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獸部第五十一卷 (9)

回本書目錄

獸部第五十一卷 (9)

1. 山羊

(《日用》)

【釋名】野羊(《圖經》)、羱羊。時珍曰:羊之在原野者,故名。

白話文:

【釋名】野生山羊(《圖經》),野山羊。李時珍說:因為牠們生活在原野上,所以稱為野羊。

【集解】弘景曰:山羊即《爾雅》羱羊,出西夏,似吳羊而大角、角橢者。能陟峻阪,羌夷以為羚羊,角極長,惟一邊有節,節亦疏大,不入藥用。

白話文:

【集解】陶弘景說:山羊就是《爾雅》中的羱羊,出產在西夏地區,形狀像吳羊,但角更大更圓。山羊能攀登陡峭的山坡,羌族和夷族人把它們稱為羚羊,角特別長,只有一邊有節,節也疏大,不入藥用。

恭曰:山羊大如牛,或名野羊,善鬥至死,角堪為鞍橋。

頌曰:閩、廣山中一種野羊,彼人謂之羚羊。其皮厚硬,不堪炙食,其肉頗肥軟益人。

吳瑞曰:山羊似羚羊,色青。其角有掛痕者為羚羊,無者為山羊。

時珍曰:山羊有二種:一種大角盤環,肉至百斤者;一種角細者,《說文》謂之莧羊(音桓)。

白話文:

**恭曰:**山羊體型龐大如牛,有的稱為野羊,非常善於打鬥,甚至會奮戰至死,它的角可以做成馬鞍或橋梁。

**頌曰:**福建、廣東山區中有一種野羊,當地人稱之為羚羊。它的皮厚且硬,不能烤來食用,但肉質肥美柔軟,對人體有益。

**吳瑞曰:**山羊類似於羚羊,毛色呈青色。角上有掛痕的為羚羊,沒有掛痕的為山羊。

**時珍曰:**山羊有兩種:一種長有盤繞的大角,體重可達百斤;一種角較細小的,在《說文解字》中稱為莧羊(音桓)。

陸氏云:羱羊狀如驢而群行,其角甚大,以時墮角,暑天塵露在上,生草戴行。故《代都賦》云:羱羊養草以盤桓。

白話文:

陸機說:羱羊的外型像驢子,喜歡羣體活動,角很大,到了季節就會掉角,夏天時,塵土和露水會落在角上,便在長滿青草的地方行走。因此《代都賦》說:「羱羊在長滿牧草的地方悠閒地散步。」

肉,

【氣味】甘,熱,無毒。

頌曰:南方野羊,多啖石香薷,故腸藏頗熱,不宜多食之。

白話文:

**氣味:**甘甜,溫熱,無毒。

**頌曰:**南方野羊,喜歡吃石香薷這種草,所以牠們的腸胃很熱,不宜多吃牠們的肉。

【主治】南人食之,肥軟益人,治冷勞山嵐瘧痢,婦人赤白帶下(蘇頌)。療筋骨急強、虛勞,益氣,利產婦,不利時疾人(吳瑞)。

白話文:

【療效】南方人吃它,可以增肥、強壯身體,治療風寒勞累、山嵐引起瘧疾及痢疾,婦女陰道分泌物呈紅色或白色的陰道炎(蘇頌)。治療筋骨僵硬難以伸展、虛弱,增強元氣,幫助產婦分娩,不利於患疾的人(吳瑞)。

2. 鹿

(《本經》中品)

【校正】《本經》上品白膠,中品鹿茸,今併為一條。

【釋名】斑龍。

白話文:

【校正】《本草經》上品的白膠與中品的鹿茸,現在合併為一項。

【釋名】斑龍。

時珍曰:鹿字篆文,象其頭、角、身、足之形。《爾雅》云:鹿,牡曰䴥(音加),牝曰麀(音攸),其子曰麛(音迷),絕有力曰𪊑(音堅)。斑龍名出《澹寮方》。按:《乾寧記》云:鹿與游龍相戲,必生異角。則鹿得稱龍,或以此歟?《梵書》謂之密利迦羅。

白話文:

李時珍說:「鹿」這個字的篆文,體現了鹿的頭、角、身、足的形狀。《爾雅》中說:公鹿叫䴥(音同「加」),母鹿叫麀(音同「攸」),小鹿叫麛(音同「迷」),特別有力的鹿稱為𪊑(音同「堅」)。斑龍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澹寮方》中。根據《乾寧記》中的記載:鹿與遊龍嬉戲,必定會生出奇怪的角。那麼,鹿之所以被稱為龍,或許是因為這個緣故吧?《梵書》中則將鹿稱為密利迦羅。

【集解】時珍曰:鹿,處處山林中有之。馬身羊尾,頭側而長,高腳而行速。牡者有角,夏至則解。大如小馬,黃質白斑,俗稱馬鹿。牝者無角,小而無斑,毛雜黃白色,俗稱麀鹿,孕六月而生子。鹿性淫,一牡常交數牝,謂之聚麀。性喜食龜,能別良草。食則相呼,行則同旅,居則環角外向以防害,臥則口朝尾閭,以通督脈。

白話文:

時珍說,鹿是到處都有的山林動物。公鹿有角,夏至時會脫角。牠們像馬的身體,羊的尾巴,頭側而長,腳高走得快。公鹿有角,夏至時會脫落,體型大小跟小馬差不多,黃色的皮毛上有白色的斑點,俗稱馬鹿。母鹿沒有角,體型較小,沒有斑點,毛色雜有黃色和白色,俗稱麀鹿,懷孕六個月後生小鹿。鹿的性情淫亂,一隻公鹿常常交配多隻母鹿,這叫做聚麀。牠們喜歡吃烏龜,能分辯好壞草。吃東西時會互相呼喚,行走時一起結伴,休息時環角朝外以防禦危險,睡覺時嘴巴朝著尾巴的根部,以便打通督脈。

殷仲堪云:鹿以白色為正。《述異記》云:鹿千歲為蒼,又五百歲為白,又五百歲為玄。玄鹿骨亦黑,為脯食之,可長生也。《埤雅》云:鹿乃仙獸,自能樂性,六十年必懷瓊於角下,角有斑痕,紫色如點,行則有涎,不復急走。故曰:鹿戴玉而角斑,魚懷珠而鱗紫。沈存中《筆談》云:北狄有駝鹿,極大而色蒼黃,無斑。

白話文:

殷仲堪說:鹿以白色為正。唐代段成式的《述異記》中記載:鹿活到一千歲時毛色會變成青灰色,再活五百年後毛色又會變成白色,再活五百年後毛色會變成黑色。黑色鹿的骨頭也是黑色的,把它做成肉乾食用,可以長生不老。《埤雅》中記載:鹿是仙獸,能夠自我娛樂,六十年後角下必定會懷有玉石,角上有紫色斑點,走路時會流口水,不再疾走。所以有俗語說:“鹿戴玉而角斑,魚懷珠而鱗紫”。宋代沈存中在《筆談》中記載:北方遊牧民族地區有駝鹿,體型極大,毛色青黃,沒有斑點。

角大而有文,堅瑩如玉。茸亦可用。《名苑》云:鹿之大者曰麈,群鹿隨之,視其尾為準。其尾能闢塵,拂氈則不蠹,置茜帛中,歲久紅色不黯也。

白話文:

鹿角很大,上面有花紋,堅硬透明像玉石。鹿茸也可以使用。《名苑》中說:鹿中最大的叫做麈,一羣鹿跟隨它,以它的尾巴為標誌。它的尾巴能驅散塵埃,拂拭氈子可以防止蛀蝕,放在茜紅色的布帛中,多年後紅色也不黯淡。

鹿茸,

【修治】《別錄》曰:四月、五月解角時取,陰乾,使時燥。

恭曰:鹿茸,夏收之陰乾,百不收一,且易臭,惟破之火干大好。

白話文:

製備方法:

《別錄》記載:在鹿解角的四月、五月時採集,陰乾,並在適當的時機使之乾燥。

(恭按):鹿茸在夏季採收後陰乾,百隻鹿中能製成一塊陰乾鹿茸,而且容易發臭,只有破開鹿茸後以火烘乾纔是最好的方法。

斅曰:凡使鹿茸,用黃精自然汁浸兩日夜,漉出切焙搗用,免渴人也。又法:以鹿茸鋸作片,每五兩,用羊脂三兩,拌天靈蓋末塗之,慢火炙令內外黃脆,以鹿皮裹之,安室中一宿,則藥魂歸矣。乃慢火焙乾,搗末用。

