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易通說》~ 下卷 (7)

回本書目錄

下卷 (7)

1. 雜卦

天地間有合於六十四卦者,難盡言也。約略論之,如水澤為節,蒲生水澤中,其根九節;萑、葦、蘆,茯、稻草皆生於水澤中,故皆有節。竹雖不生水澤之中,然實秉水澤之氣,故竹多節。節有引水上升,引澤下降二用,故節卦下互震,上升之義也;上互艮,下降之義也。浮萍生於水面,其葉色綠四瓣,是秉四綠巽氣,其根色白,在水中,是秉一白坎氣。

白話文:

天地之間有符合六十四卦的現象,說不完。大概來說,例如水澤類卦象「節」,蒲草生長在水澤中,它的根有九節;萑、葦、蘆、茯苓、稻草也都生長在水澤中,因此都有節。竹子雖然不生長在水澤裡,但實際上秉承了水澤之氣,所以竹子也有很多節。節有引水上升、引水澤下降兩種作用,因此節卦下面相連震卦,表示上升的意思;上面相連艮卦,表示下降的意思。浮萍生長在水面上,它的葉子是綠色的,有四瓣,這表示秉承了四個綠色巽氣;它的根是白色的,在水中,這表示秉承了一個白色的坎氣。

合根葉論之,是象風水渙䷺,故能治風行水。雞頭芡實,葉面有刺,亦感風氣,根生水中,亦感水氣,與浮萍同一風水渙;而有不同者,芡實是秉渙中爻互卦之氣。渙卦下互震。芡之根自下而生上,是渙之震;上互艮,芡葉止於水上而不遷,是渙之艮。並渙卦互體,一一胥合,為治風利水之良藥。

白話文:

如果把雞頭芡實的根和葉合起來看,像風水飄浮不定的樣子,所以它能治療風行水腫。雞頭芡實的葉子上長著刺,能感應風氣,它的根生長在水中,也能感應水氣,這跟浮萍一樣,同屬風水飄浮不定之物。但不同的是,芡實承載了渙卦中爻互卦的氣息。渙卦下互卦是震卦。芡實的根自下而生向上生長,與渙卦的震卦相符;上互卦是艮卦,芡實的葉子停留在水上而不移動,與渙卦的艮卦相符。況且渙卦的互體,一 一都與芡實相符,所以芡實是治療風濕、利濕的良藥。

蜂蟻上身大下身小,合於履卦上天下澤,故有君臣。掛蘭懸空,秉風氣而生,合於巽卦,其根多汁,可以解熱。因巽卦下互兌,主有澤液。以鐵釘錠入根中則肥,得兌金故也。仙人掌草種於牆上,綠色多汁,合於先天兌卦。先天兌在四綠方,中爻互離巽,故仙人掌能治風水,且善避火災。

白話文:

  • **蜂蟻:**身體上部較大,下部較小,符合《周易》履卦的上天為澤,所以有君臣之分。
  • **蘭花:**掛在空中,依靠空氣生長,符合《周易》巽卦,其根部水分豐富,可以解熱。因為巽卦下卦為兌卦,主掌水澤。用鐵釘插在蘭花根部,會使其變肥,這是因為兌卦五行屬金。
  • **仙人掌:**種植在牆上,綠色多汁,符合先天的兌卦。先天的兌卦位於四綠方,中間爻變為離卦和巽卦,所以仙人掌能化解風水,而且能避免火災。

凡人之身有合於六十四卦者,人之醒睡,合於晉與明夷。《易》曰:晉,晝也。火地晉䷢。象曰:明出地上,晉。晉者,進也,謂日出地平,陽氣上進。人身之陽氣應之,外出皮毛以衛寒,上出眼目以視物,是以醒也。地火明夷䷣。象曰:明入地中,明夷。謂日入地平,不明而晦。

白話文:

每個人的身體都與六十四卦相應。人的清醒與睡眠,與《易經》中的「晉」卦和「明夷」卦相應。《易經》說:「晉」,是白天。代表火在地面上的晉卦。卦象說:太陽升出地面,就是晉卦。晉的意思是進展、前進,表示太陽升出地面,陽氣上升進展。人體的陽氣相應於此,外散於皮毛,以抵禦寒冷;上達於眼睛,用以視物,所以就會醒來。代表地在地面下的明夷卦。卦象說:太陽進入地面,就是明夷卦。表示太陽落入地面,不見天日而變暗。

