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世澄

《瘍醫大全》~ 卷二十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七 (1)

1. 足踝部

自足踝起至足趺底指止,一切癰疽、疔毒,皆匯於此部中,以便檢閱參治。

2. 風疽門主論

《心法》曰:風疽生足脛骨及曲凹之處,瘙癢皮損,津流黃汁,極其黏濃,此由風邪留於血脈相搏而成。因其根深,故有疽名。甚則身體煩熱昏冒,而肌肉透紅,更增腫痛,宜服防風湯,外塗青竹大豆油即效。

白話文:

《心法》說:風疽生長在小腿骨和彎曲凹陷的地方,皮膚瘙癢損傷,流出黃色的汁液,極其黏稠。這是由於風邪滯留於血脈相搏所致。因其根基深厚,故名為疽。症狀嚴重時,身體發熱昏迷,肌肉透紅,腫痛加劇,應服用防風湯,外敷青竹大豆油即可見效。

3. 風疽門主方

青竹大豆油(《金鑑》),青竹筒截三尺長,徑一寸半,內裝黑豆一升,以穀糠馬糞二物燒火,當竹筒中炙之,以瓷器兩頭接取,倘出油汁,以漬入泔水和鹽,熱洗患處,拭乾即塗豆油,不過三度極效。

白話文:

青竹大豆油(出自《金鑑》)

方法:取三尺長、一寸半寬的青竹筒,裡面裝入一升黑豆。以穀糠和馬糞混合燃燒,把竹筒放在火上烤。用瓷器盛著竹筒兩端的油汁。將油汁和泔水、鹽混合加熱,洗淨患處擦乾。然後塗上豆油,一般三次即可見效。

4. 內踝疽門主論

《靈樞》云:發於內踝,名曰走緩。其狀癰色不變,數石其輸而止其寒熱,不死。

王肯堂曰:足內踝生癰,名曰鞋帶癰,由寒濕滯於足陽明與足厥陰經,血澀氣阻所致。(《準繩》)

5. 內踝疽門主方

祛濕消邪湯(岐天師)

薏苡仁(二兩),生甘草(三錢),金銀花蒲公英當歸(各一錢)

白話文:

薏苡仁(60公克),生甘草(9公克),金銀花、蒲公英、當歸(各3公克)

水煎服。(此濕熱也,祛濕清邪湯主之。蓋濕氣必下受,而水流必下行,薏苡去濕而利關節之氣,金銀花去火毒之邪,助之以生甘草,則邪易散而濕易退矣。然而血虛則水氣易侵,濕邪易入,今用當歸以補其血,血足水無所侵,而濕難入,故用之合宜,而病可速效也。)

白話文:

用熱水煎服。(這是濕熱所引起的疾病,祛濕清邪湯是主要的治療方法。因為濕氣必定向下沉降,而水流必定向下流動,薏苡仁可以祛除濕氣,疏通關節之氣,金銀花可以祛除火毒之邪,再輔以生甘草,這樣邪氣就容易散去,濕氣就容易退卻了。但是,如果血虛的話,水氣就容易入侵,濕邪就容易進入體內。現在使用當歸來補益其血,血足則水無處可侵,濕難以進入,所以這樣用藥是合適的,疾病可以很快見效。)

6. 外踝疽門主論

王肯堂曰:外踝疽又名腳拐毒,生足外踝,屬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濕熱下注。(《準繩》)

申鬥垣曰:腳拐毒又名鞋帶疽,乃膀胱經寒濕注於皮膚,傷於筋骨,平常不覺,久則疽發於兩踝是也。(《啟玄》)

白話文:

申鬥垣說:腳拐毒又叫鞋帶疽,是膀胱經的寒濕侵犯皮膚,損傷筋骨,平常感覺不到,時間長了疽發作在兩隻腳踝上。

《心法》曰:外踝疽屬三陽經脈絡也,由濕寒下注,血澀氣阻而成。其堅硬漫腫,皮色不變,時時隱痛,難於行走,宜服內托羌活湯。若虛弱將欲作膿,跳痛無時者,俱服十全大補湯。(《金鑑》)

白話文:

《心法》說:外踝腫毒是三條陽經的脈絡,是因濕寒向下侵襲,血液凝結,氣血阻滯而形成的。腫塊堅硬,漫腫,皮膚顏色沒有變化。時常隱隱作痛,行走不便,可以用內託羌活湯治療。如果是身體虛弱引起的腫塊,腫塊即將化膿,疼痛劇烈,沒有間斷的,可以用十全大補湯治療。(《金鑑》)

