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則庵纂輯,裘慶元輯

《傷寒捷訣》~ 傷寒有四症相類 (1)

回本書目錄

傷寒有四症相類 (1)

1. 傷寒有四症相類

食積寒痰並腳氣。更兼亦有患勞煩。要識四般相類症。不與傷寒一例看。

寒痰者。中脘停痰。自中胸滿。但頭不痛。項不強。與傷寒異耳。宜二陳湯主之。食積者謂胃中停食。發熱頭痛。但身不痛氣口緊盛。與傷寒異耳。宜平胃散主之。腳氣者。足受寒濕。頭痛、身熱、肢節痛、便秘、嘔逆。但腳痛。或腫滿。或枯細。與傷寒異耳。宜加減小續命湯主之。

白話文:

寒痰

胃部積痰,導致胸口脹悶,但頭不痛,頸項也不僵硬,與傷寒不同。應服用二陳湯治療。

食積

胃中積食,發燒頭痛,但身體不痛,氣門緊繃。與傷寒不同。應服用平胃散治療。

腳氣

足部受寒濕侵襲,導致頭痛、發燒、四肢疼痛、便祕、嘔吐。但主要症狀是腳痛,可能腫脹或枯瘦。與傷寒不同。應服用加減小續命湯治療。

勞煩者。氣血俱虛。燥煩發熱。但身不痛。頭不痛。不惡寒。脈不浮緊。與傷寒異耳。宜補中益氣湯主之。李東垣內傷外感辨曰。傷於飲食勞復。七情六慾。為內傷。傷於風寒暑濕為外感。內傷發熱。時熱時止。外感發熱。熱甚不休。內傷惡寒。得暖便解。外感惡寒。雖厚衣烈火不除。

白話文:

勞累過度的人。氣血都很虛弱。心煩意亂,發燒。但是身體不疼痛。頭不疼。不畏寒。脈搏不浮也不緊。這與傷寒不同。應當使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李東垣在《內傷外感辨》中說。因為飲食過度勞累。七情六慾。是內傷。因為風寒暑濕是外感。內傷發熱。有時熱,有時不熱。外感發熱。發得很厲害,一直不消退。內傷畏寒。得到溫暖就解除了。外感畏寒。即使穿厚衣服、烤烈火都不能消除。

內傷惡風。不畏甚風。反畏隙風。外感惡風。見風便惡。內傷頭痛。乍痛乍止。外感頭痛。連痛不休。直待表邪傳裡方罷。內傷有濕。或不作渴。或心火乘肺。亦作燥渴。外感須一二日外。表熱傳裡。口方作渴。內傷則熱傷氣。四肢沉困無力。倦怠嗜臥。外感則風傷筋。寒傷骨。

白話文:

內傷惡風

  • 不害怕強風,反而害怕縫隙中的風。

外感惡風

  • 只要遇到風就感到不舒服。

內傷頭痛

  • 頭痛時好時壞。

外感頭痛

  • 持續不斷地頭痛,直到表面的邪氣傳入體內才會停止。

內傷有濕

  • 有時不覺得口渴,有時是心火上炎影響到肺,也會感到口渴。

外感須一二日外

  • 表面的熱氣傳入體內後,才會感到口渴。

內傷則熱傷氣

  • 導致氣血虛弱,四肢無力、疲倦嗜睡。

外感則風傷筋 寒傷骨

  • 風邪會傷害筋,寒邪會傷害骨頭。

一身筋骨疼痛。內傷則短氣不足以息。外感則喘壅氣盛有餘。內傷則手心熱。外感則手背熱。天氣通於肺鼻者。肺之外候。外感傷寒。則鼻塞。傷風則流涕。然能飲食。口知味。腹中和。二便如常。地氣通於脾口者。脾之外候。內傷則懶言惡食。口不知味。小便黃赤。大便或秘或泄。

白話文:

全身筋骨疼痛。 如果屬於內傷,則呼吸短促,不能很好地休息。 如果屬於外感,則喘息,呼吸急促,氣息有餘。 內傷時,手心發熱。 外感時,手背發熱。 天氣與肺部和鼻子相通。肺部的外在表現是: 如果受到外感風寒,鼻子會塞。 如果受到風寒侵襲,鼻子會流鼻涕。 但是,仍然能夠進食,還能品嚐味道。肚子感到舒服,大小便正常。 地氣與脾胃和嘴相通。脾胃的外在表現是: 內傷時,不想說話,不想吃東西。口裡沒有味道。小便發黃或發紅。大便有時便祕,有時腹瀉。

左人迎脈主裡。內傷則氣口大於人迎。內傷證屬不足。宜溫。宜補。宜和。外感證屬有餘。宜汗。宜吐。宜下。若內傷之症。誤作外感。妄發其表。重虛元氣。禍如反掌。故立補中益氣湯主之。又有內傷外感兼病者。若內傷重者。宜補養為先。外感重者。宜發散為急。惟上焦痰嘔。

白話文:

左人迎脈主導內臟。內傷時,氣口脈會比人迎脈大。內傷證屬於氣血不足。宜溫補調和。外感證屬於氣血過盛。宜發汗、催吐、瀉下。如果內傷的病症誤認為是外感,盲目發散表邪,會加重元氣虛弱,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創立了補中益氣湯來治療。還有一種內傷外感兼有的病症。如果內傷較重,應優先補養;如果外感較重,應緊急發散。只有上焦有痰嘔吐時,才發散宣肺。

中焦濕熱。傷食膈滿者。皆不服補中益氣湯。明醫雜著云。世間發熱症。類傷寒者數種。治各不同。張仲景論傷寒傷風。此外感也。風寒之邪。感於外。自表入里。故宜發表以解散之。此麻黃桂枝之義也。以其感於冬時之令。寒冷之月。即時發病。故謂之傷寒。而藥用辛熱以勝寒。

白話文:

中焦濕熱

中焦有濕熱,因飲食不節導致膈氣上逆、腹脹滿者,都不適合服用「補中益氣湯」治療。

《明醫雜著》所說

世間發熱的症狀,好像傷寒的有很多種,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

張仲景論述傷寒傷風

除了因外感而造成的,還有這些:由於風寒之邪侵襲外部,由表及裏,所以治療應以發散外邪的方法,這就是「麻黃桂枝湯」的原理。

因為這種感受的時令在冬天,寒冷的月份,及時發病,所以稱為「傷寒」。而用藥採取辛熱的藥物,以勝過寒邪。

若時非寒冷。則藥當有變矣。如春溫之月。則當變以辛涼之藥。夏暑之月。則當變以甘寒苦之藥。又有一種冬溫之病。謂之非其時而有其氣。蓋冬寒時也。而反病溫焉。此天時不正。陽氣反泄。用藥不可溫熱。又有一種時行寒疫。卻在溫暖之時。當溫暖而寒反為病。此亦天時不正。

白話文:

如果氣候不是寒涼,那麼藥物也應該有所調整。比如春季溫暖的時候,應該改用辛涼的藥物。夏季炎熱的時候,則應該改用甘寒苦的藥物。還有一種冬日發熱的疾病,稱為「非其時而有其氣」。意思是冬天的時候寒冷,卻反過來出現了熱證。這是因為天氣反常,陽氣外泄造成的。這種情況不能用溫熱的藥物。還有一種流行的寒疫,卻發生在溫暖的季節裡。本該溫暖的時候,反而寒邪致病。這也是天氣反常造成的。

陰氣反逆。用藥不可寒涼。又有一種溫疫熱病。多發於春夏之間。沿門合境相同者。此天地之癘氣。當隨時令。參氣運。而施治。宜用劉河間辛涼甘苦寒之藥。以清熱解毒。以上諸症。皆為感天地之邪者。若夫飲食勞倦為內傷元氣。此則真陽下陷。內生虛熱。故東垣發補中益氣之論。

