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

《醫理真傳》~ (3)

回本書目錄

(3)

1. 氣、血兩字作一卦解

凡天地之數,起於一。一屬陽,氣也。一生二,二屬陰,血也。一合二而成

,氣無形而寓於血之中是也。二合一而成

,血有形而藏於氣之內是也**(經雲“氣能統血”,即此意也)**。氣、血兩字,作一坎卦解之也可,即作一離卦解之也可,即作坎離二卦解之也亦可。餘恆曰:“以臟腑分陰陽,論其末也。以一坎卦解之,推其極也。”又曰:人身一團血肉之軀,陰也,全賴一團真氣運於其中而立命,亦可作一坎卦以解之。

白話文:

血雖然有形體,但藏於氣體之內。(《內經》中提到「氣能統攝血」,就是這個意思)。氣、血這兩個字,可以單獨用坎卦來解釋,也可以單獨用離卦來解釋,也可以用坎離兩卦來解釋。餘恆說:「用陰陽來區分臟腑,只討論了表面。用坎卦來解釋,纔是深入探討。」他又說:人身就是一團血肉之軀,屬於陰性,完全依賴一團真氣在其中運轉才能生存,也可以用坎卦來解釋。

【闡釋】此節仍本天地陰陽水火互根之義,以解人身最重要的氣、血兩字。氣為陽、為火,主動;血為陰、為水,主靜。但有形之血,須賴無形之氣推動,始能流通於周身;而無形之氣,亦須寓於有形之血中,始能發揮其作用。二生於一,陽為陰根,故醫經謂“氣能統血”。

白話文:

【翻譯】這一段依然根據天地間陰陽水火相互依存的道理,來解釋人體最重要的氣和血這兩個字。氣屬於陽,屬於火,具有主動性;血屬於陰,屬於水,具有靜止性。但是有形的血,需要依靠無形的氣推動,才能在全身流動;而無形的氣,也需要寄寓在有形的血中,才能發揮作用。二者從一體中產生,陽是陰的根源,所以醫書上說「氣能夠統治血」。

鄭氏說:“人身一團血肉之軀,全賴一團真氣運於其中而立命”。這樣的關係,自然可以陰陽互根之坎卦離卦加以形象的解說,比分論臟腑陰陽,尤為直切。

白話文:

鄭氏說:「人體就像是一團血肉,完全依賴著一團真氣在其中流動才能生存。」這種關係,可以形象地用陰陽互根的坎卦和離卦來解釋,比單獨討論臟腑陰陽更加貼切。

2. 君、相二火解

按君火,凡火也;相火,真火也。凡火即心,真火即腎中之陽。凡火居上以統乎陽,陽重而陰輕也,故居上為用**(離卦二陽爻是也);真火居下以統乎陰,陰重而陽輕也,故居下為體(坎卦一陽爻是也)。二火雖分,其實一氣(離卦二陽爻,坎卦一陽爻,合之而成乾。

白話文:

所謂君火,指的是全身的火性;相火,指的是真正的火性。全身的火性就是心火,真正的火性就是腎中的陽氣。心火位於上半身,統領著陽氣,因為陽氣較重而陰氣較輕,所以心火居上而起作用(就像離卦中的兩個陽爻);腎中的陽氣位於下半身,統領著陰氣,因為陰氣較重而陽氣較輕,所以腎陽居下而為根本(就像坎卦中的那個陽爻)。這兩種火性雖然分開,但實際上是一體的(離卦的兩個陽爻和坎卦的一個陽爻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乾卦)。

人活一口氣,即此乾元之氣也。因乾分一氣,落於坤宮,遂變出後天世界,此君、相二火之由來)**,誠陰陽之主宰也。如上之君火弱,即不能統上身之關竅精血,則清涕、口沫、目淚、漏睛、鼻齒出血,諸症作矣。如下之相火弱,即不能統下身之關竅精血,則遺尿、滑精、女子帶下、二便不禁,諸症作矣。

白話文:

人體存活靠的是一口氣,也就是乾元之氣。乾元之氣分化出一股氣,落到坤宮,於是產生後天的世界,這就是君火和相火的起源,它們掌管著陰陽。如果上面君火的力量弱,就不能統帥上半身的關竅和精血,就會出現清鼻涕、流口水、流眼淚、眼睛流膿、鼻血或牙齒出血等症狀。如果下面相火的力量弱,就不能統帥下半身的關竅和精血,就會出現遺尿、滑精、女性白帶下、大小便失禁等症狀。

顧二火不可分,而二火亦不勝合,所以一往一來,化生中氣**(二火皆能生土,上者生凡土,即胃,下者生真土,即脾。二火化生中土,先後互相賴焉),遂分二氣為三氣也(故曰三元,又曰三焦。經雲:“無先天而後天不立,無後天而先天亦不生”,此先後三元之實義也)**。

白話文:

「太陰」、「太陽」兩股火力無法分開,但也不會過度結合,所以它們交替作用,產生中氣(「太陰」、「太陽」火力都能生土,上方的火力生出一般土,也就是胃,下方的火力生出真土,也就是脾。「太陰」、「太陽」火力產生中土,先後互相依賴),於是將兩股氣分成了三股氣(所以稱為「三元」,又稱為「三焦」。經書上說:「沒有先天,後天就無法成立;沒有後天,先天也無法產生」,這就是先後三元真正的意義)。

如中宮不得二火之往來薰蒸,即不能腐熟谷水,則完谷不化,痰濕痞滿諸症作矣**(上中下三部,可見是一團火也)**。如上下二火俱不足,則在上者,有反下趨之症,如心病移於小腸,肺病移於大腸是也;在下者,有反上騰之病,如虛火牙疼,咳血喘促,面目浮腫,喉痹之類是也。

白話文:

如果人體中部的脾胃得不到心火和肺火的溫暖,就不能消化食物和水,那麼未消化的食物就不能被吸收,就會產生痰濕內阻、痞滿等症狀。(上中下三焦是一個整體,都離不開火氣)。如果心火和肺火都不足,那麼心火不足就會導致病邪向下走,比如心臟疾病會轉移到小腸,肺部疾病會轉移到大腸;如果肺火不足,就會導致病邪向上走,比如虛火上炎引起的牙痛、咳嗽氣喘、臉部浮腫、喉嚨腫痛等。

其中尤有至要者,有陰氣上騰而真火不與之上騰者,有陰氣上騰而真火即與之上騰者,此處便要留心。若上脫之機關已露,其脈浮空,氣喘促,尚未見面赤、身熱、汗出者,此陰氣上騰,而真火尚未與之俱騰也。若見面赤、身熱、汗出者,此陰氣上騰,而真火亦與之俱騰矣。

白話文: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兩種情況:

  1. 陰氣上升,而陽氣(真火)沒有跟著一起上升。
  2. 陰氣上升,而陽氣(真火)跟著一起上升。

這個時候就要特別留意。

**如果上脫的跡象已經明顯了,脈浮空,呼吸急促,但還沒有出現臉紅、身體發熱、出汗等症狀,表示陰氣上升,但陽氣(真火)還沒有跟著一起上升。

如果出現了臉紅、身體發熱、出汗等症狀,表示陰氣上升,而陽氣(真火)也跟著一起上升了。

病至此際,真欲脫也。凡見陰氣上騰諸症,不必延至脫時,而始用回陽,務見機於早,即以回陽鎮納諸方投之,萬不致釀成脫症之候矣。亦有陽氣下趨而君火未與之下趨者,有陽氣下趨而君火即與之下趨者,此際不可玩忽。若下脫之機關已具,其脈細微欲絕,二便血下如註,或下利清谷益甚,四肢雖冷,尚覺未寒,二便之間,尚能禁者,此陽氣下趨,而君火尚未與之俱趨也。

白話文:

當病情發展到這個階段,真的快虛脫了。凡是看到陰氣上升的各種症狀,不必等到虛脫的時候才開始使用溫陽藥物,務必要早點發現先機,立即使用溫陽安神的藥方來投治,這樣纔不會演變成虛脫的狀況。還有陽氣下沉而心火沒有跟著下沉的,以及陽氣下沉而心火跟著下沉的,這時候不能掉以輕心。如果已經具備下脫的徵兆,脈象細微虛弱到快斷了,二便(小便和大便)像流水一樣排出,或腹瀉清稀的水樣便更加嚴重,四肢雖然已經冰冷,但還不覺得發寒,在二便之間,還可以忍住的,這是陽氣下沉,而心火還沒有跟著下沉。

