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楚瞻

《馮氏錦囊秘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三 (13)

回本書目錄

雜症大小合參卷三 (13)

1. 惺惺散

治小兒變蒸,發熱咳嗽,痰涎鼻塞聲里。

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芍藥,天花粉桔梗(各五錢),細辛(二錢五分,去葉,只用根),為粗末,每服二錢,姜一片,薄荷一葉,水煎服。

2. 齒遲(兒科)

《經》曰:丈夫八歲腎氣實,齒更髮長。蓋以陰陽交與。陰氣不勝其陽則成男,陰精蘊蓄於內,陽中有陰,老陰之數,極於十,少陰之數次於八,男為少陽之氣,其數當七,而反八者,因陰蓄於中,故以少陰合之。少陰者,腎經也。腎主骨,遇八則少陰之數正而腎氣動,故男子八月而生齒,八歲而齕,明陰陽氣和,乃能生成其形體也。

又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者,亦以陰陽交合,陽氣不勝其陰而成女,陽精蓄於內,陰中有陽,老陽之數極於九,少陽之數次於七,女為少陰之氣而屬於八,今以少陽七數偶之者,亦以陽蓄於內,放至少陽之數,則內蓄之氣始動而腎氣盛,故女子七月而生齒,七歲而齕。

有齒遲者,稟受腎氣不足,而髓不強,齒為骨余,骨為腎余,骨之所絡而為髓,髓不足,故不能上充於齒而遲也。若能調養血氣,固本復元,則齒自生,而骨力堅凝矣。更有二三歲後,或乳食互進,或醉後房勞,乳兒致成腎疳,啼時滿口皆血,名曰宣露。或齒黑碎片,名曰崩砂。

久則穢甚,牙根俱落,名曰腐齦。亦有風熱相搏,忿怒煩勞,其齒痛腫者,是手陽明足太陽之脈,繫於齒,故牙根腫湧,名曰齲齒。有喜嗜甘肥而生蟲,即名蟲齒。若跌撲所傷者,或急疳所墜者,則久落難生矣。

3. 芎黃散

治齒遲。

川芎(四錢),山藥當歸,芍藥(炒),甘草(各三錢),熟地黃(一兩),為末,白湯調化,食後服,並將干藥末搽齒根。

4. 固齒膏

治齒根搖動。

何首烏,生地,牛膝(各等分),旱蓮草取汁,上煎百沸,將成膏,入食鹽在內,每日取用漱口。

一方

治齒落不生。黑豆三十粒,將牛糞裹煨,令煙盡,入麝少許為末,先將挑破不出齒處,令出血,方塗藥上。

5. 發遲(兒科)

足少陰之經,其華在發,發遲者,胎元不足,血氣有虧,不能上榮於發也。外用塗擦以治標,內迸滋補以救本。

6. 香粉膏

香蒂(一兩),胡粉(五錢),豬膽(二錢五分),

水煎香薷三分,入胡粉,豬膽調勻塗頭上,一日三次。

7. 語遲(兒科)

夫言為心之音,有由妊胎卒被驚恐,內動於胎,故令心氣不足。舌本不通,而不能言者,有因其父腎氣耗損,而稟清陽之氣不能上升者。如面黃肌弱,嗜飲便瀉,手足心熱,發枯若絨者,是病在脾而兼疳也。如顴赤多驚,五心厥熱,煩啼不時者,是病在心也。如面青多筋,目急發逆,口穢肢細,是病在肝也。

如白晴多而頤㿠白,肌粟毛焦,時咳飧泄者,是病在肺也。如肢軟色黧,齒遲睛白,氣短神薄者,是病在腎也。至於大病後而失音不語者,非腎虛不能上接清陽,即清陽之氣自病也。

8. 補心菖蒲丸

治心虛語遲。

人參(五錢),石菖蒲(二錢),丹參赤石脂天冬(去心),遠志,麥冬(各二錢),為末,蜜丸,黍米大,米飲食遠服三十丸。一方有當歸乳香川芎硃砂

9. 菖蒲丹

治數歲不語。

菖蒲(一十九節者,佳),遠志,桂心,人參黃連,棗仁(各五錢),為末,蜜丸,棗湯下。

10. 失聲(兒科)

卒然失聲者,有因寒氣客於會厭,會厭不發,發而無聲。或風熱聚於心胸,舌為心畝,故不能轉運而無聲。更有痰厥而喉中聲嘶,亦有食厥而清氣不升,復有中惡客忤,或屍厥或齁䶎而然者。至若驚風銜沫,頤赤額青,目直睛白無聲者,及諸久病之後,而卒然不語者,俱為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