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醫學源流論》~ 卷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

1. 無氣存亡論

養生者之言曰:天下之人,皆可以無死。斯言妄也,何則?人生自免乳哺以後,始而孩,既而長,既而壯,日勝一日。何以四十以後,飲食奉養如昔,而日且就衰?或者曰:嗜欲戕之也。則絕嗜欲,可以無死乎?或者曰:勞動賊之也。則戒勞動,可以無死乎?或者曰:思慮擾之也。

白話文:

如果摒除思慮,可以永生嗎?如果真的能減少嗜慾、戒除勞動、減輕思慮,這樣可以避免疾病和早夭。但是,即使這樣,年老後視力減退,視力減退後死亡,還是不可避免的。況且在四十歲之前,很少有人能沒有嗜慾、勞苦、思慮,但是身體依舊一天天長大。四十歲以後,即使沒有嗜慾、勞苦、思慮,但是身體依舊一天天衰弱。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人的生命就像夏天的蟲子,我們嘲笑它的生死很短暫,卻不知道我們自己也是如此。從我們出生的時候起,就已經註定了壽命的長短。 則屏思慮,可以無死乎?果能絕嗜欲,戒勞動,減思慮,免於疾病夭札則有之。其老而眊,眊而死猶然也。況乎四十以前,未嘗無嗜欲、勞苦、思慮,然而日生日長。四十以後,雖無嗜欲勞苦、思慮,然而日減日消。此其故何歟?蓋人之生也,顧夏蟲而卻笑,以為是物之生死,何其促也,而不知我實猶是耳。當其受生之時,已有定分焉。

所謂定分者,元氣也。視之不見,求之不得,附於報導血之內,宰乎氣血之先。其成形之時,已有定分焉。所謂定分者,元氣也。視之不見,求之不得,附於氣血之內,宰乎氣血之先。其成形這時,已有定數。譬如置薪於火,始燃尚微,漸久則烈,薪力既盡,而火息矣。其有久暫之殊者,則薪之堅脆異質也。

白話文:

所謂決定生老病死的關鍵,就是元氣。它看不見,摸不著,寄身於氣血之中,主宰著氣血的運行。當人形成的時候,元氣就已經有了,決定了壽命的長短。就像把柴火放在火裡,剛開始燃燒很微弱,時間久了才會旺盛,等柴火燒盡,火也就熄滅了。柴火耐燒與否的差別,是由於柴火的材質不同。

故終岙無病者,待元氣之自盡而死,此所謂終其天年者也。至於疾病之人,若元氣不傷,雖病甚不死;元氣或傷,雖病輕亦死。而其中又有辨焉。有先傷元氣而病者,此不可治者也;有因病而傷元氣者,此不可不預防者也;亦有因誤治而傷及元氣者;亦有元氣雖傷未甚,尚可保全之者,其等不一。故診病決死生者,不視病之輕重,而視元氣之存亡,則百不失一矣。

白話文:

因此,一直到最後都沒有得病的人,都是等到元氣自然耗盡而死亡,這就是所謂「終其天年」的意思。至於得病的人,如果元氣沒有受到損傷,即使病情很嚴重也不會死亡;元氣一旦受傷,即使病情很輕也會死亡。其中還有所區分。有些人是先元氣受損而生病,這些人是不可救治的;有些人是因爲生病而元氣受損,這些人需要及早預防;也有些人是因爲誤診誤治而損傷元氣;還有元氣雖有損傷但還不嚴重,還有可能保全,這些情況各不相同。所以,判斷疾病是否致命,不看病情的輕重,而要看元氣是否存留,這樣才能做到百發百中。

至所謂元氣者,何所寄耶?五臟有五臟之真精,此元氣之分體者也。而其根本所在,即《道經》所謂丹田,《難經》所謂命門,《內經》所謂節節之旁中有小心,陰陽合闢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無火而能令百體皆溫,無水而能令五臟皆潤。此中一線未絕,則生氣一線未亡,皆賴此也。

白話文:

所謂的元氣,寄存在哪裡呢?五臟各有其精華,這是元氣的分支。而元氣的根本所在,就是《道德經》中說的丹田,《難經》中說的命門,《內經》中說的節節相連的地方有心,陰陽交合,藏於此。呼吸出入,與此相關。沒有火,卻能讓全身溫暖;沒有水,卻能讓五臟潤澤。此處有一線不斷,則生氣便會不斷,這一切都依靠它。

若夫有疾病而保全之法何如?蓋元氣雖自有所在,然實與臟腑相連屬者也。寒熱攻補,不得其道,則實其實而虛其虛,必有一臟大受其害。邪入於中,而精不能續,則元氣無所附而傷矣。故人之一身,無處不宜謹護,而藥不可輕試也。若夫預防之道,惟上工能慮在病前,不使其勢已橫而莫救,使元氣克全,則自能托邪於外;若邪盛為害,則乘元氣未動,與之背城而一決,勿使後事生悔,此神而明之之術也。若欲與造化爭權,而令天下之人終不死,則無是理矣。

