒有到達。醫書《脈訣》中說:春天不沉穩,夏天不緊張,秋天不急促,冬天不澀滯,這是氣息堵塞的現象,說明失去了本該產生的氣息。

沉、弦、數、澀甚,曰病,是又進一解矣。

《脈經》論脈止二十四種,《脈訣》亦然。其中長、短、數、散四種,或棄或取。余謂脈無定數,惟即其脈而象之,而名以立焉。占病之法,又在診者之活變而善悟,不可執一端而遽定其表、里、寒、熱、虛、實也。如浮脈,舉之有餘,按之不足,其病在表。然浮而有力為洪,無力為芤,遲大為虛,柔細為濡,概言表可乎?沉脈,重手按至筋骨乃得,其病在裡。

白話文:

《脈經》上說有24種不同的脈象,記載在《脈訣》中也是如此。不過,其中長、短、數、散這四種脈象,有的醫生會捨棄不用,有的醫生則會採用。我認為脈象沒有固定的數量,只要根據脈象的特徵進行比擬,就可以建立相應的名稱。辨別疾病的方法,在於診斷者能夠靈活變通,善於領悟,不能拘泥於某一種脈象,就武斷地判斷出是表症還是裡症、寒症還是熱症、虛症還是實症。比如浮脈,按起來有餘,重按又不足,表明疾病在體表。但是,浮脈而有力氣的叫洪脈,沒力氣的叫芤脈,跳動緩慢而大的叫虛脈,柔軟細小的叫濡脈,能簡單地用「表」來說明嗎?沉脈,必須用重手按到筋骨才能摸到,表明疾病在體內。

然有力為實,無力為虛,亦有寒邪外感,脈見沉緊者,可概言里乎?遲脈一息三至,去來極慢,決為寒矣。然亦有浮遲、沉遲、兼滑、兼細之別,可一例施乎?數脈一息六至,俗以為熱矣。然遲冷、數熱之說,《內經》未言。凡寒邪外感,必暴見數緊;陽虛陰虛,或見細數無力,或見數而弦滑;惟洪滑有力者為真熱,可妄言熱乎?至於來盛去衰為洪,陽實陰虛、氣實血虛之象也。浮沉皆得大而長、微弦為實,洪滑有力為諸實熱等證。

白話文:

若脈搏有力,表示身體充實;脈搏無力,表示身體虛弱。此外,如果是受到寒邪侵襲,脈象沉著而緊繃,難道就可以一概而論是內在的病症嗎?緩慢的脈搏,一秒鐘跳動三次,且跳動非常緩慢,這肯定是寒邪造成的。但是,脈象也有浮緩、沉緩、兼滑、兼細之分,難道可以一概而論嗎?脈搏一息跳動六次,一般認為是熱症。然而,《內經》沒有提到過緩慢表示寒邪,快速表示熱邪的說法。凡是寒邪侵襲,脈象一定會突然出現數緊的現象;陽氣虛,陰氣虛,脈象可能會細而快,且無力;或者脈象快而弦滑;只有脈象洪滑有力,纔是真正的熱症,難道可以隨便說成熱症嗎?至於脈象來勢盛,去勢衰,稱為洪脈,表示陽氣充實、陰氣虛弱、氣血充實。脈象浮沉都能夠變得大而長、略微有弦,表示身體充實;洪滑有力,表示諸多實熱證候。

沉弦有力為諸痛滯等證也。前卻流利,如珠應指,為滑,多為痰壅之象,過甚則為邪熱。細而遲,短且散,如輕刀刮竹,如雨沾沙,為澀,為氣血俱虛之候。按之不移,如張弓弦為弦,為肝邪也。浮大而軟,按之中空,兩邊實,為芤,為失血也。來往有力,堅摶抗指,為緊,乃陰邪搏激之候。

白話文:

如果脈象沉穩有力,表示有疼痛、氣血不通等症狀。脈行流利,像珠子一按即走,這是「滑脈」,多是因為痰液阻滯,如果滑脈太甚,則表示有邪熱。脈象細小而緩慢,短促而散亂,就像輕刀刮竹、雨水沾沙一樣,這是「澀脈」,表示氣血兩虛。脈搏按壓不移動,像張弓弦一樣,這是「弦脈」,表示肝臟有問題。脈象又浮又大且軟,按壓時中間空虛,兩邊實,這是「芤脈」,表示失血。脈象來往有力,堅硬而觸碰時有抵擋感,這是「緊脈」,表示體內陰邪搏擊。

