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選定

《葉選醫衡》~ 卷上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2)

1. 瘧疾證治論

《內經》論瘧多以風寒暑濕為言。然風與暑,陽邪也。寒與濕,陰邪也。得病之由,多因夏傷於暑,汗大泄,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悽愴之水,寒邪先伏於皮膚,及遇秋令,而新涼束之,則表邪不能外越,於是乎陰欲入而陽拒之,陽欲出而陰遏之,陰陽相搏而病作矣。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討論瘧疾,多以風寒暑濕為原因。其中,風和暑屬陽邪;寒和濕屬陰邪。患病的起因,多是夏天遭受暑熱侵襲,大量出汗,導致腠理鬆散,這時遇到夏天濕冷的水氣,寒邪會先潛伏在皮膚表層;等到秋天來臨,涼氣侵襲,皮表就會收緊,使得表邪無法向外發散,於是乎陰邪想進入身體,而陽邪阻擋它,陽邪想出去,又被陰邪遏制,陰陽交戰,疾病就產生了。

其證大抵多熱多寒,或單寒不熱,或單熱不寒,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或有汗無汗,或汗多汗少,或頭疼骨痛,大渴引飲,或嘔吐不思食,或煩躁不得眠,或大便燥結,或腹滿瀉利。其淺者,病在三陽,能隨衛氣以為出入,而一日一作;其深者,病在三陰,則邪氣不能與衛氣並出,故或間日一作,或三四日作。作愈遲者,其病愈深。

白話文:

症狀通常表現為:又熱又冷、只冷不熱、只熱不冷、先冷後熱、先熱後冷,此外還有出汗與否、出汗多寡、頭疼骨痛、口渴飲水、嘔吐反胃、煩躁失眠、大便不通、腹脹腹瀉等情況。較輕的症狀,病竈在三陽經,會隨著衛氣運作而發作,一天發作一次;較重的症狀,病竈在三陰經,邪氣無法隨衛氣排出,所以可能隔天發作一次,或三、四天才發作一次。發作越慢,病情就越嚴重。

是以瘧之輕重,惟在陰陽淺深,於《本經》則有寒溫癉瘧,及六經五臟之分,語無漏義矣。丹溪復有食水痰飲敗血之別,此不過瘧之兼證耳,豈果因此而成瘧哉?其外如瘴瘧者,出嶺南瘴濕之地。牝瘧者,多生陽氣不足之人。勞瘧者,表裡氣虛,因勞所發。鬼瘧者,本無瘧鬼,邪氣亂神。

白話文:

因此,瘧疾的輕重,只是因為陰陽虛實的程度不同。在《本經》中,將瘧疾分為寒溫癉瘧、六經五臟的分類,沒有遺漏的意思。丹溪又將瘧疾分為飲食積水、痰飲、敗血等別症,這只是瘧疾的併發症罷了,難道真是因為這些原因而導致瘧疾嗎?此外,像是瘴瘧,是出現在嶺南瘴氣濕熱的地方。牝瘧,多發於陽氣不足的人。勞瘧,是表裡氣虛,因勞累而發作。鬼瘧,其實並不存在瘧鬼,而是邪氣擾亂神志。

故治瘧者,當察其邪之深淺,證之陰陽,必令其自臟而腑,自里而表,由陰而陽,由晏而蚤,引而散之,升而舉之,使邪氣得出,自然和矣。至於痰食血氣,內寒內熱等證,不過隨其甚者而兼治之,弗得以此為主而兼補。然邪在陽者取汗易,邪在陰者取汗難。又熱多者,涼藥為靈,寒多者,溫藥為主。

白話文:

對於治療瘧疾,應該瞭解邪氣侵害的深淺程度,辨證陰陽,讓邪氣從臟腑到體表,從體內到體外,從陰氣到陽氣,從晚上到早上,引導和擴散邪氣,向上提升,讓邪氣排出,自然就會恢復平衡。