人氣應之,目合不明,是以睡也。有欲睡不得,必呵欠而後能睡者,以其人胸腹中先有熱氣未出,雖眼目間陰氣已生,而心脾之陽熱作梗,不能成地火明夷,而成澤火革之象䷰。革之義當吐故納新,必將熱氣從口中吐出。兌為口,故呵則張口,胸腹之陽熱遂從口出,而革上之兌卦還變為坤,乃成地火明夷,是以得睡。

白話文:

當人感到疲倦時,會出現兩眼合攏但意識不清的狀態,這就是睡著了。有些人想睡卻睡不著,必須打呵欠才能入睡。這是因為這些人的胸腹內先有熱氣沒有排出。儘管此時,眼睛已經出現了陰氣,但心脾的陽熱還作梗著,無法構成地火明夷的像,反而形成了澤火革的象。革的意義是吐故納新,必須把熱氣從口中吐出來。兌卦代表嘴,所以呵欠會讓嘴巴張開,胸腹的陽熱就會從口中排出,革卦上的兌卦也會變成坤卦,這樣就形成了地火明夷,因此可以入睡。

其有欲醒不得,或夢魘中惡,呼之不醒,必用通關散,吹鼻取嚏乃得醒,是其人關竅為陰所掩,不成火地晉之象,而成雷地豫䷲。雖雷出地奮,奮發衝散乃能了此豫卦之事。故從嚏噴而出,嚏氣必冷。冷氣出則豫之上爻還變為離,而成火地晉,故得甦醒。蘇即《易》震蘇之蘇。

白話文:

如果感到昏昏沉沉無法清醒,或是在夢魘中遭受邪祟,大叫卻叫不醒,一定要用通關散,吹鼻子讓患者打噴嚏才能醒來。這是因為患者的竅穴被陰氣遮蔽,無法形成火地晉卦的景象,反而成了雷地豫卦的樣子。雖然雷在地下奮起,奮發衝散才能解除豫卦的困局。所以從打噴嚏中噴發而出,噴嚏的氣息一定是冷的。冷氣出來,豫卦的上爻就會轉變為離卦,形成火地晉卦,所以才能甦醒。甦醒就是《周易》中震卦的蘇。

凡風寒閉鼻竅多嚏噴者,亦是豫奮以出。疾稱不豫,謂不得嚏噴,則不能解。又如風澤中孚䷼,風是巽卦,配厥陰包絡經。澤是兌,卦配太陰肺經。包絡與肺相接之間,只有一塊脂膏,是為中宮,乃心火所生之中土,為太陰脾之根蒂也。孚字古作⿱爪子,象雞伏卵,以兩爪抱之。

白話文:

凡是受風寒導致鼻孔阻塞,頻頻打噴嚏的,也是身體想要把邪氣排出去。疾是指打噴嚏,如果不打噴嚏,邪氣就無法排出。又如巽澤中孚卦,巽卦代表風,配對厥陰包絡經;兌卦代表澤,配對太陰肺經。包絡經和肺經之間只隔一層脂肪,稱為中宮,是心火滋生的「中土」,也是太陰脾經的根基。孚字古寫作「⿱爪子」,像母雞孵蛋時用爪子抱著蛋的樣子。

言人中宮一塊脂膏與心包肺膜相連,裹結成團,有如孚卵,故名中孚。人之忠信實從此出,故曰中孚,信也。此近取諸身之卦,注家多不得甚解。張仲景建中湯治心下悸,用桂芍以治風氣,用甘、棗、飴糖以助澤液,頗合風澤中孚之旨。菜如紅蘿蔔,葉四散披離,色綠是四綠巽風之氣;根赤色,是得七赤兌澤之氣;其心甚黃,是中土之色氣,合為風澤中孚,是一菜實備此卦德,故食之益中土。

白話文:

「人中宮」指人的胸腔,有一塊油脂與心包膜和肺膜相連,凝聚成一團,形狀像鳥蛋,故稱為「中孚」。人的忠誠守信從這裡產生,所以叫做「中孚」,意指誠信。這是取自人體的卦象,許多注釋家不能完全理解。張仲景的「建中湯」用於治療心悸,使用桂枝和芍藥來治療風氣,使用甘草、紅棗和飴糖來滋潤體液,這符合風澤中孚的原理。