白話文:

斅說:凡是使用鹿茸,要將鹿茸浸泡在黃精的天然汁液中兩天兩夜,然後撈出切片焙乾搗碎使用,這樣可以避免口渴。另外還有一種方法:將鹿茸鋸成片,每五兩鹿茸配三兩羊脂,混合天靈蓋的粉末塗抹在鹿茸上,用慢火烘烤至鹿茸內外黃脆,然後用鹿皮包裹起來,放在室內一晚上,這樣藥效就能完全發揮出來了。然後用慢火焙乾,搗碎成粉末使用。

《日華》曰:只用酥炙炒研。

宗奭曰:茸上毛,先以酥薄塗勻,於烈焰中灼之,候毛盡微炙。不以酥,則火焰傷茸矣。

時珍曰:《澹寮》、《濟生》諸方,有用酥炙、酒炙,及酒蒸焙用者,當各隨本方。

白話文:

繁體中文

《日華》曰:只用酥炙炒研。

宗奭曰:茸上毛,先以酥薄塗勻,於烈焰中灼之,候毛盡微炙。不以酥,則火焰傷茸矣。

時珍曰:《澹寮》、《濟生》諸方,有用酥炙、酒炙,及酒蒸焙用者,當各隨本方。

《日華》說:只用酥油炙烤研磨。

宗奭說:蘑菇上的絨毛,先用酥油薄薄塗抹均勻,放入烈火中灼烤,等絨毛全部輕微炙烤過。如果不使用酥油,火焰會灼傷蘑菇。

李時珍說:《澹寮》、《濟生》等各方藥,有使用酥油炙烤、酒炙烤,以及用酒蒸烤的,應根據具體的方劑選擇。

【發明】《抱朴子》曰:南山多鹿,每一雄遊,牝百數至。春羸瘦,入夏惟食菖蒲即肥。當角解之時,其茸甚痛。獵人得之,以索繫住取茸,然後斃鹿,鹿之血未散也。

白話文:

《抱朴子》中說:南山上有許多鹿,每當雄鹿在外面遊玩時,會有很多雌鹿跟著它。春天,鹿很瘦弱,到了夏天,只吃菖蒲就會變得肥壯。鹿角快要脫落的時候,非常疼痛。獵人抓住鹿,用繩子把它綁起來,摘下鹿茸,然後才殺死鹿,鹿的血還沒流乾。

宗奭曰:茸,最難得不破及不出卻血者。蓋其力盡在血中,獵時多有損傷故也。此以如紫茄者為上,名茄子茸,取其難得耳;然此太嫩,血氣未具,其實少力。堅者又太老,惟長四五寸,形如分歧馬鞍,茸端如瑪瑙紅玉,破之肌如朽木者最善。人亦將麋茸偽為之,不可不察。

白話文:

宗奭說:鹿茸最難得的是沒有破損,也沒有出血的。因為它的力量全部在血液中,在捕捉的時候很容易受傷。因此,以像紫茄子一樣的鹿茸為上等,稱為茄子茸,是因為它很難得到。然而,這種鹿茸太嫩,血氣不足,實際上力道很小。堅硬的鹿茸又太老了。只有長到四五寸,形狀像分歧的馬鞍,茸端像瑪瑙紅玉,破開後肌理像朽木一樣的,纔是最好的。有些人也會用麋鹿茸來冒充鹿茸,因此一定要仔細辨別。

按沈存中《筆談》云:《月令》:冬至麋角解,夏至鹿角解。陰陽相反如此,今人以麋、鹿茸作一種者疏矣。或刺麋、鹿血以代茸,云茸亦血,此大誤矣。麋茸利補陽,鹿茸利補陰,須佐以他藥則有功。凡含血之物,肉差易長,筋次之,骨最難長。故人自胚胎至成人,二十年骨髓方堅。

白話文:

據沈存中所著的《筆談》中說:《月令》中記載:冬至時麋鹿的角開始脫落,夏至時鹿角開始脫落。陰陽相對的變化就是這樣子,現在的人把麋鹿茸當成同一種東西,這是不恰當的。有些人用刺麋、鹿血來代替茸,說茸也是血,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麋茸有利於補陽,鹿茸有利於補陰,必須配合其他的藥物才能發揮作用。所有含有血液的東西,肉最容易生長,筋次之,骨頭最難生長。因此,人從胚胎到成年,二十年骨髓才能堅固。

惟麋、鹿角自生至堅,無兩月之久,大者至二十餘斤。計一日夜須生數兩,凡骨之生無速於此。雖草木易生,亦不及之。此骨之至強者,所以能補骨血,堅陽道,益精髓也。頭者諸陽之會,上鍾於茸角,豈可與凡血為比哉。

白話文:

麋鹿的角從生出來到堅固,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大的可以有二十多斤。估算一下,一天一夜就要生長几兩,所有骨骼的生長速度沒有比這個更快。即使草木生長容易,也比不上它。這種骨骼是最強壯的,所以能夠補益骨血,強化陽氣,益精填髓。頭部是所有陽氣的匯聚之處,上面的茸角是與頭部相通的,難道可以和普通的血相提並論嗎。

時珍曰:按熊氏《禮記疏》云:鹿是山獸,屬陽,情淫而遊山,夏至得陰氣解角,從陽退之象;麋是澤獸,屬陰,情淫而遊澤,冬至得陽氣而解角,從陰退之象也。余見角下。

白話文:

李時珍說:根據熊氏的《禮記疏》記載:鹿是山獸,屬陽,性情淫蕩而喜歡在山間遊蕩,夏至時獲得陰氣而脫落鹿角,這是從陽轉陰的徵兆;麋是澤獸,屬陰,性情淫蕩而喜歡在澤地遊蕩,冬至時獲得陽氣而脫落鹿角,這是從陰轉陽的徵兆。我看到鹿角的下面。

【氣味】甘,溫,無毒。《別錄》曰:酸,微溫。

甄權曰:苦,辛。麻勃為之使。

詵曰:鹿茸不可以鼻嗅之,中有小白蟲,視之不見,入人鼻必為蟲顙,藥不及也。

白話文:

【氣味】甘甜、溫和、無毒。《別錄》記載:酸味,微溫。

甄權說:苦味、辛味。麻勃做為輔佐藥材。

董詵說:鹿茸不能用鼻子嗅,其中有細小的白色蟲子,肉眼看不見,進入人鼻後必定成為蟲瘡,藥物也無效。

【主治】漏下惡血,寒熱驚癇,益氣強志,生齒不老(《本經》)。療虛勞,洒洒如瘧,羸瘦,四肢痠疼,腰脊痛,小便數利,泄精溺血,破瘀血在腹,散石淋癰腫,骨中熱疽,養骨安胎下氣,殺鬼精物,久服耐老。不可近丈夫陰,令痿(《別錄》)。補男子腰腎虛冷,腳膝無力,夜夢鬼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赤白帶下,炙末,空心酒服方寸匕(甄權)。壯筋骨(《日華》)。

白話文:

【主治】排淨惡血,治療寒熱驚癇,增益元氣,增強志氣,滋生牙齒,防止衰老(《本經》)。治療虛勞症,形容如同瘧疾那樣疲倦無力,體弱消瘦,四肢痠痛,腰脊疼痛,小便頻繁且量多,泄精溺血,腹中有瘀血,散結石,淋病,癰腫,骨髓中熱毒瘡瘍,滋養骨骼,安胎下氣,殺死鬼怪精物,長期服用可延年益壽。但不能接近男性陰部,否則會導致男性陽痿(《別錄》)。補益男性腰腎虛冷,雙腳膝蓋無力,夜間夢遺,精液自行溢出,女性崩漏出血,赤白帶下。將本藥炙成藥末,空腹時用酒送服一茶匙(甄權)。增強筋骨(《日華》)。

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治一切虛損,耳聾目暗,眩暈虛痢(時珍)。

白話文:

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治療各種虛損,耳聾眼花,眩暈虛痢。(李時珍)

【發明】時珍曰:按《澹寮方》云:昔西蜀藥市中,嘗有一道人貨斑龍丸,一名茸珠丹。每大醉高歌曰:尾閭不禁滄海竭,九轉靈丹都漫說。惟有斑龍頂上珠,能補玉堂關下穴。朝野遍傳之。其方蓋用鹿茸、鹿角膠鹿角霜也。又戴原禮·《證治要訣》:治頭眩暈,甚則屋轉眼黑,或如物飛,或見一為二,用茸珠丹甚效。或用鹿茸半兩,無灰酒三盞,煎一盞,入麝香少許,溫服亦效。

