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

《本草綱目》~ 草部第十四卷 (24)

回本書目錄

草部第十四卷 (24)

1. 瑞香

(《綱目》)

白話文:

《綱目》

原文: 人蔘補五臟,益血氣,除邪氣,開鬱結,止煩渴,進食力,增分量,堅筋骨,強腎益精,延年益壽,安神和志。

人參可以補養五臟,增強血氣,驅除邪氣,疏通鬱滯,止渴,促進食慾,增加體重,強健筋骨,補腎益精,延年益壽,安神定志。

【集解】時珍曰:南方州郡山中有之。枝幹婆娑,柔條厚葉,四時青茂。冬春之交,開花成簇,長三四分,如丁香狀,有黃、白、紫三色。《格古論》云:瑞香高者三四尺,有數種:有枇杷葉者,楊梅葉者,柯葉者,球子者,攣枝者。惟攣枝者花紫香烈,枇杷葉者結子。其始出於廬山,宋時人家栽之,始著名。攣枝者其節攣曲,如斷折之狀也。其根綿軟而香。

白話文:

【解說】李時珍說:南方州郡的山區有這種植物,它的枝幹婆娑多姿,柔軟的枝條和厚實的葉片四季常青。在冬春交替之際,開出簇簇的花朵,長三四分,狀如丁香花,有黃、白、紫三種顏色。《格古論》中提到:瑞香可長到三四尺高,有幾種不同的種類:枇杷葉瑞香、楊梅葉瑞香、柯葉瑞香、球子瑞香、攣枝瑞香。其中,攣枝瑞香的花朵呈紫色,香味濃烈;枇杷葉瑞香能結出果子。瑞香最初生長在廬山,宋朝時人們開始在自家栽種,才開始聞名。攣枝瑞香的枝節彎曲,就像斷折的樣子。它的根柔軟而芬芳。

【氣味】甘、咸,無毒。

【主治】急喉風,用白花者研水灌之(時珍。出《醫學集成》)

白話文:

氣味:甘甜而微鹹,無毒。

主治:急性的喉嚨腫痛,用白色的根部研成細粉,用溫水灌入喉嚨。(出自時珍的《醫學集成》)

2. 茉莉

(《綱目》)

【釋名】柰花。

白話文:

【釋名】大柰花。

時珍曰:稽含《草木狀》作末利,《洛陽名園記》作抹厲,《佛經》作抹利,《王龜齡集》作沒利,《洪邁集》作末麗。蓋末利本胡語,無正字,隨人會意而已。韋君呼為狎客,張敏叔呼為遠客。楊慎《丹鉛錄》云:《晉書》都人簪柰花,即今末利花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草木狀》記載此花為末利,《洛陽名園記》記載為抹厲,《佛經》記載為抹利,《王龜齡集》記載為沒利,《洪邁集》記載為末麗。末利的本義是胡語,因此沒有正確的字,大家根據自己的想法來使用。韋君將它稱為狎客,張敏叔將它稱為遠客。楊慎在《丹鉛錄》中說:《晉書》記載洛陽的人在花冠上別柰花,這就是如今的末利花。

【集解】時珍曰:茉莉原出波斯,移植南海,今滇、廣人栽蒔之。其性畏寒,不宜中土。弱莖繁枝,綠葉團尖。初夏開小白花,重瓣無蕊,秋盡乃止,不結實。有千葉者,紅色者,蔓生者。其花皆夜開,芬香可愛。女人穿為首飾,或合面脂。亦可熏茶,或蒸取液以代薔薇水。

白話文:

【集解】李時珍說:茉莉花原產於波斯,移植到中國的南方,現在雲南、廣東人都把它種植了。茉莉花怕冷,不適合在中國中部地區種植。茉莉花細弱的莖上長著繁茂的枝葉,綠色的葉子是尖尖的。茉莉花在初夏時節開白色的小花,花瓣很多,沒有花蕊,直到秋天結束才停止開花,不結果實。有重瓣的茉莉花,有紅色的茉莉花,還有藤蔓生長的茉莉花。茉莉花都是在晚上開花的,香味濃厚可愛。女人會把它穿在頭上作裝飾,或把它和麪脂混合在一起用。茉莉花也可以燻茶,蒸餾出液體來代替玫瑰水。

又有似茉莉而瓣大,其香清絕者,謂之狗牙,亦名雪瓣,海南有之。素馨、指甲,皆其類也,並附於下。

【氣味】辛,熱,無毒。

【主治】蒸油取液,作面脂頭澤,長髮潤燥香肌,亦入茗湯(時珍)。

【氣味】熱,有毒。

白話文:

氣味:辛、熱,無毒。

主治:蒸餾出油液,製成面霜和髮油,能促進頭髮生長、潤澤乾燥肌膚、散發清香。也能加入茶湯中飲用(李時珍《本草綱目》)。

氣味:熱,有毒。

【主治】以酒磨一寸服,則昏迷一日乃醒;二寸二日,三寸三日。凡跌損骨節脫臼,接骨者用此,則不知痛也(汪機)。

白話文:

【主治】用酒磨碎一寸服用,昏迷一日後就會醒來;二寸服用後兩日就會醒來;三寸服用後三日就會醒來。凡跌傷骨節脫臼,接骨者使用此藥,疼痛感頓然消失。(汪機)

【附錄】素馨,時珍曰:素馨亦自西域移來,謂之耶悉茗花,即《酉陽雜俎》所載野悉蜜花也。枝幹嫋娜,葉似茉莉而小。其花細瘦四瓣,有黃、白二色。採花壓油澤頭,甚香滑也。指甲花,有黃、白二色,夏月開,香似木犀,可染指甲,過於鳳仙花

白話文:

【附錄】素馨花,李時珍說:素馨花也是從西域移植過來的,又稱耶悉茗花,也就是《酉陽雜俎》中記載的野悉蜜花。枝條柔美,葉子像茉莉但較小。花朵細長有四片花瓣,有黃色和白色兩種顏色。採摘花朵壓榨成油塗抹頭髮,非常香滑。指甲花有黃色和白色兩種顏色,夏季開花,香味像木犀花,可以用來染指甲,比鳳仙花效果更好。

3. 鬱金香

(宋《開寶》)

【校正】禹錫曰:陳氏言郁是草英,不當附於木部。今移入此。

白話文:

【校正】禹錫說:陳氏說鬱是草英,不應該歸於木部。現在移入此部。

【釋名】鬱金(《御覽》)、紅藍花(《綱目》)、紫述香(《綱目》)、草麝香、茶矩摩(佛書)。

白話文:

【釋名】鬱金(《御覽》):鬱金,是一種藥材,出自《御覽》一書。

紅藍花(《綱目》):紅藍花,是一種藥材,出自《綱目》一書。

紫述香(《綱目》):紫述香,是一種藥材,出自《綱目》一書。

草麝香:草麝香,是一種藥材,因其香味與麝香相似,故名。

茶矩摩(佛書):茶矩摩,是一種藥材,出自佛書。

頌曰:許慎《說文解字》云:郁,芳草也。十葉為貫,百二十貫築以煮之。郁鬯乃百草之英,合而釀酒以降神,乃遠方郁人所貢,故謂之郁。郁,今鬱林郡也。

白話文:

解釋說: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說:“鬱”,是一種香草,十片葉子為一貫,用一百二十貫像搭積木一樣堆起來,然後煮沸。鬱鬯是一種百草的精華,將它們混合然後釀製成酒,用來祭祀鬼神,是遠方鬱人所貢獻的,所以稱為鬱。鬱,就是現在的鬱林郡。

