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一、醫方 (2)

回本書目錄

一、醫方 (2)

1. 2.十全育真湯

治虛勞,脈弦、數、細、微,肌膚甲錯,形體羸瘦,飲食不壯筋力,或自汗,或咳逆,或喘促,或寒熱不時,或多夢紛紜,精氣不固。

白話文:

治療虛弱、久病的人,脈象弦緊、跳動快、細微;皮膚粗糙,體型消瘦;食量小,體力虛弱;可能出現自汗、咳嗽、打嗝、呼吸急促、忽冷忽熱、多夢的症狀,這是因為精氣虛弱,無法固守所致。

野臺參(四錢),生黃耆(四錢),生山藥(四錢),知母(四錢),玄參(四錢),生龍骨(四錢,搗細),生牡蠣(四錢,搗細),丹參(二錢),三稜(錢半),莪朮(錢半)

白話文:

  • 野山參(40 克)
  • 生黃芪(40 克)
  • 生山藥(40 克)
  • 知母(40 克)
  • 玄蔘(40 克)
  • 生龍骨(40 克,研成細末)
  • 生牡蠣(40 克,研成細末)
  • 丹蔘(20 克)
  • 三棱(15 克)
  • 莪術(15 克)

氣分虛甚者,去三稜、莪朮,加生雞內金三錢;喘者,倍山藥,加牛蒡子三錢;汗多者,以白朮易黃耆,倍龍骨、牡蠣,加山萸肉、生白芍各六錢。若其汗過多,服藥仍不止者,可但用龍骨、牡蠣、萸肉各一兩煎服,不過兩劑其汗即止。汗止後再服原方。若先冷後熱而汗出者,其脈或更兼微弱不起,多系胸中大氣下陷,細閱拙擬升陷湯後跋語,自知治法。仲景治勞瘵,有大黃䗪蟲丸,有百勞丸,皆多用破血之藥。

白話文:

氣虛嚴重的人,去掉三稜、莪朮,加入生雞內金三錢;有喘的人,加倍山藥,加入牛蒡子三錢;出汗多的人,用白朮代替黃耆,加倍龍骨和牡蠣,加入山萸肉、生白芍各六錢。如果出汗過多,服用藥物後仍不止,可以用龍骨、牡蠣、萸肉各一兩煎服,服兩劑後出汗就會停止。出汗停止後再服用原方。如果先是怕冷後發熱而出汗,脈象可能微弱無力,多是胸中的大氣下陷,仔細閱讀我寫的《升陷湯》後的跋文,自行了解治療方法。仲景治療勞瘵,有大黃䗪蟲丸、百勞丸,都多用破血的藥物。

誠以人身經絡,皆有血融貫其間,內通臟腑,外溉周身,血一停滯,氣化即不能健運,勞瘵恆因之而成。是故勞瘵者肌膚甲錯,血不華色,即日食珍饈服參苓,而分毫不能長肌肉、壯筋力。或轉消瘦支離,日甚一日,誠以血瘀經絡阻塞其氣化也。玉田王清任著《醫林改錯》一書,立活血逐瘀諸湯,按上中下部位,分消瘀血,統治百病,謂瘀血去而諸病自愈。其立言不無偏處,然其大旨則確有主見,是以用其方者,亦多效驗。

白話文:

人體經絡中都流淌著血液,血液內通臟腑,外灌全身。一旦血液停滯,氣血運行就會不暢,勞損和虛弱的病症往往因此產生。因此,患有勞損和虛弱症的人,皮膚粗糙暗沉,氣血不足,即使每天吃山珍海味和服用人蔘、茯苓,也無法增長肌肉或強健體力。有的患者會逐漸消瘦,身體越來越虛弱,這都是因為瘀血阻滯經絡,堵塞了氣血運行。玉田的王清任寫了一本《醫林改錯》,裡面記載了活血化瘀的各種湯藥方子。王清任根據人體的上中下三部分,提出不同的化瘀消血方法,以此來治療各種疾病。他說,只要瘀血祛除了,各種疾病自然就會痊癒。他的說法雖然有些偏頗,但其基本原理還是有道理的。因此,使用他藥方的人,大多都能收到顯著的效果。

