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菜部第二十七卷 (9)

回本書目錄

菜部第二十七卷 (9)

1. 水苦蕒

(宋《圖經》)

【校正】自外類移入此。

【釋名】謝婆菜(《圖經》)、半邊山

白話文:

校正 原本分在其他類別,現在移至本類。

釋名 謝婆菜(根據《圖經》),半邊山(中藥名稱)。

【集解】頌曰:水苦蕒生宜州溪澗側。葉似苦蕒,厚而光澤。根似白朮而軟。二、八、九月採其根食之。

白話文:

【集解】頌詞說:水苦蕒生長在宜州的溪澗旁邊。葉子像苦蕒,但較厚且有光澤。根部像白朮,但較柔軟。每年二、八、九月採集它的根部食用。

【氣味】微苦、辛,寒,無毒。

【主治】風熱上壅,咽喉腫痛,及項上風癧,以酒磨服(蘇頌)。

白話文:

氣味:微苦、辛辣,屬寒性,沒有毒性。

主治:風熱上攻,導致咽喉腫痛,以及頸項間的風毒疾病,可用酒研磨服用(蘇頌)。

2. 翻白草

(《救荒》)

【釋名】雞腿根(《救荒》)、天藕(《野菜譜》)。

時珍曰:翻白,以葉之形名;雞腿、天藕,以根之味名也。楚人謂之湖雞腿,淮人謂之天藕。

白話文:

釋名:

  • 雞腿根(出自《救荒》)
  • 天藕(出自《野菜譜》)

李時珍說:翻白這個名字,是根據葉子的形狀;雞腿和天藕這兩個名字,是根據根莖的味道取的。楚地人稱之為「湖雞腿」,淮地人稱之為「天藕」。

【集解】周定王曰:翻白草高七、八寸。葉硬而厚,有鋸齒,背白,似地榆而細長。開黃花。根如指大,長三寸許,皮赤肉白,兩頭尖峭。生食、煮熟皆宜。

白話文:

【集解】周定王說:翻白草高七、八寸。葉片堅硬而厚實,有鋸齒,背面白色,類似地榆但是細長。開黃色花朵。根部像手指一樣大,長約三寸左右,皮紅色肉白色,兩端尖銳。生吃或煮熟食用皆宜。

時珍曰:雞腿兒生近澤田地,高不盈尺。春生弱莖,一莖三葉,尖長而厚,有皺紋鋸齒,面青背白。四月開小黃花。結子如胡荽子,中有細子。其根狀如小白朮頭,剝去赤皮,其內白色如雞肉,食之有粉。小兒生食之,荒年人掘以和飯食。

白話文:

李時珍說:雞腿兒生長在靠近水源的田地裡,高度不超過一尺。春天長出細弱的莖,一莖有三片葉子,葉片尖長而厚,有皺紋和鋸齒,正面青綠色,背面白色。四月開花,花朵細小,黃色。結出的果實像胡荽子,裡面有細小的種子。它的根狀如小白朮的根頭,剝去紅色的外皮,裡面是白色的,像雞肉一樣,吃起來有粉狀的感覺。小兒可以生吃,荒年時,人們會將其掘出來與飯一起吃。

【氣味】甘、微苦,平,無毒。

【主治】吐血下血崩中,瘧疾癰瘡(時珍)。

【附方】新七。

崩中下血:用湖雞腿根一兩搗碎,酒二盞,煎一盞服。(《瀕湖集簡方》)。

吐血不止:翻白草,每用五七科㕮咀,水二鍾,煎一鍾,空心服。

瘧疾寒熱:翻白草根五七個,煎酒服之。

無名腫毒:方同上。

丁毒初起,不拘已成、未成:用翻白草十科,酒煎服,出汗即愈。

渾身疥癩:端午日午時採翻白草,每用一握,煎水洗之。

臁瘡潰爛:端午日午時採翻白草,洗收。每用一握,煎湯盆盛,圍住熏洗,效。(劉松石《保壽堂方》)。

白話文:

**氣味:**甘甜、略帶苦味,性質平和,無毒。

**主治:**吐血、下血崩中、瘧疾、癰瘡(時珍)。

**附方:**新七。

崩中下血:用湖雞腿根一兩搗碎,加入二盞酒,煎至一小盞服下。(見《瀕湖集簡方》)。

吐血不止:翻白草,每次用五到七科,搗碎,加入二鍾水煎至一鍾,空腹服用。

瘧疾寒熱:翻白草根五到七株,煎酒服用。

無名腫毒:同上述方。

丁毒初起,不論已成或未成:用翻白草十科,煎酒服用,出汗即可痊癒。

渾身疥癩:端午節午時採摘翻白草,每次用一握,煎水洗滌。

臁瘡潰爛:端午節午時採摘翻白草,洗淨後晾乾收儲。每次用一握,煎湯裝入盆中,圍著受傷部位燻洗,即可見效。(見劉松石《保壽堂方》)。

3. 仙人杖草

(《拾遺》)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白話文:

校正 從草部移入此處。

【集解】藏器曰:仙人杖生劍南平澤。葉似苦苣,叢生。陳子昂《觀玉篇·序》云:予從補闕喬公北征,夏四月次於張掖。河洲草木無他異者,惟有仙人杖往往叢生。予家世代服食者,昔常餌之。因為喬公言其功,同族王仲烈甘心食之。人或謂喬公曰:此白棘也。公乃譏予。因作《觀玉篇》焉。

白話文:

【集解】藏器說:仙人杖生長在劍南平澤。它的葉子像苦苣,叢生在一起。陳子昂在《觀玉篇·序》中說:我曾跟隨補闕喬公北征,在夏天的四月到達張掖。這裡的河洲草木與其他地方沒有什麼不同,只有仙人杖往往叢生。我家世代服用仙人杖,我過去也經常食用它。因為喬公說它有益於健康,同族王仲烈就欣然食用它。有人對喬公說:這是白棘。喬公於是責備我。因此我寫了《觀玉篇》。

頌曰:仙人杖有三物同名:一種是菜類,一種是枯死竹筍之色黑者,枸杞一名仙人杖是也。此仙人杖乃作菜茹者,白棘木類,何因相似?或曰:喬公所謂白棘乃枸棘,是枸杞之有針者。《本經》枸棘無白棘之名,又其味苦,此菜味甘。乃知草木之類,多而難識,使人惑疑似之言,以真為偽,宜乎子昂論著之詳也。

白話文:

古詩曰:仙人杖有三個同名的事物:一種是蔬菜,一種是枯死的竹筍,顏色是黑色的,枸杞也叫仙人杖。這種仙人杖是做為蔬菜來吃的,它屬於白刺木類,為什麼會相似呢?有人說:白刺就是枸棘,而枸棘是枸杞中帶刺的。在《本經》中,枸棘並沒有白刺之名,而且它的味道是苦的,而這種蔬菜的味道是甜的。由此可知,草木種類繁多,難以辨識,很容易讓人將似是而非的話當真,把真當假。因此,子昂的論述才會如此詳細。

時珍曰:別有仙人草,生階除間,高二、三寸。又有仙人掌草,生於石壁上。皆與此名同物異,不可不審。並見石草類。

白話文:

李時珍說:另外有一種仙人草,生長在階梯和地面之間,高二、三寸。還有一種仙人掌草,生長在石壁上。這些植物都與仙人草同名而異物,不能不仔細分辨。詳情請參見石草類。

【氣味】甘,小溫,無毒。

【主治】作茹食,去痰癖,除風冷(大明)。久服長生,堅筋骨,令人不老(藏器)。

白話文:

**氣味:**甘,溫和,無毒。

主治:

  • 作為食物食用,可以化痰,祛風寒(《大明》)。
  • 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強健筋骨,使人青春不老(《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