對於痰飲、飲食積滯、血氣失調、內寒、內熱等證狀,只需要根據症狀較重的部分進行兼治,不要以此為主要病因而進行兼補。

然而,邪氣在陽氣旺盛時取汗容易,邪氣在陰氣旺盛時取汗困難。此外,熱證明顯時,涼藥較為有效,寒證明顯時,溫藥應為首選。

其有外受風寒,內傷生冷,表裡俱虛,則瘧痢並作者,以瘧感由經,痢感由藏,但兼表裡而去,其溫濕之本,亦必漸愈也。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既受到風寒外邪,又因飲食生冷傷了腸胃,裡外都虛弱,就會同時患上瘧疾和痢疾。瘧疾是由於風寒侵犯經絡,而痢疾是由於飲食生冷損傷了腸胃。只要兼顧調和裡外虛弱的狀態,並針對瘧疾的溫熱性質和痢疾的濕潤性質治療,這些疾病也會逐漸痊癒。

2. 痢疾證治論

痢疾即古所稱腸澼也,自仲景而後,又謂之滯下。其所下者,或赤或白,或膿或血,有痛者,有不痛者,有裡急後重者,有嘔惡脹滿者,有噤口不食者,有寒熱往來者,雖有變態多端,終不外乎表裡寒熱。而於虛實之辨,更為切要。若以表裡言之,如經云:春傷於風,夏為飧泄腸澼。

白話文:

痢疾就是古代稱之為腸澼的疾病,從張仲景之後,又稱之為滯下。痢疾的排泄物有的發紅或發白,有的帶膿或血,有疼痛的,也有不疼痛的,有裡急後重的,有嘔吐、腹脹的,有吃不下東西的,有身上發冷發熱的,雖然症狀表現各不相同,但都離不開表寒熱和裡寒熱。而虛實的辨證,更加重要。如果從表裡來講,就像《內經》所說:「春天受到風邪侵襲,夏天就會出現飧泄腸澼。」

又曰:虛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間,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多熱則溏出如糜,是皆由於外邪,即時氣相傳之屬也。凡邪在表者,必有表證。但兼其表而行散之,邪解而痢自愈。如無表證,則必由口腹,悉屬內傷也。但傷於內者極多,因於表者,間或有之,此表裡之不可不辨也。

白話文:

俗話說,虛邪進入人體後,如果停留在腸胃之間不去,就會導致腹鳴腹瀉,食物消化不良。如果熱邪較多,會導致大便稀軟如粥狀。這些都是由外來的邪氣引起,傳播給身體的內氣所致。所有外邪引起的疾病,一定會有明顯的外在症狀。只要治療了外在的症狀,邪氣消除了,腹瀉自然會痊癒。如果沒有外在的症狀,那麼腹瀉一定是因飲食不當或情志不遂等內傷因素所致。內傷導致腹瀉的病例很多,而外邪導致腹瀉的病例很少,這一點很重要,必須要分清楚。

若以寒熱言之,則古以赤者為熱,白者為寒。至劉河間非之,如赤白相兼者,豈寒熱俱盛於腸胃,而同為痢乎?蓋白者肺之色也,青者肝之色也,黃者脾之色也,赤者心之色也。至色黑而亦言為熱,由火過熱,反兼勝己之化,故色黑也。或言痢色青白為寒者,誤也。若果為寒,則不能消穀,何由反化為膿乎?又曰:若完穀不化而色不變,吐痢腥穢,澄澈清冷,小便清而不澀,身涼不渴,脈遲細而微者,寒證也。凡消穀者,無問痢色及他證,便為熱也。

白話文:

在中醫的觀點裡,一般認為赤色為熱、白色為寒。但劉河間對此提出異議,認為如果痢疾同時出現赤色和白色,難道是寒熱同時在腸胃中盛行而導致痢疾嗎?

實際上,白痢來自肺部的潰爛,青痢來自肝臟的潰爛,黃痢來自脾臟的潰爛,赤痢來自心臟的潰爛。至於黑色痢疾,雖然也說是熱證,但那是因為火氣過盛,連帶將勝過自己的寒氣也化解掉了,所以呈現黑色。

有的說法認為青白色痢疾是因為寒證,這是錯誤的。如果是寒證,就不能消化食物,又怎麼會反過來化成膿汁呢?