白話文:

如果有人生病,保持健康的方法是什麼呢?其實,雖然元氣有它存在的地方,但它其實和內臟是相互連接的。如果在治療寒熱病時方法不正確,就會導致本來強健的部分變得更強,弱的部分變得更弱,肯定會有某個內臟受到嚴重損害。如果有邪氣侵入體內,而精氣不能恢復,那元氣就會受傷。因此,人的身體任何部分都應該小心保護,而且不能隨便嘗試藥物。

至於預防疾病的方法,只有真正懂得的人能夠在疾病發生前就預防,不讓病情惡化到無法挽救的地步,保持元氣完整,自然能夠抵抗外邪。如果邪氣已經造成傷害,那就在元氣還沒有受損時,果斷治療,不要等到後悔莫及,這才是真正明智而神聖的方法。如果想要與自然爭斗,讓人永遠不死,那是不可能的。

2. 軀殼經絡臟腑論

凡致病必有因,因受病之處則各有部位。今之醫者曰:病必分經絡而後治之。似矣,然亦知病固非經絡之所能盡者乎?夫人有皮肉筋骨以成形,所謂軀殼也。而虛其中,則有臟腑以實之。其連續貫通者,則有經有絡貫乎臟腑之內,運乎軀殼之中,為之道路,以傳變周流者也。

白話文:

任何疾病的發生必定有原因,而生病的地方各不相同。現在的醫生說:疾病一定要區分經絡才能治療。這話聽起來有道理,但是難道不知道疾病並不是完全由經絡引起的嗎?人是由皮膚、肌肉、筋骨組成的,這就是所謂的身體軀殼。而身體中間是空的,所以有臟腑來填滿它。那些連接貫通的,就是經絡貫穿在臟腑裡,運行在軀殼中,為它們提供道路,讓氣血運行周流。

故邪之傷人,或在皮肉,或在筋骨,或在臟腑,或在經絡。有相傳者,有不相傳者,有久而相傳者,有久而終不傳者。其大端則中於經絡者易傳;其初不在經絡,或病甚而流於經絡者,亦易傳。經絡之病,深入臟腑,則以生克相傳。惟皮肉筋骨之病,不歸經絡者,則不傳,所謂軀殼之病也。

白話文:

所以邪氣侵入人體,有的在肌肉皮膚,有的在筋骨,有的在內臟器官,有的在經絡。有的會傳遞(擴散),有的不會傳遞,有的過一陣子會傳遞,有的過一陣子也不會傳遞。總的原則是:傳遞到經絡的(邪氣)會傳遞得快;一開始傳遞到經絡,或病情嚴重而流入經絡的(邪氣),也會傳遞得快。經絡的疾病,會進一步傳到內臟,則會產生相生相剋的連鎖反應。但是隻在肌肉皮膚筋骨的疾病,不會傳到經絡的,就叫做「軀殼之病」。

故識病之人,當直指其病在何臟何腑,何筋何骨,何經何絡,或傳或不傳,,傳以何經始,以何經終。其言歷歷可驗,則醫之明者矣。今人不問何病,廖舉一經以藉口,以見其頗識《內經》,實與《內經》全然不解也。至治之難易,則在經絡易治,在臟腑者難治,且多死。在皮肉筋骨者難治,亦不易死。

白話文:

因此,精通疾病的人,應該直接指出疾病在哪個臟器、哪個腑臟、哪條筋、哪塊骨頭、哪條經絡,會不會傳遍全身,會傳到哪條經絡開始、走到哪條經絡結束。他的話條理清楚可以驗證,那纔是醫術高明的人。現在的人不問是什麼病,隨便舉出一條經絡來當藉口,看似很瞭解《內經》,其實根本不理解《內經》。至於疾病的治療難度,如果在經絡就容易治癒,在臟腑就難治,而且可能會死亡。如果在皮肉筋骨就難治,但不太容易死亡。

其大端如此。至於軀殼臟腑之屬於某經絡,以審其針灸用藥之法,則《內經》明言之,深求自得也。

3. 表裡上下論

欲知病之難易,先知病之淺深。欲知病之淺深;先知病之部位。夫人身一也,實有表裡上下之別焉。何謂表?皮肉筋骨是也。何謂里?,臟腑精神是也。而經絡則貫乎其間。表之病易治而難死,里之病難治而易死。此其大略也。而在表在裡者,又各有難易,此不可執一而論也。

白話文:

若想了解疾病的輕重,首先要知道疾病的深淺。若想了解疾病的深淺,首先要知道疾病的位置。人體是一整體,但實質上分為表裡和上下。什麼是表?就是皮膚、肌肉、筋骨。什麼是裡?就是臟腑、精神。經絡貫穿其中。表面的疾病容易治療,但不易致命;裡面的疾病難以治療,但容易致命。這是大致上的區分。但是表裡疾病的輕重緩急又各有不同,這不能一概而論。