小駛於遲,一息四至,應指和緩,往來甚勻,為緩,為溫瘧初退之象。輕診則見,重按如欲絕者,微也;往來如絲,而常有者,細也,皆陰陽俱虛也。弦而兼芤,如按鼓皮,革也;似沉似伏,實大微弦,牢也。革浮牢沉,革虛牢實。革為失血,牢為裡實也。極軟而浮細,為濡;極軟而沉細,為弱。

白話文:

小脈:

脈搏跳動速度較慢,每分鐘約跳 4 次,脈搏的強弱緩急適中,往來有度,表明身體機能較為平穩,屬於緩脈,為溫熱病初期退熱的徵象。輕輕按診時脈象較明顯,重按時脈象幾乎消失,表示脈象微弱;脈象來去如抽絲般細微而持續,表明陰陽氣虛。

弦脈、芤脈:

脈象緊而充滿彈性,按壓時感覺像按鼓皮一樣,稱為「革脈」;脈象看似沉伏,實際上大而微弱,稱為「牢脈」。「革脈」浮在表,而「牢脈」沈在裏,表示失血或內臟實證。「革脈」虛而「牢脈」實,則表示氣血虛弱,而內臟有實證。

濡脈、弱脈:

脈象極其柔軟而浮細,稱為「濡脈」;脈象極其柔軟而沉細,稱為「弱脈」。

濡為血虛,為傷濕;弱為氣虛,為陽陷。又如過於本位,為長,主有餘之病;不及本位,為短,主不及之病。遲大而軟,按之無力,為虛;渙漫不收,無統紀,無拘束,為散。虛為血虛,散為氣血敗散也。重按著骨,指下截動者,為伏,主腹痛,及傷寒將汗之候。數見於關,如豆大而無頭尾,厥厥動搖者,為動,主陰陽相搏,為痛為驚之象。

白話文:

**濡:**血虛,濕邪傷身。

弱: 氣虛,陽氣虛弱。

長: 超過本位,主有餘之病。

短: 不及本位,主不及之病。

遲大而軟: 脈搏遲緩、幅度大、軟弱無力,為虛症。

渙漫不收: 脈搏鬆散不聚,無規律,為散症。

虛: 血虛。散:氣血敗散。

伏: 按壓著骨,手指下脈動有所阻滯,為伏脈,主腹痛,或傷寒將出汗的徵兆。

動: 於關脈處頻頻出現,形狀如豆大,無頭無尾,脈動搖擺不定,為動脈,主陰陽相爭,為疼痛或驚嚇的徵兆。

去來數,時一止復來,為促,主陽盛之病。去來緩,時一止復來,為結,主陰盛之病。至於代脈之義,又非一端。有脈本平勻,而忽強忽弱者,乃形體之代,非謂止也,有胃氣者生,無胃氣者死。又若脾主四季,而隨時更代者,乃氣候之代,亦非止也。

白話文:

脈搏忽快忽慢,短暫停止後又恢復,這是「促脈」,主治陽氣過盛的疾病。脈搏徐緩,短暫停止後又恢復,這是「結脈」,主治陰氣過盛的疾病。

至於脈搏的代脈,並非只有一種情況。有些脈搏本來平穩,卻突然變強或變弱,這是身體狀態變化引起的,並不是脈搏停止。有胃氣的人會生,沒有胃氣的人會死。

還有,脾主掌四季變化,隨著季節不同而有所變化,這是氣候的變化,也不是脈搏停止。

惟「根結篇」曰: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氣;四十動一代者,一藏無氣;三十動一代者,二藏無氣;二十動一代者,三藏無氣;十動一代者,四藏無氣;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藏無氣,予之短期。此至數之代也。其間似是而非,動多模糊,惟在以意逆之,取其相似者參酌,而定以主名,而後得脈之真是。否則,拘墟寡當,鮮不敗乃事矣。

