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醫學源流論》~ 卷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

1. 診脈決死生論

生死於人大矣!而能於兩手方寸之地,微末之動,即能決其生死。何其近於誣也?然古人往往百不失一者,何哉?其大要則以胃氣為本。蓋人之所以生,本乎飲食。《靈樞》云:谷於胃,乃傳之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寸口屬肺經,為百脈之所會,故其來也,有生氣以行乎其間,融和調暢,得中土之精英,此為有胃氣。得者生,失者死,其大概也。

白話文:

生死對於人來說是很重大的事情,但是卻能在兩手方寸的脈搏微小的跳動中,就能決定生死,這聽起來似乎太誇張了。然而,古代中醫往往能做到百發百中,這是為什麼呢?關鍵就在於胃氣。

人之所以能活,根本在於飲食。《靈樞》中說:食物進入胃中,才能傳輸到肺部,五臟六腑都能得到滋養。寸口脈屬於肺經,是百脈的匯聚之處,因此,當脈搏跳動時,會有生氣在其中運轉,融和調暢,得到脾胃的精華,這就叫做有胃氣。有胃氣的人能生,沒有胃氣的人會死,這就是生死的大體規律。

其次,則推天運之順逆。人氣與天氣相應,如春氣屬木,脈宜弦;夏氣屬火,脈宜洪之類。反是則與天氣不應。又其次,則審臟氣之生克,如脾病畏弦,木剋土也;肺病畏洪,火剋金也。反是則與臟氣無害。又其次,則辨病脈之從違。病之與脈各有宜與不宜。如脫血之後,脈宜靜細,而反洪大,則氣亦外脫矣;寒熱之證,脈宜洪數,而反細弱,則真元將陷矣。至於真臟之脈,乃因胃氣已絕,不營五臟。

白話文:

再來,要推論天氣的順逆狀態。人體氣息與天氣變化相呼應,譬如說春季屬木,脈搏應當有力的像弦一樣;夏季屬火,脈搏應當洪大。如果相反,就是沒有和天氣相呼應。

再其次,要審查各臟腑氣息的相剋關係。如脾臟有病,脈搏應當避免有力的像弦一樣,因為木剋土;肺臟有病,脈搏應當避免洪大,因為火剋金。如果相反,對臟腑氣息無妨。

再其次,要辨別疾病的脈象順暢與否。疾病與脈象各有其適宜與不適宜的狀況。如脫血證,脈象應當平靜細弱,如果相反,出現洪大脈象,則氣息也往外脫出了;寒熱證,脈象應當洪大有力,如果相反,出現細弱脈象,則真氣將要衰敗了。

至於真正的臟腑脈象,這是因為胃氣已盡,無法供養五臟所造成的。

所以何臟有病,則何臟之脈獨現。凡此皆《內經》、《難經》等書言之明白詳盡,學者苟潛心觀玩,洞然易曉,此其可決者也。至云:診脈即可以知何病。又云:人之死生,無不能先知,則又非也。蓋脈之變遷無定,或有卒中之邪,未即通於經絡,而脈一時未變者;或病輕而不能現於脈者。

白話文:

因此,哪個臟器有病,哪個臟器的脈象就會獨自顯現。這些道理在《內經》、《難經》等書籍中都有詳盡的記載和說明。學習者只要用心鑽研揣摩,就能透徹瞭解,這是可以確定無疑的。至於說到:診脈就能知道患者得了什麼病。又說:患者的生死,都能事先知曉,那就說得太誇張了。事實上,脈象的變化不定,有時突然發病,病邪尚未傳達到經絡,脈象還不會在短時間內發生變化;或者疾病較輕,不能在脈象上表現出來。

或有沉痼之疾,久而與氣血相併,一時難辨其輕重者;或有依經傳變,流動無常,不可執一時之脈,而定其是非者。況病之名有萬,而脈之象不過數十種,且一病而數十種之脈,無不可見,何能診脈而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測偶中,以此欺人也。若夫真臟之脈,臨死而終不現者,則何以決之?是必以望聞問三者合而參觀之,亦百不失一矣。故以脈為可憑,而脈亦有時不足憑。

白話文:

有些疾病根深蒂固,時間久了就會跟氣血交織在一起,一時難以分辨輕重緩急;有些疾病會隨著經典記載的病理變化而遊走不定,不能只依據一時的脈象來斷定真假。況且疾病種類有上萬種,而脈象的類型也不過幾十種,而且一種疾病可能出現幾十種不同的脈象,如何能只憑脈象就確定是哪種疾病?這些推測偶爾會猜中,但也只能用來欺騙外行人。如果真正影響臟腑的脈象,在臨死前都一直沒有出現,那要怎麼確定呢?這就必須結合望聞問三種方法來綜合判斷,這樣才能做到百發百中。因此,雖然脈象可以作為參考,但有時也不一定可靠。

以脈為不可憑,而又鑿鑿乎其可憑。總在醫者熟通經學,更深思自得,則無所不驗矣!若世俗無稽之說,皆不足聽也。

認為脈象既不可完全依賴,卻又確實有其可靠之處。關鍵在於醫生是否精通經典學問,並且能深入思考和領悟,這樣就沒有什麼是驗證不了的!至於那些世俗間沒有根據的說法,都不值得一聽。

2. 症脈輕重論

人之患病,不外七情六淫,其輕重死生之別,醫者何由知之?皆必問其症,切其脈,而後知之。然症脈各有不同,有現症極明,而脈中不見者;有脈中甚明,而症中不見者。其中有宜從症者,有宜從脈者,必有一定之故。審之既真,則病情不能逃,否則不為症所誤,必為脈所誤矣。

白話文:

人之所以生病,多是因為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失衡,或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淫之氣侵犯。醫生怎樣才能判斷疾病的輕重緩急,預測生死?必須詳細詢問病人的症狀,切診脈搏,才能知道。然而,症狀和脈搏各有不同,有症狀很明顯,但脈搏上看不出來的;也有脈搏上很明顯,但症狀中看不出來的。其中有應該根據症狀判斷的,有應該根據脈搏判斷的,一定有特定的原因。如果診斷正確,病情就不會被隱藏;否則,不至於被症狀誤導,就一定會被脈搏誤導。

故宜從症者,雖脈極順而症危,亦斷其必死;宜從脈者,雖症極險而脈和,亦決其必生。如脫血之人,形如死狀,危在頃刻,而六脈有根,則不死。此宜從脈不從症也。如痰厥之人,六脈或促或絕,痰降則愈,此宜從症不從脈也。陰虛咳嗽,飲食起居如常,而六脈細數,久則必死。

白話文:

所以,應該參考症狀判斷,即使脈象極為順暢而症狀危急,也能斷定病人必死;應該參考脈象判斷,即使症狀極為險惡而脈象和緩,也能確定病人必生。

例如:中風的人,形狀如死相,危急迫在眉睫,但是六脈有根,就不會死了。這是宜從脈不從症的例子。

例如:脈象短促或停止的人,如果症狀減輕了就會痊癒。這是宜從症不從脈的例子。

陰虛咳嗽,飲食起居如常,但是六脈細而數,時間久了就必定會死。

此宜從脈不宜從症也。噎膈反胃,脈如常人,久則胃絕而脈驟變,百無一生。此又宜從症不從脈也。如此之類甚多,不可枚舉。總之脈與症分觀之,則吉凶兩不可憑。合觀之,則某症忌某脈,某脈忌某症,其吉凶乃可定矣。又如肺病忌脈數,肺屬金,數為火,火刑金也。余可類推,皆不外五行生剋之理。

白話文:

在這種情況下,應以脈象為準,而不是症狀。噎膈反胃時,脈象可能與常人無異,但時間久了,胃氣會衰竭,脈象也會突然改變,存活的機率極低。這種情況應以症狀為準,而不是脈象。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不勝枚舉。總之,如果將脈象和症狀分開來看,吉凶禍福都不可靠。如果結合來看,就會發現某些症狀忌諱某些脈象,某些脈象忌諱某些症狀,這樣才能確定吉凶禍福。例如,肺病忌諱脈象數(快),因為肺屬金,數屬火,火會傷害金。其他情況可以類推,都離不開五行生剋的道理。

