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瑞

《本草撮要》~ 卷十 水火土部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 水火土部 (3)

1. 【百沸湯】

助陽行氣。若半沸者。飲之反傷元氣作脹。蛇繞不解。以熱湯淋之即脫。忤惡卒死。銅瓦器盛熱湯膈衣熨其腹。心腹卒痛欲死。以之漬手足。水冷則易之良。一名太和湯。一名麻沸湯。

白話文:

  1. 助陽行氣。如果水還沒滾就喝下去,反而會損傷元氣而腹脹。

  2. 蛇纏繞不鬆開,用滾燙熱水淋蛇就會鬆開。

  3. 外感邪氣引起的急死症,用銅或瓦器盛裝滾燙熱水,隔著衣服熨燙肚子。心腹間突然劇烈疼痛欲死,可以用滾燙熱水泡手腳。水冷了就換掉,這樣效果很好。

  4. 麻沸湯的別名為太和湯。

2. 【生熟湯】

調中消食。治霍亂吐瀉。邪在上焦則吐。邪在下焦則瀉。邪在中焦則吐瀉交作。此濕霍亂猶易治也。惟心腹絞痛。不得吐瀉。名乾霍亂。俗名絞腸沙。其死甚速。古方用鹽熬熱童便調服極穩。勿與穀食。則米飲下咽亦死。以新汲水百沸湯合一盞和勻。(均用河水為要。)

白話文:

用於調理腸胃、消除積食。用以治療霍亂導致的嘔吐和腹瀉。邪氣在腸胃的上端,導致嘔吐。邪氣在腸胃的下端,導致腹瀉。邪氣在腸胃的中央,導致嘔吐和腹瀉交替發作。這種濕霍亂還是比較容易治療的。只有心腹絞痛,並且嘔吐和腹瀉都發作不出來的,稱為乾霍亂。民間也叫做絞腸沙。它的死亡率很高。古時候一方是用鹽熬熱小孩子的尿液調和服用,非常的有效。絕對不要吃穀物。否則米湯下嚥也會死亡。用河水將新鮮的井水煮沸一百次,然後取一杯和勻。(務必要使用河水。)

3. 【齏水】

酸鹹。吐痰飲宿食。酸苦漏泄為陰也。此乃作黃齏菜水。

4. 【甑氣水】

以器盛取。沐頭長髮令黑潤。朝朝用梳摩小兒頭久覺有益。小兒諸疳遍身。或面上生瘡爛成孔。白如楊梅瘡。百藥不效。用蒸糯米甑氣水掃瘡上。不數日即愈。

白話文:

用器具盛接。洗頭長髮令黑潤。每天早上用梳子梳小孩子的頭,長久以來覺得有益。小孩子的各種疳症遍佈全身。或是臉上生瘡爛成孔。白色如楊梅瘡。各種藥物都不見效。用蒸糯米的甑氣水塗抹到瘡上。不久便會痊癒。

5. 【銅壺滴漏水】

性滑。上可至顛。下可至泉。宜煎四末之藥。(說文曰漏以銅壺受水刻節晝夜百刻周禮周官曰挈壺氏掌壺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及冬則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鄭康成曰冬水凍故以火炊水沸以沃之謂沃漏也。)

白話文:

這個器具性滑。能升到顛頂。能降到泉水深處。可用來煮讓藥末漂流的藥。

說文解字說:漏,指用銅壺盛水,刻畫時間,以晝夜計時,刻畫一百節,周禮中記載周朝宮廷官制,有專門管理漏壺的挈壺氏,他的職責是掌管漏壺,以水火守時,晝夜不斷,冬天則以火坐煮鼎水,煮沸以後澆在漏壺裡。鄭康成說,冬天水結冰,所以以火煮水,燒沸以後澆在漏壺裡,稱為沃漏。

6. 【桑柴火】

主治癰疽發背不起。瘀肉不腐。及陰瘡瘰癧流注臁瘡頑瘡。然火吹滅。日炙二次。未潰拔毒止痛。已潰補接陽氣。去腐生肌。凡一切補藥諸膏。宜此火煎之。

白話文:

主治腫瘤、背部膿瘡不消。淤血的肉沒有腐爛。以及陰部瘡、瘰癧、流注、臁瘡、頑固性瘡。火烤使其熄滅。每天照射兩次。沒有潰爛的可拔毒止痛。已經潰爛的可以補足陽氣。清除壞死組織,長出新肉。凡一切補益藥物及各種膏藥,都應該用此火煎煮。

7. 【炭火】

櫟炭火宜煅煉一切金石藥。烰炭火宜烹煎炙焙百藥丸散。

8. 【蘆火竹火】

宜煎一切滋補藥。

9. 【燈火】

陽絡脈盛處。以燈心蘸麻油點燈淬之良。外痔腫痛者亦淬之。油能去風解毒。火能通經也。小兒初生。因冒寒氣欲絕者。勿斷臍。急烘絮包之。將胎衣烘熱。用燈炷於臍下往來燎之。暖氣入腹內。氣回自蘇。又燒銅匙柄熨烙眼弦內。去風退赤甚妙。惟燈用胡麻油蘇子油然者。明目治病。其餘之油燈。煙皆損目。亦不治病。

白話文:

陽經絡脈氣血旺盛的地方。可以用燈心沾麻油點亮燈後,淬在患處。外痔腫痛者也可以用此法。油能祛風解毒,火能通經絡。小孩剛出生時,因受寒氣欲斷氣者,不要剪斷臍帶,趕快用烘熱的絮包起來。將胎衣烘熱,用燈芯在臍下前後左右移動灼烤。暖氣進入腹部,氣血循環恢復,小孩就能甦醒過來。再用燒紅的銅匙柄熨烙眼弦內,祛風退赤眼疾的效果很好。只有用胡麻油或蘇子油點燃的燈,才能明目治病。其餘的油燈,煙霧皆會損傷眼睛,也不能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