今愚因治勞瘵,故擬十全育真湯,於補藥劑中,加三稜,莪朮以通活氣血,竊師仲景之大黃䗪蟲丸、百勞丸之意也。且仲景於《金匱》列虛勞一門,特以血痹虛勞四字標為提綱。益知虛勞者必血痹,而血痹之甚,又未有不虛勞者。並知治虛勞必先治血痹,治血痹亦即所以治虛勞也。

白話文:

現在我為了治療勞瘵,所以擬定了十全育真湯方的草案,在補藥劑中加入三稜、莪朮來疏通活絡氣血,這是偷偷師法張仲景的大黃䗪蟲丸、百勞丸的用意。而且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列出了虛勞這一門類,特別用「血痹虛勞」四個字作為綱領。可知虛勞必然是血痹所致,而血痹嚴重,沒有不虛勞的。同時也明白治療虛勞必須先治療血痹,治療血痹同時也就是治療虛勞。

或問:治勞瘵兼用破血之藥,誠為確當之論,但破血用三稜、莪朮,將毋其力過猛乎?答曰:仲景之大黃䗪蟲丸,與百勞丸所用破血之藥,若大黃、乾漆水蛭,皆猛於三稜、莪朮,而方中不用三稜、莪朮者、誠以三稜、莪朮《神農本草經》不載。至梁陶弘景著《名醫別錄》於《神農本草經》外增藥品三百六十五味,皆南北朝以前,名醫所用之藥,亦未載三稜、莪朮。是當仲景時猶無三稜、莪朮,即有之,亦未經試驗可知。

白話文:

有人問:醫治勞瘵兼用破血藥物,確實是很合理的說法。但是,如果用三稜、莪朮作為破血藥,會不會藥力太猛?

回答:仲景的大黃䗪蟲丸和百勞丸中使用的破血藥物,例如大黃、乾漆、水蛭,都比三稜、莪朮還要猛烈。但是,方劑中沒有使用三稜、莪朮,是因為三稜、莪朮不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

到了梁朝,陶弘景所著的《名醫別錄》在《神農本草經》之外新增了三百六十五味藥物,這些藥物都是南北朝以前名醫所使用。但是,《名醫別錄》中也沒有記載三稜和莪朮。所以,在仲景的時代,可能還沒有三稜和莪朮,如果有,也還沒有經過試驗,所以仲景沒有使用。

而愚於破血藥中,獨喜用三稜、莪朮者,誠以其既善破血,尤善調氣。補藥劑中以為佐使,將有瘀者瘀可徐消,即無瘀者亦可借其流通之力,以行補藥之滯,而補藥之力愈大也。況後天資生納穀為寶。無論何病,凡服藥後飲食漸增者易治,飲食漸減者難治。三稜、莪朮與參、朮、耆諸藥並用,大能開胃進食,又愚所屢試屢效者也。

白話文:

說到活血化瘀的藥物,我特別喜歡使用三稜和莪朮,因為它們不僅能活血化瘀,還能調氣。在使用補益藥物時,把它們作為佐藥,對於有瘀血的人,瘀血可以慢慢消散;即使沒有瘀血的人,也可以藉助它們的流通之力,讓補藥的阻滯得到消除,從而讓補藥發揮更大的作用。

況且,後天的生命來源於飲食。不論是什麼疾病,只要服用藥物後,飲食逐漸增加,就比較容易治癒;而飲食逐漸減少,就比較難治癒。三稜和莪朮與人參、白朮、熟地等藥物一起使用,能很好地開胃進食,這也是我多次試驗證明有效的。

或問:勞瘵之證,陰虛發熱者居其強半。故錢仲陽之減味地黃丸;張景岳之左歸飲,皆為對證良方,以其皆以熟地為君,大能滋真陰退虛熱也。子方中何以獨不用也?答曰:若論用熟地,我固過來人也。憶初讀方書時,曾閱趙氏《醫貫》、《張氏八陣》、《馮氏錦囊》諸書,遂確信其說。

白話文:

有人問我,勞瘵(肺癆)的病例中,陰虛發燒的佔了一大半。因此錢仲陽的減味地黃丸,張景嶽的左歸飲,都是針對這種情況的良方,因為它們都以熟地黃為君藥,能夠滋補真陰,退去虛熱。你的方劑裡為什麼獨獨不使用熟地黃呢?