蘿蔔,葉片四散,顏色翠綠,這是四綠巽風之氣;根部呈紅色,這是七赤兌澤之氣;蘿蔔心呈黃色,這是中土之色氣,三者合起來是風澤中孚卦,一菜備全此卦的德性,所以食用蘿蔔可以益補中土。

有但感風氣者,如蛇床子,葉如紅蘿蔔而無紅根川芎,葉如紅蘿蔔有根而不紅,則皆治肝風。用藥者知物各秉一氣,合化成方,與八卦之重為六十四卦,其義一也。

白話文:

只要感覺到風氣的人,例如蛇牀子,葉子像紅蘿蔔但沒有紅根;川芎,葉子像紅蘿蔔有根但沒有紅根,都可以治療肝風。使用藥物的人要明白,每種藥物都有其獨特的特性,將它們組合起來形成藥方,就像八卦中的兩兩相重組成了六十四卦,其原理是一樣的。

2. 引伸

《易》之為書,廣大悉備,豈僅為醫言哉。昔者聖人觀象製作,前民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繫辭》所言各事,非聖人只取此象而已,謂節此數事,而知聖人制作,皆取卦象。推之天下後世,隨時制宜,因地為利,不難取諸易象,以盡萬物之性。

白話文:

《易經》這本書,內容廣泛而周全,難道只是為了醫學而寫的嗎?從前聖人觀察天地萬物創造出《易經》,早期的人們用棟樑和屋宇來抵禦風雨,這都是取自「大壯」卦的啟發。農具的鋒利,用來教導天下人民,這又是取自「益」卦的啟發。《繫辭》中所提到的各種事情,並不是聖人只取用了這些具體的象徵,而是用這些象徵來節制事物,讓我們明白聖人創造《易經》時都是根據卦象。推而廣之,後人可以根據具體的情境制訂適宜的措施,因地制宜,這些都不難從《易經》的卦象中得到啟發,從而窮盡萬物的本性。

乃近日泰西新出化學、汽學,中國人未經目睹,輒謂中國聖人亦所不知。即今之通儒,亦謂光學僅見於《墨子》,化學如煉火生云,煉云生水,亦僅見於《淮南子》,其他未之前聞。豈知我孔子一部《易經》,已將西人化學包舉無遺。西人謂光、熱、電三者能化開各物,分出原質。

白話文:

最近西方出現了新的化學和物理學,中國人因為沒有見過,就認為中國古代的聖人都不知道。即使是現在的學者,也只說光學在《墨子》中曾被提到,而化學中的「煉火生雲」、「煉雲生水」這種過程,也只是在《淮南子》中出現過。除此之外,西方這些新知識,中國人都聞所未聞。然而,我認為孔子所著的《易經》,其實已經涵蓋了西方化學的全部內容。西方人認為,光、熱、電這三種力量可以分解各種物質,釋放出它們的原始元素。

夫光、熱、電即離火也。《易》曰:離者,麗也。萬物皆相見謂得火。化之則萬物皆分離。而原質化出,是以萬物皆相見。故火蒸水則化為輕氣、養氣,輕、養得火又化為水。此化分、化合皆不外火也。雖有用藥汁化分者,然硝強水、磺強水皆火之精,硝、磺、炭三者化為火藥。

白話文:

光、熱、電就是離火。易經說:「離」是「麗」,意指萬物相互依存、照耀才得以存在。火能將萬物分開分解,從而顯露出萬物的原始物質,因此萬物才能相互依存。所以,火蒸水會變成輕氣和養氣,輕氣和養氣再受熱又會變成水。這種分解和合成的過程都離不開火。雖然有些藥汁也能分解物質,但硝強水和磺強水都是火精,硝、磺、炭三者混合燃燒就會變成火藥。

硝是光質,磺是電質,炭是熱質。此三者化分各物,能令定質變為流質,流質,變為浮質,浮質變為氣質,無一不借火力。則聖人相見乎離,一語包舉化學無遺矣。

白話文:

硝是光亮物質,硫磺是電性物質,木炭是發熱物質。這三種物質以化學反應作用於各種物體,能使固態物轉變為液態物,液態物轉變為氣態物。沒有哪一個轉變不依賴於加熱。因此,古人說的「聖人相見於離卦」這句話,已經把化學作用概括無遺了。

問曰:火燒銅鐵,每燒一次,則體積輕減,以受火克即銷化也。惟燒赤金,雖火功極大,然後能熔,及冷復還本體,並不輕減,其故何也?答曰:赤金是七赤兌澤之純金,所秉之氣澤甚厚,故雖受極大之火力而澤氣不減。又問曰:赤金遇綠養則化為綠氣,其本體遂輕減,此又何說?答曰:綠屬巽卦,先天兌卦變為後天巽卦。赤金遇綠色而化綠氣,即是兌變為巽之理。

白話文:

問題:

有人問,用火燒銅鐵,每次燒都會減輕重量,這是因為它們受到火的克製而溶解了。但燒赤金卻不同,即使用很高的溫度,也只能把它熔化,冷卻後又能恢復原狀,重量也不減輕。這是為什麼呢?

