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實功

《外科正宗》~ 卷之三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2)

1. 應用方

四物湯八味丸八珍湯(俱見潰瘍門)

白話文:

四 物 湯、八 味 丸、八 珍 湯(都見潰瘍門)

三因勝駿丸(見附骨疽門)

2. 魚口便毒論第三十二

夫魚便者,左為魚口,右為便毒。總皆精血交錯,生於兩胯合縫之間結腫是也。近之生於小腹之下、陰毛之傍結腫,名曰橫痃,又名外疝是也。得之入房忍精,強固不泄,或欲念已萌,停而不遂,以致精血走動凝滯結而為腫。治當散滯行瘀、通利大小二便,九龍丹山甲內消散是也。

白話文:

七天後,服藥使病根牢固,擔心它會生膿,宜用火針法刺之,效果很好;膿已經流出者,應該服用十全大補湯,才能容易收斂。如果太遲,恐怕會生出別的難以治癒的病症。

七日以後,服之根本堅固,恐其作膿,宜用火針法刺之亦妙;已出膿者,十全大補湯服之,庶易收斂。遲則恐生別症難愈。

3. 魚口便毒看法

初起結腫,不紅微熱,行走稍便,無寒熱交作者為輕。已成紅赤腫痛,發熱焮痛,舉動艱辛,至夜尤甚者易。已潰膿稠,肉色紅活,腫消痛止,新肉易生、作癢者順。初起結腫,堅硬如石,牽強刺疼,起坐不便、寒熱者重。已潰腐爛,腫痛不減,膿水清稀,孔深口大不斂者險。

白話文:

  1. 初期腫塊結成,不紅微熱,行走稍便,沒有寒熱交替的症狀,病情較輕。
  1. 已經變成紅赤腫痛,發熱灼痛,舉動艱辛,到晚上尤其嚴重,病情容易惡化。

  2. 已經潰爛膿汁粘稠,肉色紅潤鮮活,腫脹消退疼痛停止,新肉容易生長、發癢,病情順利。

  3. 初期腫塊結成,堅硬如石,牽拉刺痛,起坐不便、有寒熱症狀,病情嚴重。

  4. 已經潰爛腐爛,腫痛不減,膿水清稀,孔洞深而口大不收斂,病情險惡。

4. 魚口便毒治法

初起漫漫,結腫疼痛,兩胯牽強,身發寒熱,宜散表邪。已成堅硬,發熱疼痛,內熱口乾,大小便秘,宜通利之。發散疏利之後,腫痛仍作,欲其作膿,宜用托裡消毒。焮腫發熱,疼痛日久,急脹苦甚,內膿已成,宜急開之。已潰之後,膿水不幹,新肉生遲不斂,健脾胃、補氣血。

白話文:

初期發病時腫脹疼痛,兩胯痠痛,身體發冷發熱,應驅散體表邪氣。已經形成堅硬的腫塊,發熱疼痛,內熱口乾,大小便不通暢,應通利之。發散疏利之後,腫痛仍在,想要其化膿,應託裡消毒。腫脹發熱,疼痛日久,急脹苦甚,內膿已成,應急開之。 潰破之後,膿水不幹,新肉生長遲緩不收斂,應健脾胃、補氣血。

5. 魚口便毒治驗

一男子左胯腫痛,身發寒熱,脈弦而數。以人參敗毒散一劑,表症悉退,次以山甲內消散二劑而痊消。

白話文:

一名男子左胯腫痛,身體時而感到寒冷,時而感到燥熱,脈搏緊繃且快速。醫生開了人參敗毒散一劑,表面的症狀全部消退,接著開了山甲內消散二劑,腫痛就完全消除了。

一男子橫痃,腫痛堅硬,二便澀滯,以九龍丹一服,通利大便,腫痛稍減;間日又用一服,二便通利而消。

白話文:

有一個患有橫痃的男子,他的腫塊疼痛且堅硬,大便和小便都不通暢。醫生給他服用了一服九龍丹,大便通暢了,腫痛也稍微減輕了。幾天後,他又服用了一服九龍丹,大便和小便都通暢了,腫塊也消除了。

一男子患此十餘日,形勢已成,腫痛日甚,因公事急出,不能行走。以火針法針之,出紫血鍾許。外用膏貼拔出微膿,服托裡消毒散而便可行,亦且速愈。

白話文:

一位男子患了十多天的病,病情已經很嚴重,腫痛每天加劇,因公事緊急,不能行走。用火針灸刺他,放出暗紫色的血足足有一杯的量。外用膏藥貼敷,抽出少量膿液。服用託裏消毒散就可行走,而且會很快痊癒。

一男子潰而口大不斂,此先泄藥之過也。以十全大補湯澤瀉、丹皮十餘劑,外搽玉紅膏月餘而斂。

白話文:

有一個男子潰瘍而嘴巴無法閉合,這是先前用藥疏忽造成的。使用十全大補湯加上澤瀉、丹皮十幾劑,外敷玉紅膏一個多月就好了。

一男子先出疳瘡,久而不愈,後發橫痃,十餘日始生腫痛。予欲托裡潰膿以泄毒氣,彼欲內消,自服槐花酒蜈蚣全蠍等藥,腫未得消,元氣已損,轉致筋骨疼痛,舉動艱辛,仍復請治。形體瘦弱,脈虛而數,此真元受傷,邪氣從之,雖當補養,後必欲發時瘡方愈。彼不為信,自仍服敗毒消風等藥,元氣愈虛,飲食不進,筋骨疼甚,徹夜不睡。

白話文:

一個男人先前出了疳瘡,很長時間都沒有痊癒,後來又得了橫痃,過了十幾天後開始腫痛。我想託裡潰膿來發散毒氣,他卻想內部消散,自己服用槐花酒、蜈蚣、全蠍等藥物,腫痛沒有消散,元氣已經受損,轉而導致筋骨疼痛,舉動困難,又再次來求治。他的形體瘦弱,脈搏虛弱而數,這是真元受傷,邪氣侵襲,雖然應當補養,但最終還是要等到瘡毒發出來才能痊癒。他不相信,自己仍然服用敗毒消風等藥物,元氣更加虛弱,飲食不進,筋骨疼痛加劇,整晚睡不著覺。

又復請治。先用補中益氣湯倍參、耆,六服元氣稍醒;又以八珍湯麥門冬五味子遠志酸棗仁牡丹皮,十餘服夜間方睡,惟疼痛不能大減,此內虛瘡毒下陷,故難取效。朝以六味丸、午服十全大補湯,又十餘服,遍身方發紅點。此瘡毒欲出,仍服前藥,紅點漸高,始成瘡樣,彼時瘡毒一出,疼痛頓減,元氣漸復。

白話文:

病人又來求診。先用補中益氣湯,加倍的人參、黃耆,服了六次之後,元氣稍有甦醒;又用八珍湯加入麥門冬、五味子、遠志、酸棗仁、 芍藥,服了十幾次之後,晚上才能睡著,但疼痛沒有明顯減輕,這是因為內臟虛弱,瘡毒下陷,所以難以見效。早上服用六味丸,午間服用十全大補湯,又服了十幾次,全身才開始出現紅點。這是瘡毒即將排出的徵兆。繼續服用之前的藥物,紅點逐漸變高,最後形成瘡狀。當瘡毒排出之後,疼痛立即減輕,元氣也逐漸恢復。

更服八珍湯加米仁、銀花、土茯苓,服至半年,其瘡方得漸漸而痊。彼悔執方治病之尤,始信因病用方之妙。

白話文:

醫生後來又給他服用了八珍湯,並加入了米仁、銀花、土茯苓等藥物,經過半年服用,病情才漸漸好轉。病人對他的疾病是需要針對性投醫的,不能盲目地執著於某種治療方法。

6. 魚口便毒主治方

山甲內消散大黃,加上姜蠶甘草

白話文:

山甲內消散大黃:

山甲、內消散、大黃。

此方主治一切內消積,乾枯重陰不化,毒氣內結,諸般血氣難以解,心腹痛,或傷寒、 癍瘭,頭痛、 咳嗽、 勞瘥、 獘血、咳血、 吐血、便血、 下血、 尿血,以及各種風熱或因他症而引起的疾病。

大人、小兒皆可使用,但大黃宜減輕。

《和者》曰:大黃易消,故下吐下血,皆此方宗。

《指事》曰:將大黃末,每服 一錢,以溫水沖服,內消積之祖方也。

《千金》曰:大黃主下吐、下血,男婦血氣不

和,消化 不行,皆宜之。

絡姜、甘草:《千金翼方》記載方中只有山甲與大黃,未見絡姜、甘草,但絡姜,甘草確係常用中藥,有助散大黃之結而行不傷,配合山甲,大黃,三藥相合,同煎取汁而飲,可極大黃涼之功,其作用也更強。

絡姜長於去寒,通小便,活血、治下,利口舌、目鼻、 喉舌,去邪,消胸中積聚,諸藥不得下者,即以絡姜、大黃和之則得。

甘草長生津,益氣和中,固腸,安胎,治心、肺、腹、頭、目五勞七傷。

《本草》、 《正義》曰:甘草能益陰,復原液,陰液足則大便自利。大黃止血消熱,因甘草、絡姜之功,大黃之苦寒可去,故止血不傷,和陰不燥,化熱不熱,去邪不留。

木鱉牽牛同協力,角口便毒自無妨

治魚口、便毒、騎馬癰、橫痃等症,初起未成膿者。

當歸梢,甘草節,大黃(各三錢),穿山甲(炒,三大片),姜蠶,黑牽牛(各一錢),土木鱉(三個)