我回答說,如果談到使用熟地黃,我以前也是這麼想的。記得我剛開始讀醫書的時候,曾經看過趙氏的《醫貫》、《張氏八陣》、《馮氏錦囊》等著作,於是確信了熟地黃的功效。

臨證最喜用熟地,曾以八味地黃丸作湯,加蘇子、白芍,治吸不歸根之喘逆;加陳皮、白芍,治下虛上盛之痰涎;加蘇子、厚朴,治腎不攝氣,以致沖氣上逆之脹滿(時病人服之覺有推蕩之力,後製參赭鎮氣湯治此證更效,又嘗減茯苓澤瀉三分之二,治女子消渴小便頻數(《金匱》謂治男子消渴以治女子亦效,案詳玉液湯下),又嘗去附子,加知母、白芍,治陰虛不能化陽,致小便不利積成水腫;又嘗用六味地黃丸作湯,加川芎、知母,以治如破之頭疼;加膽草、青黛,以治非常之眩暈;加五味、枸杞、柏子仁,以斂散大之瞳子,且信其煎汁數碗,浩蕩飲之之說;用熟地四兩、茯苓一兩,以止下焦不固之滑瀉;用熟地四兩、白芍一兩,以通陰虛不利之小便;又嘗於一日之中用熟地斤許,治外感大病之後,忽然喘逆,脈散亂欲脫之險證(此證當用後來復湯,彼時其方未擬出,惟知用熟地亦幸成功,是知馮楚瞻謂熟地能大補腎中元氣誠有所試也),且不獨治內傷也;又嘗用熟地、阿膠大滋真陰之類,治溫病脈陽浮而陰不應,不能作汗,一日連服二劑,濟陰以應其陽,使之自汗(詳案在寒解湯下);並一切傷寒,外感,因下元虛憊而邪深陷者,莫不重用熟地,補其下元,即以托邪外出。惟用以治陰虛勞熱之證,輕者可效,若脈數至七八至鮮有效者。

白話文:

在臨牀治療中,我最喜歡使用熟地。曾用八味地黃丸煎湯,加入蘇子、白芍,治療不歸根的喘逆;加入陳皮、白芍,治療下虛上盛的痰涎;加入蘇子、厚朴,治療腎不攝氣導致的沖氣上逆引起的脹滿(當時病人服用後感到有向上推的力量,後來製訂參赭鎮氣湯治療這種證狀更有效,又曾減少茯苓、澤瀉三分之二,治療女性消渴症,小便頻數(《金匱要略》中說用來治療男性消渴症,用來治療女性也有效,詳細說明見玉液湯);又曾去掉附子,加入知母、白芍,治療陰虛不能化陽,導致小便不利積成水腫;又曾用六味地黃丸煎湯,加入川芎、知母,治療像破了一樣的頭疼;加入膽草、青黛,治療非常嚴重的眩暈;加入五味子、枸杞、柏子仁,收斂過於散大的瞳孔,相信煎幾碗汁液,大量飲用的說法;使用熟地四兩、茯苓一兩,停止下焦不固導致的泄瀉;使用熟地四兩、白芍一兩,通利陰虛不利的小便;又曾一天之內使用熟地一斤左右,治療外感大病之後,突然喘逆,脈散亂虛脫的險症(這種證狀應使用後來復湯,當時還沒制定出這個方劑,只知道使用熟地也很幸運地見效,由此可知馮楚瞻認為熟地能大幅補益腎中元氣的說法是有根據的),而且不僅僅治療內傷;又曾使用熟地、阿膠等大量滋養真陰的藥物,治療溫病脈絡陽氣浮越而陰氣不應,不能發汗,一天連續服用兩劑,滋陰以應其陽,使之自汗(詳情見寒解湯);以及各種傷寒、外感,因為下元虛弱而邪氣深入的患者,大多大量使用熟地,補其下元,從而託邪外出。但如果用來治療陰虛勞熱證,較輕的可以見效,如果脈數達到七八拍,鮮有見效的。