白話文:

陰氣反逆

使用藥物時不能過於寒涼。另外還有一種溫疫熱病,多發生在春夏之間,沿途同處之地都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天地間的邪氣所致。治療時應根據季節和氣候變化,採取相應的方法。宜採用劉河間提出的辛涼甘苦寒藥物,以清熱解毒。

以上諸症

都是因為受到天地間的邪氣侵襲所致。如果飲食過度或過度勞累,導致元氣受損。那麼就屬於真陽下陷,內生虛熱的情況。所以東垣提出了「補中益氣」的理論。

用參耆等甘溫之味。大補其氣。而提其下陷。此用氣藥以補其不足也。又若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故陽氣偏勝而變為火矣。是謂陰虛火旺。勞瘵之症。故丹溪發陽有餘。陰不足之論。用四物加黃柏知母補其陰。而火自降。此用血藥以補血之不足也。補氣補血。皆內傷症也。

白話文:

使用人參、黃耆等甘溫性質的藥材,可以大大補益氣血,並提升下陷的陽氣。這是用氣藥來補充氣血不足的方法。

另外,如果過度耗費心力或沉迷於情色,就會傷及體內的陰液。陰血受損,陽氣就會偏盛,轉化為火氣。這就是所謂的陰虛火旺,也是勞動過度或久病的症狀。

因此,丹溪主張「陽有餘而陰不足」,使用四物湯加上黃柏、知母來補陰,火氣自然就會下降。這是用血藥來補充血氣不足的方法。

補氣補血都是針對內傷症狀的治療。

一則因陽氣之下陷以升提之。補其氣。一則因陰火之上升。滋其陰。以降下之。一升一降。迥然不同矣。又有夏月傷暑之病。雖屬外感。卻類傷寒。與傷寒大異。蓋傷寒則寒邪客表有餘之症。故宜汗之。暑傷氣。元氣為熱所傷。而耗散不足之症。故宜補之。東垣所謂清暑益氣是也。

白話文:

一類是因陽氣下降引起的病症,需要升提陽氣。同時補充陽氣。另一類是因陰火上升引起的病症,需要滋補陰液。同時降低陰火。一升一降的治療方法完全不同。另外還有夏季因暑熱引起的疾病。雖然屬於外感,但類似傷寒。卻與傷寒有很大不同。傷寒是寒邪侵襲人體造成表實有餘的病症。因此宜用發汗法。暑傷氣是因為元氣受到熱邪所傷。而耗散不足的病症。因此宜用補氣法。東垣(指劉完素)提倡的清暑益氣法就是這個道理。

又有因時暑熱而多食冷物以傷其內。或過取涼風以傷其外。此非暑傷人。乃因暑而自致之病。治宜辛熱解表。或辛溫理中之藥。卻與傷寒治法相類者也。凡此數症。外形相似。實有不同。治法多端。不可或謬。故必審其果為傷寒及寒疫也。則用仲景法。果為溫病及瘟疫也。則用河間法。

白話文:

另外,有些人因為夏季炎熱而過量食用冷食,導致內部受傷。有些人過度吹涼風,導致外部受傷。這都不是暑熱造成的傷害,而是因為暑熱而自己造成的問題。治療時應使用辛熱的藥物驅散表邪,或辛溫的藥物調理中焦。其治療方法與傷寒的治療方法類似。這些疾病在外表上相似,但實際上不同。治療方法很多,不可混淆。因此,必須仔細判斷是傷寒還是寒疫。如果是傷寒或寒疫,則使用張仲景的方法。如果是溫病或瘟疫,則使用劉河間的方法。

果為氣虛也。則用東垣法。果為陰虛也。則用丹溪法。如是。則庶無差誤以害人矣。今人但見發熱之症。一皆認作傷寒外感。率用汗藥以發其表。汗後不解。又用表藥以涼其肌。設是虛症。豈不死哉。間有頗知發熱屬虛。而用補藥。則又不知氣血之分。或氣病而補血。或血病而補氣。