白話文:

《根結篇》裡說:

五十歲時仍保持性功能,五臟都能收到精氣;四十歲時一代而不舉,一臟會失去精氣;三十歲時一代而不舉,兩臟會失去精氣;二十歲時一代而不舉,三臟會失去精氣;十歲時一代而不舉,四臟會失去精氣;十歲以下一代而不舉,五臟都會失去精氣,恐怕活不久了。

這是根據次數來判斷的。期間判斷會似是而非,脈象多變難明,只能靠醫生自己意會,取相似的脈象來參考,並根據主要的脈象來判斷,才能正確診斷病情。否則,拘泥於死的規則,很少不會耽誤治療的。

二十七脈之說,似可該脈之情態矣,以言乎診家之大法,尚為末盡。蓋脈之數有限,而病之情無窮。一脈不止一病,而一病或兼數脈。後世方書家,因病以方方,而附會脈訣以合之。其實證與脈違,貽誤匪淺。夫脈之理微,未易憑信,故古人言脈,必曰脈色。或為色澤,或為色夭,青、黃、赤、白、黑主五臟之病,而《內經》必視其尺之色。

白話文:

「二十七脈論」似乎能概括脈搏的各種表現,但對於診脈的大原則而言,還遠遠不完整。因為脈搏的種類是有限的,而疾病的症狀卻是無窮無盡的。一種脈搏不僅對應一種疾病,一種疾病也有可能同時伴隨著多種脈象。後世的醫書作家們,依據疾病開立方劑,再牽強附會地對應脈象以附合醫理。實際上,如果病情與脈象不符,就會造成嚴重的誤診。脈象的道理精微,難以輕易依賴,因此古人討論脈象時,必然會提到脈色。有時是指脈象的色澤,有時則是指脈絡的顏色,青、黃、赤、白、黑等脈色對應著五臟的病症,而《內經》則一定要觀察尺脈的顏色。

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大、小、滑、澀,亦莫不然。《靈樞·論疾診尺篇》論之尤詳,所當參考。望其色矣,復聞其聲。聲洪亮者,為陽,為熱,為有餘;聲微弱者,為陰,為寒,為不足。而宮、商、角、徵、羽五音,配乎五臟,即其音所偏,而知其臟之所害。

白話文:

脈搏跳動快的人,尺部皮膚也會緊張;脈搏跳動慢的人,尺部皮膚也會鬆弛。脈搏的大小、滑膩或澀滯,也都是一樣。詳細的論述記載於《靈樞·論疾診尺篇》,可以參考。觀察完脈象,還要傾聽病人的聲音。聲音宏亮的人,屬於陽性,體質偏熱,體內有餘;聲音微弱的人,屬於陰性,體質偏寒,體內不足。宮、商、角、徵、羽五種音調,與五臟相配,根據聲音偏向的音調,就可以知道哪個臟器受損。

此又一法也。他若內因、外因、不內外因,或起於數載之前,或起於數日之內,或寒,或熱,或飽悶,或善飢,或某時疼痛,或某肢不利,惟憑問以明也。然三者之雜取,終必於切而決焉。

白話文:

這也是另一種方法。例如疾病是由於內因、外因,或既非內因亦非外因;發病時間可能在數年前或數日內;症狀可能是寒熱、飽脹、飢餓、不定時間的疼痛或肢體不適。只能靠問診來瞭解,但三者互相混雜的情況,最終仍須通過切脈來確定。

是分之,則切為四診之一;而合之,則切為四診之大成也,可輕言脈哉!後世言脈家,有以春、夏、秋、冬四時之脈為四診者,有以形體、至數、舉按、去來為四診者,有以四方風土高寒卑濕為四診者。以余觀之,皆當採用。而鄙義更有四診之說問之同志:一曰會神,二曰審時,三曰宗理,四曰參究。

白話文:

分開來說,脈診是四診之一;合在一起說,脈診就是四診的總和。怎麼可以輕視脈診呢!後世的脈學家,有人以春、夏、秋、冬四時之脈為四診,有人以形體、至數、舉按、去來為四診,有人以四方風土高寒卑濕為四診。在我看來,這些說法都應該採納。我自己的淺見,則有不同的四診說法,向同道請教:一曰會神,二曰審時,三曰宗理,四曰參究。

