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選定

《葉選醫衡》~ 卷上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3)

1. 泄瀉九法論

《內經》之言泄瀉,或言風,或言濕,或言熱,或言寒,此明四氣皆能泄也。又云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此明脾虛下陷之泄也。統而論之,脾土強者,自能勝濕,無濕則不瀉,故曰濕多成五泄。若土虛不能勝濕,則風寒與熱皆得干之而為病。其治法有九,一曰淡滲,使濕從小便而出。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提到腹瀉的原因可能是風、濕、熱或寒,表示四種不同體質都能導致腹瀉。另有說法是「清氣下陷」會引起腹瀉,說明脾胃虛弱下垂也會引起腹瀉。

總的來說,脾臟強健的人可以抵抗濕氣,不會因為濕氣而腹瀉,所以濕邪多時才會造成腹瀉。但如果脾臟虛弱無法抵抗濕氣,就會受到風寒或熱邪的影響而致病。

治療腹瀉的方法有九種,其中一種是「淡滲法」,讓濕氣從小便排出。

如農人治潦,導其下流,雖處卑濕,不憂巨浸。經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是也。一曰升提,氣屬於陽,性本上升。胃氣迫注,輒爾下陷,升柴羌葛之類,鼓舞胃氣上騰,則注下自止。又如地下淖澤,風之即干,故風藥多燥,且濕為土病,風為木藥,木可勝土,風亦勝濕。

白話文:

就像農夫治理水患時,疏導水流到下游,即使處於低窪潮濕的地方,也不必擔心洪水氾濫。醫書上說:治療濕氣不應只利小便,那不是根本的治療方法。又說:濕氣在下焦,應把它引流出來纔是正確的。一種方法是升提,因為氣屬陽,性質向上升。胃氣受到壓迫就會下陷,使用升柴、羌活、葛根等藥物,鼓舞胃氣向上升,就能制止胃氣下陷。另一種方法就像用風來吹乾地面上的泥濘,因此治療濕氣的藥物多是燥性的。此外,濕氣屬土,風氣屬木,木能克土,風也能克濕。

所謂下者舉之是也。一曰清涼,熱淫所致,暴注下迫,苦寒之劑,用滌煩蒸,猶溽暑伊鬱之時,而商飈颯然倏動,則炎熇如失矣。所謂熱者清之是也。一曰疏利,痰凝氣滯,食積所停,皆令人泄。隨證祛逐,勿使逗留。經云:熱者泄之。又云:通因通用也。一曰甘溫、泄利不已,急而下趨,愈趨愈下,泄何由止?夫甘能緩急,善禁急速,且稼穡作甘,甘為土味,所謂甘以緩之是也。一曰酸收,瀉下有日,則氣散不收,無能統攝,則注下何時而已。

白話文:

所謂「下」就是幫助排泄出來。

一種是「清涼」,是由於熱毒積聚,突然衝擊下來,用寒涼的藥物來清除煩躁的熱氣,就像炎熱的夏天,突然颳起涼風,炎熱就會消退。這就是所謂的「熱者清之」。

一種是「疏利」,痰液凝結、氣息阻塞、食物停滯,都會導致腹瀉。應根據具體情況祛除病邪,不要讓它們逗留體內。經書上說:「熱者泄之。」又說:「通因通用也。」

一種是「甘溫」,腹瀉不止,越瀉越厲害,如何才能止瀉?甘味能夠緩解急促,禁止急速,而且莊稼成熟後是甘甜的,甘味屬於土屬性,這就是所謂的「甘以緩之」。

一種是「酸收」,腹瀉時間久了,氣就會散而不收,無法統攝,那麼腹瀉就會一直繼續下去。

酸之一味,能助收攝之權,經云:散者收之是也。一曰燥脾,土德無慙,水邪不溢,故瀉者,皆成於土濕,濕皆本於脾虛。倉廩得職,水穀善分,虛而不培,濕淫轉甚。經云:虛者補之是也。一曰溫腎,腎主二便,封藏之本,位雖屬水,真陽之火寓焉。少火生氣,火為土母,此火一衰,何以運行三焦,熟腐水穀乎?故積虛者必挾寒,脾虛者必補母。經云:寒者溫之是也。

