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秉鈞

《瘍科心得集》~ 卷中 (1)

回本書目錄

卷中 (1)

1. 辨失營馬刀生死不同論

夫失營馬刀,一為不可治,一為可治,以患處部位相同而形又相似,故並而論之。失營者,由肝陽久郁,惱怒不發,營虧絡枯,經道阻滯,如樹木之失於榮華,枝枯皮焦故名也。生於耳前後及項間,初起形如栗子,頂突根收,如虛痰癧瘤之狀,按之石硬無情,推之不肯移動,如釘著肌肉者是也。

白話文:

失營和馬刀兩種疾病,一種是不可治癒的,一種是可以治癒的。因為患處部位相同,形狀又相似,所以一起討論。失營這種疾病,是由於肝陽長期鬱結,惱怒的情緒沒有發洩出來,營血虧損,絡脈枯竭,經絡不通暢,就像樹木失去了榮華,枝葉枯萎,樹皮焦枯,所以取名為「失營」。這種疾病生長在耳朵前後和脖子間,初期形狀像栗子,頂部突出,根部收縮,就像虛痰癧瘤的樣子。按壓它時石頭般堅硬,沒有感覺,推動它時它也不會移動,就像釘子釘在肌肉上一樣。

不寒熱,不覺痛,漸漸加大;後遂隱隱疼痛,痛著肌骨,漸漸潰破,但流血水無膿,漸漸口大內腐,形似湖石,凹進凸出,斯時痛甚徹心,胸悶煩躁,是精神不收,氣不挕納也;隨有瘡頭放血如噴壺狀,逾時而止。體怯者,即時而斃;如氣強血能來復者,亦可復安。若再放血,則不能久矣(亦有放三、四次而斃者,余曾見過)。

白話文:

沒有冷熱感,也不覺得疼痛,但漸漸地加大了;後來隱隱的疼痛,疼痛著肌肉骨骼,漸漸地潰破,但流出來的只有血水,沒有膿,隨時間流逝慢慢的腐爛口子變大內部也腐爛,外表看起來像湖石一樣,凹進凸出,這個時候疼痛簡直鑽心,胸口悶煩躁,這是精神不振,氣息無法收斂納入的緣故。隨後有瘡口噴出鮮血,像噴壺一樣,過一段時間後就停止了。體質虛弱的人,當場就會死亡;如果元氣強壯、血液能夠恢復的人,也可以恢復健康。如果再次放血,那麼就活不長了(也有放三、四次血而死亡的,我曾經見過)。

此證為四絕之一,難以治療。若犯之者,宜戒七情,適心志;更以養血氣、解鬱結之藥,常常服之,庶可綿延歲月,否則促之命期已。其應用之方,如加味逍遙散歸脾湯、益氣養營湯補中益氣湯、和營散堅丸等,酌而用之可也。

白話文:

這個疾病是四種絕症之一,很難治療。若患上這個疾病,應該戒除七種情緒,調節自己的心志,服用滋補氣血、解除鬱結的藥物,才能延長壽命,否則會縮短生命。其應用的方劑有加味逍遙散、歸脾湯、益氣養營湯、補中益氣湯、和營散堅丸等,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合適的方劑服用。

馬刀由肝膽二經郁逆氣火所結,亦生在頸項間,其形長而堅硬,按之有情,甚有連發累累,沿至脅下胸前者,亦惡證也。倘患者能使情懷舒暢,調養得宜,治之以疏肝散邪、和營軟堅,則可於半載一年之內而獲全愈。設不能自愛,又或境遇不齊,證則有增無減,綿延日久,瘡頭破爛,膿血大潰,腫勢愈堅,遂成損怯而斃者多矣。然究非若失營之不可治也。

白話文:

馬刀是由於肝膽二經鬱逆氣火結聚而導致的,通常生在頸項間。其形狀細長而堅硬,按壓時有感覺,有的甚至連發累累,一直延伸到脅下和胸前,這都是兇險的症狀。如果患者能夠使自己的心情舒暢,注重調養,以疏肝散邪、和營軟堅的方法治療,那麼通常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內就可以完全康復。假使患者不能夠愛惜自己的身體,或者境遇不佳,那麼病情只會不斷加重,沒有減緩的跡象。時間久了,瘡口會破爛,膿血大量潰爛,腫勢愈加堅硬,最終導致患者衰竭身亡的案例很多。但是,馬刀並不像失營那樣無法醫治。

故合二證而論之,以明其生死不同如此。用藥與瘰癧同。

2. 辨發背搭手陰陽虛實異證同治論

發背、搭手之為瘍重矣,其證各異,而治則同揆也,故合而論之。發背者,發於脊中,屬督脈及足太陽膀胱經,其證有上中下之分。傷於肺,則發於上,在天柱骨下;傷於心與肝,則發於中,為對心發;傷於脾與腎,則發於下,為對臍發。大抵發背之證,其名雖多(有蓮蓬髮、蜂窩發、對心發、對臍發等名),總不越乎陰陽二證。其感於六淫之邪而發者,為陽證。

白話文:

發背和搭手都屬於嚴重的瘡瘍,它們的症狀各不相同,但治療方法卻是相同的,因此將它們合併討論。發背是指發生在脊背中的瘡瘍,屬於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症狀可分為上、中、下三種。傷及肺部,則發於背上部,在天柱骨下方;傷及心臟與肝臟,則發於背中部,稱為對心發;傷及脾臟與腎臟,則發於背下部,稱為對臍發。一般而言,發背的症狀雖然名稱繁多(包括蓮蓬發、蜂窩發、對心發、對臍發等),但總不外乎陰陽兩證。其中,因六淫之邪而發生的,屬於陽證。

初起或一頭,或二頭,數日後,或大如手掌,或大如碗麵,焮赤腫高,疼痛發熱,煩渴不寧,勢若甚重,其脈洪數有力,能進飲食。先以蟾酥丸發汗,更與銀花解毒湯,或犀角地黃湯清營解熱,勿使傷其脾胃。俟膿一潰,諸症悉安。須知有膿時,急宜當頭開之,否則使毒內攻,致生變證。

白話文:

疾病初期,可能只長在頭部的一側或兩側,幾天後,腫脹的部位可能像手掌或碗麪一樣大,發紅腫脹,疼痛發熱,煩渴不安,病情看起來很嚴重,脈搏洪數有力,病人還能進食。

首先用蟾酥丸發汗,然後用銀花解毒湯或犀角地黃湯清營解熱,注意不要損傷脾胃。等到膿腫潰破,所有的症狀都會消失。要知道,當有膿腫時,應該及時切開排膿,否則會使毒素內攻,引起其他併發症。

至潰後,即腐爛尺余者,若無惡證,則投以大補之劑,肉最易生,此陽證易治者也。其感於七情而發者,為陰證。或由於鬱怒憂思,或由於房勞過度,或由於膏粱厚味,醇酒炙煿,丹石熱毒,其人平素陰精消涸,火毒內生結聚,釀成大患。初起一頭如粟,根盤散漫,不甚高腫,不甚焮痛,色不紅活,紫滯無神,脈微細而無力,飲食不進,止覺悶痛煩躁,大渴便秘,睡語咬牙。四、五日間,瘡頭不計其數,形如蓮蓬,故名蓮蓬髮,又名蜂窠疽發。

白話文:

潰爛面積達到一尺左右時,如果沒有其他的嚴重症狀,可以服用大補藥物,肉最容易生長,這是陽證,比較容易治療。由於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而發作的,是陰證。可能由鬱怒憂思、房勞過度、膏粱厚味、醇酒炙煿、丹石熱毒等原因引起。患者平素陰精消涸,火毒內生結聚,釀成大患。初期一頭像粟米一樣,根盤散漫,不太高腫,不太疼痛,顏色不紅活,紫滯無神,脈細弱無力,食慾不進,只覺得胸悶疼痛煩躁,口渴便祕,睡覺時說夢話,咬牙。四五天內,瘡頭數目不計其數,形狀像蓮蓬,所以稱為「蓮蓬髮」,又稱「蜂窠疽發」。