白話文:

【發明】李時珍說:根據《澹寮方》記載:過去在西蜀的藥市上,曾經有一個道士在賣斑龍丸,另一個名字叫茸珠丹。他每次喝得大醉之後,總是高聲唱歌說:“尾閭穴不能禁錮,就會使滄海乾涸;九轉靈丹都是誇大的說法。只有斑龍頭上的珠子,才能補益玉堂關以下的穴位。”這個歌謠在民間廣為流傳。它的方劑是用鹿茸、鹿角膠、鹿角霜製成的。又根據戴原禮的《證治要訣》記載:治療頭暈目眩,嚴重的會出現房屋旋轉、眼前發黑的症狀,或者好像有東西在飛,或者一個東西看成兩個,用茸珠丹很有效。或者用鹿茸半兩,無灰酒三盞,煎成一盞,加入麝香少許,溫服也有效。

云茸生於頭,類之相從也。

【附方】舊一,新八。

白話文:

茸生於頭,像雲一樣成羣相隨。

【附方】用藥一味舊藥,八味新藥。

斑龍丸:治諸虛。用鹿茸(酥炙,或酒炙亦可)、鹿角膠(炒成珠)、鹿角霜、陽起石(煅紅,酒淬)、肉蓯蓉(酒浸)、酸棗仁柏子仁黃耆(蜜炙)各一兩,當歸、黑附子(炮)、地黃(九蒸九焙)各八錢,辰硃砂半錢,各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空心溫酒下五十丸。

白話文:

斑龍丸:用來治療身體虛弱。

材料:

  • 鹿茸(用酥油或酒炙烤過,也可以)一兩
  • 鹿角膠(炒成珠狀)一兩
  • 鹿角霜一兩
  • 陽起石(煅燒成紅色,用酒淬火)一兩
  • 肉蓯蓉(用酒浸泡過)一兩
  • 酸棗仁一兩
  • 柏子仁一兩
  • 黃耆(用蜂蜜炙烤過)一兩
  • 當歸八錢
  • 黑附子(用炮製過)八錢
  • 地黃(經過九次蒸煮和九次焙炒)八錢
  • 辰砂半錢

作法:

  • 將所有材料磨成粉末,用酒糊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
  • 每天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五十丸。

(《澹寮》)鹿茸酒:治陽事虛痿,小便頻數,面色無光。用嫩鹿茸一兩(去毛切片),山藥(末)一兩,絹袋裹,置酒瓶中,七日開瓶,日飲三盞。將茸焙作丸服。(《普濟方》)

白話文:

(《澹寮》)鹿茸酒:治療陽痿、小便頻繁、面色無光。用一兩嫩鹿茸(去除毛髮並切片)、一兩山藥(研成粉末),用絹布袋包好,放入酒瓶中,七天後打開酒瓶,每天喝三杯。將鹿茸焙製成丸劑服用。(《普濟方》)

腎虛腰痛,不能反側:鹿茸(炙)、菟絲子各一兩,舶茴香半兩,為末,以羊腎二對,法酒煮爛,搗泥和,丸梧桐子大,陰乾。每服三五十丸,溫酒下,日三服。(《本事方》)

白話文:

腎虛腰痠疼痛,無法翻身轉側:鹿茸(烘烤過)、菟絲子各一兩,進口茴香半兩,研磨成粉末,取羊腎二副,用米酒煮至完全軟爛,搗成泥狀並與藥粉混合,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藥,陰乾。每次服用三五十丸,以溫酒送服,每日服用三次。(根據《本事方》記載)

精血耗涸:面色黧黑,耳聾,目昏口渴,腰痛,腳弱白濁,上燥下寒,不受峻補者。鹿茸(酒蒸)、當歸(酒浸)各一兩。焙為末,烏梅肉煮膏搗,丸梧桐子大。每米飲服五十丸。(《濟生方》)

白話文:

精血耗盡:面色黑黃,耳聾,眼睛昏暗口渴,腰痛,腳部水腫發白,上半身燥熱下半身寒冷,無法接受劇烈補益的人。鹿茸(用酒蒸過)、當歸(用酒浸泡過)各一兩。烘烤成粉末,用烏梅肉煮成膏狀搗碎,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用米湯服用五十粒。(《濟生方》)

腰膝疼痛傷敗者:鹿茸塗酥炙紫為末,每溫酒服一錢。(《續十全方》)

小便頻數:鹿茸一對,酥炙為末。每服二錢,溫酒下,日三服。(《鄭氏家傳方》)

白話文:

腰膝疼痛傷敗者: 鹿茸塗抹酥油烘烤成紫色研成粉末,每次用溫酒送服一錢。

小便頻數: 鹿茸一對,烘烤酥油研成粉末。每次服二錢,用溫酒送服,每天服用三次。

虛痢危困,因血氣衰弱者:鹿茸(酥炙)一兩為末,入麝香五分,以燈心煮棗肉和,丸梧桐子大。每空心米飲下三五十丸。(《濟生方》)

白話文:

治療虛弱性的痢疾,因血氣衰弱而引起的:鹿茸(經酥炙後)研成粉末 一兩,麝香五分,用燈芯草煮棗肉和鹿茸粉,丸成梧桐子大小。每次空腹用米湯送服三五十丸。(《濟生方》)

飲酒成泄,骨立不能食,但飲酒即泄:用嫩鹿茸(酥炙)、肉豆蔻(煨)一兩,生麝香五分。為末,陳白米飯丸梧桐子大。每米飲下五十丸。名香茸丸。(《普濟方》)

白話文:

喝酒會腹瀉,瘦弱到不能進食,一喝酒就會腹瀉:使用嫩鹿茸(用酥油烤)、肉豆蔻(煨)一兩,生麝香五分。研磨成粉末,用陳年白米飯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飲酒時服用五十丸。丸劑名稱:香茸丸。(摘錄自《普濟方》)

室女白帶,因衝任虛寒者:鹿茸(酒蒸焙)二兩,金毛狗脊白蘞各一兩。為末,用艾煎醋,打糯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溫酒下五十丸,日二。(《濟生》)

白話文:

未婚女子患有白帶,是衝任經脈虛寒所致:鹿茸(用酒蒸過後焙乾)二兩,金毛狗脊、白蘞各一兩。研磨成細末,用艾草煎煮的醋,加入糯米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溫熱的酒送服五十丸,每天服用兩次。(出自《濟生》)

,頌曰:七月採角。以鹿年久者,其角更好。煮以為膠,入藥彌佳。斅曰:鹿角要黃色緊重尖好者。此鹿食靈草,所以異眾鹿也。【修治】詵曰:凡用鹿角、麋角,並截段銼屑,以蜜浸過,微火焙,令小變色,曝乾,搗篩為末。或燒飛為丹,服之至妙。以角寸截,泥裹,於器中大火燒一日,如玉粉也。

白話文:

鹿角

《頌》說:七月採割鹿角。以活了很長時間的鹿角為佳。煮成膠,用於藥物製作更好。《斅》說:鹿角要選擇黃色緊重尖銳的。這樣的鹿生長在靈草繁茂的地方,所以其鹿角與其他鹿的鹿角有所不同。

【修治】

《詵》說:凡是使用鹿角、麋鹿角,都要切成一段一段的,然後用銼刀銼成屑,用蜂蜜浸泡過後,用小火烘烤,直到顏色略微變色,在陽光下曬乾,然後搗碎篩選成粉末。或者燒成丹藥,這樣服用的效果極佳。將鹿角切成寸長的小段,用泥土包裹,放入器皿中,用大火燒一天,燃燒後變成像玉粉一樣的粉末。

時珍曰:按崔行功《纂要方》·鹿角粉法:以鹿角寸截,炭火燒過,搗末,水和成團,以絹袋三五重盛之,再煅再和,如此五度,以牛乳和,再燒過研用。

白話文:

李時珍說:根據崔行功《纂要方》·鹿角粉的做法:將鹿角切成一寸長,用炭火燒過,搗成粉末,用水和成團,用絹袋三五層包起來,再煅燒再和,如此五次,用牛乳和,再燒過研磨後使用。

【氣味】咸,溫,無毒。杜仲為之使。

【主治】惡瘡癰腫,逐邪惡氣,

留血在陰中(《本經》)。除少腹血急痛,腰脊痛,折傷惡血,益氣(《別錄》)。

貓鬼中惡,心腹疰痛(蘇恭)。水磨汁服,治脫精尿血,夜夢鬼交。醋磨汁,塗瘡瘍癰腫熱毒。火炙熱,熨小兒重舌、鵝口瘡(《日華》)。蜜炙研末酒服,輕身強骨髓,補陽道絕傷。又治婦人夢與鬼交者,清酒服一撮,即出鬼精。燒灰,治女子胞中余血不盡欲死,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甚妙(孟詵)。

