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傷寒懸解》~ 卷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四 (5)

1. 新加湯證十(太陽八十)

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

白話文:

出汗後全身疼痛,脈搏微弱緩慢的人,可以用桂枝、芍藥各一兩,人參三兩,加上新加湯治療。

汗泄血中溫氣,陽虛肝陷,故脈沉遲;經脈凝澀,風木鬱遏,故身疼痛。新加湯甘草補其脾精,桂枝達其肝氣,芍藥清風木之燥,生薑行經絡之瘀,人參補肝脾之陽,以溫營血而充經脈也。

白話文:

出汗過多導致血中溫度過低,陽氣虛弱,肝氣下陷,所以脈象沉弱而遲緩;經絡不通暢,肝火鬱結,所以全身疼痛。新加湯中的甘草補益脾胃精氣,桂枝疏通肝氣,芍藥清熱利肝,生薑暢通經絡瘀滯,人參補益肝脾陽氣,溫暖營血,充實經脈。

2. 新加湯(二十)

桂枝(三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 芍藥(四兩) 生薑(四兩) 人參(三兩)

白話文:

桂枝(60克) 甘草(40克,炙甘草) 紅棗(12顆) 芍藥(80克) 生薑(80克) 人參(60克)

桂枝內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餘依前法。

3. 葛根連芩證十一(太陽八十一)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連黃芩湯主之。

白話文:

太陽病符合桂枝湯證,醫生卻誤用瀉藥導致腹瀉不止,脈搏急促,表示體表寒邪未解。如果同時出現喘息和出汗,應該使用葛根黃連黃芩湯為主藥。

太陽病桂枝證,有表邪而無里邪,醫反下之,敗其中氣,利遂不止,此當溫里。若脈促者,是表未解也。蓋病在經絡,不解表而攻裡,表陽承裡虛而內陷,為里陰所拒,不得下達,表裡束迫,故見促象(脈來數時止復來者曰促)。若喘而汗出者,是胃氣上逆肺阻而為喘,肺郁生熱,氣蒸而為汗也。

白話文:

太陽病中桂枝湯證,有外邪而沒有內邪,醫生卻反過來攻裡,傷了其中的正氣,腹瀉也就不會停止,這種情況應該溫補裡氣。假如脈搏急促的,說明外邪還沒有解除了。因為疾病在經絡上,不解外邪而去攻裡,表陽不能承載裡虛而內陷,被裡陰所阻擋,不能向下推移,表裡互相束縛,所以脈象出現急促(脈來時有時無,時有時無叫做促)。假如喘息而且出汗的,是胃氣逆行到肺部,肺部受到阻滯而產生喘息,肺鬱結生熱,氣蒸騰而變成汗。

雖內有四逆證,外有桂枝證,而熱在胸膈,二方俱不能受,宜葛根連芩湯主之。葛根達陽明之郁,芩連清君相之火,胸膈肅清,然後中下之寒徐可議溫也。桂枝證解表而用葛根,以喘而汗出,胸膈鬱蒸,宜葛根之辛涼,不宜桂枝之辛溫也。

白話文:

即使同時出現手腳冰冷的「四逆證」,以及發熱的「桂枝證」,但如果熱氣聚集在胸腔上,這兩種方劑都不適合使用。此時應採用葛根連芩湯為主。

葛根可以通達陽明經的鬱滯,芩連可以清瀉君火和相火,讓胸腔上部的熱氣消散。等胸腔上部的熱氣緩解後,再考慮用溫熱的藥物調理中下焦的寒氣。

儘管桂枝證需要解表,但同時出現喘息和出汗、胸腔鬱熱的情況時,應該使用葛根的辛涼之性,而不是桂枝的辛溫之性。

4. 葛根黃連黃芩湯(二十一)

葛根(半斤) 黃連(三兩) 黃芩(二兩) 甘草(二兩炙)

白話文:

葛根(250 克) 黃連(150 克) 黃芩(100 克) 甘草(100 克,經炙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煎葛根,減二升,入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5. 桂枝去芍藥證十二(太陽八十二)