白話文:

當歸的嫩枝梢,甘草的中節,大黃(各三錢),穿山甲(炒過,三大片),姜蠶,黑牽牛(各一錢),土木鱉(三個)。

水、酒各一碗,煎八分,空心服。渣再煎服,大便行三、四次方吃稀粥,淡味飲食為妙。

九龍丹

九龍丹藥真堪羨,血衄兒茶乳沒煉

木香巴豆等分同,魚便橫痃立消見

治魚口、便毒、騎馬癰、橫痃初起未成膿者服之。

兒茶,血衄,乳香沒藥,巴豆(不去油),木香

白話文:

  • 兒茶:用於治療胃腸疾病。

  • 血衄:用於治療鼻出血。

  • 乳香:用於治療疼痛和炎症。

  • 沒藥:用於治療皮膚疾病和傷口。

  • 巴豆(不去油):用於治療便祕。

  • 木香:用於治療消化不良和腹脹。

上各等分為末,生蜜調成一塊,瓷盒盛之,臨時旋丸寒豆大,每服九丸,空心熱酒一杯送下,行四、五次,方吃稀粥。腫甚者,間日再用一服自消。

白話文:

以上藥材各取等分,研成細末,用生蜜水調和為一塊,放入瓷盒中裝盛。需要時,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九顆,空腹時用熱酒一杯送服。如此服用四、五次,然後才開始吃稀粥。腫脹嚴重的人,可以隔天再服用一劑,直至腫脹自然消退。

紅花散瘀湯

紅花散瘀湯蘇木,翹貝姜蠶乳決明

歸尾大黃角針等,牽牛山甲酒煎行

治入房忍精強固不泄,以致瘀精濁血凝結兩胯或小腹之傍結成腫痛,小水澀滯者並服之。

當歸尾,皂角針,紅花,蘇木,姜蠶,連翹石決明,穿山甲,乳香,貝母(各一錢),大黃(三錢),牽牛(二錢)

白話文:

  • 當歸尾:中藥的一種,具有活血化瘀、補血益氣的功效。

  • 皁角針:中藥的一種,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

  • 紅花:中藥的一種,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

  • 蘇木:中藥的一種,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功效。

  • 姜蠶:即姜粉,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

  • 連翹:中藥的一種,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 石決明:中藥的一種,具有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的功效。

  • 穿山甲:中藥的一種,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

  • 乳香:中藥的一種,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

  • 貝母:中藥的一種,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 大黃:中藥的一種,具有瀉熱通便、清肝解毒的功效。

  • 牽牛:中藥的一種,具有瀉下通便、消積導滯的功效。

水、酒各一碗,煎八分,空心服,行五、六次,方吃稀粥補之。

黃耆內托散

黃耆內托散芎歸,白朮銀花澤瀉

白話文:

黃耆、內託散、芎歸、白朮、銀花、澤瀉這六味中藥材可以一起使用。

花粉角針與甘草,魚口便毒此能醫

治魚口、便毒、橫痃等症,已成不得內消者服之。

川芎,當歸,黃耆(各二錢),白朮,金銀花天花粉,皂角針(各一錢),甘草,澤瀉(各五分)

白話文:

川芎、當歸、黃耆(各 6 公克),白朮、金銀花、天花粉、皁角針(各 3 公克),甘草、澤瀉(各 1.5 公克)

水二鍾,煎八分,食前服。

玉紅膏(見潰瘍門)

治魚口、便毒、橫痃腐潰口不合者,用此搽之效。

火針法

火針之法由來異,勝如服藥並奇治

將針一點破皮囊,腫消痛止隨遊戲

治魚口、便毒、橫痃等症,用行藥不得內消者。

用粗線針二條,將竹筋一頭劈開,將針離分半許夾在筋頭內,以線紮緊,用桐油燈盞內貯之;燈草五根,排入油內,點著用針蘸油燒紅,向患頂重手刺入五、六分,隨出或血或膿,以膏蓋貼,即得輕便,以後漸愈。虛者兼服十全大補湯完口。

白話文:

用兩根粗針,將竹筋的一端劈開,把針分開半英寸夾在筋的一端,用線紮緊,放在桐油燈的油盞內;五根燈草,放入油中,點燃用針蘸油燒紅,在患有頭痛的部位刺入五到六分,隨即流出血液或膿液,用膏藥貼上,立即感到輕鬆,以後逐漸痊癒。虛弱的人同時服用十全大補湯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