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

1. 虛損勞瘵論治

經言:精氣奪則虛。凡營虛衛虛,上損下損,不外精與氣而已。精氣內奪,則積虛成損,積損成勞,甚而為瘵,乃精與氣虛憊之極也。《素問》論五勞,謂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金匱》論五勞,謂肺勞損氣,心勞損神,脾勞損食,肝勞損血,腎勞損精。

越人謂自上損下者,一損肺,勞嗽。二損心,盜汗。三損胃,食減。四損肝,鬱怒。五損腎,淋漏。過胃則不治。自下損上者,一損腎,遺濁經閉。二損肝,脅痛。三損脾,脹瀉。四損心,驚悸不寐。五損肺,喘咳。過脾則不治。誠以脾胃為精與氣生化之源也,故治虛勞,以能食為主。

考《難經》治法,損其肺者益其氣,保元湯。損其心者調其營衛,八珍湯。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四君子湯。損其肝者緩其中,牛膝丸。損其腎者益其精,金剛丸煨腎丸。此固治損之要矣,尤必辨其陽虛陰虛。經曰:陽虛生外寒,陰虛生內熱。凡怯寒少氣,自汗喘乏,食減無味,嘔脹飧泄,皆陽虛症也。

此脾肺虧損,由憂思鬱結,營衛失和,惟四君、保元、養營、歸脾諸湯宜之。若怔忡盜汗,咳血吐衄,淋遺崩漏,經閉骨蒸,皆陰虛症也。此心肝腎虧損,由君相火炎,精髓枯竭,惟補心、三才、六味、大造、固本諸湯宜之。又若腎中真陽虛者,右尺必弱。宜甘溫益火之品,補陽以配陰,八味丸

或景岳右歸飲右歸丸。所謂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也。腎中真陰虛者,左尺細數。宜純甘補水之品,滋陰以配陽,六味丸加杞子、魚膘。或景岳左歸飲左歸丸。所謂壯水之主,以鎮陽光也。陽虛不復,久則吸短偏臥,脈弱陽痿;宜參、朮、歸、耆、杞子、山藥胡桃、龍眼、蓮、棗、沙苑子、骨脂、人乳、鹿茸、鹿膠、羊肉羊腎海參

陰虛不復,久則咽瘡音啞,色悴肌羸,宜麥、味、杏、貝、熟地、首烏、蓯蓉、燕窩、烏雞、阿膠淡菜、秋石、河車、豬羊髓、龜膠、白蜜。而勞瘵成矣。由是火炎於上,為嗽血,宜五汁膏。為潮熱;宜清骨散。火動於下,為遺濁,宜龍齒丸。為泄瀉,宜三白廣生湯。而治療難矣。

夫水為萬物之元,孫真人所以云補脾不若補腎;土為萬物之母,許學士所以云補腎不若補脾。然喜燥者脾,喜涼者腎;欲補腎,易傷脾;欲補脾,易傷腎。不知土為金母,金為水母。勞瘵至陽虛泄瀉,宜溫以補脾,然補脾須不礙肺;勞瘵至陰虛嗽熱,宜潤以滋腎,然滋腎須不妨脾。補脾佐以五味、杞子。

滋腎佐以蓮實、砂仁。不得偏用辛溫以助火,桂附之屬。亦不得偏用苦寒以戕胃。知柏之屬。且虛勞以受補為可治,不受補為不治。如人參之甘溫,則大熱可除,乃陽生陰長之理,所謂血脫者益,而葛可久治勞十方,用參朮者七也。故曰:土旺而金生,勿拘拘於保肺;水壯而火熄,勿汲汲於清心。

夫五勞者,勞傷五臟,乃虛損之源。而六極七傷,又虛損之流極,勞瘵之深根也。如皮毛枯槁,為肺勞;人參黃耆散。血脈不榮,為心勞;大五補丸。食少肌瘦,為脾勞;橘皮煎,血虛筋緩,為肝勞;黑丸。腹腫足弱,為腎勞。腎氣丸。六極者,數轉筋,指甲痛,為筋極;滋補營養丸、酒煮木瓜粥

牙痛踵痛,不耐久立,為骨極;茸珠丸。面色無華,頭髮墜落,為血極;補營湯。膚如蟲行,體肉乾黑,為肉極;參苓丸。肌無膏澤,目無精光,羸瘦肌癢,搔則成瘡,為精極;巴戟丸。胸脅逆滿,吸短難言,為氣極。益氣丸。七傷者,一陰寒,二陰痿,三里急,四精漏,五精少,六精滑,七竅數。

並宜鎖陽丹九龍丹

幾虛損症,多起於脾胃。勞瘵症,多起於腎經。虛損潮熱,多起於內傷。勞瘵陰虛火動,多起於傷風似瘧。虛損蒸蒸發熱,按至皮膚間甚熱,不能食,不覺瘦,脈豁大,重按無力。勞瘵骨蒸,按之皮膚不熱,按之筋骨乃熱,能食而瘦,脈弦數。虛損轉潮熱泄瀉,脈短數者,不治。

  1. 勞瘵症:大多起因於腎經虛損。

  2. 虛損潮熱:大多起因於內部受到傷害。

  3. 勞瘵陰虛火動:大多起因於似瘧疾的傷風。

  4. 虛損蒸蒸發熱:觸摸皮膚間非常熱,不能進食,體重不會減輕,脈搏空虛,用力按壓無力。

  5. 勞瘵骨蒸:按壓皮膚不熱,按壓筋骨才感到熱,能進食但會消瘦,脈搏細而多。

  6. 虛損轉潮熱泄瀉:脈搏短而多,無法治癒。

勞瘵轉陰虛火動,喉痛脈細數死。虛症頰赤或唇紅,陰虛逼陽於上也。音喑,腎氣竭也。咳而喘急,肺虛氣不歸腎也。喉乾嚥痛,真水涸,虛火炎也。不眠恍惚,血不養心,神不能藏也。時多煩躁,陽中無陰,柔不濟剛也。飲食不甘,肌肉漸消,脾元敗也。盜汗不止,有火則陰不能攝,無火則陽不能固也。

骨痛如折,腎主骨,真陰竭也。筋急痠痛,水虧木燥,肝失養也。足心如烙,虛火爍陰,湧泉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