彼時猶不知改圖,且以為地黃丸,即《金匱》之腎氣丸,自古推為良方,此而不效,則他方更無論矣,不知腎氣丸原用乾地黃,即藥坊間之生地也,其桂用桂枝,即《神農本草經》之牡桂也,與今之地黃丸迥不侔矣。

白話文:

當時還不知道修正藥方,並且以為地黃丸就是《金匱要略》中的腎氣丸,自古以來都被認為是良方,如果這個方子都不見效,那麼其他方子就更不用說了。殊不知腎氣丸原本是用乾地黃,就是藥房裡的地黃;其中的肉桂是用桂枝,也就是《神農本草經》中的牡桂。和現在的地黃丸完全不同。

其方《金匱》凡五見,一治「腳氣上入少腹不仁」;一治「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一治「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一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飲一斗,小便一斗」;一治「婦人轉胞,胞系了戾,不得溺」。統觀五條,原治少腹膀胱之疾居多,非正治勞瘵之藥,況後世之修制,又失其本然乎。

白話文:

這個方子在《金匱要略》中出現過五次:

  1. 治療「腳氣病症蔓延到小腹,小腹麻木不仁」;
  2. 治療「虛弱勞損引起的腰痛,小腹緊縮,小便困難」;
  3. 治療「呼吸短促,有少量腹水,應通過小便排出」;
  4. 治療「男性消渴症,小便反多,喝一斗水,小便也排一斗」;
  5. 治療「女性子宮脫垂,子宮鄰近組織錯亂,導致小便困難」。

綜觀這五個處方,主要用於治療小腹和膀胱疾病,而不是用來專門治療虛弱勞損的藥物。況且後人修訂後,更失去了原來的本質。

後治一婦人,年近五旬。身熱勞嗽,脈數幾至八至。先用六味地黃丸加減作湯服不效,繼用左歸飲加減亦不效。愚忽有會悟,改用生黃耆六錢、知母八錢為方,數劑見輕,又加丹參、當歸各三錢,連服十劑全愈。以後凡遇陰虛有熱之證,其稍有根柢可挽回者,於方中重用黃耆、知母,莫不隨手奏效。

白話文:

後來醫治一位接近五十歲的婦人。她發燒、咳嗽且久咳不癒,脈搏急速,幾乎達到八至。最初用六味地黃丸加減作為湯藥服用,無效;接著用左歸飲加減也不見效。我忽然領悟,改用生黃耆六錢、知母八錢的藥方,服用數劑後症狀減輕,又加入丹參、當歸各三錢,連續服用十劑,完全康復。此後每次遇到陰虛發熱的症狀,只要患者體質還有一點可挽回的根基,我就在藥方中大量使用黃耆、知母,幾乎都能隨手見效。

始知叔和脈法謂數至七八至為不治之脈者,非確論也。蓋人稟天地之氣以生,人身之氣化即天地之氣化,天地將雨之時,必陽氣溫暖上升,而後陰雲會合大雨隨之。黃耆溫升補氣,乃將雨時上升之陽氣也;知母寒潤滋陰,乃將雨時四合之陰雲也。二藥並用,大具陽升陰應雲行雨施之妙。

白話文:

才明白叔和提到的「如果脈象數次達到七八次」就會治不好的說法,並不是準確的結論。因為人體是依附於天地的氣而生的,人體的氣化變化就是天地氣化變化的縮影。天地即將下雨的時候,必定是陽氣溫暖而升起,之後陰雲聚集,進而降下大雨。黃耆溫補氣,就像即將下雨時上升的陽氣;知母寒潤滋陰,就像即將下雨時聚集的陰雲。這兩種藥物一起使用,就能很好地再現陽升陰應、雲行雨施的奧妙。