白話文:

如果是因為氣虛,那麼就採用東垣李杲的方法。如果是因為陰虛,那麼就採用丹溪朱震亨的方法。這樣的話,就不會誤診和害人了。現在的人一看到發熱的症狀,就都認為是受了外感的風寒,於是都用發汗藥來發散表邪。發汗後還未見好轉,又用表藥來清涼肌膚。如果是虛症,這不是要死人嗎?偶爾有一些人知道發熱是虛症,而使用補藥,但又不知道氣血的不同,或者氣虛而補血,或者血虛而補氣。

誤人多矣。故外感之與內傷。寒病之與熱病。氣虛之與血虛。如冰炭相反。治之若差。則輕病必重。重病不救矣。醫貫曰。讀傷寒而不讀東垣書。則內傷不明。而殺人多矣。讀東垣書而不讀丹溪書。則陰虛不明。而殺人多矣。東垣脾胃論。深明飢飽勞役發熱等症。俱是內傷。

白話文:

很多醫生都把病症弄錯了。因此,外感病和內傷病、寒性病和熱性病、氣虛和血虛,這些病症就像冰炭般相反。如果治療錯誤,輕症必定會加重,重症就更加難以挽救了。醫經中說,只讀《傷寒論》而不讀《東垣書》,那麼內傷就不會清楚,以至於害死很多人。只讀《東垣書》而不讀《丹溪書》,那麼陰虛就不會清楚,也同樣會害死很多人。《東垣脾胃論》深刻地闡述了飢餓、過飽、勞累和發熱等症狀,這些都是內傷所致。

悉類傷寒。切戒汗下。以為內傷多而外感少。只須溫補。不必發散。如外感多而內傷少。溫補中少加發散。以補中益氣湯為主。如內傷兼寒者。加麻黃。兼風者加桂枝。兼暑者加黃連。兼濕者加羌活。此特陽虛發熱之一門也。然陰虛發熱者十有六七。亦類傷寒。今人一見發熱。

白話文:

所有的傷寒病,切記不要使用發汗和瀉下的方法治療。因為內傷的情況比較多,外感的情況比較少。因此,只需要溫補氣血,不必發散外邪。

如果外感的因素比較多,內傷的因素比較少,可以在溫補的同時稍加發散外邪。以補中益氣湯作為基本方劑。

如果內傷同時伴有寒邪,可以加麻黃。伴有風邪,可以加桂枝。伴有暑邪,可以加黃連。伴有濕邪,可以加羌活。這只是一種陽虛而發熱的治療原則。

然而,陰虛而發熱的病人佔百分之六七十。它們也類似於傷寒病。現在的人一看見發熱,

則曰傷寒。須用發散而致死。則曰傷寒之法已窮。余嘗於陰虛發熱者。見其大熱、面赤、口渴、燥煩、與六味地黃丸一劑。即愈。如下部惡寒。足冷。上部渴甚。燥極。或飲而反吐。即如肉桂五味。甚則加附子冷飲。以此活人多矣。此丹溪發明陰虛發熱之外。尚遺未盡之旨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有發熱、怕冷、頭痛、鼻塞、流鼻涕、咳嗽等症狀,那就是傷寒。如果使用發散治療後還是死亡,那就表示傷寒治療的方法已窮盡。

我曾經遇到一個陰虛發熱的病人,他發高燒、臉發紅、口渴、煩躁。我給他服用一劑六味地黃丸,他就痊癒了。

如果病人的下半身怕冷、腳冰冷,而上半身卻非常口渴、乾燥,甚至喝水都嘔吐,就可以使用肉桂五味飲。如果情況嚴重,還可以加上附子冷飲。我用這個方法救活過很多人。

這是丹溪子提出的陰虛發熱治療方法,但他遺漏了部分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