蓋脈以神氣為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同一脈證,而有神、無神之後效,判然霄壤。況脈之體狀,遲與緩相似,沉與實相似,芤與革相似,弱與虛相似。若此者,比比皆然,其間辨別,惟在一點神氣。診者以己之神,會脈之神;以脈之神,定脈之名,而後病證有確見也。

白話文:

脈象主要由精神和氣血決定,得到精神氣血就能昌盛,失去精神氣血就會衰亡。同等的脈象症狀,但有精神氣血和沒有精神氣血的後續發展,會截然不同。況且脈象的外觀特徵,遲脈和緩脈相似,沉脈和實脈相似,芤脈和革脈相似,弱脈和虛脈相似。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其間的辨別,只在一點精神氣血上。診脈者用自己的精神,去感知脈象的精神;用脈象的精神,來確定脈象的名稱,然後病症才能明確確診。

脈各有時,六十首王之說,謂冬至後六十日少陽王,又六十日陽明王,又六十日太陽王,又六十日太陰王,又六十日少陰王,又六十日厥陰王也。又如主運、客運起於大寒,每運各司七十二日,主氣、客氣亦起於大寒,每氣各司六十日,或為南政,或為北政,值何時會,應得何脈,歲氣天和,在所當審。又有神與形色相謬,而與天和、王時又不能相印合者,只得決之以一定之理。

白話文:

每種脈象都有相應的時間。根據「六十首王說」,從冬至後,每過六十天,由少陽王、陽明王、太陽王、太陰王、少陰王、厥陰王輪流掌管。客運和主運從大寒開始,每個運程掌管七十二天,而主氣和客氣也從大寒開始,每種氣掌管六十天,有的主宰南方,有的主宰北方。在什麼時間遇到什麼脈象,就會應對什麼脈象。如果歲氣、天和符合常理,就應該仔細判斷。有時會出現神氣、形色與歲氣、天和、王時不相符的情況,這時只能根據一定的道理來判斷。

蓋斯病不應有斯脈,斯脈不應見斯時,會神審時,大費周章。然脈有百端,而理惟一致,或舍證從脈,或舍脈從時,惟求理足,不尚牽合。經曰:天地之變,無以脈診。此之謂也。其有理解難明者,則當博稽諸說,參互放訂,以曲盡病之情態。《素問》、《靈樞》、扁鵲、仲景外,如王叔和《脈經》、戴同父《脈訣刊誤》,及近時李瀕湖脈學,張叔承《六要診法》,皆所當切究,而撮其精也。備此四法,則庶乎無操刀學割之譏矣。

白話文:

腹脹病不應該出現這個脈象,這個脈象也不應該在這個時間出現,會診和判斷時機,十分麻煩。然而脈象有千百種,但道理只有一個,有時捨棄症狀而根據脈象,有時捨棄脈象而根據時機,只要道理充足,不拘泥於表象。經書上說:「天地發生變化,不能通過脈診來診斷。」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對於那些理解困難的,就應該廣泛參考各種說法,互相對照並改正,以便充分了解疾病的情狀。《素問》、《靈樞》、扁鵲、仲景之外,比如王叔和的《脈經》、戴同父的《脈訣刊誤》,以及近現代李瀕湖的脈學、張叔承的《六要診法》,都是應該深入研究,並汲取其精華的。具備了這四種方法,就能避免受到「只會開刀割肉」的批評。

上古診疾之法,人迎、寸口分候陰、陽。人迎足陽明胃脈,在喉之兩旁,非後世之誤為左為人迎者也。經曰: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人迎四盛,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

白話文:

古代診斷疾病的方法,主要透過觀察人迎穴和寸口脈來判斷陰虛陽盛或陰盛陽虛。人迎穴屬於足陽明胃脈,位於喉嚨兩側,而不是後世誤認為在左側。

經典上記載:人迎穴脈象若盛大,表示病在足少陽膽經;脈象盛大且煩躁,表示病在手少陽三焦經。人迎穴脈象兩盛,表示病在足太陽膀胱經;脈象兩盛且煩躁,表示病在手太陽小腸經。人迎穴脈象三盛,表示病在足陽明胃經;脈象三盛且煩躁,表示病在手陽明大腸經。人迎穴脈象四盛,稱為「溢陽」,表示陽氣外溢,為外感疾病。

