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一、醫方 (63)

回本書目錄

一、醫方 (63)

1. 8.加味麥門冬湯

治婦女倒經。

干寸冬(五錢,帶心),野臺參(四錢),清半夏(三錢),生山藥(四錢,以代粳米),生杭芍(三錢),丹參(三錢),甘草(二錢),生桃仁(二錢,帶皮尖搗),大棗(三枚,捭開)

白話文:

冬蟲夏草(5 錢,帶心),野山參(4 錢),清半夏(3 錢),生山藥(4 錢,代替粳米),生杭白芍(3 錢),丹參(3 錢),甘草(2 錢),生桃仁(2 錢,帶皮尖搗碎),大棗(3 枚,剖開)

婦女倒經之證,陳修園《女科要旨》借用《金匱》麥門冬湯,可謂特識。然其方原治「火逆上氣,咽喉不利」。今用以治倒經,必略為加減,而後乃與病證吻合也。

白話文:

當婦女出現倒經(經血倒流)的情況,陳修園在《女科要旨》中借用《金匱要略》中的麥門冬湯。這個藥方原本是治療「火氣上逆,咽喉不適」的。

不過,當我們用這個藥方來治療倒經時,必須根據病人的情況稍作調整,才能與病症相符。

或問,《金匱》麥門冬湯所主之病,與婦人倒經之病迥別,何以能借用之而有效驗?答曰:沖為血海,居少腹之兩旁。其脈上隸陽明,下連少陰。少陰腎虛,其氣化不能閉藏以收攝沖氣,則沖氣易於上干。陽明胃虛,其氣化不能下行以鎮安沖氣,則沖氣亦易於上干。沖中之氣既上干,沖中之血自隨之上逆,此倒經所由來也。

白話文:

有人問,《金匱》裡麥門冬湯針對的疾病,跟婦女倒經的症狀截然不同,為什麼能借用來治療倒經而且有效呢?

回答:子宮是儲存血液的地方,位於小腹的兩側。它的脈絡上屬陽明經,下連少陰經。少陰腎虛時,它的氣化作用無法閉藏收攝子宮的氣,於是子宮的氣容易往上衝。陽明胃虛時,它的氣化作用無法向下運行來鎮安子宮的氣,所以子宮的氣也容易往上衝。子宮裡的氣向上衝,子宮裡的血就會跟著逆流而上,這就是倒經的成因。

麥門冬湯,於大補中氣以生津液藥中,用半夏一味,以降胃安沖,且以山藥代粳米,以補腎斂沖,於是沖中之氣安其故宅,沖中之血,自不上逆,而循其故道矣。特是經脈所以上行者,固多因沖氣之上干,實亦下行之路,有所壅塞。觀其每至下行之期,而後上行可知也。故又加芍藥、丹參、桃仁以開其下行之路,使至期下行,毫無滯礙。

白話文:

麥門冬湯,在滋補元氣以生津液的藥物中,加入半夏一味,起降胃止嘔的作用。並且用山藥代替粳米,以補腎固澀,這樣沖任二脈內的氣血就可以安定在原有的位置,不致於上逆,而沿著原有的通道運行。但是經脈氣血之所以會上行,固然有可能是沖任氣上逆的原因,但其實也是因為氣血下行的道路有所壅塞。觀察到每到氣血應當下行的時候,才會上行,可見其端倪。因此又加入芍藥、丹參、桃仁來疏通氣血下行的道路,使氣血到了應當下行的時候,能夠毫無阻礙。

是以其方非為治倒經而設,而略為加減,即以治倒經甚效,愈以嘆經方之函蓋無窮也。

用此方治倒經大抵皆效,而間有不效者,以其兼他證也。曾治一室女,倒經年餘不愈,其脈象微弱。投以此湯,服藥後甚覺短氣。再診其脈,微弱益甚。自言素有短氣之病,今則益加重耳。恍悟其胸中大氣,必然下陷,故不任半夏之降也。遂改用拙擬升陷湯,連服十劑。短氣愈,而倒經之病亦愈。