膏澤優渥煩熱自退,此不治之治也。況勞瘵者多損腎,黃耆能大補肺氣,以益腎水之源,使氣旺自能生水,而知母又大能滋肺中津液,俾陰陽不至偏勝,即肺臟調和,而生水之功益普也(黃耆、知母雖可並用以退虛熱,然遇陰虛熱甚者,又必須加生地黃八錢或至一兩,方能服之有效)。

白話文:

滋潤補益身體後,煩熱症狀會自然消退,這種治療不費吹灰之力。況且,勞累虛弱的人大多腎臟受損,黃耆可以滋補肺氣,進而增益腎水的來源,肺氣旺盛自然能產生腎水。而知母可以滋潤肺部津液,讓陰陽不會失衡,以達到肺臟和調,而生水的作用更能全面發揮。(黃耆、知母雖然可以一起使用來消除虛熱,但是遇到陰虛火旺的情況,還必須再加入八錢到一兩的生地黃,纔能有效服食。)

或又問:腎氣丸雖非專治虛勞之藥,而《金匱》虛勞門,明載其治虛勞腰疼,似虛者皆可服之,子獨謂無甚效驗,豈古方不可遵歟?答曰:腎氣丸若果按古方修制,地黃用乾地黃,桂用桂枝,且止為丸劑,而不作湯劑,用之得當,誠有效驗。蓋生地能逐血痹(《神農本草經》),而熟地無斯效也。

白話文:

有些人提出疑問,認為腎氣丸雖然不是專門治療虛勞的藥物,但《金匱要略》的虛勞篇中明確記載了它可以治療虛勞腰痛,似乎虛弱的人都可以服用。你卻獨自認為效果不佳。難道古方就不能遵循嗎?

我的回答是:如果腎氣丸真的按照古方製作,使用乾地黃和桂枝,而且只做成丸劑,不煎服,那麼用得恰當,確實有很好的效果。

因為生地黃可以活血化瘀(《神農本草經》記載),而熟地黃沒有這種功效。

桂枝能調營衛,而肉桂無斯效也。血痹逐,則瘀血自消,營衛調,則氣血自理。至於山萸肉之酸溫,亦能逐痹(《神龍本草經》山茱萸逐寒濕痹)。牡丹皮之辛涼,亦能破血。附子之大辛大溫,又能溫通血脈,與地黃之寒涼相濟,以共成逐血痹之功。是腎氣丸為補腎之藥,實兼為開瘀血之藥,故列於《金匱》虛勞門,而為要方也。

白話文:

桂枝能調節營衛之氣,而肉桂沒有這種效果。血痹(瘀血堵塞)消除後,瘀血自然會消散。營衛之氣調和後,氣血就會自行運轉。此外,山萸肉具有酸溫性質,也能行瘀血(《神龍本草經》記載,山茱萸能逐寒溼痹)。牡丹皮辛涼,也能化瘀血。附子辛溫,能溫通血脈,與地黃的寒涼性質相調和,共同發揮行瘀血的功效。因此,腎氣丸不僅是補腎藥,還兼具化瘀血的作用,所以被列在《金匱要略》的虛勞門中,是一味重要的方劑。

其止為丸劑,而不作湯劑者,誠以地黃經水火煎熬,則汁漿稠黏、性近熟地,其逐血痹之力必減,是以《神農本草經》,謂地黃生者尤良也。後賢徐靈胎曾治一人,上盛下虛,胸次痰火壅滯,喘不能臥,將人參切作小塊,用清水理痰之藥煎湯,送服而愈。後其病復發,病家自用原方,並人參亦煎服,病益甚,靈胎仍教以依從前服法,其病仍愈。

白話文:

之所以把地黃製成丸劑而不是湯劑,是因為地黃經過煎熬後,會變得粘稠,性質接近熟地黃,驅逐血瘀的能力會減弱。因此,《神農本草經》中說,生地黃的功效更好。

後來,名醫徐靈胎曾治療過一位病人,上盛下虛,胸部痰熱壅滯,不能平躺著喘息。他把人參切成小塊,用清淡的祛痰藥煎湯送服,病人逐漸痊癒。後來病症復發,病人家屬自行使用原來的藥方,連人參也一起煎服,病情反而加重了。徐靈胎再次指導他們按照之前的服藥方法,病症又痊癒了。