而且,如果排出的痢疾中含有未消化的食物,顏色沒有變化,吐出或排出的痢疾腥臭而清澈,小便清而不滯澀,身體發涼不口渴,脈搏遲緩細弱,這些都是寒證的表現。凡是能消化食物的痢疾,無論顏色是何種或伴隨什麼症狀,都是熱證。

其言治曰:苦能燥濕,寒能勝熱,或微加辛熱以佐之。又曰: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此皆河間之說也。丹溪則引之曰:赤利乃自小腸來,白痢乃自大腸來,皆濕熱為本,自二子言出,而後世莫違之。雖二家方書,非無從溫之治,然亦不過備立言之缺略。而其大意,則專以濕熱為主。

白話文:

河間派主張,治療痢疾的方法是:苦味能燥濕,寒性可退熱,有時可以稍加辛熱之品輔助。還說:疏通氣血,膿液自然痊癒;調和氣機,後重感自然消除。這些都是河間派的說法。

丹溪派引用河間派的說法指出:赤痢是由小腸引起的,白痢是由大腸引起的,它們的根本原因都是濕熱。從這兩家學派提出這個觀點後,後世都遵循這個原則。

雖然兩家學派的方書中也有溫補的治療方法,但這只是為了彌補理論的不足而已。但它們的總體方針,還是以濕熱為主的。

今之醫家,悉宗此訓,一見痢證,無分寒熱虛實。或謂欲清其火,非芩連不可;欲去其積,非硝黃不可;欲行血者,必用當歸、延胡之類;欲利水祛濕者,必用五苓、益元之類;欲補中行滯者,必用檳榔木香枳實之類;欲和血涼血者,必用丹皮、白芍地榆之類。朝夕更改,不過如是。

白話文:

如今的醫生全都尊崇這個論點,一見到痢疾,就分不清寒熱虛實。有人認為要清除火氣,非黃芩連翹不可;要祛除積熱,非硝石黃連不可;要行血的,必定要用當歸、延胡等藥材;要利水祛濕的,必定要用五苓、益元等藥材;要補中行滯的,必定要用檳榔、木香、枳實等藥材;要和血涼血的,必定要用丹皮、白芍、地榆等藥材。早晚更換藥方,基本上就是這樣。

及至臨危,猶云濕熱未除,積滯未消,舉世皆然,可勝其害。愚見則大不然。夫瘧痢疾發於夏秋,本因溽暑,豈云非熱?但炎蒸之令,本乎天也。苟能順天之令,焉得有病。惟因熱求涼,過於縱肆,則病由乎人耳。故凡風寒之中於外者,其邪在經,病多為瘧。生冷之傷於內者,其邪在臟,病多為痢,或表裡俱傷,則瘧痢並作,未有不中於寒而為瘧為痢者。此致病之本,其為寒為熱可知也。

白話文:

古文:

及至臨危,猶雲濕熱未除,積滯未消,舉世皆然,可勝其害。


到了人命關天之際,仍有人說濕熱沒有消除,積滯沒有消散,這是普遍現象,可見其危害有多大。

古文:

愚見則大不然。夫瘧痢疾發於夏秋,本因溽暑,豈雲非熱?


我的看法則大不相同。夏秋時節發生的瘧疾和痢疾,本來是由於天氣酷熱潮溼所致,豈能說不是因為熱?

古文:

但炎蒸之令,本乎天也。苟能順天之令,焉得有病。


但是炎熱的氣候是由於自然規律造成的。如果能夠順應自然規律,怎麼會生病呢?

古文:

惟因熱求涼,過於縱肆,則病由乎人耳。


只有因為天氣熱而過度求涼,放縱不節,才會得病。

古文:

故凡風寒之中於外者,其邪在經,病多為瘧。生冷之傷於內者,其邪在臟,病多為痢,或表裡俱傷,則瘧痢並作,未有不中於寒而為瘧為痢者。此致病之本,其為寒為熱可知也。


因此,凡是風寒侵入體外,邪氣在經絡中,多會得瘧疾。生冷食物傷及體內,邪氣在臟腑中,多會得痢疾。或者表裡同時受到侵害,則會同時患上瘧疾和痢疾。沒有人不因為受寒而得瘧疾或痢疾的。由此可見,疾病的根源是寒或熱。

若暑邪之郁久而成熱,所以痢多熱證,此固自然之理。然有貪食瓜果,過傷生冷,未及鬱積,隨觸而痢者,豈是鬱熱耶?又有素慎口腹,或中雨水陰寒,或因飲食之相犯,皆能致痢,是又何熱之有哉?且凡病痢者,必有膿血,使無膿血,焉得為痢?蓋傷其臟腑之脂膏,動其腸胃之脈絡,故或寒或熱,皆成膿血,若謂膿血必因乎熱,豈痢疾絕無寒證耶?使必待完穀不化,痢色不變,及澄澈清冷等證,始認為寒,則其陽已盡去,脾已盡敗,幾於危矣。

白話文:

如果暑熱之邪長時間鬱積而成熱,所以痢疾多是熱證,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然而,有的人貪食瓜果,過度食用生冷之物,還未到鬱積的程度,就隨即出現痢疾,難道這是鬱熱引起的嗎?還有的人一向注意飲食,或者遇到雨水陰寒的天氣,或者因為飲食相剋,都能導致痢疾,這又哪裡來的熱呢?

