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內科摘要》~ 卷上 (8)

回本書目錄

卷上 (8)

1. 十二、各症方藥

四物湯,治肝脾腎血虛發熱,或日晡熱甚,頭目不清,或煩躁不寐,胸膈作脹,或脅作痛,宜用此湯。若脾氣虛而不能生血,宜用四君子湯。若脾氣鬱而虛,宜用歸脾湯。若腎水涸而不能生肝血,宜用六味丸。

當歸熟地(各三錢),芍藥(二錢),川芎(一錢五分)

上水煎服。

加味四物湯,即前方加白朮茯苓柴胡、丹皮。

君子湯,治脾胃虛弱,飲食少進;或肢體腫脹,肚腹作痛;或大便不實,體瘦面黃;或胸膈虛痞,痰嗽吞酸。若因脾胃虛寒而致,宜香砂六君子;若因脾經鬱結而致,宜歸脾湯。若因肝木侮脾胃而致,宜用六君加木香、芍藥;若命門火虛而致,宜用八味丸

人參,白朮,茯苓(各二錢),甘草(炙,一錢)

上薑、棗,水煎服。

異功散,治久咳不已,或腹滿少食,或面腫氣逆。又治脾胃虛弱,飲食少思等症。即前方加陳皮

六君子湯,即四君子加半夏、陳皮。治脾胃虛弱,飲食少思,或久患瘧、痢。若見內熱,或飲食難化作酸,乃屬虛火,須加炮姜。其功甚速。

香砂六君子湯,即前方加香附藿香砂仁

人參理中湯,治脾胃虛弱,飲食少思,或去後無度,或嘔吐腹痛,或飲食難化,胸膈不利,或瘧疾中氣虛損,久不能愈,或中氣虛弱,痰氣不利,口舌生瘡。加附子附子理中湯,治中氣虛寒而患前症,又治入房腹痛,手足逆冷,或犯寒氣,或食冷物。

人參,白朮,乾薑(炮),甘草(炙),各等分

上每服五、七錢,或一兩,水煎服。

附子理中湯,治脾胃虛寒,手足厥冷,飲食不入,或腸鳴切痛,嘔逆吐瀉。即前方加附子等分,照前服。

八珍湯,治氣血虛弱,惡寒發熱,煩躁作渴,或不時寒熱,眩暈昏憒,或大便不實,小便赤淋,或飲食少思,小腹脹痛等症。即四物、四君合方。

十全大補湯,即八珍加黃耆肉桂,治症同前。又治遺精,白濁,自汗,盜汗;或內熱、晡熱、潮熱、發熱;或口乾作渴,喉痛舌裂;或胸乳膨脹,脅肋作痛;或臍腹陰冷,便溺余滴;或頭頸時痛,眩暈目花;或心神不寧,寤而不寐;或形容不充,肢體作痛;或鼻吸氣冷,急趨氣促。此皆是無根虛火,但服此藥,諸症悉退。

人參養榮湯,治脾肺俱虛,發熱惡寒,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黃短氣,食少作瀉。若氣血虛而變見諸症,莫能名狀,勿論其病,勿論其脈,但用此湯,其病悉退。

白芍藥(一錢五分),人參,陳皮,黃耆(蜜炙),桂心,當歸,白朮,甘草(炙,各一錢),熟地黃,五味子(炒杵),茯苓(各七分半),遠志(五分)

上薑、棗,水煎服。

當歸補血湯,治氣血俱虛,肌熱惡寒,面目赤色,煩渴引飲,脈洪大而虛,重按似無。此脈虛血虛也。此病多有得於飢飽勞役者。

黃耆(炙,一兩),當歸(二錢,酒製)

上水煎服。

當歸六黃湯

當歸,黃耆(炒),生地黃,熟地黃(各一錢),黃芩黃連黃柏(各炒焦,五分)

上水煎服。

獨參湯,治一切失血,惡寒發熱,作渴煩躁。蓋血生於氣,故血脫補氣,陽生陰長之理也。

人參(二兩)

上棗十枚,水煎服。

歸脾湯,治思慮傷脾,不能攝血,致血妄行;或健忘,怔忡,驚悸,盜汗;或心脾作痛,嗜臥少食,大便不調;或肢體重痛,月經不調,赤白帶下;或思慮傷脾而患瘧、痢。

人參,白朮,白茯苓,黃耆,龍眼肉酸棗仁(各二錢),遠志(一錢),木香,甘草(炙,各五分),當歸(一錢)

上薑、棗,水煎服。

加味歸脾湯,即前方加柴胡、山梔。

加減八味丸,治腎水不足,虛火上炎,發熱作渴,口舌生瘡,或牙齦潰爛,咽喉作痛;或形體憔悴,寢汗,發熱,五臟齊損。即六味丸加肉桂一兩。

六味丸(一名地黃丸,一名腎氣丸。)

治腎經不足,發熱作渴,小便淋秘,氣壅痰嗽,頭目眩暈,眼花耳聾,咽燥舌痛,齒牙不固,腰腿痿軟,自汗盜汗,便血諸血失音,水泛為痰,血虛發熱等症。其功不能盡述。

熟地黃(八兩,杵膏),山茱萸肉,乾山藥(各四兩),牡丹皮,白茯苓,澤瀉(各三兩)

上各另為末,和地黃加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滾湯下。

八味丸,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虛寒,飲食少思,大便不實,臍腹疼痛,夜多漩溺等症。即六味丸加肉桂、附子各一兩。

余方見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