今人不按其症,而徒講乎脈,則講之愈密,失之愈遠。若脈之全體,則《內經》諸書詳言之矣。

3. 脈症與病相反論

症者,病之發現者也。病熱則症熱,病寒則症寒,此一定之理。然症竟有與病相反者,最易誤治,此不可不知者也。如冒寒之病,反身熱而惡熱;傷暑之病,反身寒而惡寒;本傷食也,而反易飢能食本傷飲也,而反大渴口乾。此等之病,尤當細考,一或有誤,而從症用藥,即死生判矣。

白話文:

症狀是疾病的表現。病熱則症狀熱,病寒則症狀寒,這是確定的道理。然而有些症狀與實際疾病不符,很容易導致治療錯誤,這點不可不知。例如:

  • 感冒後,身體發熱但卻怕熱;
  • 中暑後,身體發寒但卻怕冷;
  • 本來是消化不良,但卻能輕鬆進食;
  • 本來是口渴,卻不喜歡喝水。

遇到此類疾病,必須仔細考量,如果誤判,根據症狀用藥,很可能會影響生死。

此其中蓋有故焉。或一時病勢未定,如傷寒本當發熱,其歸尚未發熱,將來必至於發熱,此先後之不同也。或內外異情,如外雖寒而內仍熱是也。或有名無實,如欲食好飲,及至少進即止,飲食之後,又不易化是也。或有別症相雜,誤認此症為彼症是也。或此人舊有他病,新病方發,舊病亦現是也。

白話文:

這其中往往有特定的原因。有的病人病情尚未穩定,例如傷寒本該發熱,但現在還沒發熱,以後肯定會發熱,這只是先後發病的差別。有的病人內外有不同的病症,例如外表雖然寒,但內部仍然發熱。有的病人症狀存在但實際上並非實症,例如想吃喝,但吃喝一點點就停止,吃完東西後也不容易消化。有的病人有其他病症混雜在一起,錯誤地認為這個病症是另一個病症。有的病人原本就有其他疾病,新發作的疾病才剛出現,而舊病也同時發作。

至於脈之相反,亦各不同。或其人本體之脈,與常人不同。或輕病未現於脈。或痰氣阻塞,營氣不利,脈象乖其所之。或一時為邪所閉,脈似危險,氣通即復。或其人本有他症,仍其舊症之脈。凡此之類,非一端所能盡,總宜潛心體認,審其真實,然後不為脈症所惑。否則徒執一端之見,用藥愈真而愈誤矣。然苟非辨症極精,脈理素明,鮮有不惑者也!

至於脈象的差異,也有很多不同的原因。有的可能是個人的體質和常人不同。有的可能是因為病情較輕,還沒有反映在脈象上。有的可能是痰氣阻滯,營氣不暢,導致脈象異常。有的可能是暫時被邪氣所閉塞,脈象看起來很危險,但氣血通暢後就會恢復正常。有的可能是原本就有其他疾病,脈象仍然保留著舊病的脈象特徵。凡是這些情況,都不能只用一個原因來解釋,需要仔細體察,分辨其真實情況,才能避免被脈象所誤導。否則一味執著於某一個看法,用藥就會越來越正確,但病情卻越來越嚴重。如果不是非常精通於診斷疾病、明白脈象的理論,很少有人不會感到困惑的!

4. 中風論

今之患中風偏痹等病者,百無一愈,十死其九。非其症俱不治,皆醫者誤之也。凡古聖定病之名,必指其實。各曰中風,則其病屬風可知。既為風病,則主病之方,必以治風為本。故仲景侯氏黑散風引湯防己地黃湯,及唐人大小續命等方,皆多用風藥,而因症增減。蓋以風入經絡,則內風與外風相煽,以致痰火一時壅塞,惟宜先驅其風,繼清痰火,而後調其氣血,則經脈可以漸通。

白話文:

現在得中風偏癱等疾病的人,一百個裡沒有幾個能治好,十個裡有九個會死亡。並不是這些疾病不能醫治,都是因為醫生誤診造成的。古時候聖賢定下的病名,都是根據病情來定的。比如各種中風,從病名中就可以知道它們的病因屬風。既然是風病,那麼治療時就必須以治風為基礎。所以仲景和侯氏的黑散、風引湯、防己地黃湯,以及唐代的各種續命方,都大量使用了驅風藥,根據病症加減使用。這是因為風侵入經絡後,內外風相互激盪,導致痰火一時壅塞,因此要先驅風,然後清除痰火,最後調理氣血,這樣經脈才能逐漸通暢。

今人一見中風等症,即用人參熟地附子肉桂等純補溫熱之品,將風火痰氣,盡行補住,輕者變重,重者即死。或有元氣未傷,而感邪淺者,亦必遷延時日,以成偏枯永廢之人。此非醫者誤之耶!或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補正即所以驅邪,此大謬也。惟其正虛而邪湊,萬當急驅其邪,以衛其正。

白話文:

現在的人遇到中風等疾病,立刻就會使用人參、熟地、附子、肉桂等純粹溫補陽氣的藥物,把風火痰氣全部都封住。病情輕微的就會加重,病情嚴重的就會死亡。有些人正氣未傷,只是被邪氣輕微侵襲的患者,也會拖延時間,最終變成偏癱或殘廢。這難道不是醫生的誤診嗎?有人說:邪氣侵犯,身體的正氣肯定虛弱。所以,補正氣就能驅邪,這是大錯特錯的。只有正氣虛弱時邪氣才會侵襲,必須急著驅除邪氣,才能保護正氣。

若更補其邪氣,則正氣益不能支矣。即使正氣全虛,不能托邪於外,亦宜於驅風藥中,少加扶正之品,以助驅邪之力。從未有純用溫補者。譬之盜賊入室,定當先驅盜賊,而後固其牆垣;未有盜賊未去,而先固其牆垣者。或云:補藥托邪,猶之增家家人以御盜也。最又不然。

白話文:

如果再用溫補的方式來補充邪氣,那麼正氣就更加無法抵禦了。即使正氣已經完全虛弱,無法將邪氣驅逐到體外,也應該在驅風藥物中加入少量扶正的藥物,以增強驅邪的力量。從來沒有人單純使用溫補藥物的。這就像盜賊闖入屋內,我們一定會先驅逐盜賊,然後再加固牆壁;不會在盜賊還未離開的情況下,就先加固牆壁。有人說:補藥可以托住邪氣,就像增加家人來防禦盜賊一樣。這話也是不對的。

蓋服純補這藥,斷無專補正不補邪之理,非若家人之專於御盜賊也,是不但不驅盜,並助盜矣。況治病之法,凡久病屬虛,驟病屬實。所謂虛者,謂正虛也。所謂實者,謂邪實也;中風乃急暴之症,其為實邪無疑。天下未有行動如常,忽然大虛而昏僕者,豈可不以實邪治之哉?其中或有屬陰虛、陽虛,感熱、感寒之別,則於治風方中,隨所現之症加減之。漢唐諸法俱在,可取而觀也。

白話文:

如果使用純補藥物治療,絕對不會出現只補正氣而不補邪氣的情況,這有別於家人只防禦盜賊。如果不驅除盜賊,反而會幫助盜賊。此外,治療疾病的方法,通常是慢性病屬於虛證,急性病屬於實證。所謂虛證,是指正氣虛弱。所謂實證,是指邪氣旺盛;中風是急性病症,無疑是實證。世界各地都不存在行動正常的人,突然虛弱而昏倒的,難道不能用治療實證的方法來治病嗎?其中或許會有陰虛、陽虛,感受熱邪、感受寒邪的區別,那麼就在治療中風的方劑中,根據症狀增減藥物。漢唐時期的各種治療方法都留傳至今,可以參考觀摩。

故凡中風之類,苟無中臟之絕症,未有不可治者。余友人患此症者,遵余治法,病一二十年而今尚無恙者甚多。惟服熱補者,無一存者矣。

白話文:

所以凡是中風這類病,只要不是內臟不可逆的致命疾病,就沒有不能治療的。我有很多朋友得了這種病,按照我的治療方法,有的已經得病一二十年了,現在仍然安好。只有服用溫熱補益藥物的病人,沒有任何一個存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