白話文:

使用這個方劑治療倒經,大多數情況下都有效,但也偶爾會有效果不佳的。這是因為患者可能同時患有其他疾病。曾經治療過一位女子,倒經一年多沒有治癒,而且脈象微弱。給她服用了這個湯劑,服藥後感覺呼吸短促。再次診斷脈象,微弱程度加劇。女子自己說,她本來就有呼吸短促的毛病,現在病情加重了。於是,我恍然大悟,她的胸中大氣肯定下陷,所以無法承受半夏的降氣作用。於是,我改用自創的升陷湯,連續服用了十劑。呼吸短促的毛病好了,倒經的毛病也好了。

一少婦,倒經半載不愈。診其脈微弱而遲,兩寸不起,呼吸自覺短氣,知其亦胸中大氣下陷。亦投以升陷湯,連服數劑,短氣即愈。身體較前強壯,即停藥不服。其月經水即順,逾十月舉男矣。

白話文:

一位年輕婦人,月經不調已半年多,久治不癒。診斷後發現她的脈搏微弱而緩慢,兩寸脈不升起。她自覺呼吸急促,判斷為胸中大氣下陷。於是給她服用升陷湯,連服數劑,呼吸急促的症狀就痊癒了。身體也比以前強壯,便停藥不再服用。她的月經因此順利恢復,十個月後誕下一名男嬰。

或問,倒經之證,既由於沖氣胃氣上逆,大氣下陷者,其氣化升降之機正與之反對,何亦病倒經乎?答曰:此理甚微奧,人之大氣,原能斡旋全身,為諸氣之綱領。故大氣常充滿於胸中,自能運轉胃氣使之下降,鎮攝沖氣使不上衝。大氣一陷,綱領不振,諸氣之條貫多紊亂,此乃自然之理也。

白話文:

有人問,倒經的證狀,既然是因為沖氣和胃氣上逆,大氣下陷,那麼氣化升降的規律與之相反,為什麼會導致倒經呢?

回答說:這個道理很深奧。人體的大氣,本來能夠統領全身,是諸氣的綱領。因此大氣經常充盈在胸中,可以運轉胃氣讓它下降,鎮壓沖氣讓它不往上衝。一旦大氣下陷,失去了綱領的統攝,諸氣的運行就會混亂,這是自然規律。

是知沖氣胃氣之逆,非必由於大氣下陷,而大氣下陷者,實可致沖胃氣逆也。致病之因既不同,用藥者豈可膠柱鼓瑟哉。

白話文:

知曉沖氣、胃氣逆流,不一定是因為大氣下陷所引起;但大氣下陷,確實會導致沖、胃氣逆行。由於致病原因不同,用藥的人難道能死守教條而不變嗎?

2. 9.壽胎丸

治滑胎。

菟絲子(四兩,炒燉),桑寄生(二兩),川續斷(二兩),真阿膠(二兩)

白話文:

  • 菟絲子:4 兩,炒熟並搗碎
  • 桑寄生:2 兩
  • 川續斷:2 兩
  • 真阿膠:2 兩

上藥將前三味軋細,水化阿膠和為丸一分重(干足一分)。每服二十丸,開水送下,日再服。氣虛者加人參二兩,大氣陷者加生黃耆三兩,食少者加炒白朮二兩,涼者加炒補骨脂二兩,熱者加生地二兩。

白話文:

將以下三味中藥材(阿膠、人參、熟地)研磨成細粉,用阿膠溶於水中,製成重一分的藥丸(乾燥後達到一分的重量)。每次服用 20 粒,用開水送服,每天服用兩次。

如果氣虛,再加入 2 兩人參;如果氣虛下陷嚴重,再加入 3 兩生黃耆;如果食量減少,再加入 2 兩炒白朮;如果身體虛寒,再加入 2 兩炒補骨脂;如果身體發熱,再加入 2 兩生地。