夫同一人參也,生切塊送服則效,煎湯則不惟不效,轉至增劇,觸類引伸,可以悟古人制腎氣丸之精義矣。

或又問:腎氣丸既按古方修制,可以有效,而《金匱》虛勞門,腎氣丸與大黃䗪蟲丸之外,又有七方,皆可隨證採擇,則子之十全育真湯,似亦可以不擬歟?答曰:《金匱》虛勞門諸方,雖皆有效,而一方專治虛勞門一證。若拙擬十全育真湯,實兼治虛勞門諸證。如方中用黃耆以補氣,而即用人參以培元氣之根本。

白話文:

有人問:腎氣丸依照古代藥方製成,應該可以有效。但《金匱要略》中的「虛勞」類中,除了腎氣丸和大黃䗪蟲丸外,還有七個藥方。都能根據症狀選擇使用,那你的「十全育真湯」,是不是也可以不用考慮了?

答道:《金匱要略》「虛勞」類中的藥方,雖然都有效,但每個藥方只能專門治療「虛勞」中的一種證狀。而我擬定的「十全育真湯」,實際上可以治療「虛勞」中所有的證狀。例如,藥方中使用黃耆來補氣,同時使用人參來補益元氣的根本。

用知母以滋陰,而即用山藥、元參以壯真陰之淵源。用三稜、莪朮以消瘀血,而即用丹參以化瘀血之渣滓。至龍骨、牡蠣,若取其收澀之性,能助黃耆以固元氣;若取其涼潤之性,能助知母以滋真陰;若取其開通之性(《神農本草經》龍骨主癥瘕,後世本草亦謂牡蠣消血),又能助三稜、莪朮以消融瘀滯也。至於療肺虛之咳逆、腎虛之喘促,山藥最良。

白話文:

使用知母來滋潤陰分,同時使用山藥和元參來增強陰分的根源。使用三稜和莪朮來消除瘀血,同時使用丹參來化解瘀血的殘渣。至於龍骨和牡蠣,如果取它們收斂的性質,可以幫助黃耆固護元氣;如果取它們滋潤涼性的性質,可以幫助知母滋潤陰分。如果取它們疏通的性質(《神農本草經》記載龍骨主治癥瘕,後世的本草也記載牡蠣可以化消瘀血),還可以幫助三稜和莪朮消散瘀滯。至於治療肺虛引起的咳嗽喘息,腎虛引起的氣喘,山藥是最好的選擇。

治多夢之紛紜,虛汗之淋漓,龍骨、牡蠣尤勝。此方中意也,以尋常藥餌十味,彙集成方,而能補助人身之真陰陽、真氣血、真精神,故曰十全育真也。

白話文:

治療夢境紛亂、虛汗淋漓,龍骨、牡蠣效果尤佳。這個方劑也是很厲害的,用十味普通藥材組成,可以補充人體的真陰陽、真氣血、真精神,所以叫做十全育真。

勞瘵者多兼瘀血,其證原有兩種:有因勞瘵而瘀血者,其人或調養失宜,或縱欲過度,氣血虧損,流通於周身者必然遲緩,血即因之而瘀,其瘀多在經絡;有因瘀血而成勞瘵者,其人或有跌傷碰傷,或力小任重,或素有吐衄證,服藥失宜,以致先有瘀血,日久浸成勞瘵,其瘀血多在臟腑。此二者服十全育真湯皆可愈。

白話文:

患有勞累導致的肺結核的人通常伴有血瘀,這種症狀有兩種原因:

  • **勞累導致血瘀:**有些人可能是因為調養不當或過度縱慾,導致氣血不足,流遍全身的速度變慢,因此血液瘀滯,這種血瘀通常發生在經絡中。
  • **血瘀導致勞累:**有些人可能是因為受傷、體力不足卻負重過重,或原本就有吐血或流鼻血的病症,但服藥不當導致先出現血瘀,時間久了逐漸演變成肺結核,這種血瘀通常發生在臟腑中。