若四肢寒甚,二便利甚,不自禁者,此陽氣下趨,而君火亦與之俱趨也,病至此際,真欲脫也。凡見陽氣下趨諸症,不必定要見以上病情,而始用逆輓,務審機於先,即以逆輓益氣之法救之,自可免脫症之禍矣。蓋從下而竭於上者,為脫陽**(坎中之陽,天體也,故脫從上),從上而竭於下者,為脫陰(離中之陰,地體也,故脫從下)**。陽欲脫者,補陰以留之,如獨參湯是也。

白話文:

如果手腳很冷,大便和大小便都不由自主,這是陽氣向下走,且君火也跟著向下走的緣故。病情發展到這個地步,真的快要虛脫了。凡是見到陽氣向下走的諸多症狀,不一定非要出現上述病情才使用逆輓法,一定要先審視時機,即用逆輓補氣的方法搶救,自然可以避免虛脫之禍。因為從下面耗盡到上面的是陽氣虛脫(坎中的陽,是天體,所以虛脫從上面開始),從上面耗盡到下面的是陰氣虛脫(離中的陰,是地體,所以虛脫從下面開始)。如果是陽氣虛脫,應該補陰來挽留陽氣,例如獨參湯就是這樣的方子。

陰欲脫者,補陽以輓之,如回陽飲是也。亦有陽欲脫者,不必養陰,陰盛而陽即滅。陰欲脫者,不必補陽,陽旺而陰立消,此皆陰陽之變也。學者務要細心體會,便得一元分合之義矣。

白話文:

如果陰氣將要脫離身體,需要用溫補陽氣的方法來挽救,就像「回陽飲」那樣的藥方。但是,如果陽氣將要脫離身體,就不一定需要滋養陰氣,因為陰氣旺盛時陽氣就會消滅。相反,如果陰氣將要脫離身體,也不一定需要溫補陽氣,因為陽氣過旺時陰氣就會消失。這些都是陰陽轉化的道理。學習中醫的人一定要留心體會,這樣才能理解「一元分合」的原理。

【闡釋】《素問》有“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壯火食氣,少火生氣”之說,後世另立許多名目,各有解說,亦互有異同。鄭氏謂君火屬心,居上統陽,陽重陰輕,是凡火,是用;相火指腎中真陽,居下統陰,陰重陽輕,是真火,是體。

白話文:

【解釋】《黃帝內經》中說「君火主明亮,相火定位」、「壯火消耗氣,少火產生氣」,後人又提出許多其他名稱,各有不同的解釋,也有共通之處。鄭氏認為君火屬於心,在上面統轄陽氣,陽氣較重,陰氣較輕,是普通之火,用於活動;相火指的是腎中真正的陽氣,在下面統轄陰氣,陰氣較重,陽氣較輕,是真正的火,是身體的根基。

即由於這君相二火上下升降,統一身之陰陽氣血,始能維持人體的健康。任何一火不足,或二火俱不足,都能發生疾病,而其中最關緊要的,則是真火與陰氣上騰及君火與陽氣下趨的辨別。只要見陰氣上騰癥狀,即須早用回陽;只要見陽氣下趨癥狀,即須早用逆輓益氣,始可免脫症之禍。

白話文:

因為君火和相火在上下的升降,可以調節全身的陰陽氣血,才能維持人體的健康。如果任何一方的火氣不足,或者兩種火氣都不足,都會引發疾病。其中最重要的是分辨真火和陰氣上升,以及君火和陽氣下降的情形。只要發現陰氣上升的症狀,就必須及早使用回陽的方法治療;只要發現陽氣下降的症狀,就必須及早使用逆輓益氣的方法治療,才能免於致命的疾病。

一般陽欲脫者,宜用獨參湯之類補陰以留之;陰欲脫者,宜用回陽飲之類補陽以輓之(關於獨參湯與回陽飲,卷三有詳說)。至於陽欲脫者,不必養陰;陰欲脫者,不必補陽,是防陰盛滅陽,陽盛消陰的變局,這是必須細心體會的。程杏軒《醫述》引《寓意草》謂:“人身之陰陽相抱而不脫,是以百年有常。