若見中間一頭獨大,四邊出無數小頭者,即名百鳥朝王。瘡口各含黃濁,而積日不潰,按之流血。至八、九日,其頭成片,所含之物俱出,通結一衣,揭去又結,其浮面共爛為一瘡,肉雖腐而不脫,其膿內攻,其色黑黯。此元氣大虛,而為內陷之證,必致神昏痙厥,手足逆冷,腹痛泄瀉,而不可救矣。

白話文:

如果看到中間有一個大的瘡口,周圍長出許多小的瘡口,那就叫做「百鳥朝王」。瘡口各自含有黃色的膿液,並且積攢了很多天不潰爛,按壓的時候會流血。到了八、九天,瘡口會形成一片,裡面含有膿液的瘡口都破裂了,膿液流出來粘在一起,把衣服都粘住了,揭掉之後又會粘在一起,瘡口表面腐爛成一片,肉雖然腐爛了但不脫落,膿液向內攻,顏色黑而暗。這是元氣大虛,導致內陷的症狀,必定會出現神昏痙厥、手足冰涼、腹痛泄瀉等症狀,而且無法救治。

必於成功後,用參耆內托散,峻補元氣,冀其引血成膿,化毒外泄;外用烏金膏奪命丹蓋貼,以提其毒,俾不至腫不潰,腐不爛,方得生機。丹溪曰:癰疽未潰,以疏托解毒為主;已潰,以托補元氣為主。陳遠公謂:陽毒可用攻毒,陰毒必須補正。此數語,實為外科樞要,慎勿坐失機宜,致證危勢篤,而束手待斃也。

白話文:

必須在成功後,使用參耆內託散,強烈地補益元氣,希望它能引血成膿,將毒物排出體外;外用烏金膏或奪命丹蓋上,以抑制毒性,以免腫而不潰,腐而不爛,才能獲得生機。丹溪說:癰疽未潰爛時,應以疏通、託散、解毒為主;已經潰爛時,應以託補元氣為主。陳遠公認為:陽毒可以使用攻毒的方法治療,陰毒必須補益正氣。這幾句話,確實是外科醫學的樞紐,一定要慎重,不要失去治療的時機,導致病情危重,束手待斃。

至於搭手,亦有上中下之分。上搭手生於肩膊後骨上,去背溝二指之間,名鼠疽,乃手足太陰、太陽之所司也;中搭手生於脊骨第九椎兩旁膏肓穴,名青龍疽,系陽明、太陰之所司也;下搭手生於脊骨第十四節腰窩間旁開三寸肓門穴,乃太陰經之所司也。謂之搭手者,因患者以手搭之,上中下俱能搭著,故名。

白話文:

將以下的古文,以

至於搭手,也有上中下之分。上搭手生於肩胛骨後方第二節椎骨上,距離背部溝渠兩指寬,名稱為「鼠疽」,由手足太陰、太陽經所掌管;中搭手生於脊椎第九節椎骨旁的膏肓穴,名稱為「青龍疽」,由陽明、太陰經所掌管;下搭手生於脊椎第十四節椎骨,腰窩間向左右開三寸的肓門穴,由太陰經所掌管。之所以稱它為「搭手」,是因為患者可以搭到它們,無論是上中下,都可以搭到,故此得名。

