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菜部第二十七卷 (17)

回本書目錄

菜部第二十七卷 (17)

1. 土芋

(《拾遺》)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釋名】土卵(《拾遺》)、黃獨(《綱目》)、土豆。

白話文: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釋名】土卵(《拾遺》)、黃獨(《綱目》)、土豆。

【集解】藏器曰:土芋蔓生,葉如豆,其根圓如卵。鶗鴂食後彌吐,人不可食。又云:土卵蔓生,如芋,人以灰汁煮食之。

白話文:

【集解】藏器說:土芋是一種蔓生的植物,葉子像豆葉,根部圓形像雞蛋。鶗鴂吃了土芋之後會吐得更多,因此人類不能食用。另外《集解》還說,土卵也是一種蔓生植物,形狀像芋頭。人們會用草木灰兌水煮熟後食用。

恭曰:土卵似小芋,肉白皮黃。梁、漢人名為黃獨。可蒸食之。

【氣味】甘、辛,寒,有小毒。

【主治】解諸藥毒,生研水服,當吐出惡物便止。煮熟食之,甘美不飢,厚人腸胃,去熱嗽(藏器)。

白話文:

恭曰: 土卵似小芋頭,果肉白色果皮黃色。在梁、漢朝,人們稱之為黃獨。可以蒸食。

【氣味】: 甘、辛,性寒,有小毒。

【主治】: 解除各種藥物中毒,生研磨成水服用,等到吐出有害物質後即止。煮熟食用,味甘且能填飽肚子,能強健腸胃,去除熱引起的咳嗽(藏器)。

2. 薯蕷

(《本經》上品)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白話文:

【校正】從草部移入本處。

【釋名】薯藇(音諸預)、土薯(音除)、山薯(《圖經》)、山芋(《吳普》)、山藥(《衍義》)、玉延。

白話文:

【釋名】薯藇(音諸預):又名土薯、山薯、山芋、山藥、玉延。

吳普曰:薯蕷,一名藷薯,一名兒草,一名修脆。齊、魯名山芋,鄭、越名土藷,秦、楚名玉延。

白話文:

吳普說:薯蕷,別名藷薯、兒草、修脆。齊國、魯國叫它山芋,鄭國、越國叫它土藷,秦國、楚國叫它玉延。

頌曰:江、閩人單呼為藷(音若殊及韶),亦曰山藷。《山海經》云:景山北望少澤,其草多藷藇(音同薯蕷)。

白話文:

讚語說:江蘇、福建一帶的人稱其為「藷」(音同殊或韶),也稱之為「山藷」。《山海經》中記載:景山往北眺少澤,那片土地上有很多山藥。

則是一種,但字(或音殊,或音諸)不一,或語有輕重,或相傳之訛耳。

白話文:

此乃中醫古文書中所載,文字繁雜,或字音相異,或語意前後不一,或乃傳抄之訛誤。

宗奭曰:薯蕷,因唐代宗名預,避諱改為薯藥;又因宋英宗諱署,改為山藥。盡失當日本名。恐歲久以山藥為別物,故詳著之。

白話文:

宗奭說:薯蕷,由於唐代宗的名諱是預,為了避諱而改名為薯藥;又因為宋英宗的名諱是署,所以又改為山藥。名字完全失去了原本的意思。擔心時間久了,山藥會被當成另一種東西,所以特別詳細地記述下來。

【集解】《別錄》曰:薯蕷生嵩高山谷。二月、八月採根曝乾。

普曰:亦生臨朐鐘山。始生赤莖細蔓。五月開白花。七月結實青黃,八月熟落。其根內白外黃,類芋。

弘景曰:近道處處有之,江南、山東皆多。掘取食之以充糧。南康間最大而美,服食亦用之。

恭曰:此有兩種:一者白而且佳,曬乾搗粉食大美,且愈疾而補;一者青黑,味殊不美。蜀道者尤良。

白話文:

【集解】

《別錄》記載:山藥生長在高山的山谷中。在二月和八月採收根部,並曬乾。

普曰:

山藥也生長在臨朐的鐘山。一開始生長時莖為紅色,葉蔓細長。五月開出白色花朵。七月結果,顏色青黃,八月成熟掉落。其根部內白外黃,形似芋頭。

弘景曰:

山藥在鄰近的道觀中處處可見,江南和山東地區尤多。人們會挖取根部食用,以補充糧食。南康地區的山藥最大最美味,也用於服食。

恭曰:

山藥有兩種:一種是白色且優良的,曬乾後搗成粉末食用,味道極佳,還能治病補身;另一種是青黑色,味道不佳。蜀道地區的山藥品質特別好。

頌曰:處處有,以北都、四明者為佳。春生苗,蔓延籬援。莖紫,葉青,有三尖,似白牽牛葉,更厚而光澤。夏開細白花,大類棗花。秋生實於葉間,狀如鈴。今人冬春採根,刮之白色者為上,青黑者不堪。近汴洛人種之極有息。春取宿根頭,以黃沙和牛糞作畦種之。苗生以竹梢作援,高一、二尺。

白話文:

頌曰:它處處都有,以北都、四明地區的為最好。春天生出幼苗,蔓延在籬笆和欄杆上。莖是紫色的,葉子是綠色的,有三個尖,像白色牽牛花的葉子,但更厚更有光澤。夏天開出細小的白色花朵,很像棗花。秋天在葉子之間結出果實,形狀像鈴鐺。現在的人在冬天和春天採收它的根,刮掉外皮,白色的為上品,青黑色的就不要了。在汴洛一代的人種植它很有興趣。春天取出宿根的根部,用黃沙和牛糞做畦種植。幼苗長出後用竹梢做支撐,可以長到一、二尺高。

夏月頻溉之。當年可食,極肥美。南中一種生山中,根細如指,極緊實,刮磨入湯煮之,作塊不散,味更珍美,云食之尤益人,過於家園種者。又江湖、閩中一種,根如薑、芋之類而皮紫。極有大者,一枚可重數斤。削去皮,煎、煮食俱美,但性冷於北地者耳。彼土人呼為薯。

白話文:

在夏天時經常澆灌它。當年即可食用,極其肥美。在南方的山中生長一種薯蕷,根莖細如手指,質地極其緊實,颳去外皮,磨成細蓉,放入湯中煮,煮熟後可以結成硬塊而不會散開,味道更為珍美,據說食用它比食用在家園種植的薯蕷對人體更有益處。另外,在江湖、閩中地區還有一種薯蕷,其根莖形狀如薑、芋之類,但外皮是紫色的。特別大的薯蕷,一枚可以重達數斤。削去外皮,不論是煎煮還是清炒都很美味,只是性味偏涼,不太適合在北方的地區食用。當地的人們稱之為「薯」。

南北之產或有不同,故形類差別也。

白話文:

由於南北方土地物產不同,因此外形的種類也有差異。

甄權曰:按:劉敬叔《異苑》云:薯蕷,野人謂之土薯。根既入藥,又復可食。人植之者,隨所種之物而像之也。

白話文:

甄權說:據劉敬叔的《異苑》記載:山藥,野人稱之為土薯。它的根既可以入藥,也可以食用。人們種植它,它就會隨種植的作物而生長。

時珍曰:薯蕷入藥,野生者為勝;若供饌,則家種者為良。四月生苗延蔓,紫莖綠葉。葉有三尖,似白牽牛葉而更光潤。五、六月開花成穗,淡紅色。結莢成簇,莢凡三稜合成,堅而無仁。其子別結於一旁,狀似雷丸,大小不一,皮色土黃而肉白,煮食甘滑,與其根同。王旻《山居錄》云:曾得山芋子如荊棘子者,食之更愈於根。

白話文:

李時珍說:作為藥材,野生淮山藥比較好;作為菜品,家種的比較好。四月生出苗,爬藤伸蔓,紫色的莖和綠色的葉子。葉子有三尖,像白牽牛葉,但葉面更光滑。五月、六月開花結果,穗狀,花淡紅色。結出莢,莢通常由三個稜合成,堅硬無籽。淮山藥的種子單獨結在一旁,形狀像雷丸,大小不一,皮土黃色,肉白色,煮熟後甘甜順滑,跟其塊根的味道一樣。王旻在《山居錄》中說:曾經吃過像荊棘子一樣的淮山藥種子,吃後比吃淮山藥塊根還滋補。

即此也。霜後收子留種,或春月採根截種,皆生。

白話文:

在霜降後採收種子用於留存種子,或是於春天的時候採收根部截斷種植,都能夠讓植物生長。

【修治】頌曰:採白根刮去黃皮,以水浸之,糝白礬末少許入水中,經宿淨洗去涎,焙乾用。

白話文:

【修治】詠嘆說:採挖白根,颳去黃皮,用清水浸泡。將少許白礬末放入水中,浸泡一夜,清洗乾淨去掉粘液,烘乾後使用。

宗奭曰:入藥貴生干之,故古方皆用乾山藥。蓋生則性滑,不可入藥;熟則滯氣,只堪啖耳。其法:冬月以布裹手,用竹刀剮去皮,竹篩盛,置檐風處,不得見日,一夕干五分,候全乾收之。或置焙籠中,微火烘乾亦佳。

白話文:

宗奭說:藥方中,生鮮的植物經過製成乾藥較好,所以古代的藥方都使用乾山藥。因為新鮮的山藥性滑,無法入藥;煮熟之後會滯留體內氣血,只能食用而不能入藥。製成乾山藥的方法是:在冬天時,用布包住手,用竹刀颳去山藥皮,放入竹篩中,放在屋簷下通風處,不要曬到太陽。一晚上可以乾燥五分之一,等到全乾後收起來。或者也可以將山藥放入烘籠中,用小火烘乾,也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斅曰:凡使,勿用平田生二、三紀者,須要山中生經十紀者。皮赤,四面有須者妙。採得以銅刀刮去赤皮,洗去涎,蒸過曝乾用。

白話文:

斅說:凡是使用川芎,不要用在平地上生長了二、三年的,一定要用在山中生長了十年的。外表皮呈現紅色,四周長有鬚根的最好。採收後,用銅刀颳去紅色的外皮,洗去黏液,蒸過後曬乾即可使用。

【氣味】甘,溫、平,無毒。

普曰:神農:甘,小溫;桐君、雷公:甘,涼,無毒。

之才曰:紫芝為之使。惡甘遂

【主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強陰。久服,

白話文:

氣味

甜甜的,溫和,不含有毒。

藥性

神農氏說:甜甜的,稍微有點溫熱;桐君、雷公說:甜甜的,涼涼,不含有毒。

之才說:以紫芝為引導。與甘遂相剋。

主治

治療中氣受傷,補養虛弱,消除寒熱邪氣,補益中氣,增強氣力,長肌肉,壯陽。長時間服用,

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本經》)。主頭面遊風,頭風眼眩,下氣,止腰痛,治虛勞羸瘦,充五臟,除煩熱(《別錄》)。補五勞七傷,去冷風,鎮心神,安魂魄,補心氣不足,開達心孔,多記事(甄權)。

白話文:

  1. 讓耳朵和眼睛聰明,身體輕盈,不飢不餓,延年益壽。(《本經》)

  2. 主治面部疼痛,頭風眼眩,下氣,止腰痛,治療虛勞羸瘦,充實五臟,消除煩熱。(《別錄》)

  3. 補充五勞七傷,去除冷風,鎮定心神,安撫魂魄,補充心氣不足,打開心竅,增強記憶力。(甄權)

強筋骨,主泄精健忘(大明)。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時珍)。生搗貼腫硬毒,能消散(震亨)。

白話文:

強筋健骨,抑制遺精,治療健忘症(大明)。滋補腎氣,增強脾胃,止住腹瀉痢疾,化解痰涎,潤澤皮膚毛髮(時珍)。生搗敷貼腫脹硬結毒瘡,能消散(震亨)。

【發明】權曰:凡患人體虛羸者,宜加而用之。

白話文:

權曰:凡是患有身體虛弱的人,宜加入而使用(本藥方)。

詵曰:利丈夫,助陰力。熟煮和蜜,或為湯煎,或為粉,並佳。干之入藥更妙。惟和麵作餺飥則動氣,為不能制面毒也。

白話文:

吃苦杏仁,能使丈夫受益,它可以幫助身體增加陰力。將苦杏仁煮熟後,和蜂蜜一起服用最為合適,或者將其熬爲湯藥、或與藥物一起研磨成粉末服用,都很好。用曬乾的苦杏仁入藥也非常有效。惟獨用它來和麪做成餺飥,會使人體氣血流動紊亂,這是因為苦杏仁不能控制麵食的毒性。

李杲曰:山藥入手太陰。張仲景八味丸用乾山藥,以其涼而能補也。亦治皮膚乾燥,以此潤之。

白話文:

李杲說:山藥歸屬於中醫臟腑中肺經(即足太陰)。張仲景在「八味丸」這個方劑中採用了乾的山藥,因為山藥性涼且能補益。山藥還能治療皮膚乾燥的症狀,因為它具有滋潤的作用。

時珍曰:按:吳綬云:山藥入手、足太陰二經,補其不足,清其虛熱。又按:王履《溯洄集》云:山藥雖入手太陰,然肺為腎之上源,源既有滋,流豈無益,此八味丸所以用其強陰也。又按:曹毗《杜蘭香傳》云:食薯蕷可以闢霧露。