胎在母腹,若果善吸其母之氣化,自無下墜之虞。且男女生育,皆賴腎臟作強。菟絲大能補腎,腎旺自能蔭胎也。寄生能養血、強筋骨,大能使胎氣強壯,故《神農本草經》載其能安胎。續斷亦補腎之藥。阿膠系驢皮所熬,最善伏藏血脈,滋陰補腎,故《神農本草經》亦載其能安胎也。

白話文:

胎兒在母親腹中,如果良好地吸收母親的氣血,自然不會有下墜的危險。而且男女生育,都依靠強健的腎臟。菟絲子具有極佳的補腎功效,腎臟強健自然可以滋養胎兒。寄生可以養血、強筋骨,能使胎氣強壯,所以《神農本草經》記載它有安胎的作用。續斷也是一種補腎藥物。阿膠是由驢皮熬製的,最善於收斂血脈,滋陰補腎,因此《神農本草經》也記載它有安胎的作用。

至若氣虛者,加人參以補氣。大氣陷者,加黃耆以升補大氣。飲食減少者,加白朮以健補脾胃。涼者,加補骨脂以助腎中之陽(補骨脂善保胎修園曾詳論之)。熱者,加生地黃以滋腎中之陰。臨時斟酌適宜,用之無不效者。

白話文:

至於氣虛的人,加入人參來補氣。大氣下陷的人,加入黃耆來提升和補益大氣。飲食減少的人,加入白朮來健補脾胃。虛寒的人,加入補骨脂來幫助腎中的陽氣(補骨脂擅長保胎,修園曾詳細論述過)。虛熱的人,加入生地黃來滋養腎中的陰氣。根據實際情況酌情使用,使用後沒有不奏效的。

此方乃思患預防之法,非救急之法。若胎氣已動,或至下血者,又另有急救之方。曾治一少婦,其初次有妊,五六月而墜。後又有妊,六七月間,忽胎動下血,急投以生黃耆、生地黃各二兩,白朮、山萸肉(去淨核)、龍骨(煅搗)、牡蠣(煅搗)各一兩,煎湯一大碗,頓服之,胎氣遂安。將藥減半,又服一劑。後舉一男,強壯無恙。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為了預防胎動不安而準備的,並不是用於緊急情況。如果胎氣已經動盪,或者已經出現下血癥狀,另有急救方法。

我曾經治療過一名少婦,她第一次懷孕時,在懷孕五六個月的時候流產了。後來她再次懷孕,在六七個月的時候,突然胎動並下血。我緊急用生地黃、黃耆各二兩,白朮、山萸肉(去核)、龍骨(煅燒後搗碎)、牡蠣(煅燒後搗碎)各一兩,煎成一大碗湯,讓她一次服用。胎動隨即穩定下來。

後來,我將藥量減半,再讓她服了一劑。最後她產下了健康的男嬰,沒有任何問題。

流產為婦人恆有之病,而方書所載保胎之方,未有用之必效者。誠以保胎所用之藥,當注重於胎,以變化胎之性情氣質,使之善吸其母之氣化以自養,自無流產之虞。若但補助妊婦,使其氣血壯旺固攝,以為母強自能蔭子,此又非熟籌完全也。是以愚臨證考驗以來,見有屢次流產者,其人恆身體強壯,分毫無病;而身體軟弱者,恐生育多則身體愈弱,欲其流產,而偏不流產。

白話文:

流產是婦人常見的疾病,但醫書上記載的保胎方法,沒有哪一種可以肯定有效。其實,保胎所用的藥物,應該重視對胎兒的影響,改變胎兒的特性和氣質,讓胎兒能良好地吸收母親的營養以自我養育,這樣自然不會發生流產。如果只補益孕婦,讓她的氣血強健固攝,以為母親強壯就能保住孩子,這種想法並不周全。因此,我在臨牀上驗證考量後,發現有反覆流產的人,她們的身體通常都很強壯,幾乎沒有什麼病;而身體虛弱的人,擔心生育越多身體會越虛,想要流產,反而不流產。