【發明】時珍曰:鹿角,生用則散熱行血,消腫辟邪;熟用則益腎補虛,強精活血;煉霜熬膏,則專於滋補矣。

【附方】舊十六,新十九。

白話文:

**發明:**李時珍說:鹿角,生用可以散熱行血,消腫驅邪;熟用可以益腎補虛,強精活血;煉製霜膏,則專門用於滋補。

**附方:**舊方十六種,新方十九種。

服鹿角法:鹿角屑十兩,生附子三兩(去皮臍),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下。令人少睡,益氣力,通神明。(彭祖方)

白話文:

服用鹿角的方法:鹿角屑十兩,生附子三兩(去掉皮和臍),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時用溫酒送服。可以讓人減少睡覺,增強體力,使精神煥發。(出自「彭祖方」)

腎消尿數:鹿角一具,炙搗篩。溫酒每服方寸匕,日二。(《外臺》)

白話文:

腎消尿數:取鹿角一具,炙烤後搗碎過篩。用溫酒送服,每次服一湯匙,一日二次。(出自《外臺祕要》)

骨虛勞極:面腫垢黑,脊痛不能久立。血氣衰憊,發落齒枯,甚則喜唾。用鹿角二兩,牛膝(酒浸焙)一兩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酒下。(《濟生》)

白話文:

骨虛勞弱:面部浮腫並發黑,脊椎疼痛,無法長久站立。血氣衰弱,頭髮脫落,牙齒枯槁,嚴重時會喜歡吐口水。使用鹿角 2 兩、牛膝(用酒浸泡烘焙過)1.5 兩,磨成粉,煉製成糖蜜丸,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 50 丸,空腹時以鹽酒送服。(《濟生》)

腎虛腰痛,如錐刺不能動搖:鹿角屑三兩,炒黃研末。空心溫酒服方寸匕,日三。(《肘後方》)

猝腰脊痛不能轉側:鹿角五寸燒赤,投二升酒中,浸一宿飲。(《梅師》)

婦人腰痛:鹿角屑熬黃研,酒服方寸匕,日五六服。(楊氏《產乳》)

妊娠腰痛:鹿角截五寸長,燒赤,投一升酒中。又燒又浸,如此數次,細研。空心酒服方寸匕。(《產寶》)

產後腹痛,血不盡者:鹿角燒研,豉汁服方寸匕,日二。(《子母秘錄》)

妊娠下血不止:鹿角屑、當歸各半兩,水三盞,煎減半,頓服。不過二服。(《普濟方》)

胎死腹中:鹿角屑三寸匕,煮蔥豉湯和服,立出。(《百一方》)

白話文:

腎虛腰痛,如錐刺不能動搖: 鹿角屑三兩,炒黃研成細粉。空腹時用溫酒送服方寸匕那麼多的量,一天三次。(《肘後方》)

猝發腰脊痛,不能轉身側臥: 鹿角五寸長,燒紅後投進二升酒中,浸泡一晚後飲用。(《梅師》)

婦人腰痛: 鹿角屑熬炒至發黃後研成細粉,用酒送服方寸匕那麼多的量,一天五六次。(楊氏《產乳》)

妊娠腰痛: 鹿角截取五寸長,燒紅後投進一升酒中。反覆燒製和浸泡多次,研成細粉。空腹時用酒送服方寸匕那麼多的量。(《產寶》)

產後腹痛,血水未盡淨: 鹿角燒製研成細粉,用豆豉汁送服方寸匕那麼多的量,一天二次。(《子母祕錄》)

妊娠下血不止: 鹿角屑、當歸各半兩,加三盞水煎煮減半,一次頓服。連續服用不要超過二次。(《普濟方》)

胎死腹中: 鹿角屑三寸匕那麼多的量,煮蔥豉湯服用,胎兒就能立即排出。(《百一方》)

墮胎血瘀不下,狂悶寒熱:用鹿角屑一兩為末,豉湯服一錢,日三。須臾血下。(《聖惠方》)

白話文:

流產後血瘀凝結不下,出現狂躁煩悶、寒熱交替的症狀:用鹿角屑一兩研磨成粉末,用豆豉湯送服一錢,每天三次。片刻之後,血就會排出體外。(《聖惠方》)

胞衣不下:鹿角屑三分為末,薑湯調下。(《產乳》)

產後血暈:鹿角一段,燒存性,出火毒,為末。酒調,灌下即醒。(楊拱《醫方摘要》)

婦人白濁,滑數虛冷者:鹿角屑炒黃為末,酒服二錢。(《婦人良方》)

筋骨疼痛:鹿角燒存性,為末。酒服一錢,日二。

白話文:

胞衣不下:將鹿角磨成細末,用薑湯送服。(《產乳》)

產後血暈:取一段鹿角,燒成灰後保留原形狀,去除火毒,磨成細末。用酒調和,灌服後即可甦醒。(楊拱《醫方摘要》)

婦人白濁,滑數虛冷:將鹿角磨成細末炒成黃色。用酒送服二錢。(《婦人良方》)

筋骨疼痛:將鹿角燒成灰後保留原形狀,磨成細末。用酒送服一錢,每日兩次。

食後喜嘔:鹿角(燒末)二兩,人參一兩,為末。薑湯服方寸匕,日三。(《肘後方》)

白話文:

飯後喜好的嘔吐:鹿角(燒成末)二兩,人參一兩,研磨成粉末。加入薑湯服用方寸匕,每天三次。(《肘後方》)

小兒噦疾:鹿角粉、大豆末等分,相和乳調,塗乳上飲之。(《古今錄驗》)

小兒瘧疾:鹿角生研為末,先發時以乳調一字服。(《千金》)

小兒滯下赤白者:用鹿角灰、發灰等分,水服三錢,日二。《千金方》

小兒重舌:鹿角末塗舌下,日三。(姚和眾方)

小兒流涎:脾熱也。鹿角屑末,米飲服一字。(《普濟方》)

面上皯皰:鹿角尖磨濃汁,厚塗之,神效。

面上風瘡:鹿角尖磨酒塗之。(《聖惠》)

咽喉骨鯁:鹿角為末,含之咽津。(《斗門方》)

蹉跌損傷,血瘀骨痛:鹿角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竹木入肉不出者:鹿角燒末,水和塗上,立出。久者不過一夕。(《千金方》)

蠼螋尿瘡:鹿角燒末,苦酒調敷。(《外臺》)

五色丹毒:鹿角燒末,豬脂和敷。(《肘後方》)

發背初起:鹿角燒灰,醋和塗之,日五六易。(《千金方》)

乳發初起,不治殺人:鹿角磨濃汁塗之,並令人嗍去黃水,隨手即散。(《梅師方》)

吹奶掀痛:鹿角屑炒黃為末,酒服二錢。仍以梳梳之。(唐氏《經驗方》)

下注腳瘡:鹿角燒存性,入輕粉同研,油調塗之。(《集要》)

癤毒腫毒:鹿角尖磨濃汁塗之,甚妙。(瀕湖方)

癰疽有蟲:鹿角燒末,苦酒和塗。磨汁亦可。

妖魅貓鬼,病人不肯言鬼:以鹿角屑搗末,水服方寸匕,即言實也。(《錄驗》)

白膠,一名鹿角膠(《本經》)、粉名鹿角霜。

甄權曰:白膠一名黃明膠。時珍:正誤見黃明膠。

【修治】《別錄》曰:白膠生雲中,煮鹿角作之。

白話文:

小兒噦疾(嘔吐):鹿角粉、大豆末等量,混合於乳中,塗抹於乳頭上讓嬰兒飲用。(《古今錄驗》)

小兒瘧疾:生鹿角研磨成粉,在發病前以乳調服一匙。(《千金》)

小兒滯下赤白:鹿角灰、發灰等量,用水中服三錢,一日兩次。(《千金方》)

小兒重舌:鹿角末塗抹於舌下,一日三次。(姚和眾方)

小兒流涎:脾熱所致。鹿角屑研磨成粉,用米湯服一匙。(《普濟方》)

面上皯皰(乾裂的斑塊):將鹿角尖磨成濃汁,厚塗於患處,效果顯著。

面上風瘡:將鹿角尖磨成粉,用酒塗抹於患處。(《聖惠》)