白話文:

李時珍說:據吳綬說:山藥能夠進入手太陰、足太陰二條經絡,可以補益不足,清虛熱。又據王履《溯洄集》說:山藥雖然能進入手太陰經,但是肺是腎的本源,本源得到滋養,流向肺部的氣血豈能沒有好處?這就是八味丸使用山藥來滋補腎陰的原因。又據曹毗《杜蘭香傳》說:多吃山藥可以闢除霧露。

【附方】舊一,新十。

白話文:

**附方:**舊一,新十

補益虛損,益顏色,補下焦虛冷,小便頻數,瘦損無力:用薯蕷於沙盆中研細,入銚中,以酥一大匙熬令香,旋添酒一盞煎攪令勻,空心飲之。每旦一服。(《聖惠方》)。

白話文:

滋補身體虛弱和氣血不足,改善臉色,補益下焦的虛寒,緩解小便頻多的症狀,恢復體力和減輕消瘦的症狀:將山藥在沙盆中研磨成細粉,加入陶製的容器中,加入一湯匙酥油,加熱到酥油散發出香味後,加入一杯酒,攪拌均勻,在空腹時飲用。每天早上服用一次。(出自《聖惠方》)。

心腹虛脹,手足厥逆,或飲苦寒之劑多,未食先嘔,不思飲食:山藥半生半炒,為末。米飲服二錢,一日二服,大有功效。忌鐵器、生冷。(《普濟方》)。

白話文:

心腹脹氣,手腳冰涼,可能是因為喝了太多寒涼的藥物,沒有進食就先嘔吐,沒有食慾:山藥一半生吃一半炒熟,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兩錢,一天兩次,療效很好。忌用鐵器和生冷的食物。(《普濟方》)

小便數多:山藥(以礬水煮過)、白茯苓等分,為末。每水飲服二錢。(《儒門事親》)。

白話文:

小便次數多:將山藥(以明礬水煮過)和白茯苓等分量混合,研磨成粉末。每次用清水送服二錢。(出自《儒門事親》)。

下痢禁口:山藥半生半炒,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衛生易簡方》)。

白話文:

下痢禁口:將山藥半生半炒,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用米湯送服。(《衛生易簡方》)

痰風喘急:生山藥搗爛半碗,入甘蔗汁半碗,和勻。頓熱飲之,立止。(《簡便單方》)。

白話文:

痰風喘急:將生山藥搗碎成半碗,加入甘蔗汁半碗,攪拌均勻。趁熱喝下,立即使喘急停止。(《簡便單方》)。

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山芋、白朮各一兩,人參七錢半,為末,水糊丸小豆大,每米飲下四、五十丸。(《普濟方》)

白話文:

脾胃虛弱,不想吃東西:山藥、白朮各一兩,人參七錢半,研磨成細末,用水調成糊丸,大小如同綠豆,每次用水送服四、五十丸。(《普濟方》)

濕熱虛泄:山藥、蒼朮等分。飯丸。米飲服。大人、小兒皆宜。(《瀕湖經驗方》)

白話文:

濕熱引起的虛性腹瀉:山藥、蒼朮等量。做成米飯丸子服。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兒童,都適合。(《瀕湖經驗方》)

腫毒初起:帶泥山藥、蓖麻子糯米等分,水浸研,敷之即散也。(《普濟方》)

白話文:

腫毒一開始發作的時候:帶泥山藥、蓖麻子、糯米等分,用清水浸泡研磨成泥,敷在患處即可消散腫毒。(《普濟方》)

胯眼脊瘍:山藥、沙糖同搗,塗上即消。先以面塗四圍,乃上此。(《簡便單方》)

項後結核,或赤腫硬痛:以生山藥一挺(去皮),蓖麻子二個同研,貼之如神。(《救急易方》)

手足凍瘡:山藥一截,磨泥,敷之。(《儒門事親》)

白話文:

胯眼脊瘍: 山藥和砂糖搗碎,塗抹於患處即可消除。先用麵粉塗抹患處周圍,再塗抹此藥物。(《簡便單方》)

項後結核,或紅腫硬痛: 使用未經處理的山藥一節(去皮),與蓖麻子兩顆一同研磨,敷貼患處效果極佳。(《救急易方》)

手足凍瘡: 山藥一段,磨成泥狀,敷於患處。(《儒門事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