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醫學源流論》~ 卷上 (4)

回本書目錄

卷上 (4)

1. 臌膈論

臌膈同為極大之病,然臌可治,而膈不可治。蓋臌者,有物積中,其證屬實;膈者,不能納物,其證屬虛。實者可治,虛者不可治,此其常也。臌之為病,因腸胃衰弱,不能運化,或痰或血,或氣或食,凝結於中,以致臌脝脹滿。治之當先下其結聚,然後補養其中氣,則腸胃漸能克化矣。

白話文:

腹脹和隔食都是嚴重的疾病,但腹脹可以治療,而隔食卻無法治癒。這是因為腹脹是體內有東西堆積,屬於實證;隔食是無法接受食物,屬於虛證。實證可以治療,虛證無法治療,這是常見的。腹脹是由於腸胃衰弱,無法運化食物,導致痰液、血液、氣體或食物在體內凝結,導致腹脹脹滿。治療時應先瀉下凝結物,然後滋補體內的氣,腸胃便能逐漸消化食物。

《內經》有雞矢醴方,即治法也。後世治臌之方,亦多見效。以惟臟氣已絕,臂細臍凸,手心及背平滿,青筋繞腹,種種惡證齊現,則不治。若膈證,乃肝火犯胃,木來侮土,謂之賊邪。胃脘枯槁,不復用事,惟留一線細竅,又為痰涎瘀血閉塞,飲食不能下達,即勉強納食,仍復吐出。蓋人生全在飲食,經云: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

白話文:

《內經》中記載的「雞矢醴方」是一種治療方法,後世的治療脹滿的方子,很多也見效。但是,如果內臟機能已經完全失去,手臂枯瘦、肚臍突出、手掌和後背平滿、青筋繞腹等嚴重症狀全部出現,則無法治療。如果患的是膈氣證,那是由於肝火侵犯胃,木氣剋制土氣,稱為「賊邪」。胃脘部乾枯萎縮,無法正常運作,只留下細小的孔竅,又被痰涎和瘀血阻塞,飲食無法通過,即使硬吃進去,也會吐出來。因為人命全賴飲食,經書說:穀物進入胃中,化生為氣,輸送給肺,然後五臟六腑都得以受到滋養。

今食既不入,則五臟六腑皆竭矣。所以得此症者,能少納穀,則不出一年而死;全不納穀,則不出半年而死。凡春得病者,死於秋;秋得病者,死於春。蓋金木相剋之時也。又有卒然嘔吐,或嘔吐而時目時發,又或年當少壯,是名反胃,非膈也,此亦可治。至於類臌之症,如浮腫水腫之類,或宜針灸,或宜泄瀉,病象各殊,治亦萬變,醫者亦宜廣求諸法,而隨宜施用也。

白話文:

現在如果沒有進食,五臟六腑就會虛竭。所以得到這種病的人,如果還能進少量食物,不出一年就會死去;完全不能進食,不出半年就會死去。凡是在春天得到此病者,會死於秋天;秋天得病者,會死於春天。這是因為金(秋天)和木(春天)相剋的緣故。另外,有些病人會突然嘔吐,或者嘔吐同時眼睛也時好時壞,又或者是在年輕力壯的年齡段,這種情況稱為反胃,不是膈病,這種病也是可以治療的。至於類似腹脹的病症,比如浮腫、水腫等,有的適合用針灸,有的適合用瀉藥,每種病的症狀不同,治療方法也千變萬化,醫生也應該廣泛學習各種方法,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2. 寒熱虛實真假論

病之大端,不外乎寒熱虛實,然必辨其真假,而後治之無誤。假寒者,寒在外而熱在內也,雖大寒而惡熱飲;假熱者,熱在外而寒在內也,雖大熱而惡寒飲,此其大較也。假實者,形實而神衰,其脈浮、洪、芤、散也;假虛者,形衰而神全,其脈靜、小、堅、實。其中又有人之虛實,證之虛實。

白話文:

疾病的根本原因不外乎寒熱虛實,但重要的是要分辨其真假,才能正確地治療。假寒是指身體外在感覺寒冷,但內在卻有熱,即使天氣很冷,但仍會厭惡熱飲;假熱是指身體外在感覺炎熱,但內在卻有寒,即使天氣很熱,但仍會厭惡寒涼飲品。這就是假寒假熱的大致情況。假實是指外形壯實,但精神卻衰弱,其脈象浮、洪、軟、散;假虛是指外形瘦弱,但精神卻充沛,其脈象沉穩、細小、有力、結實。另外,還要根據個體的虛實來辨證論治。

如怯弱之人而傷寒、傷食,此人虛而證實也。強壯之人,而失血勞倦,此人實而證虛也。或宜正治,或宜從治;或宜分治,或宜合治;或宜從本,或宜從標;寒因熱用,熱因塞用;上下異方,煎丸異法;補中兼攻,攻中兼補。精思妙術,隨變生機,病勢千端,立法萬變。則真假不能惑我之心,亦不能窮我之術,是在博求古法,而神明之。稍執己見,或學力不至,其不為病所惑者,幾希矣!