而且,凡是患痢疾的人,必定會有膿血,如果沒有膿血,怎麼能稱為痢疾呢?因為痢疾傷及了臟腑的脂肪,損動了腸胃的脈絡,所以或寒或熱,都會形成膿血。如果說膿血一定是熱症造成的,難道痢疾就不會有寒證嗎?如果一定要等到大便不消化、痢疾顏色不變、澄澈清冷等證狀出現,才認為是寒證,那麼這個時候病人的陽氣已經耗盡,脾臟已經衰敗,幾乎危險了。

豈無其漸而遽至是哉?不知至此之由,即寒證也,矧痢因於濕生於土,夫五行之理,熱因火化,寒因水化,此陰陽之不易者也。惟濕土寄旺於四者之中,故從乎火則陽土有餘,而濕熱為病。

白話文:

這種情況怎麼會突然發生,難道沒有徵兆嗎?不知道發病的原因就是寒邪,更何況痢疾是由濕邪引起並產生於脾胃。五行中,熱是由火造成的,寒是由水造成的,這是陰陽永恆不變的道理。由於濕土寄居於四季之中,所以從屬火時陽土就過多,濕熱邪氣就會致病。

從乎水則陰土不足而寒濕為病,故但言濕熱而不去寒濕,豈非醫家之誤乎?至於以赤白分寒熱者,是古法本不為謬,而河間乃謂白者屬肺,赤者屬心,蓋謂白主乎氣,赤主乎血,亦近理也。若以愚見言之,則赤中未必無白,白中豈必無赤,赤白兼者,豈其寒熱同病乎?但其清濁微甚,是有陰陽可辨耳。雖赤痢亦有寒證,然終是熱多。

白話文:

如果從水氣方面下手治療,那麼土氣就會不足,導致寒濕成病。因此,僅僅講述濕熱而不處理寒濕,難道不是醫生的錯誤嗎?至於用赤色和白色來區分寒熱,這是古代的治療方法,並非錯誤。河間認為白色屬於肺,赤色屬於心,他認為白色主管氣,赤色主管血,這也接近於道理。

但在我看來,赤色中不一定沒有白色,白色中也必定會有赤色,赤白兼有的情況,難道寒熱是同一種疾病嗎?只是它們的清濁程度不同,因此可以分辨出陰陽。即使是赤痢,也有寒證,但最終還是熱證居多。

白痢亦有熱證,然終是寒多,其有白而熱者,則證脈必熱。赤而寒者,則證脈必寒,亦易辨也。若謂白必屬肺,恐白痢非血化,赤必屬心,恐血痢不離乎氣,此寒熱之不可不辨也。再以虛實言之,如頭痛身熱,筋骨痠痛者,表邪之實也。脹滿惡食,急痛拒按者,里邪之實也。

白話文:

白痢也可能有發熱的症狀,但總體還是寒證居多。如果出現白痢同時伴有發熱,那麼脈象一定是熱證。如果出現赤痢伴有發冷,那麼脈象一定是寒證,這也比較容易區分。

如果說白痢一定是屬於肺經,恐怕是不對的,因為白痢不見得是由血液所化。如果說赤痢一定是屬於心經,恐怕也不對,因為血痢也可能與氣血有關。因此,熱證和寒證的辨別非常重要。

再從虛實的方面來說,如果有頭痛、發熱、筋骨痠痛的情況,這是表邪實證。如果有脹滿、不想吃東西、疼痛拒按的情況,這是裏邪實證。

舉按滑數,往來有力者,脈息之實也。煩渴引飲,喜冷畏熱者,陽邪之實也。舍此之外,無可言實矣。今有以口渴為熱者,不知凡系瀉痢,必亡津液,液亡於下,則津涸於上,焉得不渴。故當以喜熱喜冷分虛實也。有以腹痛為實者,不知痢出於臟,則腸胃必有損傷,膿血切膚,焉得不痛?故當以痛之緩急,按之可否,臟之陰陽,腹之脹與不脹,分虛實也。