回答:

赤金是七赤兌澤的純金,它所具有的澤氣非常濃厚,所以即使受到很高的溫度,澤氣也不會減少。

再問:

赤金遇上綠色後會變成綠氣,它的重量也減輕了。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回答:

綠色屬於巽卦,而先天的兌卦會轉化為後天的巽卦。赤金遇上綠色而變成綠氣,就是兌轉化為巽的道理。

此等化學,惟《易經》得其根源,西洋雖有試驗,尚未能通一畢萬。

中國見外洋汽機,自古所無。不知《易經》已括汽機之妙。《易》曰:斷木為杵,掘地為臼,蓋取諸小過。按:小過䷽,上震下艮,震木動於上而象杵,艮土止於下而象臼。後人變為水磨。上一面止而不動,下一面動而研物。又是上艮下震,合為山雷頤卦。頤即人上下牙床,上牙床止而不動,下牙床動而齧物。

白話文:

中國首次見到了外國的蒸汽機,這是古代沒有的東西。沒想到《易經》竟然已經概括了蒸汽機的原理。《易經》說:「斷木做成杵,挖地做成臼。」這是從「小過」卦象中汲取的。

「小過」卦象是上震下艮,震為木,動於上,象徵杵;艮為土,止於下,象徵臼。後人將它變化成水磨。水磨的上半部分靜止不動,下半部分運動並研磨東西。這也是上艮下震,合成「山雷頤」卦。頤卦就是人的上下牙牀,上牙牀靜止不動,下牙牀運動並咀嚼食物。

故卦名頤,取人頰車為名也。頤以齧物養人,水磨亦碾米以養人。頤之用在齒,而磨亦有齒,與卦象可謂巧合。《易》曰: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蓋取諸睽。睽者,乖離不合也。卦體䷥,火炎上而不下,澤降下而不上,兩相乖離,故謂之睽。彎弧向後,象澤之降,發矢向前,象火之炎。

白話文:

因此這個卦被命名為「頤」,取其形狀類似人臉上的腮幫子。腮幫子的功用是咀嚼食物來養育自身,水磨也能研磨米粒來養育人們。腮幫子的作用在於牙齒,而水磨也具有齒狀構造,這和卦象實在可以說是巧妙的契合。《易經》上說:「彎曲的木頭做成弓,尖銳的木頭做成箭,弓箭的威力,足以威懾天下。」這句話大概就是取自「睽」卦。睽卦有乖離不合的意思。卦的形體是上卦為坎,象徵水;下卦為離,象徵火。水火不相容,因此上下卦相乖離,故名為「睽」。彎曲的弓向後彎,像水下降;射出的箭向前飛,像火上升。

若今之洋槍銃,則是睽卦錯綜而變為兌上離下之革䷰。炮藥象離火,彈子象兌金。洋槍皆用鉛彈,鉛恰是兌金,故極銳利。中國舊用鐵彈,所以不及。《易》曰: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蓋取諸渙。按:渙卦䷺,上巽下坎,本木在水上,其象顯然。雖西人船制屢變,問能外木在水上之義乎。

白話文:

如今的洋槍大炮,就像《易經》中睽卦錯綜變化成的兌上離下之革卦。炮藥好像離卦的火,彈子好像兌卦的金。洋槍都使用鉛彈,鉛恰好是兌卦的金,所以非常鋒利銳利。中國從前用鐵彈,因此不如洋槍。

《易經》中說:「挖空木頭做成船,削尖木頭做成槳。」船和槳的便利性在於暢通不通的地方,這取決於渙卦。渙卦卦象是上巽下坎,本來是木在水上,它的象徵很明顯。即使西方的船隻製造方式不斷改變,難道能脫離木在水上這個道理嗎?