就好比膽小的人得了傷寒、傷食,這個人身體虛弱卻表現出實症。強壯的人失去了大量的血液,或者過度勞累,這個人身體強壯卻表現出虛症。有時候需要用正治法,有時候需要用從治法;有時候需要用分治法,有時候需要用合治法;有時候需要從根本上治療,有時候需要從表象上治療;寒症用熱藥,熱症用寒藥;上下方劑不同,製藥方法不同;強健之時兼用攻補,攻補之時兼用強健。精妙的思考技術,隨著變化而產生生機,病狀千差萬別,治療方法萬變。那麼真症假症不能迷惑我的心志,繁多的方法也不能窮盡我的醫術,在於博覽古法,並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如果稍微固執己見,或者學問不夠深入,那麼不被疾病所迷惑的人,幾乎是很少的!

3. 內傷外感論

七情所病,謂之內傷;六淫所侵,謂之外感。自《內經》、《難經》以及唐宋諸書,無不言之深切著明矣。二者之病,有病形同而病因異者;亦有病因同而病形異者;又有全乎外感。全乎內傷者;理會有內傷兼外感,外感兼內傷者。則因與病,又互相出入,參錯雜亂,治法迥殊。

白話文:

情緒和心理因素導致的疾病被稱為內傷,而外在環境(如風寒暑濕燥火)侵襲導致的疾病被稱為外感。從《黃帝內經》、《難經》到唐朝和宋朝的醫書,都對這兩類疾病有深入而明確的論述。

內傷和外感這兩種疾病的症狀可能有相似之處,但其病因不同;病因相同卻有不同的症狀。還有一些疾病完全是由外感引起,而有些則完全是由內傷引起。理論上,內傷和外感可能會相互交替、影響,造成病情複雜多變,治療方法也大不相同。

蓋內傷由於神志,外感起於經絡。輕重淺深,先後緩急,或分或合,一或有誤,為害非輕。能熟於《內經》及仲景諸書,細心體認,則雖其病萬殊,其中條理井然,毫無疑似,出入變化,無有不效。否則彷徨疑慮,雜藥亂投,全無法紀,屢試不驗。更無把握,不咎己之審病不明,反咎藥之治病不應。如此死者,醫殺之耳!

內傷性疾病是由於精神狀態變化所引起,外感性疾病是由經絡感染所導致。疾病的輕重程度、發展速度、發病先後、是否合並,這些方面都必須詳細區分清楚,否則誤診會帶來嚴重後果。如果對《內經》和仲景的著作等醫學典籍深入理解,仔細體會,即使疾病種類繁多,也能條理清晰,沒有疑慮,隨證治療,都能有效。否則如果心存疑慮,亂用藥物,沒有章法,用藥就無法驗證效果。如果沒有把握,不反思自己診斷不準確,反而責怪藥物不能治癒疾病。這算是被醫生殺死的!

4. 病情傳變論

病有一定之傳變,有無定之傳變。一定之傳變,如傷寒太陽傳陽明,及《金匱》見肝之病,知肝傳脾之類。又如痞病變臌,血虛變浮腫之類,醫者可預知而防之也。無定之傳變,或其人本體先有受傷之處,或天時不知,又感時行之氣,或調理失宜更生他病,則無,病不可變,醫者不能預知而為防者也。總之人有一病,皆當加意謹慎,否則病後增病,則正虛而感益重,輕病亦變危矣。

白話文:

疾病有規律性的傳變,也有不規律性的傳變。規律性的傳變,比如傷寒從太陽經傳到陽明經,以及《金匱要略》中看到肝病,知道會傳到脾臟。又如痞病變成腹脹,血虛變成浮腫等,醫生可以預知並預防。不規律性的傳變,可能是病人原本就有受傷的地方,或者沒有注意到天氣變化,又感受了流行的風邪,或者調理不當另生他病,那麼病情無法預測,醫生也無法預知並預防。總之,人一旦生病,都應該格外謹慎,否則病情加重,正氣虛弱,感受邪氣會更加嚴重,輕病也會變成危重病。

至於既傳之後,則標本緩急先後分合,用藥必兩處兼顧,而又不雜不亂,則諸病亦可漸次乎復,否則新病日增,無所底止矣。至於藥誤之傳變,又復多端,或過於寒涼,而成寒中之病。或過服溫燥,而成熱中之病;或過於攻伐,而元氣大虛;或過於滋潤,而脾氣不實。不可勝舉。

白話文:

在傳承醫術之後,必須先判斷病症的輕重緩急,再根據病情的不同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用藥時,既要兼顧標本,避免混雜雜亂,才能讓疾病逐漸康復。否則,新發疾病會不斷增加,無法控制病情。此外,藥物使用不當也會產生各種變化,例如過於寒涼導致寒中病,過於溫燥導致熱中病,過於攻伐導致元氣大虛,過於滋潤導致脾氣不實,不勝枚舉。

近日害人最深者,大病之後,邪未全退,又不察病氣所傷何處,即用附子肉桂熟地、麥冬、人參白朮、五味、萸肉之類,將邪火盡行補澀,始若相安,久之氣逆痰升,脹滿昏沉,如中風之狀。邪氣與元氣相併,諸藥無效而死。醫家、病家猶以為病後大虛所致。而不知乃邪氣固結而然也。余見甚多,不可不深戒!