這兩種情況服用十全育真湯都能治癒。

而瘀血在臟腑者,尤須多用破血之藥。又瘀在經絡者,亦可用前方資生湯,加當歸、丹參。瘀在臟腑之劇者,又宜用拙擬理沖湯,或理沖丸。此數方可參變匯通,隨時制宜也。

白話文:

如果瘀血在臟腑裡,更應該多用破血的藥物。如果瘀血在經絡中,也可以使用前面的資生湯,再加入當歸和丹參。如果瘀血在臟腑中很嚴重,還適合用我擬定的理沖湯或理沖丸。這些方劑可以根據情況相互搭配使用,隨時調整。

世俗醫者,遇脈數之證,大抵責之陰虛血涸。不知元氣虛極莫支者,其脈可至極數。設有人或力作,或奔馳,至氣力不能支持之時,其脈必數。乃以力倦之不能支持,以仿氣虛之不能支持,其事不同而其理同也。愚臨證細心體驗,凡治虛勞之證,固不敢純用補藥,然理氣藥多於補氣藥,則脈即加數,補氣藥多於理氣藥,則脈即漸緩。是知脈之數與不數,固視乎血分之盈虧,實尤兼視乎氣分之強弱。

白話文:

一般的醫生,遇上脈搏跳動次數多的情況,大多認為是陰液不足、血液虧虛所致。卻不知道元氣虛弱極致無法支撐時,脈搏也會跳動得非常快。比如,有人用力過度,或奔跑過多,導致體力不支時,脈搏也一定會跳動得很快。因此,將體力衰竭而無法支撐與元氣虛弱而無法支撐混為一談,雖然兩者的表現相同,但原因卻不同。我仔細觀察臨牀證據,在治療虛勞證時,雖然不敢單純使用補藥,但如果理氣的藥物比補氣的藥物多,脈搏就會加快;反之,如果補氣的藥物比理氣的藥物多,脈搏就會逐漸減緩。由此可知,脈搏次數的快慢,不僅取決於血液的充足或不足,更取決於氣的強弱。

故此十全育真湯中,臺參、黃耆各四錢,而三稜、莪朮各錢半,補氣之藥原數倍於理氣之藥。若遇氣分虛甚者,猶必以雞內金易三稜、莪朮也。

白話文:

因此,在十全育真湯中,黨參、黃耆各四錢,而三稜、莪朮各半錢。補充氣血的藥物原本就比理氣的藥物多好幾倍。如果遇到氣虛特別嚴重的人,還必須用雞內金來代替三稜、莪朮。

藥性之補、破、寒、熱,雖有一定,亦視乎服藥者之資稟為轉移。嘗權衡黃耆之補力,與三稜、莪朮之破力,等分用之原無軒輊。嘗用三稜、莪朮各三錢,治臟腑間一切癥瘕積聚,恐其傷氣,而以黃耆六錢佐之,服至數十劑,病去而氣分不傷,且有愈服而愈覺強壯者。若遇氣分甚虛者,才服數劑,即覺氣難支持,必須加黃耆,或減三稜、莪朮,方可久服。

白話文:

藥物的性質具有補、破、寒、熱之分,雖然有一定的規律,但也需要根據服藥者的體質而調整。

曾經比較過黃耆的補益之力,以及三稜、莪朮的破積之力,兩者等量使用時,力量相當。曾經使用三稜、莪朮各三錢,治療臟腑間的一切癥狀和積聚,但擔心傷及氣血,於是加入六錢黃耆作為輔助。服用了數十劑後,疾病痊癒,但氣血並未受損,反而有愈服愈強壯的感覺。

若遇到氣血十分虛弱的人,才服用了幾劑,就會覺得氣血難以支持,這時必須增加黃耆的用量,或減少三稜、莪朮的用量,才能長期服用。

蓋虛極之人,補藥難為攻,而破藥易見過也。若其人氣壯而更兼郁者,又必須多用三稜、莪朮,或少用黃耆,而後服之不至滿悶。又嘗權衡黃耆之熱力,與知母之寒力,亦無軒輊,等分用之可久服無寒熱也(此論湯劑作丸劑則知母寒力勝於黃耆熱力)。而素畏熱者,服之必至增熱,素畏寒者,服之又轉增寒,其寒熱之力無定,亦猶補破之力無定也。故臨證調方者,務須細心斟酌,隨時體驗,息息與病機相符,而後百用不至一失也。