於以知:或流產,或不流產,不盡關於妊婦身體之強弱,實兼視所受之胎善吸取其母之氣化否也。由斯而論,愚於千百味藥中,得一最善治流產之藥,乃菟絲子是也。

白話文:

透過觀察得知:孕婦是否會流產,不僅取決於孕婦本身的身體強壯與否,還要看胎兒是否能很好地吸收母體的營養。基於這個原理,經過對上千種藥物的研究,我發現了一種治療流產最有效的藥物,那就是菟絲子。

壽胎丸,重用菟絲子為主藥,而以續斷、寄生、阿膠諸藥輔之,凡受妊之婦,於兩月之後徐服一料,必無流產之弊。此乃於最易流產者屢次用之皆效。至陳修園謂宜用大補大溫之劑,使子宮常得暖氣,則胎自日長而有成,彼蓋因其夫人服白朮、黃芩連墜胎五次,後服四物湯鹿角膠、補骨脂、續斷而胎安,遂疑涼藥能墜胎,篤信熱藥能安胎。不知黃芩之所以能墜胎者,非以其涼也。

白話文:

壽胎丸

壽胎丸的主要藥材是菟絲子,輔助藥材有續斷、寄生和阿膠。懷孕兩個月後,準媽媽可以徐徐服用一丸,可以有效預防流產。這款藥方對容易流產的人尤其有效。

清代名醫陳修園認為,孕婦應服用大補大溫的藥物,讓子宮保持溫暖,胎兒才能順利發育。他是因為自己的夫人服用白朮和黃芩後流產了五次,後來服用四物湯加上鹿角膠、補骨脂和續斷後胎兒才保住了,於是懷疑涼藥會導致流產,堅信熱藥可以保胎。

其實,黃芩之所以會導致流產,並不是因為它涼,而是因為它有其他毒副作用。

《神農本草經》謂黃芩下血閉,豈有善下血閉之藥而能保胎者乎?蓋漢、唐以前,名醫用藥皆謹遵《神農本草經》,所以可為經方,用其方者鮮有流弊。迨至宋、元以還,諸家恆師心自智,其用藥或至顯背《神農本草經》。是以醫如丹溪,猶粗忽如此,竟用黃芩為保胎之藥,俾用其方者不惟無益,而反有所損,此所以為近代之名醫也。

白話文:

《神農本草經》記載黃芩可以治療血閉,怎麼會有治療血閉卻又能保胎的藥呢?漢唐以前,名醫用藥都嚴格遵循《神農本草經》,所以他們的方子可以作為經典方劑,使用這些方子的很少會出現弊端。到了宋元以後,許多醫家往往憑藉自己的經驗和見解用藥,甚至明顯違背《神農本草經》。因此,即使像丹溪這樣的名醫,也還是粗心大意到使用黃芩作為保胎藥,導致服用其方子的人不僅沒有益處,反而受到損害,這就是近現代名醫的毛病所在。

所可異者,修園固篤信《神農本草經》者也,何於用白朮、黃芩之墜胎,不知黃芩之能開血閉,而但謂其性涼不利於胎乎?究之胎得其養,全在溫度適宜,過涼之藥,固不可以保胎,即藥過於熱,亦非所以保胎也。惟修園生平用藥喜熱惡涼,是以立論稍有所偏耳。

白話文:

所不同的是,修園先生一向篤信《神農本草經》,為什麼在使用白朮、黃芩這些會導致流產的藥物時,卻不知道黃芩具有開通血滯的作用,反而只說它性涼,不利於胎兒?探究起來,胎兒的發育需要適宜的溫度,過於涼的藥物固然不能保胎,但過於熱的藥物也不利於保胎。只有修園先生平時用藥喜好熱性,排斥涼性,所以他的觀點才稍微偏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