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濂

《醫門補要》~ 卷中 (3)

回本書目錄

卷中 (3)

1. 溫病反常

溫邪發即神昏不語,毫不發熱,或手足抽搐,或一二日後,稍明能言,漸轉神煩,微熱無汗不渴,此邪直犯心胞,未傳肺胃,先宜看胸背有紅斑否?並舌苔乾燥否?(小兒亦有此症。)

白話文:

急性的外感風熱病(溫邪)發作時,神志昏迷不語,毫無發熱症狀,或手足抽搐,或一兩天后,神志稍清醒能說話,逐漸轉為神智煩亂,身體微熱無汗不渴,這個是這個是病邪直接侵犯心包膜,沒有傳到肺胃。首先要觀察胸背部有沒與紅斑?並且舌苔是否乾燥?(小兒也有類似的症狀。)

溫邪一起,遂妄躁狂奔,語言煩亂,坐臥不安,或舌苔燥裂生刺。此熱勢炎甚,擾動心胞,陰虧無以上濟,進救陰方,得脈靜神安,舌潤可治。如狂暴依然,乃心神散越,陽離陰竭,治之何功?

白話文:

當溫熱邪氣入侵人體時,就會出現神志錯亂、行為異常、語無倫次、坐臥不安等症狀,甚至舌苔乾燥、開裂、生刺。這是因為熱勢過於猛烈,擾亂了心臟和腦部的正常功能,導致陰氣虧虛,無法制約陽氣。如果及時使用滋陰清熱的方藥,使脈搏平靜、精神安定、舌苔潤澤,則病情可以得到控制和治療。然而,如果狂暴的症狀依然存在,那就說明心神已經渙散、陽氣離散、陰氣耗竭,此時再進行治療,也很難取得好的效果。

2. 龜頭皮裹

大人小孩,龜頭有皮裹包,只留細孔,小便難瀝。以骨針插孔內,逐漸撐大。若皮口稍大,用剪刀,將馬口旁皮,用鉗子鉗起,量意剪開,速止其血。或用細針穿藥線在馬口旁皮上穿過約闊數分,後將藥線打一活抽結,遂漸收緊,七日皮自豁,則馬口可大矣。

白話文:

不論男女,龜頭上有一層皮包裹,只留一點小孔,導致難以排尿。用骨針刺向小孔,逐漸撐大。如果小孔略微變大,用剪刀,沿著小孔旁的皮膚夾起,用鉗子將其夾起來,依照需求將皮膚剪開,然後迅速止血。或用細針將藥線從小孔旁的皮膚穿過,距離約數分,隨後將藥線打上一個活結,逐漸拉緊,七天之後皮膚自動裂開,小孔就會變大了。

3. 癰疽腫硬如石

癰疽初腫即硬如石,或漸大,或不大。誤用刀針,便血流不止,或淌清水,患口翻凸難治,投平肝補脾法,猶可延年。

白話文:

癰疽腫塊一開始就很硬像石頭,有時逐漸變大,有時候不大。如果錯誤的用刀或針灸,就會造成血流不止,或流出清水,患處凸起難以治療,若採用平肝補脾的方法,還有可能延長壽命。

4. 潰癰

治潰癰,日久難斂。倘孔內老膿成多骨,須降丹條提去方收口。有膿血去多,氣血虛不斂者,有甫收口,皮肉尚嫩,遂勞苦太早,復腫潰流清膿,或臭汙水,皆脾土傷敗,須培補節勞欲可瘥。有潰久穿通,骨筆成漏無治者。

白話文:

治療潰瘍腫瘤,如果積膿已久,難以收斂。假若瘡口內產生老膿多骨,必須使用降丹條將膿骨取出才能痊癒。如果有膿血排出過多,氣血虛弱而無法收斂的,有剛剛收口,皮肉還嫩弱,結果過早勞累,反覆腫脹潰爛流出清膿,或流出有惡臭的污水,這些都是脾土受損所致,應當予以調理補養節欲即可痊癒。有潰瘍長期貫穿,骨骼形成漏管,無法治癒的,會一直留下病症。

5. 癰疽正氣虛

癰疽浮腫如棉,皮色如常,大如杯,或發盤,痛無休止,治療不應,此氣虛血竭,所以絡脈阻滯作疼,忌刺刀針。若潰流青黃水,或淌黑血,腫痛仍在,或患口翻凸,或腫消不收口者,延久食少形削,皆無法施。