脈口一盛,病在足厥陰;一盛而躁,病在手心主。脈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盛而躁,病在手少陰;脈口三盛,病在足太陰;三盛而躁,病在手太陰。脈口四盛,名曰溢陰,溢陰為內關。人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關格,關格者,與之短期。故瀉表補里,瀉里補表。(如肝與膽,胃與脾之類。

白話文:

脈象一個強盛,疾病在足厥陰(肝經);又強又浮動,疾病在手厥陰(心包經)。脈象兩個強盛,疾病在足少陰(腎經);兩個又強又浮動,疾病在手少陰(心經)。脈象三個強盛,疾病在足太陰(脾經);三個又強又浮動,疾病在手太陰(肺經)。脈象四個強盛,叫做溢陰,溢陰是脈象關閉現象。人迎穴(鼻旁約兩公分處)和寸口脈(手腕橫紋中)同時比正常強盛四倍以上,叫做關格,關格的人壽命不長。所以要瀉上補下,瀉下補上(例如肝與膽,胃與脾這類表裡相聯繫的臟腑)。

)陽病則二瀉一補,陰病則二補一瀉。其法簡而易明。又軒岐脈法,三部而各三候之。上部天,兩額之動脈,頷厭之分,足少陽之所行。上部地,兩頰之動脈,地倉、大迎之分,足陽明之所行。上部人,耳前之動脈,和髎之分,手少陽之所行。中部天,手太陰也,在經渠之次。

白話文:

陽性疾病使用「二次瀉法一次補法」。

陰性疾病 使用「二次補法一次瀉法」。

這個方法簡潔明瞭。

此外,扁鵲的脈診方法,將脈象分為三個部位,每個部位又分為三個候位:

上部天 :是兩額的動脈,屬於頷厭的部位,足少陽經經過此處。

上部地 :是兩頰的動脈,屬於地倉和大迎的部位,足陽明經經過此處。

上部人 :是耳前的動脈,屬於和髎的部位,手少陽經經過此處。

中部天 :是手太陰經,位於經渠穴旁邊。

中部地,手陽明也,在合谷之次。中部人,手少陰也,在神門之次。下部天,足厥陰也,五里之分,女子取大沖。下部地,足少陰也,太谿之分。下部人,足太陰也,箕門之分。大都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故人迎以候陽,寸口以候陰。

白話文:

人體中部的手部,屬於手陽明經,位於合谷穴的下方。

人體中部的腳部,屬於手少陰經,位於神門穴的下方。

人體下部的腳部,屬於足厥陰經,五里穴的分支,女性取大沖穴。

人體下部的腳部,屬於足少陰經,太谿穴的分支。

人體下部的腳部,屬於足太陰經,箕門穴的分支。

一般而言,手部的三條陰經,從臟腑延伸至手部;手部的三條陽經,從手部延伸至頭部;足部的三條陽經,從頭部延伸至足部;足部的三條陰經,從足部延伸至腹部。

因此,可以通過人迎穴來診察陽氣,通過寸口穴來診察陰氣。

三部之天、地、人以候一身之氣。分而候之,脈之真體乃得。後世並十二經脈皆決於寸口,法則捷而指愈晦矣。世有奇傑之士,取則先民,即委而窮源,吾所深望也夫!

白話文:

天、地、人三部位,可以預測人身的氣象。分別觀察,才能得到脈象的真諦。後人將十二經脈都歸結於寸口,這樣的方法雖然快捷,但判斷脈象的準確性反而減弱了。世上若有才智過人之人,能夠效法前賢,探究源頭,是我所深深期望的!

風、寒、熱、濕、火、燥為本,三陰、三陽為標,相為表裡者為中氣,義出「六微旨」。

臟府為本,居里;十二經為標,居表。表裡相絡為中氣。前圖言天氣,此圖言人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