時珍曰:漢鬱林郡,即今廣西貴州、潯、柳、邕、賓諸州之地。《一統志》惟載柳州羅城縣出鬱金香,即此也。《金光明經》謂之茶矩摩香。此乃鬱金花香,與今時所用鬱金根,名同物異。《唐慎微本草》收此入彼下,誤矣。按趙古則《六書本義》:鬯字,象米在器中,以匕扱之之意。

白話文:

李時珍說:漢朝的鬱林郡,就是現在的廣西、貴州、潯州、柳州、邕州、賓州等地。《一統志》中記載柳州羅城縣出產鬱金香,就是這個。在《金光明經》中,鬱金香被稱為茶矩摩香。這是鬱金花散發的香味,與當今所使用的鬱金香,雖然名稱相同,但並不是同一樣東西。《唐慎微本草》將鬱金香收入鬱金類中,是錯誤的。根據趙古則在《六書本義》中的說法:「鬯」這個字,象徵的是米在容器中,用勺子攪拌的樣子。

郁字從臼,奉缶置於几上,鬯有彡飾,五體之意。俗作郁。則鬱乃取花築酒之意,非指地言,地乃因此草得名耳。

白話文:

「鬱」字從「臼」字演變而來,指的酒器「缶」置於幾桌上的意思,用「鬯」這種酒來祭祀,象徵著「五常」之禮。一般寫作「鬱」,「鬱」則是指花酒的意思,並不是指地理位置,應該因此草而得名。

【集解】藏器曰:鬱金香生大秦國,二月、三月有花,狀如紅藍,四月、五月採花,即香也。

白話文:

集解

藏器說:鬱金香生長在大秦國,二月、三月間開花,花朵像紅色或藍色的百合,四月、五月採花曬乾,就是鬱金香。

時珍曰:按鄭玄雲:郁草似蘭。楊孚《南州異物志》云:鬱金出罽賓,國人種之,先以供佛,數日萎,然後取之。色正黃,與芙蓉花裹嫩蓮者相似,可以香酒。又《唐書》云:太宗時,伽毗國獻鬱金香,葉似麥門冬,九月花開,狀似芙蓉,其色紫碧,香聞數十步,花而不實,欲種者取根。二說皆同,但花色不同,種或不一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據鄭玄說:鬱金草狀似蘭花。楊孚的《南州異物志》中說:鬱金產自罽賓,國人種植它,先用來供奉佛,供奉幾天後它就會枯萎,然後人們就採收它。它的花色正黃色,和芙蓉花包裹著的嫩蓮花相似,可以加入香氣好的酒中。另外《唐書》中說:唐太宗在位期間,伽毗國進獻鬱金香,它的葉子像麥門冬,陰曆九月開花,花朵狀似芙蓉,花色是紫碧色,香味能遠播數十步,花朵開出後不會結果,想要種植的人就採收它的根。這兩種說法都相同,只是花色不同,可能是品種不同。

《古樂府》云:中有鬱金蘇合香者,是此鬱金也。晉左貴嬪有《鬱金頌》云:伊有奇草,名曰鬱金。越自殊域,厥珍來尋。芳香酷烈,悅目怡心。明德惟馨,淑人是欽。

白話文:

《古樂府》中說:裡面有鬱金蘇合香,這就是鬱金。晉朝左貴嬪有一篇《鬱金頌》,其中說:它有奇特的草藥,名叫鬱金。越過不同的地區來到中國,其珍貴之處有人來尋找。芳香濃烈,令人愉悅,讓人賞心悅目。明亮的品德芬芳四溢,淑女們都欽佩它。

【氣味】苦,溫,無毒。藏器曰:平。

【主治】蠱野諸毒,心腹間惡氣鬼疰,鴉鶻等一切臭。入諸香藥用(藏器)。

白話文:

**氣味:**苦,溫,無毒。

**主治:**各種蠱毒、野毒,心腹之間的惡氣、鬼祟,鴉鶻等一切惡臭。可加入各種香藥中使用(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