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腰膏

MO YAO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2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腎經 18%
心經 17%
肝經 15%
肺經 11%
胃經 9%
大腸經 2%
脾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摩腰膏,出自《醫宗金鑒》,為治療老人虛人寒濕腰痛、婦人白帶的中藥方劑。

摩腰膏由附子、烏頭、天南星、雄黃、樟腦、丁香、乾薑、吳茱萸、硃砂、麝香十味藥物組成。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

天南星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

雄黃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其辛、溫有毒,歸心、肝經。可治療皮膚瘙癢、蟲疥蟲癬、癰疽壞爛、諸瘡發毒、楊梅瘡等症狀。

樟腦是一種天然藥物,具有多種藥用功效。其功效主要包括:開竅醒神,可主治熱病神昏、中惡猝倒、痧脹吐瀉腹痛等症;利水消腫,能通竅除濕,利水消腫,消腫止痛;驅蟲殺蟲,能「驅蟲殺蟲」、透皮止癢;外用,具有消炎、止痛、止癢、殺蟲的作用。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硃砂是一種傳統中藥材,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等傳統代功效。

摩腰膏具有溫暖經絡、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消腫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老人虛人寒濕腰痛、婦人白帶等病症。

傳統服藥法


附子2錢半,烏頭尖2錢半,南星2錢半,乾薑1錢,雄黃1錢半,潮腦1錢半,丁香1錢半,麝香5分。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用1條,生薑汁化開,如厚粥樣,烘熱,置掌中磨腰上,令盡粘肉,烘綿衣縛定,腰熱如火,間三日用1丸。或加吳茱萸、桂皮。

方劑組成解釋


附子、烏頭、天南星、雄黃、樟腦、丁香、乾薑、吳茱萸、硃砂、麝香,均有溫經散寒、止痛之功。本方以附子、烏頭、天南星、雄黃為君藥,辛溫通陽,散寒止痛;樟腦、丁香、乾薑、吳茱萸、硃砂、麝香為臣藥,辛溫散寒,止痛止血。諸藥合用,共奏溫經散寒、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辛溫燥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腰骶痛陰道炎肺結核前列腺炎腳氣病耳聾腹股溝疝氣白帶半身不遂慢性腎衰竭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腎絲球腎炎子宮頸炎全身酸痛睪丸疼痛腫脹四肢感到疼痛面色發黃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關節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摩腰膏, 出處:《醫統》卷五十八引《三因》。 組成:附子2錢半,烏頭尖2錢半,南星2錢半,乾薑1錢,雄黃1錢半,潮腦1錢半,丁香1錢半,麝香5分。 主治:寒濕腰痛。

摩腰膏, 出處:《張氏醫通》卷十四。 組成:附子2錢半,川烏頭2錢半,南星2錢半,蜀椒1錢半,雄黃1錢半,樟腦1錢半,丁香1錢半,乾薑1錢,麝香1分。 主治:老人虛人腰痛,婦人帶下清水不臭者。黴毒筋攣骨痛。

摩腰膏, 出處:《丹溪心法》卷四。 組成:附子尖2錢半,烏頭尖2錢半,南星2錢半,雄黃1錢,樟腦1錢半,丁香1錢半,乾薑1錢半,吳茱萸1錢半,朱砂1錢,麝香5粒(大者)。 主治:老人虛人寒濕腰痛,並婦人白帶。

摩腰膏, 出處:《普濟方》卷一五四。 組成:陳皮1兩(去白),陽起石5錢,乾薑5錢,沉香5錢,官桂(去粗皮)5錢,舶上硫黃5錢,吳茱萸5錢,雄黃5錢,蛇床子5錢,枯白礬1兩,杏仁1兩(去皮尖),輕粉1錢,麝香1錢半,附子1個(須1兩者,炮,去皮臍),母丁香1兩,朱砂1錢2分。 主治:壯筋骨,助元陽。主治:老壯一切腰痛痼冷,腿腳寒濕。

摩腰膏,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五三引《經驗秘方》。 組成:母丁香(大揀丁香亦得)1兩,木香1兩,朱砂(水飛,另研)1兩,杏仁(去皮尖,另研)1兩,藿香1兩,白附子(去皮尖)1兩,乾薑(炮)1兩,蛇床子1兩,沉香1兩,官桂1兩,生硫黃1兩,吳茱萸(酒浸)1兩,枯白礬1兩,雄黃(水飛,另研)1兩,陳皮(去白)1兩,麝香減半,輕粉減半。 主治:補下元虛敗,悅顔輕身,益精堅髓。主治:男女五勞七傷,氣血衰弱及下墜疝氣,髭鬢早白,面色萎黃,耳聾腎虛,腰膝疼痛,寒濕腳氣,半身不遂,氣血衰敗;婦人子宮久冷無孕,及赤白帶下,並諸惡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