7. 穿踝疽門主論

陳實功曰:穿踝疽即腳拐毒,乃足三陰經濕熱下流,停滯而成。初起內踝腫痛徹骨,舉動艱難,甚則串及外踝通腫。此證若不早治,因循必成廢疾。(《正宗》)

白話文:

陳實功說:穿踝疽就是腳拐毒。這是足三陰經的濕熱之毒向下流動,停滯而成。一開始內踝腫痛徹骨,走路困難,嚴重的會蔓延到外踝,腫痛。這個症狀如果不早點治療,拖延下去必定會變成殘疾。(《正宗》)

又曰:大法,初起宜荊防敗毒散加牛膝,脹者針之,玉紅膏斂之,虛者補之。

白話文:

又說:治療開始時,宜服用荊防敗毒散加牛膝,若腹部脹滿,則針灸治療,再用玉紅膏敷斂,若體虛,則需補益。

《心法》曰:穿踝疽乃脾經寒濕下注,血澀氣阻而成。先從內踝骨發起,串及外踝,至蝕裡外,通腫不紅,以有頭為陽,易破易治,若只悶腫無頭為陰,難潰難愈。如初起寒熱往來,有紅暈兼有熱也,宜荊防敗毒散,皮色不變者,宜萬靈丹,其餘悉同癰疽治法。(《金鑑》)

白話文:

《心法》說:穿踝疽是脾經寒濕下注,血澀氣阻而形成的。先從內踝骨發作,串連到外踝,直到腐蝕裡外,腫脹通透但不發紅,有膿頭的是陽性,容易潰破和治癒,如果只有腫脹沒有膿頭的是陰性,很難潰破和治癒。如果在初期出現寒熱往來,又有紅暈兼有發熱,應該服用荊防敗毒散,皮色不變的,應該服用萬靈丹,其他都和癰疽的治法相同。(《金鑑》)

又曰:內踝疽生兩足內踝近腕之處,屬三陰經脈絡也。由濕寒下注,血澀氣阻而成。其堅硬漫腫,皮色不變,時時隱痛,難於行走,初宜瘡科流氣飲加牛膝、木瓜防己宣通之,外以蒜灸消散,已成服內托黃耆湯,若虛弱者將欲作膿,跳痛者十全大補湯,外敷烏龍膏

白話文:

另有一種,叫內踝疽,生長在兩腳踝內踝靠近腳腕的地方,屬於少陰、厥陰、太陰三條經脈的絡脈。它是因為濕寒向下侵襲,血液凝滯,氣機阻滯而形成的。其特徵是堅硬,腫脹瀰漫,皮色不變,時時隱隱作痛,行走困難。

初期宜採用瘡科流氣飲,加上牛膝、木瓜、防己以宣通氣血。外用蒜頭灸來消散腫痛。

如果腫痛已經形成,服用內託黃耆湯。

如果是虛弱體質的人,膿液即將形成,有陣痛感時,服用十全大補湯,外敷烏龍膏。

又曰:穿踝疽,內踝疽,外踝疽,若潰出清水,或投方不應,纏綿日久者,必成廢疾,難治。

澄曰:內踝疽即鞋帶疽,屬足三陰經脈絡,外踝疽即腳拐毒,足三陽經脈絡,皆生兩足踝近腕之處,俱由寒濕下注,血澀氣阻而成,初宜隔蒜艾灸。

白話文:

澄說:內踝疽就是鞋帶疽,屬於足三陰經脈絡;外踝疽就是腳拐毒,屬於足三陽經脈絡。這兩種瘡都長在兩足踝關節附近,都是由寒濕下注,血澀氣阻引起的。初期宜隔著蒜泥艾灸治療。

8. 驢眼瘡門主論

澄曰:脾經濕毒,流滯足脛骨,爛如臁瘡,四邊紫黑,時流毒水,或淌臭膿,名曰驢眼瘡,俗名夾棍瘡,因其疼痛難堪,故名之也。亦有碰傷而成,亦有毒蚊蛇蚤咬傷而起,最難收功。

白話文:

澄說:脾經有濕毒,在足脛部流滯凝結,潰爛如車前草瘡,周圍呈紫黑色,時常流出有毒的水,或流出帶有臭味的膿液,這種病叫做"驢眼瘡",民間俗稱"夾棍瘡",因為它疼痛難忍,所以得此名。這種瘡也有因為碰傷而引起的,也有因為毒蚊蟲蛇蚤等叮咬而引起的,最難以治癒。