咽喉骨鯁:鹿角研磨成末,含在口中並吞嚥津液。(《鬥門方》)

跌傷損傷,血瘀骨痛:鹿角末,用酒服方寸匕(約兩公分),一日三次。(《千金方》)

竹木刺入肉中不出:鹿角燒成灰末,用水調和塗抹於患處,即可取出。時間較長的,不超過一夜。(《千金方》)

蠼螋尿瘡(蠼螋排泄物引起的潰瘍):鹿角燒成灰末,用苦酒調敷。(《外臺》)

五色丹毒:鹿角燒成灰末,用豬脂調敷。(《肘後方》)

發背初起(癰疽開始形成):鹿角燒成灰,用醋調和塗抹於患處,一日五六次更換。(《千金方》)

乳發初起(乳腺炎開始形成),不治可致命:鹿角磨成濃汁塗抹於患處,並讓病人吐出黃色的膿水,很快就能消散。(《梅師方》)

吹奶掀痛(乳頭疼痛):鹿角屑炒至金黃色研末,用酒服二錢。仍用梳子梳理患處。(唐氏《經驗方》)

下注腳瘡(腳底疼痛潰爛):鹿角燒存性(不完全燃燒),加入輕粉一起研磨,用油調和塗抹於患處。(《集要》)

癤毒腫毒:鹿角尖磨成濃汁塗抹於患處,效果極佳。(瀕湖方)

癰疽有蟲:鹿角燒成灰末,用苦酒調塗。磨成汁液亦可。

妖魅貓鬼,病人不肯言鬼:用鹿角屑搗磨成末,用水中服方寸匕(約兩公分),即可使其說出真相。(《錄驗》)

白膠,又稱鹿角膠(《本經》)、粉名鹿角霜。

甄權說:白膠又稱黃明膠。時珍:更正見黃明膠。

修治:《別錄》曰:白膠產於雲中,以煮鹿角製成。

弘景曰:今人少復煮作,惟合角弓用之。其法:先以米瀋汁漬七日令軟,煮煎如作阿膠法耳。又一法:銼角令細,入干牛皮一片,即易消爛。不爾,雖百年無一熟也。

白話文:

陶弘景說:現在的人很少再煮角弓了,只有合角弓會用到它。做法如下:先用米湯汁浸泡七天讓它變軟,然後煮熬的方法像製作阿膠一樣。還有一種方法:把角弓銼成細末,放入一片乾牛皮,這樣就很容易煮爛了。如果不這樣做,就算煮上百年也不會有一塊熟的。

恭曰:鹿角、麋角,但煮濃汁重煎,即為膠矣,何必使爛?欲求爛亦不難,陶未見耳。

詵曰:作膠法:細破寸截,以饙水浸七日令軟,方煮之。

白話文:

恭曰:鹿角、麋角,只要煮成濃汁再重複煎煮,就會變成膠了,何必弄得腐爛不堪?如果想要弄爛也不難,陶弘景沒見過罷了。

詵曰:製作膠水的步驟:將角材細細敲成一寸長的段落,用小麥浸泡七天使其軟化,然後再進行熬煮。

斅曰:採全角鋸開,並長三寸,以物盛,於急水中浸一百日取出,刀刮去黃皮,拭淨。

白話文:

斅(黃帝)說:把全角(整根鹿角)鋸開,長三寸,用容器盛裝,放在急水中浸泡,一百天後取出,用刀刮掉黃皮,擦拭乾淨。

以醶醋煮七日,旋旋添醋,勿令少歇。戍時不用著火,只從子至戌也。日足,角白色,軟如粉。搗爛,每十兩入無灰酒一鎰,煮成膠,陰乾研篩用。

白話文:

用生米醋煮七天,並不斷添加醋,不要讓醋減少。到下午七點時不用加熱,只從半夜到下午七點煮即可。煮滿七天,角的顏色會變成白色,且柔軟得像粉末。將其搗碎,每十兩角粉加入一錢無灰酒,煮成膠狀,在陰涼處晾乾研磨成粉即可使用。

時珍曰:今人呼煮爛成粉者,為鹿角霜;取粉熬成膠,或只以濃汁熬成膏者,為鹿角膠。按胡⿰⺩熒《衛生方》云:以米泔浸鹿角七日令軟,入急流水中浸七日,去粗皮,以東流水、桑柴火煮七日,旋旋添水,入醋少許,搗成霜用。其汁,加無灰酒,熬成膠用。又邵以正《濟急方》云:用新角三對,寸截,盛於長流水浸三日,刮淨,入楮實子、桑白皮、黃蠟各二兩,鐵鍋中水煮三日夜,不可少停,水少即添湯。日足,取出刮淨,曬研為霜。

白話文:

李時珍說:現在人們把煮爛成粉的鹿角稱作鹿角霜;把粉末熬成膠,或只用濃汁熬成膏的鹿角稱作鹿角膠。根據胡昉的《衛生方》記載:用米泔水浸泡鹿角七天,使其柔軟,再放入急流中浸泡七天,去除粗皮,用東流水、桑柴火煮七天,不時添加水,加入少許醋,搗成霜狀後使用。鹿角汁加無灰酒熬成膠後,即可使用。另外,邵以正的《濟急方》記載:用三對新鮮鹿角,切成一寸長,放在長流水中浸泡三天,刮乾淨,加入楮實子、桑白皮、黃蠟各二兩,放入鐵鍋中,加水煮三天三夜,不要間斷,水少就要添湯。三天後,取出鹿角刮乾淨,曬乾研磨成霜狀。

韓懋《醫通》云:以新鹿角寸截,囊盛,於流水中浸七日,以瓦缶入水,桑柴火煮。每一斤,入黃蠟半斤,以壺掩住,水少旋添。其角軟,以竹刀刮淨,搗為霜用。

白話文:

根據韓懋著作的《醫通》,將新鹿角切成約一寸長,裝入袋子中,浸泡在流水裡七天,然後用瓦罐將鹿角和水一同煮沸,使用桑木柴做燃料。每煮一斤鹿角需要加入半斤黃蠟,用壺子蓋住鹿角,水少了就要旋即添加。煮到鹿角變軟後,用竹刀將鹿角刮乾淨,搗成粉末即可使用。

【氣味】甘,平,無毒。《別錄》曰:溫。得火良,畏大黃

白話文:

【氣味】甘甜,性質平,無毒性。《別錄》記載:性質溫和。經火炙後效果更佳,但忌畏與大黃同用。

【主治】傷中勞絕,腰痛羸瘦,補中益氣。婦人血閉無子,止痛安胎。久服,輕身延年(《本經》)。療吐血下血,崩中不止,四肢痠疼,多汗淋露,折跌傷損(《別錄》)。男子腎臟氣,氣弱勞損,吐血。婦人服之,令有子,安胎去冷,治漏下赤白(《藥性》)。炙搗酒服,補虛勞,長肌益髓,令人肥健,悅顏色;又治勞嗽,尿精尿血,瘡瘍腫毒(時珍)。

白話文:

主治:

  • 身體虛弱,腰痠背痛,消瘦。
  • 補充身體能量,增強元氣。
  • 婦女月經不調,不孕,止痛,安胎。
  • 長期服用,可以減輕體重,延年益壽。(《本經》)
  • 治療嘔吐、便血、崩漏不止、四肢痠痛、多汗、跌打損傷。(《別錄》)
  • 男性腎臟虛弱,氣血虧損,吐血。婦女服用,可以生育,安胎,治療帶下赤白。(《藥性》)
  • 用酒炮製,研碎後服用,可以補虛勞,增強肌肉和骨髓,讓人肥胖健壯,容光煥發;還可以治療勞嗽,尿血,瘡瘍腫毒。(時珍)

【發明】斅曰:凡使,鹿角勝於麋角。

頌曰:今醫家多用麋茸、麋角,云力緊於鹿也。

白話文:

發明:斅(音:弊)說:凡是使用(鹿角或麋角)做藥物,鹿角比麋角好。

頌:現在的醫生大多使用麋茸、麋角,說它們比鹿角的藥力強。

時珍曰:蘇東坡《良方》云:鹿陽獸,見陰而角解;麋陰獸,見陽而角解。故補陽以鹿角為勝,補陰以麋角為勝。其不同如此,但云鹿勝麋,麋勝鹿,疏矣。按此說與沈存中「鹿茸利補陰,麋茸利補陽」之說相反。以理與功推之,蘇說為是。詳見茸下。

白話文:

時珍說:蘇東坡在《良方》中說:鹿陽獸,見到陰性事物,角就會脫落;麋陰獸,見到陽性的東西,角就會脫落。因此,補陽以鹿角為最佳,補陰以麋角為最佳。它們的不同之處就是這樣,但只說鹿勝於麋,麋勝於鹿,這樣說太粗略了。根據這段話和沈存中的「鹿茸利於補陰,麋茸利於補陽」的說法相反。以道理和療效推斷,蘇東坡的說法是正確的。詳細內容請參閱「茸」條。

【附方】舊三,新五。

白話文:

【附方】舊有三個,新有五個。

異類有情丸:《韓氏醫通》云:此方自制者。凡丈夫中年覺衰,便可服餌。蓋鹿乃純陽,龜、虎屬陰,血氣有情,各從其類,非金石草木比也。其方用鹿角霜(治法見上)、龜板(酒浸七日,酥炙研)各三兩六錢,鹿茸(熏干,酒洗淨,酥塗炙,研)、虎脛骨(長流水浸七日,蜜塗酥炙)各二兩四錢,水火煉蜜,入豶豬脊髓九條搗,丸梧桐子大。每空心鹽湯下五、七、九十丸。

白話文:

異類有情丸:《韓氏醫通》提到:這個藥方是我自己配製的。凡是丈夫中年感覺衰弱,便可服用。因為鹿是純陽性的,龜、虎是陰性的,血氣有情,各自歸類,不是金石草藥可以比擬的。該藥方使用鹿角霜(製作方法見上)、龜板(用酒浸泡七天,酥炙研磨)各三兩六錢,鹿茸(燻幹,用酒清洗乾淨,塗上酥炙,研磨)、虎脛骨(用長流水浸泡七天,塗上蜂蜜酥炙)各二兩四錢,用火煉蜜,加入九條豬脊髓搗碎,丸成梧桐子大小。每次空腹時用鹽水送服五、七、九十丸。

如厚味善飲者,加豬膽汁一二合,以寓降火之義。盜汗遺精:鹿角霜二兩,生龍骨(炒)、牡蠣(煅)各一兩,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鹽湯下四十丸。(《普濟》)虛勞尿精:白膠二兩炙為末,酒二升和,溫服。(《外臺》)虛損尿血:白膠三兩炙,水二升,煮一升四合,分再服。

白話文:

如果喜歡吃厚味又愛喝酒的人,可以加一兩豬膽汁,藉此達到清火的功效。盜汗遺精:鹿角霜二兩,生龍骨(炒)、牡蠣(煅)各一兩,研成細末後,用酒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用鹽湯送服四十丸。(《普濟》)虛勞尿精:白膠二兩,烘烤後研成細未,用二升酒和勻,溫服。(《外臺》)虛損尿血:白膠三兩,烘烤,二升水煮成一升四合,分兩次服用。

(《外臺》)

小便不禁,上熱下寒者:鹿角霜為末,酒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溫酒下。(《普濟》)

白話文:

小便失禁,上半身發熱、下半身發冷者:將鹿角霜磨成粉末,以酒糊為黏劑,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四十丸,於空腹時用溫酒送服。(《普濟本事方》)

小便頻數:鹿角霜、白茯苓等分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鹽湯下。(梁氏《總要》)男子陽虛,甚有補益:方同上。湯火灼瘡:白膠水煎,令稀稠得所,待冷塗之。(《斗門方》)

白話文:

小便頻數:將鹿角霜、白茯苓等分磨成粉末,用酒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三十粒,用鹽湯送下。(梁氏《總要》)男子陽虛,有很好的補益作用:方同上。燙傷:用白膠水煎煮,讓它稀稠適度,待其冷卻後塗抹。(《鬥門方》)

齒,

【主治】鼠瘻,留血,心腹痛。不可近丈夫陰(蘇恭)。

骨,

【氣味】甘,微熱,無毒。

白話文:

【主治】治療鼠瘻(老鼠洞狀的腫瘤)、留血(持續出血)、心腹疼痛。

【氣味】甘味,微熱,無毒。

【主治】安胎下氣,殺鬼精物,久服耐老,可酒浸服之(孟詵)。作酒,主內虛,續絕傷,補骨除風(思邈)。燒灰水服,治小兒洞注下痢(時珍)。

白話文:

【主治】用來保胎,止氣,殺死鬼魅、精怪。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可用酒浸泡後服用(據孟詵所說)。用它釀酒,可以治療內臟虛弱,續接斷絕受傷的部分,補益骨頭,祛風除濕(思邈說)。把它的灰燼加入水中服用,可以治療小兒洞注引起的腹瀉(李時珍說)。

【附方】新一。

白話文:

【附方】新一

腎虛腰痛,多汗,腳軟,冷痛,夢遺,滑精,下元虛弱,時感畏寒發熱,夜寐不安,精血不足。

方劑:

  • 熟地黃 十錢
  • 山茱萸 五錢
  • 枸杞子 五錢
  • 菟絲子 四錢
  • 山藥 三錢
  • 澤瀉 三錢
  • 茯苓 三錢
  • 丹皮 二錢
  • 阿膠 二錢
  • 地骨皮 二錢
  • 肉桂 一錢

煎法: 水煎服。

補益虛羸:鹿骨煎:用鹿骨一具,枸杞根二升,各以水一斗,煎汁五升,和勻,共煎五升,日二服。(《千金》)

白話文:

補益虛弱:鹿骨煎:用一具鹿骨,兩升枸杞根,各以一斗水煎煮,取五升汁液,混合均勻,再一起煎煮至五升,每天服用兩次。(《千金》)

肉,

白話文:

無法翻譯,因為您提供的文字為空。

【氣味】甘,溫,無毒。詵曰:九月以後,正月以前,堪食。他月不可食,發冷痛。白臆者、豹文者,並不可食。鹿肉脯,炙之不動,及見水而動,或曝之不燥者,並殺人。不可同雉肉、蒲白、鮠魚、蝦食,發惡瘡。《禮記》云:食鹿去胃。

白話文:

**氣味:**甘、溫、無毒。

**詵曰:**九月以後到正月之前,纔可食用。其他月份不可食用,否則會導致寒熱疼痛。白色皮毛的鹿肉和豹紋鹿肉都不可食用。鹿肉脯,如果烤了不動,或者遇水後會動,或者曬了之後仍然不乾的,都會讓人中毒。不可與雉肉、蒲白、鮠魚、蝦一起食用,會引起惡瘡。

《禮記》中說:吃鹿肉時,要先去除胃部。

【主治】補中,益氣力,強五臟。生者療中風口僻,割片薄之(《別錄》。

白話文:

【主治】補益人體內部,增加氣力,強健五臟。生薑可治療中風導致的口齒歪斜,切成薄片(《別錄》)。

華陀云:中風口偏者,以生肉同生椒搗貼,正即除之)。補虛羸瘦弱,調血脈(孟詵)。養血生容,治產後風虛邪僻(時珍。《外臺》有鹿肉湯)。

白話文:

華陀說:中風導致嘴歪一邊的人,用生肉和生辣椒搗碎貼敷,立刻就能治好)。補充虛弱羸瘦,調血脈(孟詵)。養血容顏,治療產後風虛邪僻(時珍。《外臺》有鹿肉湯)。

【發明】思邈曰:壺居士言鹿性多警烈,能別良草,止食葛花葛葉鹿蔥鹿藥白蒿、水芹、甘草薺苨、齊頭蒿、山蒼耳,他草不食,處必山岡,故產則歸下澤。

白話文:

【解釋】孫思邈說:壺居士說鹿的性情大多警覺而剛烈,能辨別良藥草,只吃葛花、葛葉、鹿蔥、鹿藥、白蒿、水芹、甘草、薺苨、齊頭蒿、山蒼耳,別的草不吃,生活的地方必然是山丘,所以生產完畢以後,必定回到低窪的地方。

饗神用其肉者,以其性烈清淨也。凡藥餌之人,久食鹿肉,服藥必不得力,為其食解毒之草制諸藥也。

白話文:

食用鹿肉祭祀神靈的原因,是因為鹿肉性情烈、清淨。所有服用藥物的人,如果長期食用鹿肉,服用藥物將無法發揮療效,因為鹿肉的解毒特性會抵銷藥物的作用。

弘景曰:野獸之中,獐、鹿可食生,則不膻腥。又非十二辰屬,八卦無主,且溫補,於人生死無尤,道家許聽為脯。過其餘,雖雞、犬、牛、羊補益,於亡魂有愆責,並不足食。

白話文:

弘景說:在野獸中,獐和鹿可生吃,這樣就不會羶腥。而且牠們不屬於十二生肖,八卦中也沒有主星,並且溫補,對人體的生死沒有影響,道家允許把牠們做成肉乾。除此之外,即使是雞、狗、牛、羊等補益之物,對已經死亡的人則會造成過錯和責罰,因此也不宜食用。

宗奭曰:三祀皆以鹿臘,亦取此義,且味亦勝他肉。

白話文:

宗奭說:「古代祭祀天、地、祖先三神時,都用鹿臘祭祀,也是取其吉祥長壽之意,而且鹿肉的味道也比其他肉類優勝。」

時珍曰:邵氏言:鹿之一身皆益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大抵鹿乃仙獸,純陽多壽之物,能通督脈,又食良草,故其肉、角有益無損,陶說亦妄耳。

白話文:

李時珍說:邵氏說:鹿的全身都能讓人受益,可以煮、蒸或做成肉乾,與酒一起食用效果更佳。總的來說,鹿是一種仙獸,是非常純陽而且長壽的動物,能夠疏通督脈,而且食用優質的草類,所以它的肉和角都是有益無害的,陶弘景的說法是錯誤的。

頭肉,

【氣味】平。

【主治】消渴,夜夢鬼物,煎汁服,作膠彌善(蘇恭。宗奭曰:頭可釀酒,須於作漿時,稍益蔥、椒)。

【附方】新一。

老人消渴:鹿頭一個,去毛煮爛,和五味。空心食,以汁咽之。(《鄙事》)

蹄肉,

【氣味】平。

【主治】諸風,腳膝骨中疼痛,不能踐地,同豉汁、五味煮食(孫思邈)。

脂,

白話文:

頭肉

**氣味:**平淡

**主治:**消渴症,夜間夢見鬼怪,將頭肉煎汁服用,熬製成膠狀效果更好(蘇恭。宗奭說:頭肉可以釀酒,在製作酒漿時,加入蔥和椒)。

**附方:**新方一則:

老人消渴症:用一個鹿頭,去掉毛,煮爛,加入五味香料。空腹食用,用汁液送服。(《鄙事》)

蹄肉

**氣味:**平淡

**主治:**各種風寒,腳膝骨疼痛,無法行走,與豆豉汁及五味香料一起煮食(孫思邈)。

【主治】癰腫死肌,溫中,四肢不隨,頭風,通腠理。不可近陰(蘇恭。時珍曰:此乃《本經》麋脂正文,而蘇氏以注鹿脂,二脂功或同耶?)。

白話文:

【主治】癰腫、死肌肉,溫中,四肢痺厥,頭痛,通腠理。不能接近陰部。(蘇恭。時珍說:這纔是《本經》麋脂的原文,而蘇氏用鹿脂作註解,兩種脂的功效可能相同嗎?)

【附方】新一。

面上皯皰:鹿脂塗之,日再。(《聖惠方》)

(煉淨入藥)

【氣味】甘,溫,無毒。

白話文:

**面上生瘡皰:**用鹿脂塗抹,一天兩次。(出自《聖惠方》)

骨髓(煉製後入藥):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丈夫女子傷中絕脈,筋急痛,咳逆,以酒和,服之良(《別錄》)。同蜜煮服,壯陽道,令有子。同地黃汁煎膏服,填骨髓,壯筋骨,治嘔吐(《日華》)。補陰強陽,生精益髓,潤燥澤肌(時珍)。

白話文:

【主治】男人、女人身體虛弱、經脈不通、筋骨僵硬疼痛、咳嗽、打嗝,將它與酒混合服用,效果很好(《別錄》)。將它與蜂蜜一起煮熟服用,能壯陽,令人有生育能力。將它與生地黃的汁液一起煎成膏狀服用,能補骨髓、強筋骨、治療嘔吐(《日華》)。它能補陰強陽、生精益髓、潤燥澤肌(時珍)。

【發明】頌曰:髓可作酒,唐方多有其法。

白話文:

發明頌曰:骨髓可以製成酒,唐朝的醫方中有很多這種方法。

時珍曰:鹿髓,近方稀用者。《刪繁方》治肺虛毛悴,酥髓湯用之。《御藥院方》滋補藥,用其脊髓和酒熬膏丸藥,甚為有理。白飛霞《醫通》云:取鹿腦及諸骨髓煉成膏,每一兩,加煉蜜二兩煉勻,瓷器密收,用和滋補丸藥劑甚妙。凡腰痛屬腎虛寒者,以和古方摩腰膏,薑汁化一粒擦腎俞,則暖氣透入丹田如火,大補元陽。此法甚佳,人鮮知之。

白話文:

李時珍說:鹿髓,最近很少有人使用。《刪繁方》中治療肺虛毛髮枯黃的酥髓湯就用到了鹿髓。《御藥院方》中滋補藥物,有用鹿脊髓和酒熬製成膏丸的藥物,這很有道理。白飛霞在《醫通》中說:取鹿腦和各種骨髓煉成膏,每1兩,加入2兩煉蜜一起煉勻,用瓷器密封收好,用來調和滋補丸藥劑非常妙。凡是腰痛屬於腎虛寒冷的人,可以用摩腰膏擦腰,用薑汁化開一粒擦腎俞穴,那麼暖氣就會透入丹田像火一樣,可以大補元陽。這個方法非常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

【附方】新一。

白話文:

【附方】新一

鹿髓煎:治肺痿咳嗽,傷中脈絕。用鹿髓、生地黃汁各七合,酥、蜜各一兩,杏仁桃仁各三兩(去皮炒,酒一升,同搗取汁),先煎杏仁、桃仁、地黃汁減半,入三味煎如稀餳。每含一匙,徐徐嚥下,日三。(《聖濟》)

白話文:

鹿髓煎:治療肺虛咳嗽,危及生命。用鹿髓和生地黃汁各七杯,酥和蜂蜜各一兩,杏仁和桃仁各三兩(去皮炒熟,加一升酒,一起搗碎取汁),先將杏仁、桃仁和生地黃汁煎煮減半,放入三味藥煎煮至像稀粥一樣。每次含一匙,慢慢嚥下,每天三次。(《聖濟》)

腦,

白話文:

  • 腦府:指腦部,為思維活動的中樞。
  • 髓海:指腦脊髓液,滋養腦部。
  • 泥丸宮:指松果體,主司思維和精神活動。
  • 上鵲:指上丘腦,參與視覺處理。
  • 下鵲:指下丘腦,負責調節體溫、食慾和內分泌。

【主治】入面脂,令人悅澤(蘇頌)。刺入肉內不出,以腦厚敷之,燥即易,半日當出(《深師》)。

白話文:

【主治】用於治療面部脂垢,使人容光煥發。(蘇頌)刺入肉內不出,用腦髓膏敷在上面,乾了就容易拔出來,半天就應該能拔出(《深師》)。

精,

【主治】補虛羸勞損(時珍)。

白話文:

【主治】補益虛弱消耗(李時珍)。

【發明】韓懋曰:王師授予鹿䘒丸方云:鹿稟純陽,而䘒者,天地初分之氣,牝牡相感之精也。醫書稱鹿茸、角、血、髓大有補益,而此䘒則入神矣。其法:用初生牡鹿三五隻,苑囿馴養。每日以人參煎湯,同一切草藥,任其飲食。久之,以硫黃細末和入,從少至多,燥則漸減,周而復始。

白話文:

韓懋說:王師傅傳授給我的鹿䘒丸方,說鹿是純陽之物,而䘒是天地初分之氣,是牝牡相感之精。醫書上說鹿茸、鹿角、鹿血、鹿髓都有很大的補益作用,而這個䘒則更是神物。

這個方的做法是:使用初生的雄鹿三五隻,在苑囿中馴養。每天用人參煎湯,混合各種草藥,讓它們自由飲食。過了一段時間,加入硫黃細末,從少到多,如果鹿感到燥熱,就逐漸減少硫黃的用量,周而復始。

大約三年之內,一旦毛脫筋露,氣盛陽極。卻以牝鹿隔苑誘之,欲交不得,則精泄於外;或令其一交,即設法取其精,瓦器收之,香黏如餳,是為䘒也。用和鹿角霜一味為丸,空心鹽酒下,大起胎羸、虛瘵危疾。凡服滋補丸藥,用此入煉蜜和劑絕妙。

時珍曰:按《老子》云: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䘒作者,精之至也。䘒音子催切,赤子陰也。今作鹿精之名,亦未為穩。

