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六 (30)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30)

1. 腰足痛脈案

孫,中年,腎陽虛,腰痛溶溶如坐水中,形色蒼,不勝剛燥,用溫養少陰,兼理奇脈。杞子、補骨脂、核桃肉、當歸、牛膝(酒蒸)、續斷杜仲(炒)、沙苑子(炒)、酒浸服,效。

白話文:

孫某,中年人,腎陽虛,腰痛厲害,身體狀況不佳,受不了風寒侵襲,採用溫養少陰之法,兼顧調理奇經脈絡。杞子、補骨脂、核桃肉、當歸、牛膝(以酒蒸過)、續斷、杜仲(炒過)、沙苑子(炒過),以酒浸泡服用,有效。

耿,腹痛舊恙,行走勞倦輒發,今由少腹痛引腰,臥則少緩,脈來虛軟,少神,乃沖督經病。用小茴香、沙苑子、補骨脂、降香末、杜仲(薑汁炒)、核桃肉、鹿角霜,三服痛除。

白話文:

耿患有長期的腹痛舊疾,每當走路或勞累過度時就會發作,現在腹痛從少腹蔓延到腰部,躺下後疼痛會稍有緩解。診察後發現他的脈象虛軟,精神不佳,判斷是沖脈和督脈出了問題。我開了藥方,用了小茴香、沙苑子、補骨脂、降香末、杜仲(用薑汁炒過)、核桃肉、鹿角霜等藥物,三劑藥服下後,痛症就消失了。

巢氏,中年經斷,兩尺芤弱,下元先虧,腰膝痠痛,宜溫補下焦,必月事來乃望體安。杞子、熟地(俱炒)、牛膝(酒蒸)、當歸、沙苑子、菟絲餅、茯苓、核桃肉,十數服而如常。

白話文:

巢氏,中年月經中斷,腹部兩尺以下虛弱,子宮功能衰退,腰膝痠痛,宜溫補下焦,月事來潮才能望安。用枸杞、熟地(均炒)、牛膝(用酒蒸)、當歸、沙苑子、菟絲餅、茯苓、核桃肉,十幾服藥後恢復正常。

魏氏,秋間崩漏數次,脛膝宵熱,曾用攝補而安。今經止數月,腰痛由季脅控引少腹,輒疑瘀動將崩。診脈左寸動,胎也,非瘀也。痛引季脅,必帶脈虛為病,按衝任二脈循腹脅,夾臍旁,皆絡於帶,而帶脈之病,實太陰所主,故《素問》言邪客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小腹控䏚,不可以養息。而王叔和謂帶脈為病,左右繞臍,腰脊痛也。

白話文:

魏氏,秋天時崩漏了好幾次,小腿和膝蓋在夜晚發熱,服用補藥後才安定下來。現在已經停止經期了好幾個月,腰痛時從肋骨延伸到小腹,常常懷疑是瘀血作怪,崩漏就要發作了。診脈時發現左寸脈在跳動,這是胎脈,並非瘀血造成的。疼痛延伸到肋骨,一定是帶脈虛弱而引起的疾病,按照衝脈和任脈循行的路線來看,它們沿著腹部和肋骨,夾在肚臍的旁邊,都與帶脈相連,而帶脈的疾病,實際上是由太陰經主導的,所以《素問》中說邪氣侵犯太陰經的絡脈,就會導致腰痛延伸到小腹,無法休息。王叔和也說帶脈發生疾病,會在左右繞著肚臍,造成腰脊疼痛。

宜治帶脈以固胎元。如所服參、耆、地、術呆補,不能入奇經,安望有效。沙苑子、杞子、小茴香、歸鬚、續斷、杜仲、桑寄生、補骨脂、糯稻根鬚,數服痛止,又用膏方而胎固。

白話文:

適合治療帶脈以固護胎元。像參、耆、地、術這類補藥,不能夠進入奇經,如何能夠有效?沙苑子、枸杞子、小茴香、當歸鬚、續斷、杜仲、桑寄生、補骨脂、糯稻根鬚,服用幾次疼痛就能停止,再用膏方治療,胎兒就能固護。

吉氏,有年,久嗽痰紅,頭眩脘悶,咳則腰痛若折,少腹筋掣痛注,右腿艱於起坐,臥必偏左,脈左沉弦,右沉弱,症屬肝腎虧損。但先從氣分調補,勿用血藥滯膩。沙苑子、橘核、當歸(俱酒炒)、杜仲(鹽水拌)、茯苓、砂仁殼川貝母、蔞霜、甜杏仁(炒)、白芍(炒)、核桃肉,三服痛止嗽稀。

白話文:

吉氏,某年因久咳痰紅,頭暈胸悶,咳嗽時腰痛如折斷,小腹疼痛並放射至睪丸,右腿困難以起坐,睡覺時必須偏向左側,脈搏左側沉且有力,右側沉且弱,症狀屬於肝腎虧損。我但先從氣分調補,不要使用滋補肝腎的血藥,以避免藥物滯膩。服用沙苑子、橘核、當歸(均用酒炒)、杜仲(用鹽水拌)、茯苓、砂仁殼、川貝母、蔞霜、甜杏仁(炒)、白芍(炒)、核桃肉,連服三劑後,疼痛停止,咳嗽減輕。

更訂膏方,用血燕根、豬脊髓、桑寄生、杞子、核桃肉、制首烏、玉竹、潞參、當歸、茯神、湘蓮子鹿角膠收膏,每用膏六錢,開水和服,全愈。

白話文:

將藥膏方重新調整,使用血燕根、豬脊髓、桑寄生、枸杞子、核桃肉、經過加工的首烏、玉竹、潞參、當歸、茯神、蓮子、鹿角膠等藥材,製作成膏狀。每次取六錢藥膏,用開水調和服用,即可完全康復。

族兄,小腹右偏痛,直注大股正面、側面而下至膝蓋止,因行走勞頓,寒熱痛發,必是小腹先受寒襲於腿經,故痛而發寒熱也。宜溫通,勿使成痹,但在高年,不宜過劑。橘核酒炒、木香木瓜、歸鬚、牛膝、小茴香、桑寄生、生薑蔥白,再服微汗,而痛如失。

白話文:

我的堂兄,右腹疼痛,疼痛直達大腿正面、側面,一直到膝蓋,因為走動勞累,寒熱交加的疼痛就會發作,肯定是小腹先受到風邪侵襲下肢經脈,因此疼痛並引發寒熱。應該溫暖疏通經絡,不要讓疼痛轉成痺症,但由於年紀大,用藥不宜太重。可以使用橘核炒熱酒、木香、木瓜、當歸鬚、牛膝、小茴香、桑寄生、生薑、蔥白,再服用藥物微微出汗,疼痛就會像消失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