且巽為風,行船必掛帆借風,於卦象絲毫不爽。或謂火輪船又何所取?答曰:船身仍象風水渙,而以火蒸水,汽機發動,則取象既濟䷾。既濟爻辭曰:曳其輪,濡其尾,無咎。即今輪船之象矣。讀此詞者能不驚聖人為神妙哉。《易》曰: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蓋取諸隨。

白話文:

巽卦代表風。行駛船隻一定要掛帆借風,與卦象相符,一點也不差。有人說:火輪船又取象於什麼?回答說:船身仍舊像漂浮在水面上,但使用火來蒸水,讓汽機啟動,取象於既濟卦。既濟卦的爻辭說:「拖動著它的車輪,浸濕它的尾部,沒有災禍。」這不就是在描述現代輪船嗎?讀到這段話,豈能不感嘆聖人的智慧如此神奇呢?《易經》說:「套著牛拉著馬,拉動重物走很遠的路程,以造福天下」,大概就是取象於隨卦。

按:駕車必絡系牛馬之口鼻,口鼻之絡,引繩曳輪,輪動則車隨,口鼻是兌象,輪動是震象,合之為澤雷隨卦䷐。膏油亦是兌澤,一切機器必用膏油灌沫,然後滑利,皆合隨卦之義。友人贈我福建錫燈,架上置壺,壺有長嘴以安燈,柱架上轉紐以安油壺,油滿則嘴平,燈不斜;油少則嘴欹,燈不滅,隨油多少以為俯仰。其妙處只在有嘴象兌,有樞象震,合於隨卦而已。

白話文:

開車必須勒緊牛馬的嘴巴和鼻子,嘴和鼻子的繩索,拉動車輪,車輪轉動,車子就會跟著走。嘴和鼻子屬於「兌」卦象,車輪轉動屬於「震」卦象,合起來就是「澤雷隨」卦(卦象:☱)。

油脂也是「兌」卦象,所有機器都需要用油脂潤滑,這樣才能順滑。這都符合「隨」卦的卦義。

朋友送了我一盞福建錫燈,架子上放著一個壺,壺有一個長嘴用來放燈具。支架上有一個旋鈕用來放油壺。油壺裝滿油,嘴會平整,燈不會傾斜;油少了,嘴會傾斜,燈也不會熄滅,隨著油的多少而傾斜或平整。

其妙處只在於有嘴像「兌」卦,有樞紐像「震」卦,符合「隨」卦卦象。

問曰:古之車制象澤雷隨,若今之火輪車又將何象?答曰:象火雷噬嗑。火炎於上,輪動於下,互體得坎。坎,水也。以火蒸水,然後輪動。故吾謂火輪車實象噬嗑。雖噬嗑爻辭並無火車之義,然繫辭云: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

白話文:

**提問:**古代車輛的結構被比喻成《易經》中的澤雷隨卦,那麼現代的汽車又應該比喻成哪一卦呢?

回答: 比喻成火雷噬嗑卦。火在上燃燒,輪子在下轉動,二者共同組成了坎卦。坎卦代表水。用火蒸汽加熱水,車輪才能轉動。所以,我認為汽車實際上比喻的是噬嗑卦。雖然噬嗑卦的爻辭中並沒有關於汽車的含義,但是《易經》的《繫辭》中說:“白天市場開張,四方百姓前來,天下貨物在此聚集。交易結束離開,各得所需。”這段話取自噬嗑卦的涵義。

方今五洲互市,全賴火車,以致民聚貨。蓋氣運已當噬嗑,應候而有火車,是聖人衍《易》,已逆知有此一時。造火車者,能知聖人否。問曰:聖人何不興造火車?答曰:不當其時,故不須此。問:當今何以值噬嗑之運?答曰:日中者午時也。方今正當午會,離卦值運,義見邵子《皇極經世書》。

白話文:

現在世界各國貿易往來頻繁,全靠火車運送,使人羣聚集,財物流通。因為時代的發展已經到了「噬嗑」卦所代表的時期,所以出現了火車與時勢相應。這是聖人推演《易經》時,早已逆料到會有這樣的時候。製造火車的人,是否知道聖人的預言呢?

有人問:聖人為什麼不製造火車呢?回答說:因為當時還不到時候,所以不需要這種東西。

又有人問:為什麼現在時代到了「噬嗑」運呢?回答說:正午時分就是「午時」。現在正是正午時刻,離卦掌管運勢,這在邵雍的《皇極經世書》中都有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