白話文:

李時珍說:根據《老子》說:骨頭柔軟,筋力柔弱,卻能緊緊握住東西,不知道男女的結合,而精氣充沛,這纔是精氣最旺盛的表現。䘒的發音是「子催切」,赤子是陰性的。現在用作鹿精的名字,也不太妥當。

血,

白話文:

繁體中文

血,主榮華,養五臟,活筋脈,滋潤皮毛,充養百體,逐水谷,持魂魄。

白話文

血液,負責滋養容貌,供養五臟,活絡筋脈,潤澤皮膚,充實百體,運行水穀,維持魂魄。

【主治】陰痿,補虛,止腰痛、鼻衄,折傷,狂犬傷(蘇恭)。和酒服,治肺痿吐血,及崩中帶下(《日華》)。諸氣痛欲危者,飲之立愈(汪穎)。大補虛損,益精血,解痘毒、藥毒(時珍)。

白話文:

主治:

  • 陰痿
  • 補虛
  • 治腰痛、鼻衄
  • 折傷
  • 狂犬傷(蘇恭)
  • 和酒服用,可治療肺結核咯血,崩漏帶下(《日華》)
  • 各種疼痛欲危急者,飲用此藥可立即痊癒(汪穎)
  • 大補虛損,益精血,解痘毒、藥毒(時珍)

【發明】頌曰:近世有服鹿血酒者。云得於射生者,因採捕入山失道,數日飢渴將委頓。惟獲一生鹿,刺血數升飲之,飢渴頓除。及歸,遂覺血氣充盛異人。有效而服之者,刺鹿頭角間血,酒和飲之更佳。

白話文:

【發現】讚美詩說:最近有喝鹿血酒的人。有人說是在打獵時發現的,因為採捕而誤入山中,數日飢渴,瀕臨倒下。只得到一頭活鹿,刺血數升飲下,飢渴頓消。及至回家,遂覺得血氣充盈,異於常人。有同樣情況的人服用,刺鹿頭角間的血,用酒和著喝,效果更好。

時珍曰:近世韓飛霞補益方有斑龍宴法,孫氏解痘毒有陰陽二血丸,皆古所未知者。而沈存中又以刺血代茸為非,亦一說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最近,韓飛霞的補益方中,有斑龍宴法;孫氏治療天花毒的方子裡,有陰陽二血丸,都是古人所不知道的。而沈存中認為,用刺血的方法代替鹿茸,也是一種說法。

【附方】新三。

白話文:

【附方】新三

斑龍宴:用馴養牡鹿一二隻,每日以人參一兩煎水與飲,將滓拌土產草料米豆,以時喂之,勿雜他水草。百日之外,露筋可用矣。宴法:夜前減食,次早空心。將布縛鹿於床,首低尾昂。令有力者抱定前足,有角者執定角,無角者以木囊頭拘之,使頭不動。用三稜針刺其眼之大眥前毛孔,名天池穴。

白話文:

斑龍宴:使用飼養的一兩隻雄鹿,每天用一兩人參煎水給鹿喝,將人參渣滓拌入當地的草料和米豆,按時餵鹿,不要混合其他水草。一百天後,鹿的筋可以用了。宴會方法:前一天晚上減少食物,第二天早上空腹。用布將鹿綁在牀上,頭低尾高。讓有力的人抱住前腿,有角的鹿抓住角,沒有角的鹿用木頭袋子套住頭,讓頭不能動。用三稜針刺鹿眼的大筋脈前毛孔,名為天池穴。

以銀管長三寸許插向鼻梁,坐定,咂其血,飲藥酒數杯。再咂再飲,以醉為度。鼻中流出者,亦可接和酒飲。飲畢避風,行升降工夫,為一宴也。用生肌藥敷鹿穴,養之。月可一度,一鹿可用六七年。不拘男女老少,服之終身無疾而壽,乃仙家服食丹方二十四品之一也。藥酒以八珍散沉香木香煮之。

白話文:

用長約三寸的銀管插入鼻樑,坐好,吸取鼻血,喝下幾杯藥酒。再吸再喝,直到喝醉為止。從鼻子中流出的血也可以接起來和酒一起喝。喝完後避開風,做升降運動,就是一次宴會。用生肌藥敷在鹿穴上,並養護。一個月可以做一次,一隻鹿可以用六七年。不論男女老少,服用它一輩子沒有疾病而且長壽,是仙家服用的丹方二十四種之一。藥酒是用八珍散加上沉香、木香煮成的。

陰陽二血丸:治小兒痘瘡,未出者稀,已出者減。用鹿血、兔血(各以青紙盛,置灰上,曬乾)、乳香沒藥各一兩,雄黃黃連各五錢,硃砂、麝香各一錢。為末,煉蜜丸綠豆大。每服十丸,空心酒下。兒小者減之。(孫氏《集效方》)

白話文:

陰陽二血丸:治療小兒痘瘡,痘瘡未出的孩子服用可讓痘瘡稀疏,已出痘的孩子服用可減少痘瘡。使用鹿血、兔血(各取一碗,用青紙盛裝,放在灰上曬乾)、乳香、沒藥各一兩,雄黃、黃連各五錢,硃砂、麝香各一錢。打成粉末,煉製成綠豆大小的蜂蜜丸。每次服用十丸,空腹用酒送服。如果孩子太小,酌情減少服用量。(出自孫氏《集效方》)

鼻血時作:干鹿血炒枯,將酒浮熏二三次,仍用酒浮半杯和服之。

腎,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補腎氣(《別錄》)。補中,安五臟,壯陽氣,作酒及煮粥食之(《日華》)。

【附方】舊一。

白話文:

鼻血時作:

處理乾鹿血,炒至焦枯。

將炒好的鹿血放入酒中浮燻兩至三次。

取出鹿血,加入半杯酒,直接服用。

附錄:

【性味】甘,平,無毒。

【主治】補腎氣(《別錄》)。補中、安五臟、壯陽氣,可用於釀酒或煮粥服用(《日華》)。

腎虛耳聾:用鹿腎一對,去脂膜切,以豉汁入粳米二合煮粥食。亦可作羹。(《聖惠方》)

白話文:

腎虛導致的耳聾:使用一對鹿腎,去除脂肪膜切成片,用豉汁混合粳米二合煮粥食用。也可以做成湯羹。(《聖惠方》)

膽,

【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消腫散毒(時珍)。

筋,

【主治】勞損續絕(蘇恭)。塵沙眯目者,嚼爛挼入目中,則黏出(時珍)。

【附方】舊一。

白話文:

**氣味:**苦,寒,無毒。

**主治:**消腫散毒(李時珍)。

**主治:**勞損續絕(蘇恭)。塵沙迷眼者,嚼碎敷入眼中,即可黏出塵沙(李時珍)。

**附方:**有舊方一種。

骨鯁:鹿筋漬軟,搓索令緊,大如彈丸。持筋端吞至鯁處,徐徐引之,鯁著筋出。(《外臺》)

白話文:

骨頭卡住喉嚨:將鹿筋泡軟,搓緊,大小如同彈珠。捏住筋的一端吞到骨頭卡住的部位,慢慢地將骨頭卡住的部位拉出來,卡住的骨頭就會粘到筋上出來了。(出自《外臺》)

靨,

白話文:

古代文字:

繁體中文:

面靨

臉上的酒窩

【主治】氣癭,以酒漬,炙乾,再浸酒中,含咽汁,味盡更易,十具乃愈(《深師》)。

白話文:

【主治】氣癭。把蒲黃用酒浸泡,烤乾後,再浸泡在酒中,含服嚥下蒲黃汁,味道沒有了再換新的。吃上十付藥即可治癒(《深師》)。

皮,

【主治】一切漏瘡,燒灰和豬脂納之,日五六易,愈乃止(時珍)。

糞,

【主治】經日不產,干、濕各三錢,研末,薑湯服,立效(《經驗》)。

胎糞,

【主治】解諸毒(時珍曰:按范曄《後漢書》云:冉䮾夷出鹿,食藥草,其胎中麑糞,可療毒也)。

白話文:

**主治:**各種漏瘡,將皮燒成灰,並與豬油混合塗抹,每日更換五六次,痊癒後停止使用(李時珍)。

**主治:**難產,將狗的乾糞和濕糞各三錢磨成粉末,用薑湯送服,立即見效(《經驗方》)。

胎糞

**主治:**解毒(李時珍說:根據範曄的《後漢書》記載,冉䮾夷所養的母鹿食用藥草後,其胎中的鹿糞可治療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