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惡寒者,去芍藥方中加附子湯主之。

白話文:

得了太陽病,在發熱退下之後,如果脈搏跳動快速、胸中鬱悶,可以用桂枝去掉芍藥的湯藥治療。如果還有輕微的惡寒,可以在去掉芍藥的方子中加入附子湯治療。

下後脈促,表邪未解,是宜桂枝而益以胸滿則陽衰胃逆濁氣衝塞,去芍藥之酸寒以解表邪。若微惡寒者,則不止脾陽之虛而腎陽亦敗,加附子之辛溫以驅裡寒也。

白話文:

脈搏虛弱、呼吸急促,表示表證未解。這種情況下,宜使用桂枝湯,如果同時胸悶氣滯,則陽氣衰弱,胃氣逆亂,濁氣上沖胸膈,應去掉芍藥的酸寒之性以解表邪。如果還有輕微惡寒的症狀,則不只是脾陽虛,腎陽也受損。這時應加入附子的辛溫之性,以驅散裡寒。

6. 桂枝去芍藥湯(二十二)

桂枝(三兩) 甘草(二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肉桂(9克) 甘草(6克) 生薑(9克) 紅棗(12顆)

於桂枝方內去芍藥,余依前法。

7.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二十三)

桂枝(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生薑(三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

白話文:

桂枝:18克 甘草:12克 大棗:12枚 生薑:18克 附子:6克(炮製後,去除外皮)

桂枝方內去芍藥,加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

8. 桂枝厚朴杏子證十三(太陽八十三)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

表病而攻其裡,裡陰上逆而表邪未解,肺氣鬱阻,是以發喘。桂枝厚朴杏子,降沖逆而破壅塞也。

白話文:

症狀表現出是外感病邪,但治療時卻去攻裡,導致裡面的陰氣上逆,而外邪尚未解除,肺氣鬱滯阻礙,因此發作喘息。此時加入桂枝、厚朴和杏子,可以平息上逆之氣,並且化解肺氣壅塞。

9.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二十四)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生薑(三兩) 厚朴(二兩)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白話文:

桂枝:18 克 芍藥:18 克 甘草:12 克 大棗:12 枚 生薑:18 克 厚朴:12 克 杏仁:50 粒(去皮去尖)

桂枝方內加厚朴二兩、杏仁五十枚去皮尖,余依前法。

10. 桂枝厚朴杏子證十四(太陽八十四)

喘家作桂枝厚朴杏子仁

平素喘家胃逆肺阻,作桂枝湯解表,宜加樸杏降逆而破壅也。

11.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證十五(太陽八十五)

桂枝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服用桂枝湯後,頭頸疼痛依然嚴重,身體發熱但不出汗,心窩隱隱作痛,小便不順暢,此時應當捨棄桂枝,加入茯苓、白朮,稱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來治療。

桂枝湯後,或又下之,仍復頭項強痛,發熱無汗,甚似表證未解而加以心下滿痛,小便不利,非風邪之外束實,緣濕邪之內動也。蓋土虛濕旺,脾陷而肝鬱不能泄水,故小便不利;胃逆而膽郁不能降濁,故心下滿痛;濁氣衝塞,故頭痛發熱。桂枝去桂枝之解表,加茯苓白朮泄濕而燥土也。

白話文:

服用桂枝湯後,如果仍然有腹瀉,並且仍然有頭痛、脖子僵硬,發熱沒有出汗,很像表證沒有解除,但又加重了胸腹脹痛,小便不利,這並不是外來的風寒邪氣束縛,而是體內濕邪活動造成的。因為脾胃虛弱導致濕邪旺盛,脾虛導致肝氣鬱結,不能代謝水分,因此小便不利;胃氣上逆,膽氣鬱結,不能降下濁氣,因此胸腹脹痛;濁氣衝塞,因此頭痛發熱。桂枝茯苓白朮湯去掉了桂枝的解表作用,加入了茯苓和白朮,以滲濕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