白話文:

  • 號脈時,脈搏跳動有力,來去分明,是有實脈的表現。
  • 口渴喜飲冷飲,怕熱,是陽邪實證的表現。
  •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可以稱為實證的徵兆。現在有人認為口渴就是熱症,不知道所有的腹瀉痢疾都會耗損體液。體液流失過多,就會導致上半身津液不足,怎麼能不口渴。因此,應該以喜好溫熱或冷飲來區分虛實。
  • 有人認為腹痛就是實證,不知道痢疾是由於臟腑受損,腸胃必定遭到損傷,膿血排泄,怎麼能不疼痛?因此,應該以腹痛的緩急程度、按壓痛感的有無、臟腑的陰陽狀態、腹部的脹滿與否來區分虛實。

有以小水之黃赤短為實熱者,不知水從痢去,溲必不長,液以亡陰,溺因色變,故當以便之熱與不熱,液之涸與不涸,分虛實也。有以裡急後重為實熱,但知濕熱壅於大腸,因而重墜,不知氣陷則倉廩不藏,陰亡則門戶不攝,故當以病之新久質之強弱,分虛實也。若邪正不明,禍如反掌,此虛實之不可不辨也。

白話文:

有些人根據尿液發黃、發紅、量少來判斷是實熱,卻不知尿液會隨著腹瀉流失,因此尿液不可能量大。體液因流失而損耗陰分,尿液的顏色才會改變。因此,判別虛實應從熱與不熱、體液耗損與否兩個方面。有些人根據大便急迫、便後墜脹來判斷是實熱,卻只知濕熱壅滯於大腸,導致便後墜脹,卻不知氣虛則大腸運化失常,陰虛則肛門括約肌失約。因此,判別虛實應從病情的持續時間、身體的強弱兩個方面。如果不能明確辨別虛實,病情可能迅速惡化,所以辨別虛實至關重要。

以治法言也。則當求其所入之邪,所受之臟,以明致病之本,其他所變,皆為標也。如因於濕熱者,去其濕熱。因於積滯者,去其積滯;因於氣者,調其氣;因於血者,和其血。新感而實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虛者,當以塞因塞用,是皆常法,無待言矣。第見今人之病痢者,虛常六七,而治利者,補無一二。

白話文:

如果依照調理方法來說,就要找出導致疾病的邪氣進入的途徑和受影響的臟腑,才能瞭解致病的根本原因,其他的病症變化都是表現出來的症狀。比如是由於濕熱導致的,就要去除濕熱;是由於積聚停滯導致的,就要去除積滯;是由於氣的問題導致的,就要調理氣;是由於血的問題導致的,就要調和血。新發生的疾病且實證的,可以用通治的方法;久病且虛證的,則應以塞翁失馬的方法來對治,這些都是常規的方法,無需多言。只是現在所見的痢疾患者,虛證的通常佔六七成,而用瀉下治療的,用補益治療的不到一兩成。

氣本陷矣,而復行其氣,後重不將甚乎?中本虛矣,而再攻其積,元氣不將竭乎?濕熱傷血,自宜調血。若過用推陳,血愈傷矣。津亡作渴,自宜止渴。若專於滲利,津愈亡矣。使必待血和痛止而後補,則事已無及矣。此無他,本末未明,但舉現在有形之疾病,不知可慮者,在無形之元氣也。

白話文:

原本氣血已經虧虛,卻還繼續發散氣血,難道病勢不會加重嗎?身體原本就虛弱,卻還繼續攻伐積聚,元氣難道不會枯竭嗎?濕熱傷害了血,本來就應該調養血氣。但是如果過度使用攻伐之法,反而會更加損傷血氣。津液流失導致口渴,本來就應該止渴。但是如果只專注於利尿,反而會更加耗損津液。如果一定要等到血氣調和,疼痛停止才能補虛,那麼就來不及了。這是因為沒有弄清楚根本和表象,只針對現在顯現的有形疾病進行治療,卻不知道無形的元氣纔是最需要擔憂的。

苟未省夫寒熱新久,而一概混治,其能免於虛虛實實之誤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