蓋上搭由上焦積熱,中搭由心火有餘,下搭由肝脾火熾,總歸於下元虛弱、腎水耗散而成。此證亦有陰陽之別。陽證形高而腫起,陰證形低而陷下;陽證色紅,陰證色帶滯;陽證初起必痛,陰證初起必癢;陽證潰爛多膿,陰證潰爛多血;陽證由於外感,陰證由於內傷。其調治之法,與發背之證,大略可通,雖曰證有大小,勢有輕重,而所以清熱化毒、補養氣血之方,則無二致也。此二證中,亦有三陷變象,與腦疽同,其候數亦同。

白話文:

痔瘡是由上焦積熱、中焦心火有餘、下焦肝脾火熾所引起的,總歸因於下元虛弱、腎水虧耗而成。此病證也有陰陽之別。陽證形狀高大而腫起,陰證形狀低陷;陽證顏色紅,陰證顏色紫滯;陽證初起時必定疼痛,陰證初起時必定瘙癢;陽證潰爛多膿,陰證潰爛多血;陽證是因外感引起的,陰證是因內傷引起的。其調治方法,與發背的病證大致相同,雖然說病證有大小,病情有輕重,但是清熱化毒、補養氣血的方劑,則沒有兩樣。這兩種病證中,也有三陷變化的症候,與腦疽相同,其發病次數也相同。

又發背搭手及腦疽,至潰膿腐脫後,新肉既滿,而口不斂,有忽發流火者,其人憎寒壯熱,甚至神識昏迷,瘡口四邊紅赤,延開四布,切勿驚懼。斯時可用涼血清解,如鮮地、犀角、丹皮等。俟一日或二日後,汗出身涼,赤退腫平,其瘡口自然斂小。此由營衛虧損,火旺浮越所致。

白話文:

還有背部長膿瘡用手一碰就破,一直化膿腐爛,直到脫落後,新肉長滿,但傷口不癒合,有的忽然發作流火瘡,患者怕冷又發高燒,甚至神識昏迷,瘡口四周又紅又赤,擴散蔓延,不要害怕。這時候可以用涼血清熱解毒的藥物,像是生地、犀角、丹皮等。等一兩天後,出汗就好了,患處會退紅消腫,瘡口也會自然縮小。這是因為營衛受損,火氣旺盛浮越造成的。

汗出而火自散,營衛自和,瘡口自斂矣。世俗睹此,每莫能措手,不知非敗證也。外又有流毒一證,疽發腫大,勢如發背,但頭雖潰,而外面不腐,因暑濕鬱遏而成。若膿出稠厚,而內腐易脫者易愈。治與陽證發背同。

白話文:

當汗液排出體外、內火自然散去,營衛之氣自行調和,瘡口就會自然癒合。世人遇到這種情況,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這不是病情惡化的跡象。另外還有一種流毒的證狀,疽瘡腫大,勢如背上長瘡,但頭部雖然潰爛,外面卻沒有腐爛,這是由於暑濕鬱結所致。如果膿液濃厚,內部腐爛容易脫落則容易治癒。治療方法與陽證發背相同。

又治發背、搭手之證,最妙灸法,不問日期、陰陽,腫痛或不痛,或痛甚,但未成膿,或不潰者,俱可灸之。取大蒜切片,安瘡頭上,用大艾炷灸之,三壯換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方止,其毒氣自然隨火而散;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瘡頭上,聚艾於蒜餅上燒之亦可。蓋如此惡證,惟隔蒜灸,及塗烏金膏有效。

白話文:

還可以用於治療發背、搭手的症狀,最妙的就是灸法,不看日期、陰陽,腫痛或者不痛,或者疼痛劇烈,但沒有化膿,或者沒有潰爛的,都可以灸。取大蒜切片,放在瘡口上,用大艾炷灸,三壯換一片蒜片,疼痛的灸到不痛為止,不痛的灸到疼痛才停止,毒氣自然隨火而散;如果有十幾個瘡口生在一起的,就用大蒜研成膏,做成薄餅,放在瘡口上,把艾絨聚集在蒜餅上燒也可以。總之,這種嚴重的病,只有隔著蒜灸,以及塗烏金膏纔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