最近對人們傷害最深的是,大病初癒時,餘邪未盡,但又不探究病邪傷及何處,就急於使用附子、肉桂、熟地、麥冬、人參、白朮、五味子、萸肉等補益藥物,將邪火全部補住。起初看似安穩,但時間一久,氣逆痰升,脹滿昏沉,宛如中風之狀。邪氣與元氣相互併結,各種藥物都無法見效,最終導致死亡。醫生和病人還以為是病後大虛所致,卻不知其實是邪氣固結所造成的。我看過很多,不可不慎!

5. 病同人異論

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則效,治彼則不效,且不惟無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則以病同而人異也。夫七情六淫不感不殊,而受感之人各殊。或氣體有強弱,質性有陰陽,生長有南北,性情有剛柔,筋骨有堅脆,肢體有勞逸,年力有老少,奉養有膏粱藜藿之殊,心境有憂勞和樂之別,更加天時有寒暖之不同,受病有深淺之各異。

白話文:

世上有的病看似一樣,用同一種方法治療這個人有效,但對那個人卻無效,甚至可能帶來更大的傷害,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在於,雖然病症相同,但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七情六淫(指外來的六種不良氣候和內心的七種情緒)的影響是一樣的,但是受到影響的人卻各不相同。可能是因為人的體質有強弱之分,陰陽性質不同,生長環境有南北差異,性格有剛柔之別,筋骨有堅脆差異,日常活動有勞逸不同,年齡有老少之分,飲食習慣有富裕與清貧之差,心理狀態有憂勞與快樂之別,再加上氣候有寒暖不同,感受疾病的程度也有深淺之分。

一概施治,則病情雖中,而於人之氣體,迥乎相反,則利害亦相反矣!故醫者心細審其人之種種不同,而後輕重緩急、大小先後之法。因之而定。《內經》言之極詳,即針灸及外科之治法盡然。故凡病者,皆當如是審察也。

白話文:

如果對所有病人用同一種治療方法,那麼即使病症相似,但由於人的體質差異很大,所以治療效果也會截然不同。因此,醫生要仔細審察每個病人的不同之處,然後再根據不同的病情輕重緩急、大小先後制定治療方案。這種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治療方案的方法,在《內經》中講述得非常詳細,不僅針灸和外科學適用,所有疾病的治療都應該如此審慎地考慮。

6. 病症不同論

凡病之總者,謂之病。而一病必有數症。如太陽傷風是病也,其惡風、身熱、自汗、頭痛是症也,合之而成其為太陽病,此乃太陽病之本症也。若太陽病而又兼泄瀉,不寐、心煩、痞悶,則又為太陽病之兼症矣。如瘧病也,往來寒熱、嘔吐、畏風、口苦是症也,合之而成為瘧,此乃瘧之本症也。

白話文:

任何疾病的總稱稱為「病」,而每種疾病通常都會有幾個不同的症狀,例如:

  • 太陽傷風是一種疾病,其症狀包括畏風、身體發熱、盜汗、頭痛,這些症狀綜合起來構成「太陽病」,這些症狀就是太陽病的本症。
  • 如果太陽病同時伴有腹瀉、失眠、心煩、胃部脹悶,那麼這些症狀就是太陽病的兼症。
  • 瘧疾是一種疾病,其症狀包括時冷時熱、嘔吐、畏風、口苦,這些症狀綜合起來構成「瘧」,這些症狀就是瘧疾的本症。

若瘧而兼頭痛、脹滿、嗽逆、便閉,則又為瘧疾之兼症矣。若瘧而又下痢數十行,則又不得謂之兼症,謂之兼病。蓋瘧為一病,痢又為一病,而二病中有本症,各有兼症,不可勝舉。以此類推,則病之與症,其分並何啻千萬,不可不求其端而分其緒也。而治之法,或當合治,或當分治,或當先治,或當後治,或當專治,或當不治,尤在視其輕重緩急,而次第奏功。一或倒行逆施,雜亂無紀,則病變百出,雖良工不能挽回矣。

白話文:

如果瘧疾還有頭痛、腹脹、咳嗽、噁心、便祕等症狀,就稱為瘧疾的合併症。但如果瘧疾同時出現大量腹瀉,那就不能稱作合併症,而是合併疾病。因為瘧疾是一種病,腹瀉是另一種病,在兩種疾病中,都有主症和合併症,不勝枚舉。同理推論,疾病和症狀的種類何止千萬,所以必須找出疾病的根源,並區分其輕重緩急,才能逐一對症下藥。治療的方法,有的需要合併治療,有的需要分別治療,有的需要先治療,有的需要後治療,有的需要專門治療,有的則不需要治療,這都取決於疾病的輕重緩急。如果治療方法不對,就會導致病情變化無常,縱使再好的醫生也無力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