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木部第三十六卷 (5)

回本書目錄

木部第三十六卷 (5)

1. 酸棗

(《本經》上品)

【釋名】樲(《爾雅》)、山棗。

【集解】《別錄》曰:酸棗生河東川澤。八月採實,陰乾,四十日成。

弘景曰:今出東山間,云即山棗樹。子似武昌棗而味極酸,東人啖之以醒睡,與經文療不得眠正相反。恭曰:此即樲棗也。樹大如大棗,實無常形,但大棗中味酸者是。今醫以棘實為酸棗,大誤矣。藏器曰:酸棗既是大棗中之酸,此即是真棗,何復名酸?既名酸,又云小。今棗中,酸者未必即小,小者未必即酸。

惟嵩陽子云:余家於滑臺。今酸棗縣,即滑之屬邑也。其樹高數丈,徑圍一、二尺,木理極細,堅而且重,可為車軸及匙、箸等。其樹皮亦細而硬,紋似蛇鱗。其棗圓小而味酸,其核微圓而仁稍長,色赤如丹。此醫之所重,居人不易得。今市人賣者,皆棘子也。又云:山棗樹如棘,其子如生棗,其核如骨,其肉酸滑好食,山人以當果。

頌曰:今近汴洛及西北州郡皆有之,野生多在坡阪及城壘間。似棗木而皮細,其木心赤色,莖葉俱青,花似棗花。八月結實,紫紅色,似棗而圓小味酸。當月採實,取核中仁,《孟子》曰「養其樲棘」是也。嵩陽子言酸棗縣所出為真,今之貨者皆是棘實,用者尤宜詳辨。志曰:酸棗即棘實,更非他物。

若云是大棗味酸者,全非也。酸棗小而圓,其核中仁微扁;其大棗仁大而長,不相類也。宗奭曰:天下皆有之,但以土產宜與不宜爾。嵩陽子言酸棗木高大,今貨者皆棘子,此說未盡。蓋不知小則為棘,大則為酸棗。平地則易長,居崖塹則難生。故棘多生崖塹上,久不樵則成干,人方呼為酸棗,更不言棘,其實一本也。

此物才及三尺,便開花結子。但科小者氣味薄,木大者氣味厚。今陝西、臨潼山野所出亦好,乃土地所宜也。後有白棘條,乃酸棗未長大時枝上刺也。及至長成,其實大,其刺亦少。故棗取大木,棘取小科,不必強分別焉。

酸棗

【氣味】酸,平,無毒。宗奭曰:微熱。

時珍曰:仁:味甘,氣平。

斅曰:用仁,以葉拌蒸半日,去皮、尖。

之才曰:惡防己

【主治】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四肢痠痛濕痹。久服,安五臟,輕身延年(《本經》)。煩心不得眠,臍上、下痛,血轉久泄,虛汗煩渴,補中,益肝氣,堅筋骨,助陰氣,能令人肥健(《別錄》)。筋骨風,炒仁研,湯服(甄權)。

【發明】恭曰:《本經》用實療不得眠,不言用仁。今方皆用仁。補中益肝,堅筋骨,助陰氣,皆酸棗仁之功也。宗奭曰:酸棗,《經》不言用仁,而今天下皆用之。志曰:按:《五代史·後唐》刊石藥驗云:酸棗仁,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陶云食之醒睡,而《經》云療不得眠。

蓋其子肉味酸,食之使不思睡;核中仁服之,療不得眠。正如麻黃髮汗,根節止汗也。時珍曰:酸棗實,味酸性收,故主肝病,寒熱結氣,酸痹久泄,臍下滿痛之症。其仁甘而潤,故熟用療膽虛不得眠、煩渴虛汗之症,生用療膽熱好眠,皆足厥陰、少陽藥也。今人專以為心家藥,殊昧此理。

【附方】舊六,新二。

膽風沉睡:膽風毒氣,虛實不調,昏沉多睡。用酸棗仁一兩(生用),金挺蠟茶二兩(以生薑汁塗,炙微焦),為散。每服二錢,水七分,煎六分,溫服。(《簡要濟眾方》)。

膽虛不眠,心多驚悸:《聖惠方》:用酸棗仁一兩炒香,搗為散。每服二錢,竹葉湯調下。《和劑局方》:加人參一兩,辰砂半兩,乳香二錢半,煉蜜丸服。振悸不眠:胡洽方:酸棗仁湯:用酸棗仁二升,茯苓白朮、人參、甘草各二兩,生薑六兩,水八升,煮三升,分服。

(《圖經》)虛煩不眠:《深師方》酸棗仁湯:用酸棗仁二升、蝭母、乾薑、茯苓、芎藭各二兩,甘草(炙)一兩。以水一斗,先煮棗仁,減三升,乃同煮取三升,分服。(《圖經本草》)。骨蒸不眠心煩:用酸棗仁二兩,水二盞研絞取汁,下粳米二合,煮粥候熟,下地黃汁一合,再煮勻食。(《太平聖惠方》)。

睡中汗出:酸棗仁、人參、茯苓等分。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簡便方》)。刺入肉中:酸棗核燒末,水服,立出。(《外臺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