若夫病本在表,而傳於裡;病本在裡,而並及於表。是為內外兼病,尤不易治。身半已上之病,往往近於熱;身半以下之病,往往近於寒。此其大略也。而在上在下,又各有寒熱,此亦不可執一而論也。若夫病本在上,而傳於下,病本在下,而傳於上,是之謂上下兼病,亦不易治。

白話文:

如果疾病原本在體表,後來傳遞到體內;疾病原本在體內,後來又影響到體表。這種內外兼患的疾病,尤其難以治療。身體上半部的疾病,通常偏於熱性;身體下半部的疾病,通常偏於寒性。這是一個大概的原則。但是,在身體上部或下部,也各有寒熱之分,這不能一概而論。如果疾病原本在體上,後來傳遞到體下,疾病原本在體下,後來傳遞到體上,這種上下兼患的疾病,同樣難以治療。

所以然者,無病之處多,有病之處少,則精力猶可維持,使正氣漸充,而邪氣亦去。若夫一人之身,無處不病,則以何者為驅病之本,而復其元氣乎?故善醫者,知病勢之盛而必傳也,預為之防,無使結聚,無使氾濫,無使併合,此上工治未病之說也。若其已至於傳,則必先求其本,後求其標,相其緩急而施治之。

白話文:

所以說,身體健康的地方多,生病的地方少,那麼精力還能夠維持,讓正氣逐漸充盈,而邪氣也會消除。如果一個人的身體,到處都是病,那麼以什麼作為治療疾病的根本,來恢復元氣呢?因此,高明的醫生,瞭解病勢嚴重到必定會傳變的情況,就會提前預防,不讓病邪聚集,不讓它氾濫成災,不讓它合併加重,這就是上等醫生治未病的說法。如果病勢已經傳變,那麼一定先找出病的根本,再找出病的表現,根據緩急來施治。

此又桑榆之收也。以此決病之生死難易,思過半矣。

4. 陰陽升降論

人身象天地。天之陽藏於地之中者,謂之元陽。元陽之外護者謂之浮陽,浮陽則與時升降。若人之陽氣則藏於腎中而四布於周身,惟元陽則固守於中,而不離其位。故太極圖中心白圈,即元陽也,始終不動,其分陰分陽,皆在白圈之外。故發汗之藥,皆鼓動其浮陽,出於營衛之中,以泄其氣耳。

白話文:

人體就像天地。天空的陽氣藏在地的中心,稱為元陽。元陽的外圍有浮陽保護,浮陽會隨著時間升降。而人體的陽氣藏在腎中,並分佈在全身,只有元陽固定守在身體中央,不會移動。因此,太極圖中間白色的圓圈代表元陽,始終不動,而陰陽的分界線都在白圈之外。因此,發汗的藥物都是激發浮陽,從營衛中排出,以散發其氣息。

若元陽一動,則元氣漓矣。是以發汗太甚,動其元陽,即有亡陽之患。病深之人,發喘呃逆,即有陽越之虞,其危皆在頃刻,必用參附及重鎮之藥,以墜安之。所以治元氣虛弱之人,用升提發散之藥,最防陽虛散越,此第一關也。至於陰氣則不患其升,而患其竭,竭則精液不布,乾枯燥烈,廉泉玉英,毫無滋潤,舌燥唇焦,皮膚粗槁。所謂天氣不降,地氣不升,孤陽無附,害不旋踵。

白話文:

如果人體真正的陽氣一動,那麼真正的元氣就會流失。因此發汗過多,會引起元陽的運動,就有可能發生陽氣耗盡的危險。病重的人,出現喘息和呃逆,就有陽氣過盛的可能,這些危險都可能在頃刻間發生,一定要使用人參、附子以及大劑量的鎮靜藥物來讓它安定下來。所以治療元氣虛弱的人,使用升提發散的藥物,最忌諱陽氣虛弱而過度發散,這是第一個關卡。對於陰氣,則不用擔心它上升,而是擔心它枯竭,枯竭則精液不能滋潤全身,體內乾燥燥熱,眼睛沒有神采,舌頭乾燥嘴脣焦灼,皮膚粗糙。這就像天氣不能降雨,地氣不能上升,陽氣孤獨無依,禍患很快就會發生。

《內經》云:陰精所奉其人壽。故陰氣有餘則上溉,陽氣有餘則下固,其人無病,病亦易愈。反此則危。故醫人者,慎毋越其陽而竭其陰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陰精充盛,人可以長壽。所以陰氣過剩就會向上供養,陽氣過剩就會向下鞏固,這樣的人不會生病,就算生病了也容易痊癒。相反,就會有危險。因此,醫者要謹慎,不要讓陽氣過度而耗盡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