白話文:

癰疽腫脹浮腫像棉花,皮膚顏色仍然正常,大如杯子,或發散擴大,疼痛沒有休止,治療無效,這是氣虛血竭,所以經絡阻滯疼痛,禁止刺刀針。如果潰爛流出青黃色的水,或流出黑色的血,腫痛仍然存在,或患處口翻凸,或腫脹消退但口不收縮的,拖延久了吃得少身體消瘦,都無法醫治。

6. 食疸

病發時,及病後,脾胃甚虛,不戒食物,則中焦多停滯,極難消化,遏伏化熱,生濕生痰。脾胃為倉廩之官,痰聚濕蒸,猶乎盦醬曲然,無能外泄溢於肌膚,使面目肢體皆黃,宜化滯滲濕法。

白話文:

在生病期間和病後,脾胃非常虛弱,如果沒有忌口,則中焦就會停滯很多食物,極難消化,被遏制化為熱,又生濕氣生痰。脾胃是儲存食物的官,痰液聚集濕氣蒸騰,就像發酵的醬曲一樣,不能向外發散溢出到皮膚上,使面部和四肢都發黃,應當採用化解停滯、滲濕的方法。

7. 交節令發舊病

曩時所患諸病,雖皆暫退,每遇交節前一二日,舊病照常復發,或加沉重。蓋天地換節氣,萬物為之變色,人身臟腑,亦因氣候,而觸其舊病傷處而生病,治更較於初起難愈者,或臥病不救者。

白話文:

過去所患的各種疾病,雖然都暫時退去,但每逢節氣交替的前一兩天,舊病照常發作,或者更加嚴重。這是因為天地萬物在節氣交替的時候,都會發生變化,人的臟腑也會受氣候的影響,而觸發舊病的傷處而生病。要治好這種病,比一開始發病時更加困難,甚至可能會臥病不起而無法治癒。

8. 病似癆怯

男女幼年過勞,壯時心境不遂,至老來未有他病,只微寒不發熱,胸悶常不思食,神安力怯,少食腹便脹。此向來精氣衰微,今加中宮生化之源欲絕,不過久延而已。

白話文:

無論男女年輕時過勞,中年時心裡不順,到了老年雖沒有其他的病症,但經常微微感覺寒冷,卻不會發熱,胸口鬱悶,常不想吃東西,精神安詳,但體力卻虛弱,只要吃一點東西肚子就會脹。這是因為以前所存的精氣虧虛衰弱,加上現在五臟六腑中化生精氣的源頭快要枯竭,不過是拖延時間而已。

9. 腎絕死病

凡男婦稍發熱頭暈舌即干短,言謇神清,不渴飲,投救陰法,熱退舌潤,但形神削脫,此真陰先絕,淨陽欲離,數日之壽耳。

白話文:

無論男女,只要稍微感到發熱頭暈,舌頭就變得乾燥短縮,言語困難,但是神志還清醒,不覺得口渴。在這種情況下,若使用滋陰的方法治療,熱退了,舌頭也潤澤了,但精氣神卻明顯地衰弱下去。這種病是由於真陰先衰竭,純陽快要脫離身體造成的,只剩下幾天的壽命了。

10. 虛暈

元氣素虧之體,若作勞太過,或負重忍飢,或氣腦傷中,或病後不慎,或房欲過度,或多思深慮,或大暑大寒時遠行並煩勞,皆損人精氣,豈非虛中加虛?故每昏暈猝倒,無寒熱表象,無吐瀉里患,須大補益方,以培真元。

白話文:

元氣原本就虧虛的體質,如果過度勞累、負重忍餓、氣惱傷心、病後不慎、房事過度、多思深慮、在大暑或大寒時遠行兼勞累,都會損傷人的精氣,豈不是虛弱的體質更加虛弱?所以每次昏倒暈厥,沒有寒熱表象,沒有嘔吐腹瀉的裡疾,要服用大補益的藥方,以滋補真元。

11. 赤遊丹

小孩生下數日,渾身發紫紅塊,大小不一,走散極速,為赤遊丹。急砭去惡血可救。或高腫如癰,一二日即成膿,速宜刺放,遲則內潰。因在胎中受父母熱毒,生下外熱觸動而發也。

白話文:

小孩出生後幾天,全身發出紫紅色的斑塊,大小不一,蔓延迅速,這就是「赤遊丹」。急切地針灸放血,可以治癒。有的腫脹發膿,一兩天就變成膿瘍,應立即刺開膿包放膿,如果耽誤病情,膿包就會在體內潰爛。這是因為胎兒在母體內感染了父母的熱毒,出生後被外在熱氣激發而發病的。

12. 小孩頭顱浮軟非癰

小孩之頭顱,每浮軟如杯,或如碗,按之不痛。若癰毒一按即疼,頗似癰疽膿熟之狀。此先後天皆虧,或久病傷氣,氣傷無以固血,血虛無以輔氣,所以氣不上升,血瘀而腫。誤用刀針,則血出不止,立危。以益氣固陰湯(方見後)緩治,自然頭皮堅硬。

白話文:

嬰兒的頭顱,大多鬆軟得像杯子或碗一樣,按壓也不會疼痛。但是,如果出現膿瘡,一按就會感到疼痛,很像癰疽膿瘡成熟的樣子。這是由於先後天不足,或者長久生病導致元氣受損,元氣受損無法固攝血液,血液不足無法滋補元氣,所以元氣無法上升,血液淤積而腫脹。如果錯誤地使用刀針治療,則會導致血流不止,危及生命。應該使用益氣固陰湯(藥方見後)慢慢治療,自然頭皮就會堅硬起來。

13. 脾虛身面淡黃

胃主容納,脾主消化,居人身中,屬土色黃,蒸腐水穀,分別清濁而行升降,以生氣血而助精神,一失常度,即易生病,身面虛浮而色淡黃,如目珠不黃,並非黃疸病,乃脾虛,補土為治。

白話文:

胃負責容納食物,脾負責消化食物,它們位於人體中間,屬土,顏色黃色。脾胃一起將水穀蒸熟腐爛,並且分別清濁,而升降,以產生氣血來幫助精神。一旦失去常規,就容易生病,身體面部浮腫虛胖,顏色淡黃,但如果眼珠不黃,就不是黃疸病,而是脾虛,治療方法是補土。

14. 爛皮毒癰

皮膚焮腫似癰,按之不堅,或發如痘,皮爛水淌,作疼發寒熱。倘貼膏藥及誤敷藥,立串爛流水,名爛皮毒癰。不可水洗,以生石膏黃豆炭、川柏末、烏梅炭,研細,川蜜、米醋和敷。

白話文:

皮膚紅腫像癰,按壓不硬,或像痘瘡一樣,皮膚潰爛流水,疼痛發熱。如果貼膏藥或敷錯藥,會馬上潰爛流水,稱為爛皮毒癰。不可用水清洗,應將生石膏、黃豆炭、川柏末、烏梅炭研磨成細末,再加入川蜜、米醋調和敷用。

15. 皮膚串痛

周身皮膚,作痛不止,串走不定,並不浮腫,此氣滯血燥,經絡閉塞不通,不治之症。

16. 肋疽

脅肋初來隱痛,乍輕乍重,隨後高腫,潰流血水,久不收口,恐醫無效。

17. 小兒潰疽哭則淌血

小兒生外症已潰膿口,稍逆其意,則啼哭,擾動肝火,牽引血脈,使血自患口湧出,不須以藥止塞,安慰其不哭,則血自止。

白話文:

小兒患有外傷潰爛的傷口,稍微違逆他的意願,就會啼哭,擾動肝火,牽引血脈,使傷口流血不止。不需要用藥物止血,只要安慰他不要哭,血就會自動停止。

18. 肝鬱筋梗

鬱悶傷肝,肝主筋,位部於左,每有肚臍左邊,相離寸許,梗起一條,粗筋如箸,隱於皮內,日夜跳躍,上下串痛,或作或止。刺以艾針數次可止痛,內投蔥白丸(方見後)。倘皮肉僵硬,針不能入,只延留月日而已。

白話文:

情緒鬱悶會損傷肝臟,肝臟主筋,位於人體左側,常常在肚臍左側,相距一寸左右,會有一條粗筋像筷子一樣,隱藏在皮膚裡面,日夜跳躍,上下串痛,有時發作,有時停止。用艾灸針刺幾次可以止痛,內服蔥白丸(配方見後)。如果皮膚和肌肉僵硬,針灸不能刺入,只能拖延時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