白話文:

酸味具有收斂的作用,經書上說:「發散的要用收斂的來制止。」

第一,酸味可以燥脾,脾屬土,有了酸味就能固澀脾氣,水邪就不會泛濫。所以腹瀉都是因為脾濕,脾濕的根本原因是脾氣虛弱。如果脾氣健運,水穀就能正常運化,脾虛不補,濕邪就會加重。經書說:「虛弱的要補益它。」

第二,酸味可以溫腎,腎主司二便,是封藏的根本,雖然屬水,但真陽之火寄居其中。腎火微弱生髮氣化,火是土的母親,如果腎火衰弱,就不能運行三焦,消化水穀。所以積虛體質的人一定會伴有虛寒,脾虛的人一定要補益腎精。經書說:「寒冷的要用溫熱的來溫暖它。」

一曰固澀,注瀉日久,幽門道滑,雖投溫補,未克奏功,須以澀劑,久則變化不愆,揆度合節,所謂滑者澀之是也。夫是九者,治泄之大法。業無遺蘊,至於先後緩急之權,豈能預擬,臨證之頃,圓機靈變,可以胥天下並登於壽域矣。

白話文:

第一種(固澀法),腹瀉時間長了,胃部通道變得光滑,即使使用溫補藥物,也不能奏效。必須輔以收斂藥物,長時間服用,病情就會變化,就會規律,所謂「太滑就用收斂藥物」就是這個道理。以上九種方法,是治療腹瀉的總原則。至於先後緩急的權衡,不可能預先擬定,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這樣就可以讓所有人一同步入長壽的境界了。

2. 腳氣論

按腳氣之病,自古無有稱之。自晉蘇敬始,其頭痛寒熱類傷寒,而病起足膝腫病,則與傷寒異。其逆氣上行,類風厥而痛甚,乃至悶倒,則與風厥異。其兩足軟弱,類痿痹而時發時止,痛惟在足,則與痿之一廢不復,痹之無定所者異。致此之由,多因美飲醇醪,上承濕熱之下注,蹈寒涉水,下吸清濕之上升,兩者交成,故名壅疾。自東垣有南方腳氣,外感清濕作寒治;北方腳氣,內傷酒乳作濕熱治之論。

白話文:

腳氣病這個名稱,在古籍中沒有記載。從晉朝的蘇敬開始,提出腳氣病的頭痛發熱類似傷寒,但起病於足膝腫痛卻與傷寒不同;它的逆氣上衝,類似風厥而疼痛劇烈,甚至會暈倒,但與風厥也有區別;它的雙足軟弱,類似痿痺而發作時有時無,疼痛只在足部,與痿痺的肢體廢用不復和痺症的遊走不定不同。造成腳氣病的原因,多半是嗜酒貪食,濕熱之氣從上往下侵襲;涉水遇寒,清濕之氣從下往上蒸騰,兩者交相作用,故稱之為「壅疾」。元朝的張子和提出了「南方腳氣」是由於外感清濕,用寒涼法治療;「北方腳氣」是由於內傷於酒酪,用溫熱法治療的論點。

致使後人泥之,遂成南北兩派。互相拘執,不知北方縱無地之卑濕,其冒雨露,履汗韈,與夫脫卸靴履,汗出而風吹之,致血凝於足,豈不與南方卑濕同類,盡屬外中者乎?南方縱無潼乳之濕,其酒食過多,與臟腑所傳,津液水穀停積於中而下注者,豈不與北方潼乳之濕同類,盡屬內傷者乎?學者苟能圓通活變,斯萬舉萬當矣。

白話文:

後人誤解了這一點,從而形成南北兩派。他們互相拘泥,不懂得北方雖然沒有南方潮濕,但北方人冒雨露,穿濕鞋,脫下鞋子後汗水被風吹到,導致血液凝固在腳上,這和南方受潮濕影響是一種類型,都是外因造成的。而南方雖然沒有潼乳那樣潮濕,但是飲食過量,加上臟腑傳播的水液和穀物停積在身體內部而下注,這和北方潼乳的潮濕是一種類型,都是內傷造成的。學者們如果能靈活變通地理解,就能處處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