白話文:

對於虛弱的人,補藥難以發揮作用,而瀉藥容易過度。如果患者氣血旺盛,同時還有鬱結,就必須多用三稜、莪朮,或少用黃耆,這樣服用後纔不會感到飽脹和胸悶。此外,權衡比較黃耆的熱性和知母的寒性,發現兩者相差不大。等量使用這兩種藥物,可以長期服用,不會出現寒熱。

但是對於本來就怕熱的人,服用黃耆知母湯劑後,會加重熱性。對於本來就怕冷的人,服用後反而會加重寒性。黃耆知母湯的寒熱作用沒有固定,就像補藥和瀉藥的作用也沒有固定一樣。

因此,在臨牀治療中調整方藥時,必須仔細斟酌,隨時體會患者的病情變化,與病機密切配合,這樣才能百用不失。

附錄:

直隸滄縣李××來函:

弟長男媳,年二十四歲,於本年(丙寅)正月間患寒熱往來,自因素畏服藥,故隱忍不肯言。至四月初,家人來迓弟,言兒媳病劇。回家視之,雖未臥床不起。而瘦弱實難堪矣。診其脈,弦而浮數。細詢病情,言每逢午後先寒後熱,時而微咳無痰,日夜作瀉十餘次,黎明則頭汗出,胸間綿綿作疼,食一下咽即脹滿難堪,而諸虛百損之狀,顯然盡露。籌思良久,為立逍遙散方。

白話文:

我弟媳,年紀二十四歲,在今年(丙寅年)正月間開始發作寒熱交替的症狀。因為她平時很怕吃藥,所以一直隱忍著不肯說。到了四月初,家人來找我,說弟媳病情加重了。我回家去看她,雖然她還沒臥牀不起,但消瘦虛弱得令人難以卒睹。我診脈後發現,她的脈象弦且浮數。仔細詢問病情,她說每天下午都會先發冷後發熱,有時會輕微咳嗽但沒有痰,一天腹瀉十多次,黎明時分會出頭汗,胸口隱隱作痛,吃一口東西就會脹滿難受。她明顯面露虛弱百損之象。思慮良久,我為她開了逍遙散方。

服兩劑無效。因復至滄取藥,適逢張××自津來滄,遂將兒媳之病細述本末。張××曰:「以弟之意,將用何方以治之?」答曰:「余擬將資生湯、十全育真湯二方,匯通用之,可乎?」張××曰:「得之矣。此良方也,服之必效。」弟遂師二方之義,用生懷山藥八錢,生白朮、淨萸肉、生雞內金、生龍骨、生牡蠣、鮮石斛各三錢,丹參四錢。連服四劑,諸證皆大輕減。

白話文:

服用了兩劑中藥後,病情仍無好轉。於是,我又回到滄州求醫,正好遇見從天津來的張某某。我把兒媳的病情詳細地告訴了他。張某某問:「你打算用什麼方子來治療她的病?」我回答:「我準備把資生湯和十全育真湯這兩個方子合用,你看行嗎?」張某某說:「這個想法很好,這是很好的方子,用後肯定見效。」我便按照這兩個方子的原理,用了八錢生淮山藥,三錢生白朮、淨萸肉、生雞內金、生龍骨、生牡蠣、鮮石斛,四錢丹參。連續服用了四劑,兒媳的各種症狀都大大減輕了。

又於原方加三稜、莪朮(十全育真湯中用此二藥者,因虛勞之證多血痹也。)各一錢,粉丹皮、地骨皮各二錢。又連服八劑,諸病悉退,飲食增加,今已完全成功矣。

白話文:

此外,又在原來的方子裡加上了三稜和莪朮(「十全育真湯」中使用這兩味藥,是因為虛勞症狀大多會伴隨血痹)。粉丹皮和地骨皮各兩錢。再連續服用八劑,所有的病症都消退了,飲食也增加,現在已經完全康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