白話文:

如果陽氣將要脫離身體,應該使用獨參湯之類的藥物補陰以留住陽氣;如果陰氣將要脫離身體,應該使用回陽飲之類的藥物補陽以拉回陰氣。(關於獨參湯和回陽飲的詳細說明,請參考第三卷。)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陽氣將要脫離,不必滋養陰氣;如果陰氣將要脫離,不必補陽,這是為了防止陰陽失衡,陰盛滅陽或陽盛消陰的變化。這一點必須細細體會。

程杏軒在《醫述》中引用《寓意草》說:“人體內的陰陽相互依存,不脫離,因此才能長命百歲。”

故陽欲上脫,陰下吸之,不能脫也;陰欲下脫,陽上吸之,不能脫也。但治分新久,藥貴引用。新病者陰陽相乖,補偏救弊,宜用其偏;久病者陰陽漸入,扶元養正,宜用其平。引用之法,上脫者用七分陽藥,三分陰藥而夜服,從陰以引其陽;下脫者用七分陰藥,三分陽藥而晝服,從陽以引其陰。”可供臨症參考。

白話文:

因此,當陽氣想要上升脫離時,陰氣就會向下吸住它,使它無法脫離;當陰氣想要下降脫離時,陽氣就會向上吸住它,使它無法脫離。但治療方法要根據疾病的時長來區分,用藥則應引用。對於新發作的疾病,陰陽失衡,需要糾正偏頗,所以宜採用單方面的補偏救弊之法;對於久病的患者,陰陽會逐漸平衡,需要扶持根本,養護正氣,應採用平和的治療方法。引用藥物的原則是:對於上升脫離的疾病,使用七分的溫陽藥,三分的滋陰藥,在晚上服用,通過滋陰藥來引導溫陽藥;對於下降脫離的疾病,使用七分的滋陰藥,三分的溫陽藥,在白天服用,通過溫陽藥來引導滋陰藥。這些原則可供臨牀參考。

各書所論虛火、實火、少火、壯火、陰火、陽火等等,多與這君火、相火的含義不盡相同。程鐘齡《醫學心悟》本內因、外因以論虛火、實火,而各出四種治法:“實火者,六淫之邪,飲食之傷,自外而入,勢猶賊也,賊可驅而不可留;虛火者,七情色欲,勞役耗神,自內而發,勢猶子也,子可養而不可害。

白話文:

各本中醫書籍中提到的虛火、實火、少火、壯火、陰火、陽火等,大多與君火、相火的含義不同。程鐘齡在《醫學心悟》中根據內因和外因來區分虛火和實火,並提出四種治療方法:

  • **實火:**由外在邪氣(六淫)或飲食不節引起,就像入侵的敵人,必須驅除而不可留。
  • **虛火:**由內在情緒、慾望或勞累傷神引起,就像體內的兒子,需要養護而不可傷害。

”驅賊火四法:一曰升散,如升陽散火湯之類是也;二曰清涼,如黃連解毒湯之類是也;三曰攻下,如承氣湯之類是也;四曰制馭,如地黃湯之類是也。養子火四法:一曰達鬱,如逍遙散之類是也;二曰清滋,如六味地黃湯之類是也;三曰溫養,如補中益氣湯之類是也;四曰導引,如八味湯之類是也。均可供臨證參考。

白話文:

驅除賊火的四種方法:

  1. **升散:**使體內陽氣升發,散發熱邪,例如升陽散火湯。
  2. **清涼:**用寒涼藥物瀉火,例如黃連解毒湯。
  3. **攻下:**用瀉下藥物將熱邪排出體外,例如承氣湯。
  4. **制馭:**用滋陰降火藥物抑制熱邪,例如地黃湯。

滋養君火的四種方法:

  1. **達鬱:**疏通鬱結,使氣血流通,例如逍遙散。
  2. **清滋:**用滋陰潤燥藥物滋養心陰,例如六味地黃湯。
  3. **溫養:**用溫補藥物扶助心陽,例如補中益氣湯。
  4. **導引:**用導引術配合藥物,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例如八味湯。

以上方法可供臨牀參考,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