9. 驢眼瘡門主方

驢眼瘡(《集驗》),田螺搗爛,敷數次即愈。

10. 足發背門主論

《鬼遺方》云:足跗發(跗一作趺,足面也。)起足胕及足下,二十日不穴死,十日可刺,發赤白膿血不多,其瘡上癢及赤黑者,死。

白話文:

《鬼遺方》中說:腳背上發作了瘡癤,從腳背開始一直到腳底,二十天不穿孔就死了,十天就可以刺破,瘡癤流出的膿血不多,如果瘡癤上發癢,並且呈現赤黑色,就死了。

王肯堂曰:足趺結毒腫痛,名足發背,屬足厥陰肝陽明胃經之會,多因濕熱乘虛而下注。膿稠可治,膿清紫陷者死。(《準繩》)

白話文:

王肯堂說:腳背長毒腫痛,名稱為足發背,屬於足厥陰肝經和陽明胃經交會之處,大多由於濕熱乘虛而下注。膿稠可以治療,膿清發紫陷落的人會死亡。(《準繩》)

《靈樞》云:發於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狀大癰,不急治之,百日死。

王肯堂曰:病蝦證患腳背手背,腫大有赤痕,如蝦之狀。(《準繩》)

又曰:腳背或腳趾腫痛不可忍,以腳高懸起,其疼方止些。若以腳垂下,其疼不可當者,名倒拔腫瘍。

申鬥垣曰:腳發背一名蛇沿毒,因草木蛇遊,人行草上,惹受蛇毒。初起堅硬紅腫,光澤疼痛,作膿者可治;其狀如湯潑,發大水泡,不久則變紫色而穿破者,或經年不愈,至骨成潭者,俱難治矣。(《啟玄》)

白話文:

申鬥垣說:腳發背又稱蛇沿毒,是因草木間的蛇類爬行,人走在草地上,沾染上了蛇毒。剛開始的時候,患處會堅硬紅腫,光亮疼痛,如果發膿,還可以治癒;如果像熱水潑過一樣,長出大水泡,不久就會變成紫色並穿破。有的能拖延一年都不治癒,到骨頭腐爛成洞的地步,那就很難治了。(《啟玄》)

又曰:腳發背,亦有腎經濕毒流滯而成。

汪省之曰:足發背發於足背衝陽、陷谷二穴,乃足陽明胃經多血多氣。初發令人寒熱作嘔,痛癢麻木。(《理例》)

白話文:

汪省之說:足發背發發生在足背上的衝陽穴和陷谷穴,是因為足陽明胃經有多的血液和氣。剛開始發作時,會讓人感到寒冷、發熱、想吐、疼痛、瘙癢和麻木。(《理例》)

《心法》曰:足發背一名足跗發。足背雖屬三陽,而偏主膽胃二經居多,證由七情內郁,或兼六經外傷而成。經云:三背不宜生瘡,惟足背多筋少骨,肉少皮薄,又在至陰之下,發瘡疽者升發遲慢,所以謂為險候也。宜別五善七惡而分順逆。發背者,大瘡之通名也,或癰或疽,均當細辨,順逆既分,則生死可判矣。

白話文:

《心法》說:腳背長瘡的名稱是足跗發。腳背雖然屬於三陽經,但偏向於膽經和胃經居多,證狀是由於七情內鬱,或加上六經外傷而形成的。經書上說:三個背部都不應該生瘡,只有腳背筋多骨少,肉少皮薄,又在最陰的位置,長瘡疽的生長速度緩慢,所以說它是危險的徵兆。應該分別五善七惡,區分順逆。發背,是大瘡的統稱,可能是癰瘡或疽瘡,都應該仔細辨別,順逆分清以後,生死就可以判斷了。

又曰:初宜隔蒜艾灸,令瘡速潰。

澄曰:腳發背生於腳背筋骨之間,乃足三陰三陽之所司也。比之手發背為尤重。皆緣濕熱相搏,血滯於至陰之交,或赤足行走,沾染毒涎,抑或撞破,誤觸汙穢而成,總之外染者輕,內邪流滯者重。

白話文:

澄清堂的中醫師說:腳發背,發生在腳背筋骨之間,是由足三陰三陽經絡所主導的。與手發背相比,腳發背更加嚴重。都是因為濕熱相互搏擊,血液停滯於至陰之交,或赤腳行走,沾染毒涎,或因碰撞破損,誤觸汙穢而引起。總之,外因導致的腳發背較輕,內邪流滯導致的腳發背較重。